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这样学医治病的 (值得一看)

2011-05-03 22:43 楼主
作者:杏园春晓
因身体多病,心多烦恼,十年前开始涉猎传统文化,游儒、佛,道、医,终在我佛找到安身立命处,狂心稍歇,觉以往种种,皆如镜花水月。但身体仍然为病所困,情志难伸,观亲人朋友、世俗众生亦多为病苦,大小医院如同虚设,普通感冒发烧也说是因病毒引起,无特效药,打针输液,动辄医上十天半月,耗费金钱以千计。最缠绵的折磨人的慢性病,普通如慢性鼻炎、咽喉炎、胃炎、肝炎、肠炎、胆囊炎、胰腺炎、气管炎、心脏病、肾炎、前列腺炎、关节炎、腰椎病、颈椎病等等几乎众口一词“只能养、不能治”,疑难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癌症及白血病就更不要说了,一名话“没法治好”。再观史上中医名家,民间一些老中医,治各类疾病却是大多数都有很好效果,没说不能治,很多甚至能治好。甚至一些村夫民妇,用一些民间单方,就治好了那些大医院都无法可施的顽症。
为寻找究竟,我于医道开始深入。开始的感觉是浩如烟海,博大精深,越学越糊涂,自己开药自己吃,身体越吃越难受。我就不明白了,那些写书的中医大佬们,各说各的道理,而且互不相容,互相攻击,不可调和,却又都是名医,都能治病?难不成他们都是拿老百姓的身体来开玩笑,一直都是在做实验么?难道中医治病就没有一个标准么?看医学圣经《黄帝内经》吧,结果懂的少,不懂的多,看不下去,可操作性也不强,看《伤寒论》吧,条款纷呈,觉得应该很好,但用起来不知该用何条,怪就怪病人不照着书上说的生病。条款用不到实际,一段时间不用就多数忘了。
转机是从看《郑钦安医书阐释》开始的,知道了一元盈缩,阳主阴从。08年春节回家,尝试着用“封髓丹”加减,治好了我母亲的耳朵肿痛,信心大增,随后开方为周围的人治病,有效有不效。但凭着这点感觉,以后看医书就不那么迷糊了,再重温《伤寒论》,细研各家注释,看《金匮》、《本草》、《内经》、《温病》、黄元御、博青主、张锡纯、吴佩衡、范中林、李翰卿、曹颖甫、胡希恕、李可、黄煌、朱进忠、余国俊等作品和各家论述,结合佛学和易道基础,竟然事半功倍,视野逐渐开阔,心中渐渐明朗。方知大路百千条,条条通北京。
人为天地之子,取天地之材铸就此身,顺生而逆死。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阴阳交感,衍生万物、长而不恃。人之道,阴阳互根,水火既济,顺应自然,无为而治。精神与肉体,一阳一阴,缺一不可,但精神无形,化为神魂魄意志,寄于体内五脏心肝肺脾肾,各司其职,以一气周流其间,身旺则神旺,身全则神全,身弱则神弱,身残则神残。人一身之主者,神也、心也,但必欲身安而神安,故人极力求取名利者,是欲求身安,好吃为身健、好穿为身暖、好住为抗暑热与风寒。人之病,有心有身,七情过盛为心病,身有损伤为身病。心病之因为烦恼,身病之因为六淫、刀兵、房劳。君子身病心不病,小人心病及身,身病及心。上医者医心亦医身,下医者医身不医心。佛经三藏十二部皆是医心治身之学,故曰佛是大医王,能医众生万世之病,但众生根浅福薄,少人能识能信能行。儒有修生养性之学,能治修身治国,内圣外王,君子之学也,小人疾身病不疾心病,不能实行之。道家有长生之术,练精化气,练气化神、练神还虚,集精全神,金丹九转而成神仙,但仙道无凭,有缘者得之。中医者源于道家,中华文化(包括中医)皆为上古智者(圣人)所传,上古圣人无非道家。道家祖奉黄老,曰黄老之术,黄者即黄帝也。中医圣经乃《黄帝内经》,传为黄帝所著,虽成于汉朝,但却始于黄帝。中医阴阳、五行、经络等学皆与道家所共。道家却病练己、修命、练外丹等技术和方药即为中医之始也。
治病者最难辨阴阳,八纲寒、热、虚、实、表、里、阴、阳,根本还是阴阳。难辨阴阳本身其实是阴阳本难辨,是因为我们太执着阴阳。古人划分阴阳本身是便于事物归类,把疾病归为阴症阳症,把药性划分为阴药阳药,以药之阴阳调节病之阴阳。如虚则补之,实则泻之,寒则温之,热则凉之。为医者树立治病之理则,是完全有必要的。但疾病的病因是复杂的,人体也是复杂的。就病因来说,可能有风、有寒、有热、有湿亦有燥,阴阳难分;就身体来说,可能有阴虚、有阳虚、有阴阳俱虚、有表病亦有里病、有病在上亦有病在下,有气滞亦有血瘀,难分阴阳。就药物来说,很多药也不单纯的只有阳性或只有阴性,辛甘苦平、寒热温凉,一药俱多性的情况很多,一药入多经的情况也很多。所以,治病要辨阴阳,但不能过于执着阴阳,主要看临床效果。
我的经验是,初学中医者,心思不要过多用于阴阳五行,相生相克的理论玄辨上。要多观临床之症,什么病有什么症?再了解什么症用什么药。《伤寒论杂病论》是一本临床实用之经典著作,描述了众多疾病的临床症状,并随症有方,它是上古圣贤治病经验的结晶,内容博大精深,辨病精准细致,用方简练有效,可为中医百世之准则。我们若照之辨证处方,是学医的一个必要和有效的途径。但人体和疾病是复杂的,也是变化的,《伤寒论杂病论》再伟大,也不能包括所有疾病的辨证和治疗,所以,后世的补充和发展是必要的,后世名医的经验也是很重要的。如吴又可的《温病条辨》是对《伤寒论杂病论》的重要补充和发展。历代名医在辨证和用药方面也有很多宝贵经验。
我学医的主要经验就是看医案。说实话,很多名医在著书中解释医理医法的时候是偏执的,甚至是错误的,有的还把医与阴阳、五行、八卦、命相、风水等玄学渗合在一起,玄而又玄,自己没搞通,却把读者搞湖涂了。但不能否认,传世的名医治病都是很厉害的,因为人命关天,辨证用药,有效与否是糊弄不了人的。所以,理论嘛,实践中多领会、多看几遍《黄帝内经》,是会慢慢清楚的,而且是正理。临床嘛就多看《伤寒》,《温病》,多看名家医案,多积累人体疾病症状,症与经方的对应(方证),症与药的对应关系(药证)等。用药方面,我很少去看各类〈本草〉,也不记药性赋,就看《伤寒》,《温病》怎样用药,名医怎样用药,看得多了,综合一下,再查查〈本草〉怎么说,再用到临床检验,就慢慢的心中有数了。

