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文随记

2018-11-10 10:14 楼主
98条,得病六七日,脉迟浮弱,恶风寒,手足温,医二三下之,不能食,而胁下满痛,面目及身黄,颈项强,小便难者,与柴胡汤。后必下重。本渴饮水而呕者,柴胡汤不中与也,食谷者哕。
99条,伤寒四五日,身热恶风,颈项强,胁下满,手足温而渴者,小柴胡汤主之。
此两条放一起,症状类似,前条不用,后条使用。
辨脉法第一中有邪中于阴,中焦不治,卫气前通。可见伤寒日久,热化伤阴,不能食者,阴伤则胃不能降,小便难者,无阴则小水难通。虽然症状类似,证却已非小柴胡之和解少阳能比。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8-11-10 10:26 2楼
太阳中暍者,发热恶寒,身重而疼痛,其脉弦细芤迟,小便已,洒洒然毛耸,手足逆冷,小有劳,身即热,口开,前板齿燥。若发汗,则恶寒甚;加温针,则发热甚;数下之,则淋甚。
此中暍即是中热伤暑。热伤而手足逆冷,不可发散,否则恶寒加重,病人已伤及阴分,数下治,屡破其阴,热陷阴分而淋。此条与87条之亡血家,汗之寒栗而振,与辨脉法中中于阴则内栗,比较,此条阳中于邪之身重疼痛,所以,于其他尚有不同。
2018-11-10 11:55 3楼
108条,伤寒腹满谵语,寸口脉浮而紧,此肝乘脾也,名曰纵,刺期门。
109条 伤寒发热,啬啬恶寒,大渴欲饮水,其腹必满,自汗出,小便利,其病欲解,此肝乘肺也,名曰横,刺期门。
108条,腹满谵语,邪中于阴,仍是中焦不治,脉浮而紧,卫气前通,刺期门,出阴邪于阳,则阴阳和缓。109条,症状虽不同,却仍是邪中于阴,中焦不治,阴气前通,仍刺期门,使阴邪出。
关于这两条,还有一条关联。
少阴脉不至,肾气微,少精血,奔气促迫,上入胸隔,宗气反聚,血结心下,阳气退下,热归阴股,与阴相动,令身不仁,此为尸厥。
这条是平脉法中一条,仍是阴中于邪。尸厥者,扁鹊治虢太子曰耳鸣鼻张,两股尚温。整个身体血运不畅,心脑血管意外。师曰:脉病人不病,名曰行尸,以无王气,卒眩仆不识人者,短命则死。这些都是阴邪深重,刺肝募穴和心募穴,以使阴邪外出于阳。
2018-11-10 12:37 4楼
60条,下之后,复发汗,必振寒,脉微细。所以然者,以内外俱虚故也。
94条,太阳病未解,脉阴阳俱停,必先振栗,汗出而解。但阳脉微者,先汗出而解;但阴脉微者,下之而解。若欲下之,宜调胃承气汤主之。
113条,形作伤寒,其脉不弦紧而弱。弱者必渴,被火者必谵语。弱者发热、脉浮,解之当汗出。愈。
此三条皆以阴分阳分无邪而脉微弱,(言无邪,其实燥热之邪也,伤寒例引内经文言:脉虚身热得之伤暑。)所以不以发汗为治,言汗出愈者,皆是营卫和合而出,邪中于阴中焦不治,胃气上冲,脾气不转,胃中为浊,荣卫不通,血凝不流。何以使荣卫和?使阴分之泻能出,中焦自然能运。113条言渴,类同第6条之太阳温病。94条之阳脉微之汗出而解,阴脉微以下之而解,与29条30条之治法病症正相应。
2018-11-10 18:57 5楼
刘国栋 说:
108条,伤寒腹满谵语,寸口脉浮而紧,此肝乘脾也,名曰纵,刺期门。
