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脉象有形脉象成分

2011-06-17 07:20 12楼
滑脉


脉象概念:滑脉的概念应用是十分广泛的。《伤寒论.平脉法》曰:“翕奄沉名曰滑。”是谓忽浮忽沉,往来流利之状。《脉经.卷一》载:“滑脉,往来前却流利展转,替替然,与数脉相似。”《诊家枢要》的论述则较为明确形象,其曰:“滑,不涩也,往来流利,如盘走珠,不进不退。”《濒湖脉学》将其概括为:“脉滑,往来前却,流利展转,替替然如珠之应指,漉漉如欲脱。”

病脉脉象形态:往来流利,如盘走珠,应指圆滑。

在病脉系统中,滑脉的形象,搏动流利,应指圆滑如珠,令人有一种反复旋转,圆滑自如的感觉。《诊家正眼.下卷》云:“滑脉替替,往来流利,盘珠之形,荷露之义”。总之,滑脉应于指下,有一种流畅轻快,圆滑转动的感觉。

心理脉象形态:在心理脉象系统里,滑的指感和病脉中有相似的形态,多作为一种脉动往来流利,应指圆滑状态的描述。如对惊悸脉的描述中说:“脉搏高峰动滑如豆,很快从指下掠过。”又如紧张心理脉象达到严重程度,可以出现“尺脉弦直绷紧,寸脉动滑搏指的强烈感觉。”
2011-06-17 07:21 13楼
涩脉


脉象概念:涩脉的形态《内经》已有阐述,谓其:“参伍不调”,言其脉往来出入无常度,三、五不匀。《脉经.卷一》做了进一步形象比喻,曰:“涩脉,细而迟,往来难,短且散,或一止复来,参伍不调,如轻刀刮竹,如雨沾沙,如病蚕食叶。”《诊家正眼.下卷》云:“迟细如短,三象俱足”。

病脉脉象形态:迟细而短,往来艰涩,极不流利。

在病脉系统中,涩脉形体短细,其搏动往来迟滞艰涩,极不流利,甚至三、五不匀,往来出入无常度。古人言其“如轻刀刮竹”,是形容涩滞不前的样子;“如雨沾沙”是形容涩而不流的状态;“如病蚕食叶”是形容迟怠艰涩的形象。总之,涩脉以涩滞不流利为其特色。

从具体手感来说,涩脉的脉象搏动高峰较钝,从峰顶的前沿开始,脉动的速率明显减慢。在缓慢之中脉压继续增强,一直持续到顶峰,形成涩脉特有的努着向上拱的强实手感和馒头状峰顶,然后缓慢回落。此时伴随在主波上,出现一种迟涩的振动感,就如古人描述的轻刀刮竹那样,手下表现为迟涩的、哆嗦着前进的感觉。

心理脉象形态:在心理脉象系统里,涩的概念用于对振动觉成分特征的描述,象滞涩、郁涩等。如心里不痛快的脉象中描绘了涩滞的振动觉手感,说:“脉搏高峰左寸血管壁有拘直缩窄的感觉,从高峰起管壁上方附近组织飘过一缕很窄的涩滞振动觉,略微增强后减弱,就象飘过一缕不畅的表情一样很快消失。”
2011-06-17 07:21 14楼
长脉


脉象概念:《内经》中描述了二种长脉的形态。一为“软弱招招,如揭长竿末梢”此为长平脉;一为“盈实而滑,如循长竿”此为主病之长脉。《诊家枢要》把长表述为脉体的长短,其曰:“长,不短也,指下有余,而过于本位。”《脉理求真》称之为贯穿寸口三部之脉,其为:“长则指下迢迢,上溢鱼际,下通赤泽,过于本位,三部举按皆然。”

病脉脉象形态:首尾端长,超过本位。

在病脉系统中,长脉是脉管搏动范围超过本部的状态。即上至鱼际,下至尺后,其特点是长直。《医学实在易.卷之一》云:“长,……上鱼入尺,迢迢不短。”《诊家正眼.下卷》云:“长脉迢迢,首尾俱端,直上直下,如循长竿”,均为此意。