我的临床比较顺利,也可以说是幸运。我工作的附近有一个诊所,诊所的医生是中医本科生,在市中院工作五年后,自己开诊所已有五年,非常喜爱中医,拜本市十大名中医之一为师。我有时去抓药,就聊几句,他感觉我说的比较有理,且跟他学的有很大不同,就叫我试治了几个病人(当然是他执笔开方),效果出人意料的好,于是一发不可收拾,有疑难病人就叫我去,或打电话问我,或为我预约重病人,照样是我口述,他开方。于今已近一年,治过的病人是很多的了,且主要是疑难重病。我们双方都很感谢对方,我感谢他给了我难得的临床机会,使我的医学不再流于空谈;他感谢我把他导出了迷惘,找到了中医的根,医术大进,治病有效率大大提高了,现在基本上只愿用中医中药给病人治病。说觉得踏实,说原来因中医无效时多,故多用西医西药治病,现在觉得那时的做法有骗人的感觉。现在我们以师兄弟相称。

后面我将会整理一些我经历的医案传上来,供众位医学爱好者交流和参考,但我并不过多的解释医理,大家从病症和用药中去体会,也许更好。欢迎大家给我提问题,以让我们在探讨中进步。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1-05-03 22:44 2楼
儿童的烂嘴唇

自从用小柴胡汤、桂枝汤加减治了几例病人显效后,方健看我的眼神多了一丝崇敬,他说:原来治病可以这么简单,看来我应该学经方治病了,陈老师,你以后要多指点我。我说:别叫老师,叫我师兄行了,你愿学经方是好事,我可以给你提供一些参考书和学习建议。下来后,我给方健提供了黄煌的经方杂谈、刘力红的思考中医、郝万山的伤寒论讲座、余国俊的名医是怎样练成的等书和电子版。每天下班如没事,我就到他的诊所坐坐,交流交流。遇见疑难杂病他不知如何处理时,就打电话给我,在电话上询问或叫我抽空过去诊断。这天上午,我在办公室(我的办公室一个人),他又打电话来了:陈师兄,我这儿有个病人,是个六、七岁的男孩,感冒后嘴唇干而脱皮,己经来过我这儿三次了,这是第四次,我前面用过时方清热解毒的办法、用过经方小柴胡汤和解的办法、打针输液都搞了,病没好,反而越来越重了,口皮都烂了,你跟我想个办法吧。我继续问了一些情况,思索片刻说:孩子感冒后体虚,因为前面治疗有些不当,已伤了胃气和津液,现在用药必须谨慎。于是我在电话上让他记了个方子:黄豆30克、黑豆30克、绿豆30克、乌梅40克。煮汤加白糖调服。呵呵,这就是彭子益的“乌梅三豆汤”呀!结果,第二天上午刚上班,方健就打电话来,说话十分兴奋:陈师兄,你那个乌梅三豆汤太灵了,那个小孩现在己经基本上好了,家长很高兴,我叫他们给小孩再吃一副。我去把三豆每样买了几斤放着,以后有这样的病人又用。我说:好呀,现在是秋季,这样的病人还多着呢,就看来找你的多不多。果然,过后的一两个月,方健又用此方治好了十来个嘴唇和口腔有类似情况的病人。
2011-05-03 22:44 3楼
妇女全身性红斑