109条 伤寒发热,啬啬恶寒,大渴欲饮水,其腹必满,自汗出,小便利,其病欲解,此肝乘肺也,名曰横,刺期门。
108条,腹满谵语,邪中于阴,仍是中焦不治,脉浮而紧,卫气前通,刺期门,出阴邪于阳,则阴阳和缓。109条,症状虽不同,却仍是邪中于阴,中焦不治,阴气前通,仍刺期门,使阴邪出。
关于这两条,还有一条关联。
少阴脉不至,肾气微,少精血,奔气促迫,上入胸隔,宗气反聚,血结心下,阳气退下,热归阴股,与阴相动,令身不仁,此为尸厥。
这条是平脉法中一条,仍是阴中于邪。尸厥者,扁鹊治虢太子曰耳鸣鼻张,两股尚温。整个身体血运不畅,心脑血管意外。师曰:脉病人不病,名曰行尸,以无王气,卒眩仆不识人者,短命则死。这些都是阴邪深重,刺肝募穴和心募穴,以使阴邪外出于阳。
142条,太阳与少阳并病,头项强痛,或眩冒,时如结胸,心下痞硬者,当刺大椎第一间、肺俞、肝俞,慎不可发汗,发汗则谵语。脉弦,五六日,谵语不止,当刺期门。
本条亦用期门引阴邪出阳。
时发基底动脉压迫,则颈痛恶心眩晕等。习用心膈肝腧配新设,肩中俞,等等,治之良效。所谓不可发汗,因伤及阴分,发汗动血则激动大脑而败。
2018-11-10 19:58 6楼
刘国栋 说:
60条,下之后,复发汗,必振寒,脉微细。所以然者,以内外俱虚故也。
94条,太阳病未解,脉阴阳俱停,必先振栗,汗出而解。但阳脉微者,先汗出而解;但阴脉微者,下之而解。若欲下之,宜调胃承气汤主之。
113条,形作伤寒,其脉不弦紧而弱。弱者必渴,被火者必谵语。弱者发热、脉浮,解之当汗出。愈。
此三条皆以阴分阳分无邪而脉微弱,(言无邪,其实燥热之邪也,伤寒例引内经文言:脉虚身热得之伤暑。)所以不以发汗为治,言汗出愈者,皆是营卫和合而出,邪中于阴中焦不治,胃气上冲,脾气不转,胃中为浊,荣卫不通,血凝不流。何以使荣卫和?使阴分之泻能出,中焦自然能运。113条言渴,类同第6条之太阳温病。94条之阳脉微之汗出而解,阴脉微以下之而解,与29条30条之治法病症正相应。
149条,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而以他药下之,柴胡证仍在者,复与柴胡汤。此虽已下之,不为逆,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若心下满,而硬痛者,此为结胸也,大陷胸汤主之;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
本条亦有振而汗出而解。本条却下之而用柴胡后乃振汗,既所谓战汗。言痞不可用柴胡,因阳中无邪,所以去柴胡而成半夏泻心汤。
2018-11-10 21:20 7楼
刘国栋 说:
142条,太阳与少阳并病,头项强痛,或眩冒,时如结胸,心下痞硬者,当刺大椎第一间、肺俞、肝俞,慎不可发汗,发汗则谵语。脉弦,五六日,谵语不止,当刺期门。
本条亦用期门引阴邪出阳。
时发基底动脉压迫,则颈痛恶心眩晕等。习用心膈肝腧配新设,肩中俞,等等,治之良效。所谓不可发汗,因伤及阴分,发汗动血则激动大脑而败。
171条又强调一遍不能下。下而不用辛开,必然痰湿闭郁而成痉厥。
2018-11-11 09:24 8楼
190条,阳明病,若能食,名中风;不能食,名中寒。

