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首次评选30名国家级中医大师!

2009-06-19 23:26 楼主
2009年6月19日,首届“国医大师”表彰暨《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座谈会在北京隆重召开。会议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同举办。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韩启德出席会议,卫生部党组书记、副部长张茅出席会议并做重要讲话,卫生部副部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主持会议。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政府部门第一次在全国范围内评选国家级中医大师。

在中医药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产生了一代又一代名医大师,他们通过大量的医疗活动、著书立说、授业解惑、形成流派,不断推动着中医药临床水平的提高和学术理论的丰富发展,他们是传承中医药文化重要载体、是推进中医药学术进步的重要途径、是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重要标志,他们在中医药学的传承、创新、发展中具有不可或缺和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也是中医药发展历史显著的特点和规律。

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下,我国中医药事业取得了显著成就,涌现出了一大批德高望重、医术精湛的名医大家,他们为群众消除病痛、防病治病,为发展中医药学术、培养中医药人才,为凝聚行业力量、树立行业形象、引领行业发展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为褒扬这些名医大家所作出的卓越贡献,树立中医药行业国家级楷模,探索建立中医药人才激励机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决定共同开展“国医大师”评选表彰活动。

张茅书记在讲话中指出,表彰他们,有利于弘扬大医精诚的医德医风,推动中医药学术经验继承与创新,探索符合中医药特点的人才培养机制、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振奋中医药行业精神、营造中医药事业发展良好环境。发展中医药事业需要以“国医大师”为代表的广大中医药工作者解放思想、改革创新,需要各级政府和部门高度重视,并切实落实《若干意见》的要求,还需要全社会的大力支持,要上下一心,团结奋斗,开创中医药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新局面,为中华民族复兴、人类社会进步做出更大贡献。

首届“国医大师”是从全国从事中医临床工作的(包括民族医药)人员中遴选出来的,均为省级名中医或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此外,还具备五项条件:一是热爱祖国,热爱人民,遵纪守法,品德高尚,获得社会广泛赞誉;二是热爱中医药事业,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发展中医药事业做出突出贡献;三是中医药理论造诣深厚,学术成就卓越,学术思想或技术经验独到,在全国及行业内具有重大影响;四是从事中医临床或中药工作55年以上,具有主任医师或主任药师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经验丰富,技术精湛,在群众中享有很高声誉;五是无私传授独到的学术经验,积极培养学术继承人。

经推荐、评选、公示等程序,获得首届“国医大师”称号的共有30名,他们是:王玉川、王绵之、方和谦、邓铁涛、朱良春、任继学、苏荣扎布(蒙医)、李玉奇、李济仁、李振华、李辅仁、吴咸中、何任、张琪、张灿玾、张学文、张镜人(已故)、陆广莘、周仲瑛、贺普仁、班秀文、徐景藩、郭子光、唐由之、程莘农、强巴赤列(藏医)、裘沛然、路志正、颜正华、颜德馨(按姓氏笔画排序)。

这30名“国医大师”涵盖了东、中、西部地区,既有中医、藏医、蒙医专家,也有中西医结合专家、中药专家;既有多年来在中医医疗、教学、科研机构工作的老专家,也有在综合医院从事中医或中西医结合工作的老专家,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他们将享受省部级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待遇。

在“国医大师”和各省卫生、中医药管理部门领导参加的《若干意见》座谈会上,“国医大师”对当前中医药事业发展面临的大好形势深感欣慰,表示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将他们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好好传下去,竭尽全力培养好接班人,为中医药事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同时, “国医大师”对深入贯彻落实《若干意见》,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推动中医药事业发展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王国强副部长指出,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今年的4月21日印发了《若干意见》,鲜明地提出了发展中医药事业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医药事业发展必须牢牢把握的正确方向和行动指南。“国医大师”评选表彰活动就是贯彻落实《若干意见》的具体行动,也是对建立和完善中医药人才激励机制的一种探索。当选的首届“国医大师”是全国中医药战线千千万万名工作者中的杰出代表和优秀楷模,是中医药行业的智力资源和宝贵财富,他们德艺双馨,对中医药事业无比热爱,对中医药事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为中医药行业树立了一面旗帜。

我们要通过对“国医大师”的学习和宣传,振奋行业精神、凝聚行业力量,树立行业形象、提高社会影响,在全社会营造支持中医药事业、尊重中医药人才的良好氛围。要以“国医大师”为榜样,树立、弘扬大医精诚的医德医风,继承、创新他们的学术思想和学术经验;要探索建立和完善中医药人才培养和激励机制,不断培养造就名医大家。中医药行业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进取、求真务实,扎实做好各项中医药工作,推动中医药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09-06-19 23:26 2楼
“国医大师”表彰暨《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座谈会在京召开


2009年6月19日,首届“国医大师”表彰暨《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座谈会在北京隆重召开。会议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同举办。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韩启德出席会议,卫生部党组书记、副部长张茅出席会议并做重要讲话,卫生部副部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主持会议。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政府部门第一次在全国范围内评选国家级中医大师。获得首届“国医大师”称号的共有30名,他们是:王玉川、王绵之、方和谦、邓铁涛、朱良春、任继学、苏荣扎布(蒙医)、李玉奇、李济仁、李振华、李辅仁、吴咸中、何任、张琪、张灿玾、张学文、张镜人、陆广莘、周仲瑛、贺普仁、班秀文、徐景藩、郭子光、唐由之、程莘农、强巴赤列(藏医)、裘沛然、路志正、颜正华、颜德馨(按姓氏笔画排序)。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商务部、文化部、国家工商总局、国家质检总局、林业局等国务院中医药工作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有关领导也出席了会议,并为首届“国医大师”颁发了证书和奖章。各省(区、市)中医药管理部门负责同志以及在京中医药单位等人员共约400人参加会议。
2009-06-19 23:28 3楼
四是从事中医临床或中药工作55年以上,这个是不是要求得有点牵强。
像现在都不是学徒出身了,大学毕业后从医,再干55年,都什么年纪了啊
2009-06-19 23:30 4楼
就是现在这批国医大师的年纪啊,其中朱良春先生、邓铁涛先生等人都90以上的高龄了。
2009-06-19 23:33 5楼
就算大学毕业后25岁,再干55年,80岁。

按照任继学先生的说法:中医60岁才成才。那80岁正值壮年啊
2009-06-19 23:39 6楼
人老了后,视力和指感的灵敏度都明显下降,像朱良春现在基本都不接病人了,主要由他女儿负责。
如果一个中医师短命一点,七十多岁就阵亡,那这辈子都没有希望得这个称号了
2009-06-20 01:03 7楼
花兄和李兄说的都是一些实际存在的问题,

看来学术界还是按资排辈之风啊,

年轻的就一定不出色?

大学毕不了业就代表不是精英?

比如比尔盖茨,比如沈从文,比如齐白石
2009-06-20 05:58 8楼
这也是值得期待的事情,人人平均寿命为八十岁,那该有多好
2009-06-20 12:13 9楼
“国医大师”是评出来了,可这些大师的继承人呢?我觉得这才是更重要的当务之急的问题,毕竟这些大师都是高龄了,有更多的接班人才能使他们的宝贵经验继承下来。
2009-06-20 12:39 10楼
对,这才是重中之重。要不然,等这些大师都西去了,一些好的经验又都失传了。
⬅ 中医药文化进小学校园 老茶馆 “中西医并重”没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