一天,我正在方健诊所,与方健闲聊,方健说他现在有些迷糊了,原来学的东西信不过,现在学的还没接上来,开方的时候很容易按习惯按药性组方,治头痛就把治头痛的药组合在一起,治咳嗽就把治咳嗽的药组合在一起,后一想又不对,应该按经方六经辨证,找主症、找病机,有是症用是药。但是,刚学经方不久,还不能熟练应用。于是赖上我了,说:陈师兄,是你把我的思维搞乱了,你必须负责到底哟!我无语。正说着,一个妇女牵着一个五六岁的男孩过来看病,是给孩子看病,孩子是咳嗽,我们两人合诊,就开了个桑杏汤的加减方,方健开好方就去抓药去了,这家伙只想节约成本,不请一个员工,只好自己抓药,有时忙得够呛,也让病人久等。
那妇女没事便和我说说话,说着说着对我有些信任起来,把手上的袖子卷起来对我说:老师,你看看我这个还能治么?我一看,卷开的手臂皮肤上有一个一个豆大的红斑,不突起。病人又把另一只手及裤脚也卷起来让我看,和手上的差不多,并说全身都是,起头已有一年多了,在本市医学院附属医院和成都华西医院都治过了,钱医了上万,但没有效果。我说你这个病可以试试。诊:脉弦、略数,舌质淡、略胖,眠差,情绪不佳、饮食二便基本正常。开方二付,组成大约是:桂枝、白芍、麻黄、附子、细辛、黄芪、白术、荆芥、防风、蝉退、乌蛇(具体药量我记不清了)。我口述,方健写方,边写边不时透过眼镜描我一眼,当场不好说什么,等妇人拿药走了(留了联系电话),才松口气对我说:陈师兄,你这方子太玄,反传统,我没有看见治皮肤病这样开方的,我也有不少治皮肤病的方子,也看过我老师治皮肤病,却都是从养血活血、疏风散结、清热除湿的方面来治,大忌辛热,你这方子又辛又热,道理是什么?能治好她的病么?我看他的样子有迷惑也有怀疑,只得解释说:皮肤病病在表,有湿热、风热、风燥、风湿等类型,但根子还是营卫虚弱和不调,营不足难以养肌肤,卫不足难以抗外邪,营卫不和则邪不能透出。根子的根子却是表气不足,若不助表,过于疏风、除湿、清热则益耗表伤表,益血解毒效果也有限。本方是桂枝汤、麻附辛汤、玉屏风散加减组成,桂枝汤加强和调和营卫;麻附辛汤从少阴太阳、从里到表驱寒除湿、解郁、通表、强卫;玉屏风散加蝉退助卫气而固表;乌蛇驱风除湿止痒。如此则气血里外通达,肌肤得养而表病自除。方健听了,半信半疑。两天后的下午,我再到诊所,方健见到我马上高兴的说,上次那个皮肤病的妇女已好了一大半,则才又来拿了两付药,我叫她多拿一付药她都不干,说这个药效果太好了,两付药就会好,不必多拿。我听了,心里也非常高兴,毕竟道理是一回事,实践效果是一回事啊。过一段时间,方健又对我说:陈师兄,你治皮肤病的方子真好,我已用它治好了上十个皮肤病人,而且个个有效。我说:你这是运气好,没遇着严重的(严重的都到大医院去了),这个方子临时想的,并不完善,我哪天再给你一个全面一点的方子。后来,我看了李可老师治皮肤病的特效方“乌荣蛇皮汤”,觉得很好,结合我的思考,拟了一个治皮肤病的基础方:桂枝10、生姜15、炙甘草10、大枣10个、赤芍15、生地30、当归30、川芎10、桃仁10、红花10、首乌30、白蒺藜30、丹皮15、紫草15、白藓皮30、乌蛇肉30、附片10、细辛6、麻黄10、苍术15、防风15,蝉退10。这个方子可能对多数皮肤病都是有效的,但不要迷信它能通治皮肤病,对症时还是需要根据情况加减的。
2011-05-03 22:46 4楼
保住了舅舅的命