191条,阳明病,若中寒,不能食,小便不利,手足濈然汗出,此欲作固瘕,必大便初硬后溏。所以然者,以胃中冷,水谷不别故也。

192条,阳明病,初欲食,小便反不利,大便自调,其人骨节疼,翕翕如有热状,奄然发狂,濈然汗出而解者,此水不胜谷气,与汗共并,脉紧则愈。
194条,阳明病,不能食,攻其热必哕。所以然者。胃中虚冷故也。以其人本虚,故攻其热必哕。

195条,阳明病脉迟,食难用饱,饱则微烦,头眩,必小便难,此欲作谷疸,虽下之,腹满如故。所以然者,脉迟故也。

196条, 阳明病法多汗,反无汗,其身如虫行皮中状者,此以久虚故也。
190条以能食不能食定阴阳,虽曰中寒,阳明实也,非纯虚可知。
水谷入胃,消磨运化,而成精微,诸气皆赖其补养填充。小便不利者,阴分停邪,湿邪非水,已化之物,停则气化不利,固瘕为气停血闭,初硬后溏,以固瘕不能行正常之血运,所以大肠失其降敛之性。192条热邪通达,谷气行而水谷化生精微,逐水达郁,汗便俱行。194条,阳明病虽实,中寒不能用攻下,因其有阴证,必得辛味达郁,甘味润之。即使通泄,亦不能纯用苦寒。195条,脉迟为阴也,饱则失其阳运,湿热和化,而成瘅证。196条,汗不能出,有阴邪闭郁,非寒,湿也。精微一停,水谷之海必然化生痰湿郁热,其外无精微,内有热生,所以皮中痒麻。
综上,所谓阳明中寒,不过胃不通降而水火并郁,痰热遂成。痰闭血瘀,而成固瘕,痰闭熏蒸心肺,骨节烦痛,突然发狂。痰热郁闭,头眩而黄疸成。痰闭日久,哕逆,经络少气而血闭。如此种种,皆阳明病也。
2018-11-11 21:22 9楼
264条,少阳中风,两耳无所闻,目赤,胸中满而烦者,不可吐下,吐下则悸而惊。
265条,伤寒,脉弦细,头痛发热者,属少阳。少阳不可发汗,发汗则讝语,此属胃。胃和则愈,胃不和,烦而悸。
269条,伤寒六七日,无大热,其人躁烦者,此为阳去入阴故也。
270条, 伤寒三日,三阳为尽,三阴当受邪。其人反能食而不呕,此为三阴不受邪也。
少阳篇中,264条,阳邪已伤阴,脏热而耳聋目赤,心烦。吐下则更伤阳明津液,精无所主,惊悸。
265条,发汗则谵语,可下,用调胃承气后和则愈,不和则亦如上条。269条亦水谷不化津液而反上扰,所以邪入于阴。
270条,反复强调,能食不呕,胃能通降,则中焦治,邪不能入阴也。
可见虽有邪结于肋下胸肋之半表半里,也必须阳明无邪。
2018-11-11 21:33 10楼
273条,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鞕。
274条,太阴中风,四肢烦疼,阳微阴涩而长者,为欲愈。
277条,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脏有寒故也。当温之,宜服四逆辈。二。
278条,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系在太阴。太阴当发身黄。若小便自利者,不能发黄,至七八日,虽暴烦下利日十余行,必自止,以脾家实,腐秽去故也。
太阴提纲,只比阳明中寒多一下利腹痛。阳明为盍,太阴为开。脾气孤危,所以五液注下。
烦,脉中兼长脉,皆有阳邪,所以欲愈。或用四逆辈助其阳。
缓则为湿,若小便不利,则发黄。小便自利,湿邪能去,又有烦之阳邪得下利而下入于阴。
2018-11-12 20:36 11楼
319条,少阴病,下利六七日,咳而呕渴,心烦不得眠者,猪苓汤主之。方十八。
320条,少阴病,得之二三日,口燥咽干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方十九。
321条, 少阴病,自利清水,色纯青,心下必痛,口干燥者,可下之,宜大承气汤。二十。
322条, 少阴病,六七日,腹胀不大便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二十一。
后三条,完全是大承气汤的应用。少阴之脉微细,阴分受邪,热邪冲上则口干燥,冲下则津液下注,留滞则腹胀。实邪停留,所以有之。若无实邪,上燥下迫,脉何能微细而不浮大洪滑。临床所见,脉弱苔薄舌体淡暗或中淡边暗红,燥迫等等见之,不能温,不能攻,以辛平药通之,只能用微苦不寒之药以泄,下燥矢和胶凝之物而愈。此亦少阴病,治按阳明者,以土为升降之本。
用猪苓汤,渴呕并见,痰饮化热,虽有下利,脉微细,仍崇土而湿热去。
⬅ 伤寒论破解机症相应之方解 老茶馆 痉与强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