长脉有二种形态,若长而柔和缓的属平脉;长而势强,硬直失却和缓之态,则为病脉。故《濒湖脉学》云:“长脉,不大不小,迢迢自若,如揭长竿末梢,为平;如引绳,如循长竿,为病。”

心理脉象形态:在心理脉象系统里,对长脉的概念与病脉有所不同。在病脉系统中,贯穿寸关尺三部之脉称为长脉;而在心理脉象系统里把独动显露的,脉管搏动均直,长度超过寸关尺之一部的称之为长。因为脉长超过寸关尺三部的对心理脉象没有特殊意义;而特殊显露,脉管搏动均直,超过其中一部则为某些心理脉象的特征。故在心理脉象中,把超过一部而长者称之为长。例如对长期内心痛苦的脉象形态,说:“在持续经历了较长时间之后,感觉部位会下移到右尺。手感脉体弦长端直,呈头大尾略细的彗星形态。”

另一种情况,长相对于短而言。在心理脉象中纵向明显比横向距离大,细长、窄长的形态我们亦称为长。例如对心理创伤脉象形态描述说:“左寸正中有一小段线状凹陷,脉象振动觉为短矩离纵向扇形狭长的放射指感。”这里讲了振动觉形态中长的概念。

心里不痛快的脉象则直述了血管形态长的概念,其曰:“此时浮取轻触血管表层有拘直缩窄的感觉,指感细长,两头略窄略尖。就好像一小段细线浮在血管壁上。”
2011-06-17 07:21 15楼
短脉


脉象概念:中医对短脉有两种说法。一种以不及本部为短。如高阳生《脉诀》载:“短者阴也,指下寻之,不及本部。曰短。”《濒湖脉学》载:“短脉,不及本部。应指而回,不能满部。”而李士材以独显关部为短,其《诊家正眼.下卷》谓短脉之诊为:“两头沉下,而中间独浮也。”另外,《脉诀汇辨.审脉论》曰:“短为阴脉,无头无尾,其来迟滞。”这种迟滞之说则未成定论。

病脉脉象形态:首尾俱短,不能满部。

在病脉系统中,短脉是脉体短缩而不及正常脉象,应指不能满部。脉象感觉是寸、尺部俯而沉下,中间浮起,唯以关部明显。《脉诀刊误》称之为“如龟缩头曳之状”。《医碥.卷五》亦云:“不足三指之部位为短。”

心理脉象形态:在心理脉象系统里,短脉的概念有两种。一种是指在一部之中,脉长不及本部为短,即中间浮起,两头沉下为短。如怒脉诊断部位在左关,局部形态隆起。这种形态,在一般情况下我们不称之为短,而只说局部隆起。

另一种称某一部位脉形纵向距离近者为短。如心理创伤脉象中说:“左寸正中浮取位置上有一小段短距离极细的刀刻样的痕迹,犹如一柄锋利的刃口,直刺心上”。这里把一小段细线样的刀痕称之为短。
2011-06-17 07:21 16楼
弦脉


脉象概念:弦脉是临床最常见的脉象之一。《素问.玉机真藏论》言其形态曰:“端直以长”。《伤寒论.平脉法》做了进一步的描述说:“状如弓弦,按之不移也”。《脉经.卷一》谓:“举之无有,按之如弓弦状”。《濒湖脉学》综其象为:“弦脉端直以长,如张弓弦。按之不移,绰绰如按琴瑟弦。状若筝弦,从直中过,挺然指下。”将其形态概括无遗。而《脉诀》则无端给弦脉加上举之有佘,时时带数的形态,其曰:“弦脉阳也,指下寻之不足,举之有佘,状若筝弦,时时带数,曰弦。”

病脉脉象形态:端直以长,如按琴弦。

在病脉系统中,弦脉的特点有二,一是脉来有“端直以长”,“按之不移”,“从直中过,挺然指下”之感;二是脉壁绷紧、弛张度较大,古人形容之有如“绰绰如按琴瑟弦”,“如张弓弦”,“状若筝弦”,均是形容弦脉状若琴弦。