一天中午,我接到老家爸爸的电话,电话说:二娃子,我把你幺舅接到家里来了,你给他开个方子。我说:咋会事?老爸说:你幺舅先是胃子不舒服,到县医院住院,治了一个多月,医生说没法治了,抬回家去自己调养吧。我和你妈去看他,发现人都快要死了,全身无肉,小腿还没我手杆粗,大、小便都要让人扶,饭也吃不下,我觉得人可能还有救,但这样下去不行,他们家头的人照顾不来,就和你妈商量把他接到街上来了(我爸退休住当地街村),来后我拿了点胃药给他吃,但是没什么效果,你跟你老师说一下,叫他们开个方子。我心想,这是哪跟哪呀,我这老爸又犯冲动了,他定是高估了他的胃药(他的胃药求的人很多,他常认为胃子好就一切都好),认为胃药可以救幺舅,现不灵了,就找我了,而他并不是相信我,是知道我才认了个师博是医学院教授,国家名中医。但他不知道,我这个师博是中西医结合,且不是内科的,做事正规,没有各项检查,且没见着病人,叫他开方不是为难他么?我真是哭笑不得,但又不能不接招,我说:爸,幺舅还能自己说话么,可以的话,你把电话给他,我问问情况。爸爸说可以说话,但不能说久了。人见不着,四诊只剩下一问了。我从电话里幺舅那有气无力的话中知道了一些情况:进医院的时候并没有这么严重,经医院检查、打针、输液,越医越差,最后医院的结果是糖尿病、心衰、大脑严重供血不足,主观感受是吃不下、想睡睡不着、双腿无力、没精神。小便少,大便几天不解但不硬。只能问这么多了,我最后跟老爸说:我跟老师说说,叫他开个方子,开好就告诉你。下来我思考,幺舅的病纯粹是个虚证,在医院一个多月是搞成这样并不奇怪,吃不得、睡不好、还要消化那么多无用的西约和冰冷的液体,要不是平时身体还好,杂病少,可能已去了。现在是肾虚、脾虚、心衰、气弱、血枯,治疗必须全面兼顾,阴阳双调,气血双补。
处方:柴胡10、桂枝10、葛根20、赤芍10、白芍15、丹参10、石斛15、淮牛膝10、制附片10、乌梅15、黄连3、黄苓10、党参10、黄芪10、生姜10、干姜10、大枣4个、甘草6、法夏10。本方方意:柴胡、桂枝、葛根、附子、干姜、乌梅各为六经要药,调补三阴三阳,并引诸药通行六经,无处不达。党参、黄芪补气生津、赤芍、白芍、丹参补血活血,黄连、黄苓清郁热,并助乌梅、人参敛气固脏,生姜通神明,大枣、甘草益胃补脾,法夏除湿豁痰助通中焦。石斛益胃生津、牛膝壮腰膝,二药与丹参、赤芍合为黄煌教授所创之四味健步汤,治病人腰腿无力。
方子开好后,我在下午从电话中告诉了爸爸,说是我老师几个商量开的。两天后,我打电话回家问,我妈妈告诉我,说幺舅好多了,已能吃一碗稀饭了,还可以吃一点肉了。但两付药只吃了一付,其中一付烧糊了,现在爸爸又去抓药去了。我的心终于落下来了,这可是只许成功不许失败的任务呀!一方面他是我舅舅,另一方面我爸把他冒失接到自家来,如果有个三长两短,怎么向他儿女交代?后来,我幺舅就一直吃这个方把病治好了,两个月后,过年我们回去看他时,已能干家务和下地干些轻松的农活。中间我爸把其中的党参换成红参都不行。又有一次找当地朱太医换个方来吃,差点又吃出了大问题,只得照旧。
2011-05-03 22:47 5楼
女儿的感冒高烧

