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伤寒新论

2020-06-03 23:53 楼主
伤寒论是经典,但是远不能治愈病人,他的参考学习价值不是一般医书能比,但是可以研究的东西太多了,比如仲师所说桂枝汤乃为解肌所设,这种说法太模糊了,非常不明确,何以解肌?解肌就只能用桂枝汤吗,显然不是如此,从这个方面研究太广了。伤寒论写了一个治病的架子,好多内容都要被充实,细化,这样才能踏踏实实的提高中医,不是在那里人云亦云,治了几个病人就不知道东南西北了。无论怎么研究都不能搞西医那一套,只会害人而已。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20-06-04 15:33 2楼
我个人认为很难。就方子这个问题就没法解决。没有方子,一切都是假的。

伤寒论成书于东汉末年,葛洪离张仲景时代这么近,它的肘后方陶弘景还增补了不少内容,到今天看,此书有用的方子也是极少。孙思邈孙真人著千金方,书不可谓不庞大,以孙真人之才,他的方子跟伤寒金匮的方子还是差很远。我辈后人哪还会有此功力。寄望于考古发掘还有可能。
2020-06-04 16:03 3楼
中医缺的是最基础的理论。
而伤寒论等书一上来就是直方证,医理很少。当然让初学者摸不着头脑。
2020-06-04 19:02 4楼
huilanwutai 说:
我个人认为很难。就方子这个问题就没法解决。没有方子,一切都是假的。

伤寒论成书于东汉末年,葛洪离张仲景时代这么近,它的肘后方陶弘景还增补了不少内容,到今天看,此书有用的方子也是极少。孙思邈孙真人著千金方,书不可谓不庞大,以孙真人之才,他的方子跟伤寒金匮的方子还是差很远。我辈后人哪还会有此功力。寄望于考古发掘还有可能。
制方理论严格来说跟病位有关。比如脏腑辨证,只看是脏腑虚实。而且气血三焦甚至经络辨证,则并不完全着重在某脏腑。于是,对于不同病位,其制方的思维方式,很可能直接上来看不一样(虽然背后的原则还是依据内经阴阳五味以及六气消长总原则)。目前,我初步发现了两类制方方式,但没有太多实践验证。还是期待考古发现比较靠谱,一扫疑惑。
2020-06-05 00:37 5楼
要想真正读懂伤寒论,就要把自己真正代入那个时代,代人作者的身份来分析。而不能站在今人的立场,字斟句酌,咬文嚼字,用割裂的方式去研究每一句话的意思。我想这样组装出来的“原意”大概率跟仲景先师的用意不符。
在那个饿殍满地,瘟疫肆虐的年代,伤寒论的成书目的,本就是为了尽可能的为了“活人”,而不是跟一群学究空谈理论。再加之当时著书不易,所以原书中少有涉及理论,这不是很正常的事情么?
打个不太恰当的比喻,东汉末年的伤寒论,其实就类似于解放初期的<赤脚医生行医手册>。都是为了能尽可能简便,廉价,高效,地解决当时问题的著作。
至于后来,伤寒论因为效果太好,被不甘寂寞的后来者,研究出各种各样千奇百怪的“花”来。
估计仲景先师看到后世的各种注解,也会为后辈们的各种大开的脑洞而瞠目结舌的吧!

总之一句话,不客气地说,要想从伤寒论这本“纯临床操作手册”里研究出什么高深理论,无疑是缘木求鱼,南辕北辙的事情。

归根到底,中医的根还是在阴阳五行上面。要想提高理论知识,建议大家还是从基本功下手吧。
2020-06-05 07:28 6楼
医理就蕴含在一证一方之中,不通伤寒论,终不能说知中医。
2020-06-05 08:34 7楼
实践出真知,不断的实践才能有所发现,才能逐渐提高。古人发明了中医,并不能代表就是尽头,路还长着呢,或许只是中医才走了几步,需要我们继续在前人的方向上开拓。
试想儒家文化也是如此,从炎黄开始便有了仁政之思想雏形,逐渐发展,到现在我们还是坚持这样的法子治理国家,为什么呢?
反观历史,凡是不用仁政治国就会有动乱,不同的朝代更迭,现代的动乱基本都是如此。
中医老祖宗开了个好头,指了条明道,不能随便改弦易辙。
2020-06-05 12:18 8楼
huilanwutai 说:
我个人认为很难。就方子这个问题就没法解决。没有方子,一切都是假的。

