简言全息太极针灸及刺络

2018-05-28 14:40 楼主
[FONT=微软雅黑]言全息太极针灸及刺络[/FONT]
[FONT=黑体] [/FONT][FONT=微软雅黑] 雍牧[/FONT]
[FONT=微软雅黑]在传统易学文化中,有一个重要观点,既局部发映整体。中医认为:人身为一小宇宙,而人体的任一局部能够对应全身;既然整体包含局部,而局部亦有整体的信息。就似舌诊,可以观照全身,脏腑的病机信息。当然中医讲究四诊合参,但个人认为:舌象与脉象相比,信息更为丰富和准确。尤其是针灸擅长并多治外科,舌象的意义更加重大。

所谓:一花一菩提,一叶一世界,也可理解为道家一身自有一乾坤之意。从全息太极针灸理论出发:手三里与足三里之病,可以对治。后溪痛可以针束骨,束骨痛可以针后溪,凡对应的部位均可互相对治。

由此亦可见,除了循经证取穴,脏腑也可别通。既除了本经、表里、同名外,尚可:肺与膀胱通,心与胆通,肾与三焦通,肝与大肠通,脾与小肠通;除五脏别通外,心包也与胃通。从而确定了六脏六腑全能相通的全息太极针灸疗法,用于内科和杂病圴为有效。

安徽的王秀珍老医师的刺络,颇为著名,“泻络远针”符合古法正统,与时下的刺络多取“阿是”或邻近穴位恰是相反。其认为初病气结在经,久病血瘀入络,“顽病疾由气滞、血瘀到痰凝、毒聚的病理过程,均以瘀血为机转“。

所以久病必刺络,并深刺久留。针浅治近,针深治远,浅刺对于新病浅病也许有效,对久病痛痼则”不免隔靴掻痒之感“。

针灸讲究:以骨治骨,以筋治筋。《黄帝内经-官针篇》说:输刺者,直入直出,深内之至骨,以取骨痹。关刺者,直刺左右尽筋上,以取筋痹”。

2016-3 温州市(平阳)鳌江-雍牧汉医针灸室[/FONT] 6d9ce3f7afbb37140f72b79f81635ad3.jpeg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8-12-28 20:46 2楼
⬅ 中医治法之我见 老茶馆 浅言中医和中医针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