去年上半年,女儿读初三要毕业了,学习很紧张,一天,接到女儿从学校打来的电话说:爸爸,我头痛,有点发烧,看不进去书了。我说:你等着,我给你班主任老师打电话,她同意后,你就回来。之后,女儿没上完后两节课就回家了,我叫他先卧床休息,等我下班。下班回家后,我立即给女儿诊断,脉浮紧,发热无汗,体温38度,断为麻黄汤证。处方:麻黄9克、桂技9克、杏仁9克、甘草6克(麻黄少了点),药抓回来后,立即煎汤给女儿服下,女儿吃药后,午饭吃了很少一点就去睡了。下午上班前去看她,还在睡觉,未出汗,额有点烧,叫醒她,醒来有些迷糊,说身痛,手脚不温。我说:等会儿起来后再吃一道药。
到下午下班后,刚进门,发现老婆已先回家,见面就嚷:你是咋搞的,女儿吃了你的药根本不管用,反而更烧了,已经39.2℃了,不行就送医院去。我说:别嚷,看看再说。这次的情况是:头痛、头晕、身痛、发烧、未出汗,体温比上午更高了。我跟老婆说:中午时间太短,没有持续监护,吃的药量不够,不用担心,今晚一定治好。老婆狠狠的对我说:陈××,你老爸在外面,我不和你争,但女儿出了问题你要负责。我说:别急,别急,我一定负责。下来的办法依然是继续、加量吃麻黄汤,一小时后终于出汗了,头清醒不痛了,手脚暖和了,但体温依然接近39℃,下降不多。不能再用麻黄汤了,《伤寒论》曰:太阳病,发汗未解,宜桂枝汤。于是又煎了一剂桂枝汤(桂技9克、白芍9克、生姜9克、甘草6克、大枣4个),取三分之一让女儿服下,同时喝了一小碗稀饭。一小时左右去观察,体温已降到37.8℃,女儿说感觉轻松多了,但颈子和肩背很痛,转头困难。《伤寒论》又曰: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因在室内,恶不恶风不知道,但颈子和肩背痛,转头困难显然是项背强几几,且已汗出,桂技加葛根汤无疑,即桂枝汤原方加葛根30克,葛根先煎。女儿吃下桂技加葛根汤后不久就睡了,睡得很熟。老婆则一晚上没睡好,起床去看了好几次,但看到女儿都睡得很好。
第二天一大早,我们还没起床,女儿就起来收拾好了,进寝室给我们说:爸、妈,我上学去了。老婆赶紧说,别忙,先考下体温。一查:36.8度。女儿说:没事了,我完全好了,我要走了,要不就迟到了。上班后,女儿打电话给她妈说,班上组织到野外活动,她想参加,问我们同不同意。老婆问我,我说三个字:不同意。因为感冒刚好,身体弱,野外风大、活动量大,吃不好,是容易再复发的。
2011-05-03 22:47 6楼
三个月以后,我女儿又一次重感冒,不能坚持上课,首先想起的是马上请假回家找老爸解决,班上同学都劝他找校医拿药,女儿口不择言的说:找校医有个屁用。老师征我同意后让她回来了,她说在回家路上头重脚轻,差点支持不住,回家和身倒在床上就一点不想动了,发烧头痛全身无力。通过治疗后,第二天下午就去上课了,没一点后遗症。经过这两次和平时看我治病,女儿也对中医感兴趣了,说打算高中毕业以后考医科大学。
2011-05-03 22:48 7楼
岳父的高血压急性发作

一天下午刚上班不久,就接到老婆打来的着急电话:老公(实际称呼不是这个),爸爸高血压又发了,弟弟说很严重,打算送到医专(医学院附属医院)去,你看咋办?我说:别着急,我先问清楚再说。我马上打电话到小舅子那儿(小舅子和岳父母住在一起),小舅子说:老爸高血压发作已经五天了,发作前几天就心情不好,发作那天为一件小事发了火,结果头晕脑胀,我们看事情不对,赶紧送到社区门诊区,一量血压是130——180,就在门诊输液并拿了药,医了四、五天,血压也没降下来,今天上午一量,反而升了,是140——190。医生说,现在也没有什么好办法,不敢强行降压,怕出问题,叫我们另想办法。我听后说:先不忙,我下班过来看一下再说。我岳父住处接近城中心,离我家有两公里多一点,他们虽然知道我最近在治病,但并不相信我有啥真本事(我医病的时间也太短了,好象是突然之间的事)。所以,并没有告诉我。现在告诉我们,只是和我们商量住院的具体事宜,因为岳父性急,先前并没有告诉他的病情,怕一旦告诉他说要住院,心里一急,血压更高起来。我们下班后就马上过去了,给岳父按常规进行了诊断,情况是:脉弦数,有力,尺脉不耐重按,舌质淡红,苔不厚略黄,舌根稍厚。头有点晕,上下楼比平时困难。另外要说的是我岳父身体胖、体表实、大腹便便,说话声音宏亮,能吃能喝,酒量很大,只是大概在五年前的一场突发高血压加冠心病后,才不敢喝酒了。吃东西也控制了些,但还是很能吃。最近检查出来的有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等,并有便秘和痔疮。诊断后,我说,先用中药调理一下看看。舅子见我不提住院的事,也不好提。我开的药方是引火汤加减,熟地90克、巴戟天15克、肉桂3克、附片3克、茯苓15克、麦冬15克、五味子6克、党参15克、白术15克。再用吴茱萸粉碎调醋包脚心,我亲自去药店捡药,拿回来煎好制好,看岳父吃了药,包了药,我们就回家了。结果是,第二天下午,血压降到110——150,第三天下午降到90——130,这已是他平时的血压了,以后就在这个上,不降了,也不升了,只是吃了三天后,说有点心慌,我便开了:桂枝9克、茯苓9克、干姜9克、甘草6克,原方熟地减量到60克,两方交换吃,不再包脚心,就没出现心慌了。后来,又让他继续吃了半个月的药巩固。
我岳父的体质一直很好,一生少感冒,说话声如洪钟。他的病实际上是吃出来的,大鱼大肉加大量渴酒,喝酒生湿热,肥腻生痰湿,湿热痰湿夹体内,气血皆浊,自然高血脂、高血糖,加上性子急,看当前今不如昔,爱管闲事,爱生闷气,进而高血压就顺理成章了。中医没有高血脂、高血糖的称法,体内多余的营养、水分和垃圾,结聚在一起统称为痰湿或痰瘀,如果有血积聚便叫血瘀,该类高血压的治疗大法就是化痰化瘀。我岳父这次急性发作与生气有关,生气则肝气上浮,与痰湿相博则化为相火,相火不敛而阴阳不相顺接,全身新成代谢谢功能不能正常进行,身体组织失养,故大脑指令心脏加强工作,血压就升了。我的治疗方中:重用熟地为立阴极之本,使阳有所附,附子、肉桂走全身引相火下潜,巴戟温润、五味子酸敛、麦冬生津益气,助上浮之气润降,党参、白术、茯苓益气健脾、除湿化痰,扶正去邪。吴茱萸贴脚心引火下行之力甚强。故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后出更心慌是因引气下行之力过强,在上之心气虚,故减熟地,另方桂枝、干姜等强心阳,与前方交互而用,心慌不再。
本案只是解决我岳父的高血压急性发作,并没有完全解决其高血病,其血压还在90——130,依然偏高。要解决它就不一定只用这个办法了,而且光用药也不一定行,如他老人家配合,要治好还是有希望的。关于高血压的防治,以后有机会我或许会避专文论述,此暂不赘及。
2011-05-03 22:51 8楼
网友问:希望先生在描述脉象和舌象的时候能分析出该脉象和舌象所反映出来的问题。