伤寒论成书于东汉末年,葛洪离张仲景时代这么近,它的肘后方陶弘景还增补了不少内容,到今天看,此书有用的方子也是极少。孙思邈孙真人著千金方,书不可谓不庞大,以孙真人之才,他的方子跟伤寒金匮的方子还是差很远。我辈后人哪还会有此功力。寄望于考古发掘还有可能。
陶弘景真的很差劲,信我
2020-06-05 12:21 9楼
阿孟 说:
中医缺的是最基础的理论。
而伤寒论等书一上来就是直方证,医理很少。当然让初学者摸不着头脑。
没错,这也是我说的,也是我做的,完善补全中医基础理论。
伤寒必须有相当的中医基础才可以读
2020-06-05 13:38 10楼
谷神1229 说:
陶弘景真的很差劲,信我
不是信不信你的问题。举个例子来说,就小柴胡汤这样看起来这么简单的方子,自有解释这个方子的书以来,可以说就没有一个解释是对的。黄芩就是清胆热,半夏就是降胃?我说的意思是连个方都解释不透,如何去构方?更何况一个体系。我们这点小智慧,跟汉朝以前那些时代的人压根就没法比,不是一个数量级。没有张仲景的书,看看两晋南北朝这几百年能有多少东西
2020-06-05 14:46 11楼
huilanwutai 说:
不是信不信你的问题。举个例子来说,就小柴胡汤这样看起来这么简单的方子,自有解释这个方子的书以来,可以说就没有一个解释是对的。黄芩就是清胆热,半夏就是降胃?我说的意思是连个方都解释不透,如何去构方?更何况一个体系。我们这点小智慧,跟汉朝以前那些时代的人压根就没法比,不是一个数量级。没有张仲景的书,看看两晋南北朝这几百年能有多少东西
赞同。关键就是后世无法理解和解是什么意思。和解就是寒热并用?那厥阴病寒热并用也是和解?或者和解就是攻补并用?那何为攻、补?比如温一定是补吗?因此,汗、吐、下、利、温、清都好理解,唯独和解的含义并没搞清。

当然,有的说和解就是表里双解,那麻黄附子细辛汤、桂枝附子汤岂不也是和解了?所谓和解,就是调和,就要有调和的双方(目标),这个双方之间存在矛盾,而且无法自动调整化解,才有外部和解的必要。它们各自调和的是啥?什么脏腑?

小柴胡组成,在辅行诀里面相当于大阴旦汤,而黄芪建中汤加红参就是大阳旦汤。“旦”象形日出或日落于地平线,表示新的阶段的开始。那么阳旦在一天而言就是白天的开始,在一年而言就是阳气回复的开始(冬至后一阳升)。同理,阴旦就是夜晚的开始,或者夏至(阴气升)。经曰天人相应,那么阳旦和阴旦在人,应于什么?阳旦就是肝(以及脾,因脾提供精微物质给肝升散),应春之阳气升发;阴旦就是胆(以及胃,胆随胃降),以应秋之阳气肃降。

所以,小阳旦汤(桂枝汤)是治肝脾以补肝为主,肝管理身体的升散(包括出汗,汗毛孔的开关等,将军之官管的全部都是出入和对外作战、对内安保等事物),调和的是肝肺(脾土生金)。大阳旦汤(黄芪建中汤)是治肝脾以补脾为主的,调节脾肺。正阳旦汤(小建中汤)是同补肝脾的调节心肾。小阴旦汤(黄芩加半夏生姜汤)是治胆胃以降胆为主,调节就是胆和大肠(金),大阴旦汤(小柴胡汤)是治疗胆胃以降胃为主,调节胃和小肠(火)。

因此可以看出,上述本质上都差不多,都是顺其德(脏藏而不泻,腑泻而不藏,此为脏腑之德)治之。所以,和解只是一种发明的说法,其实它针对的只是腑而已。若是脏,反而不叫和解,而是冠以汗、温之类。为什么组方奥秘一直不容易看出来?因为后世人们花样百出,简单东西复杂化,越来越接近西医的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式的分类细化研究方法了。当然也就无无从看到组方规律,只看到药物单独的功效和简单的归经而已,这样去简单把功效和归经进行组合,而没有原则性的指导,自然就出现各自的方子都有道理,但疗效却参差不齐的现象了。
⬅ 余无言治慢性气滞腹痛 老茶馆 【败案一则】半夏瓜蒌薤白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