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责中医教育

2011-06-07 09:41 楼主
问责中医教育
师者,传道、释惑、授业。
然而,近代中医教育,但以错误气、阴阳、五行、藏象、经络、药性、辨证论治、整体观念为基础理论和临床模式。中医基础理论、辨证治法,都是中医头脑和载于书本的主观认识,而不是病人、疾病、方药的组成成份。耗费大量国家卫生资源的中医教育,传授知识止于两千年前水平,而且专注于古典医著的糟粕部分(各理论错误,作者已发表在中医论坛相关栏目),医学观察范围狭隘,诊断治疗目标主观,疾病处置技术单一,临床疗效不确定。因此,丢失95%以上医药阵地,故土沦为“洋中药”净进口国,被现代医药市场边缘化!丧失医药阵地的广大中医、药农、药工、药企、药商、中医药学子何处去释惑?何处去谋生?罔顾中医学术精华、价值取向模糊的近代中医教育,纯属失败。
中医教育失败的原因在于:科学发展观尚未落实,传道者受师不卒,事理不明。
蜀地龙山中医鄙人,毕其一生精力,洞察中医千年奥秘,反省中医药理论。不但证明中医学气、阴阳、五行、藏象、经络、药性、辨证论治、整体观念错误,而且发现源自古典医著、涵盖当今未来医学的《科学中医药》模式,由此研发出治疗卵巢囊肿、子宫腺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男女不育症、性保健中成药“异位消”、“男丹”、“女露”等产品,占有国内市场,进入美国市场销售。《科学中医药》学术范畴广泛,诊疗目标客观,处置手段多元,强调临床疗效,紧跟科学进步和社会需要,与僵化中医的基础理论、辨证论治思维方式截然不同。《科学中医药》立足于拓展个体中医业务,实现一个中医一片天。它不仅为广大中医药业者释惑,而且把中医推到医药技术产品研发、生产、流通、销售、应用的中心环节。中医阵地拓展了,依附中医的千万药农、药工、药企、药商、学子就业、创业、企业问题才会解决。
为此,鄙人建议热血中医,尽快脱变观念:
1、勇敢面对、积极参与这场关于气、阴阳、五行、藏象、经络、药性、辨证论治、整体观念是非的学术大讨论。参与辩论能使中医认识错误,明辨真理,求得自我解放。
2、学术争鸣,百花齐放。学术界应该象中医论坛一样,解除批评基础理论、辨证论治、整体观念禁锢,以捍卫科学原则为己任,引领中医步入科学发展殿堂。
3、中医学术问题事关国家医药发展、国家战略资源开发、人类健康产业,国家、社会理当支持中医自己发动的这场观念变革。中医植根于科学基础,市场壮大,社会受益,反中医思潮自然消声匿迹。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1-06-07 22:57 2楼
先生言之有理,千年百年是历史,只不过是中医药文化而已,现在的专家、教授、博士学位没有几个真正能够讲一讲当今临床使用的或自己实用的理论性东西,其实没有基层临床经验而只要有学历、所谓的“资质证”书政府管理部门认为合法,同时这也已经成为一个社会性问题,按照没有实用性意义来说这个问题确实就有些荒唐了。
⬅ 自用火罐选择那种好! 老茶馆 长沙方歌括按类方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