答:诊病中可从各方面得到与诊断相关的信息,望诊包括面相、舌相、手相、姿态、精神、毛色、指甲、穿着打份等,闻诊包括气味、声音等,问诊是病人及家人的主诉,然后是切脉,常见的有浮、沉、迟、数、滑、涩、 虚、实、长、短、紧、缓、弦、芤等二十八脉,此外还有现在的检测报告。每诊一个病人,我们都不可能把每个细节都搞清楚。病人一来,有经验的医生一望一闻,心中便有了一个大致印象,再择主要的一问,又清淅了几分,再看舌象和切脉印证一下。所以,舌象和切脉在大多数情况下,不是医生判断疾病的主要依据,只是一个重要的参考和印证。经验越丰富的医生,越注重整体印象和直观感受。人体是全息体,一只手、一个耳朵、一个面象、舌象及脉象都可以全面反映人本的疾病,所以,也有专精其中一项的,也可成为诊断大家。故专攻舌象和脉象也是可以达到准确把握疾病的目的。
我对舌象和脉象不精,只知道一些重点,以前断病常被舌象和脉象中的一些真假现象迷惑,故不把舌脉作为重点,而以病人体象和症状为重点,多记经典方证和药证,并在临床中发现一些新的方证和药证,然后断病和治病就有一些把握了。我在病例中把一些舌象和脉象例出来,是让读者了解我的一些诊断思路,它是我的重要参考因素,但真正的断病并不一定是依重舌象和脉象。
2011-05-03 22:56 9楼
网友问:女儿的感冒高烧
去年上半年,女儿读初三要毕业了,学习很紧张,一天,接到女儿从学校打来的电话说:爸爸,我头痛,
接着又把这个病例看了一下,个人觉得一开始可能并非麻黄汤证,虽然无汗,但没有腰痛关节烦痛这样的类似于第35条症状。伤风也可以出现头痛,伤风着凉也许不一定有汗,我平时观察一开始就头痛发热出汗的情形不多,可能是因为我们这里地处北方,风寒相兼,所以一般开始并不出汗。伤寒论 太阳病,外证未解,脉浮弱者,宜桂枝汤。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桂枝汤主之。桂枝加葛根汤大概是桂枝汤加葛根。故妄自揣测可能一开始用或许可以用葛根汤。楼主老师后面的桂枝汤和桂枝加葛根汤的应用,我很佩服,很值得我学习。纯属个人见解,望各位批评指正

谢谢蓝天空师兄指教!伤寒太阳病的提纲是:太阳之为病,头颈强痛而恶寒。所以麻黄汤、桂枝汤都可能出现头痛。本症确认为麻黄汤证的依据是头痛、发热、无汗、脉浮紧,麻黄汤证的原文是: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但实践中并非是诸症悉具才用麻黄汤。伤寒论后面还有脉浮者,病在表,可发汗,宜麻黄汤;脉浮而紧者,可发汗,宜麻黄汤的条文。可见麻黄汤证的主证是脉浮紧,但伤寒又曰:伤寒,发汗已解,半日许复烦,脉浮紧者,可更发汗,宜桂枝汤。可见除脉浮紧外,麻黄汤证还有一个必然症状——无汗。如已汗则用桂枝汤。本病用桂枝加葛根汤是后来出现了桂枝加葛根汤证,有是证而用是方。师兄说一开始可以用葛根汤的提法,我认为很有道理,本证一开始应该就有葛根汤证的表现,只是被麻黄汤证掩盖了,也被诊断忽略了。一开始用葛根汤可能还要快一些。葛根汤本是以麻黄汤为基础,故本案的治疗方法也无大的过失。
2011-05-03 22:57 10楼
减肥如此易

去年,因刚在网上开了博客,便一时兴起写了一些文章贴在博客上(现已有一年左右没更新了),其中有一篇文章是“肥胖的原因与减肥”,我弟弟在两三百公里外的另一个城市工作,有一天和我网上聊天,说:小周生娃儿后就胖了,现在娃儿都三岁多了,还没瘦下来,原来体重不到100斤,现在120多了,人又不高,长得滚圆滚圆的,天天嚷着要减肥,试了很多办法都没效,把我也搞得很烦,你有办法没得。我说:有啊,我写了一篇减肥的文章挂在博客上,上面有方子,你照方抓药就行了。弟弟说:好,我去看看。看了后说:说得有点道理,但方子行不行哦,有人试过没有?我说:我是推导出来的方子,你信就试试,不信就算了。过了二十多天的样子,弟弟和我老婆聊天,问我老婆:嫂子,你吃哥的减肥药没有。老婆说:什么减肥药?我不知道呀。弟弟说:你居然不知道,小周吃了哥的减肥方子已经减肥了。老婆问:是不是哦,减了多少?弟弟说:回到生娃儿前的样子了。老婆不信,弟弟便以照片为证,将小周前后的照片发给她看了。老婆很生气,便质问我,有这等好的减肥方子为何不先给她吃,我解释说:你是湿热体质,这个方子不适合你,你的肥胖得用另外的办法。老婆不信,一定要试,照方抓药来吃,效果甚微,便不坚持吃下去了。
在此我把这篇文章贴出来,有意者可以一试,对长胖的时间不长,比较单纯的肥胖是很有效的。

肥胖的原因与减肥

人体肥胖的原因,一是身体的垃圾不能及时清理,堆集在细胞和组织空隙,或与人体脂肪同处,垃圾和它所吸收的水分增加了人的体重,并使人的精神倦怠,气色黄浊。本质的原因则是年龄大或疾病造成的脏腑功能减弱,新成代谢谢不足及内分泌不调所引起;二是饮食不节,营养过剩,又因阳气不足,不能将多余的营养转化为动能,或转化为元精收藏(纳气归肾或曰潜阳)。反而使之化为脂肪存贮于人体组织间隙或体内空处。

减肥的方法一般有节食、运动和药物治疗等。节食对营养过剩引起的肥胖有一定作用,但对新成代谢谢不足或内分泌不调引起的肥胖效果不佳,且节食不能太过,否则影响人体的正常能量供给;运动有助于过剩营养的消耗并排除一些体内垃圾,但运动同时也促进代谢谢垃圾的产生,人如果阳气不足,运动消耗的阳气不能及时恢复和补充,运动增加的垃圾不能及时排除,反而使身体更差而益增肥胖。所以运动减肥只能针对内体较好而缺乏运动的人。但不管运动或节食,都很辛苦,大多数人都不能坚持,而且坚持了也不一定见效,所以人们更期望药物减肥。目前,国内外药物减肥的方法很多。一是厌食法,服用一些药物,让人不想吃东西,产生减肥的作用。肥是减了但对人身体的破坏很大,可谓本未倒置,得不偿失。且一旦不服药,肥胖又会回来。二是脱水法或曰排毒法。即服用具有泄泻作用的药物,使人增加排泄而减重。实际上只是排水,即减去了人体细胞和组织包括垃圾与脂肪的水分,毒(拉圾)和脂肪并没少,却会造成人正常生理需要的水分也不能满足,而影响了人的身体健康。停药后,垃圾与脂肪的水分得到补充,重量又回来了。且因人的身体变弱,会产生更多的垃圾和脂肪,人的体重迅速反弹,并将逐渐超过服药之前。

正确的减肥方法只有一种,即保护和提升人体的阳气(即元气)。人体的阳气增加后,排毒(垃圾)功能和利用营养能力增强,产生和积聚的垃圾与脂肪少,并能排除积存的体内垃圾和燃烧利用体内脂肪,故能减肥。现代人普遍阳气不足。原因包括:夜生活过度,饮酒过度,纵情过度,焦虑过大,喜食冷饮,动辄服用清热药物和抗生素(寒性)等等。只有尽量克服以上毛病,才能保护好自身阳气。提升人体阳气的方法有:1、内体好而运动少的人可选择运动减肥(运动可增加人的阳气水平)。2、药物调节人体功能,扶助阳气,使清气能升,浊气能降。药方:

党参15克、白术15克、干姜15克、甘草10克、肉桂8克、山楂肉15克。煎汤服用。(因病引起的肥胖,当先解决病根,再谈减肥。)

服药后出现头晕,身酸无力,排便增加等等不舒服状,都是正常的。是在排垃圾,排完就好了。到时你发现你很容易的就这样减了肥,没有付作用不说,而且还美了容,健了身。感到身轻体健、饮食有味、睡眠加深、气色变好、工作精力增强、心情倍加愉悦。

赞曰:莫道减肥难,岐路千万般;一旦方法对,玉环变飞燕。

补充说明:本减肥方可以长期吃,有双向调节的作用,可使胖者变瘦,瘦者变胖;有肥减肥,无肥强身。开始时排浅层毒素,减肥速度较快。但过后一段时间,可能反而会有增加体重或体积的现象,但不必惊奇,这是深层垃圾吸收水分造成的。继续吃药,垃圾就会排出,从而达到真正减肥而不反弹的目的。
2011-05-03 22:58 11楼
美女的红鼻头

我09年上半年拜了个师博,是本市医学院的权威,国家级师带徒名中医,博士生导师。是一个很敬业的老先生,知识渊博,为人谦逊,我们一见如故,不久我就认了师,他的专业是耳鼻喉科,是国家某个特色医疗的创始人。他是西学中的,力图实现本专业真正的中西医结合,虽然在我看来有些不可能,但我不便说什么。他每周有半天坐门诊,我便曾在一段时间内抽出时间跟他实习。他的门诊很热闹,让我觉得如今患耳鼻喉疾病的人是如此之多。虽然是中医院,但大多数人都是接受的西式疗法,若说有用中药的吧,那也多是用中成药,在我看来这也不叫中医,我的观点是只有用中医的思路治病才叫中医,即使用的是西药或高科技仪器检查。用西医的思路治病就叫西医,哪怕用的是中药或中成药。有时有人想吃中药的,我师博便叫我开方,他看后在方子上再签上他的名字就可以了。但有时也有麻烦,比如有次我的方子中有附子也有半夏,病人拿到药房就被退了回来,不给捡,说附子反半夏。师博最后给改了,没要附子,才给捡了。我很奇怪,药房只知道十八反,却不知附子与半夏在经方中也是常常同用的,而且连教授签字的方子都不能通融吗?在门诊实习了几次,开了些药方出去,因为没有回访,也没得到反馈的信息(也许有复诊的,但来时我可能都不在,又不方便查复诊记录),所以也不知道效果如何,没有特别的印象。
这一天,遇见一个师博的熟人来看病,是个三十多岁的女子,风韵犹存。一看就是鼻子的问题,因为整个鼻头都是红的,一来就说开了,说X教授,我这鼻子只有靠你了,其他地方都看过了,早晓得他们医不了,就该一开始来找你的,一个多月了,太难受了,鼻子不通、干痛不说,顶个红鼻子,也太难看了。师博用鼻腔镜给他作了检查,问了些情况,觉得用西医的办法也只有抗菌消炎,和她以前所看医生的医法大同小异,没啥特效。便问她:你是想吃中药还是西药。女人说:我想治断根,就吃中医。于是师博就叫我给她开中药。我提笔开方:麻黄6克、苍木15克、荷叶10克、细辛6克、玄参30克、黄苓10克、辛荑10克、杏仁10克,甘草6克。说实话,在这儿开方还真考人,不号脉、不看舌,因为这儿的医生都不看,鼻子有病就直接看鼻子,不问饮食大小便,因为这些似乎与鼻子无关,问这些别人会觉得奇怪的。我只能凭望诊和理念开方。鼻为肺之窍,鼻红为肺燥伤津,肺热上犯,鼻子不通则亦有痰湿雍窍。故用麻黄、杏仁、细辛宣理肺气,重用玄参凉润生津和清降头脑之热,黄苓清上焦之热,苍术、荷叶相配善利头部诸窍之湿,故亦可用之于鼻窍,辛荑善开鼻窍而为引,甘草补土而生金。当时只开了三付药,方子开出去后,我向她要了个电话,想过后回访一下,但几天后我想回访时,却不知记电话的条子放哪儿了。于是,就把此事放脑后了。
事有凑巧,大约两周后,我师博说有人请他钓鱼,叫我陪同,我去后才知道,请他的就是那个治红鼻子的女病人(他们原本是熟人,到不算贿请哈)。她看见我很高兴,我起眼一看,红鼻子已经没了,就问起了后来的经过,她说:她把中药拿回去后,一吃就灵,三付药吃完后就好了大半,想再吃几付,就又到我们那个门诊去(医院处方不给病人的),没找着我和师博,就问着到我师博的科研室去了,希望能吃原来的方子,我师博诊断后便开了个方子给她(我师博也不清楚我原来开的是什么药),她拿药回来吃了,也有效果但不明显,因反正也好差不好了,就没再吃药了,现在只是鼻子还有点干,有点没好完的感觉,我身上刚好带有一些治鼻炎的胶囊,便给了她一些。后来又电话回访了一下,说已经完全好了。
⬅ 泡脚妙招——体寒之人必读(感谢牙师和梅朵版版,搬点砖) 老茶馆 大黄的体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