心理脉象形态:在心理脉象系统里,弦的概念内涵与病脉中基本一致,都是端直以长,按之状若琴弦的意思。但心理脉象中的弦脉,即可弦贯三关,如癫狂脉;也可以仅涉及一、两个部位,如恐惧脉象中说:“恐惧脉右尺紧张而拘紧弦直的感觉可向右关延伸,使人产生僵直弦长的感觉”;又可短不及本部,如心理创伤的脉象说:“左寸正中浮取位置上有一小段短距离极细的刀刻样的痕迹,犹如一柄锋利的刃口,直刺心上。”这种细短的刀刻样的痕迹就是一小段弦脉的感觉。在大部分与神经紧张度增高有关的情绪中,脉象大都出现弦的趋势,使之成为心理脉象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脉象之一。
2011-06-17 07:22 17楼
芤脉


脉象概念:古人对芤脉有较统一的认识。《脉经.卷一》曰:“芤脉,浮大而软,按之中央空,两边实”。《脉诀刊误》谓:“芤草名,其叶类葱,中心空虚”。《诊家正眼.下卷》亦称之为:“芤乃草名,绝类慈葱,沉浮俱有,中候独空。”

病脉脉象形态:浮大中空,如按葱管。

在病脉系统中,芤脉轻取浮大而软,按之中空,而两旁脉形可见。《诊家枢要》云:“芤,浮大而软,寻之中空傍实,傍有中无”。芤脉的脉诊感觉有如按触葱管一样,历代医学家多以“其叶类葱”,“绝类慈葱”作比喻,而以脉形浮大而软、按之中空为特点。

心理脉象形态:在心理脉象系统里,由于情感的外见,使某些脉管有扩张的趋势。当这种扩张没有心脏强力搏动做支持时,就有按之似空类似芤脉的感觉。如悲伤心理脉象,关前至寸部脉管粗膨扩张,按之不实。又如内心痛苦的脉象两寸略缓微大,周界与周围组织连为一体,显得宽大而浮。这种浮大的脉象当下按时,也有类似感觉。但由于心理情感并不是以按之中空为识别标志,而是以情感外露的振动觉为其特征,故我们并不以芤脉命名,而根据具体的形态做各自的描述。
2011-06-17 07:22 18楼
紧脉


脉象概念:《素问》首先提出紧脉的概念,谓紧脉有力,左右弹人指。《伤寒论.平脉法》做了形象的解释,曰:“紧脉者,如转素无常也。”《脉经.卷一》又提出紧脉“数如切绳状”的内容。《洄溪脉学》云“紧者脉来绷急”。而《诊宗正眼.下卷》较为全面,道:“紧脉有力,左右弹指,如绞转素,如切紧绳”。

病脉脉象形态:脉来绷急,状若牵绳转素。

在病脉系统中,紧脉有脉势绷急,紧张有力,绞转无常位的特点,《脉诀刊误》对具体形态做了解释,云:“故愚合三书所论以形容之,左右弹人指者,紧脉来之状,左右弹人指也。转素无常者,素之转动,不常在一处,或紧转在左,或紧转在右,此举指而得紧脉之状也。切绳状者,绳以两股三股纠合为徵缠,又以物切之,其展转之紧,得之于按指而见,以指按脉,犹如切绳,合此三者之论,方备”。

紧脉较具特征的是管壁形态,古人形容紧脉状如绞索,左右弹人手。由于阴邪内外搏结,脉管收引,正气搏激抗邪,故脉形绷急。管壁周围的收紧有不均匀的感觉,因而在脉搏搏激和管内血流张力增加时,绷急的血管在收紧薄弱的地方有状如绞索及搏指左右弹的振动感觉。

心理脉象形态:在心理脉象系统里,类似紧脉的情况多与某种程度的神经紧张度增高有关。如神经紧张度增高的脉象尺脉脉壁紧张度增高、张力增加而出现弦直状态,显得绷细而紧张,上面附有一种由于紧张而来的细颤。

另一种情况是指脉壁或周围组织紧张。例如心理负荷重的脉象,脉位微沉,右尺搏动血流充实,脉壁轻度紧张,脉形充实丰满呈纺锤状形态。

惊悸脉则描述了振动觉衍生的紧张感,其类似脉壁细颤的感觉,曰:“在如豆的脉动撞击后,高峰之后有轻度的振荡、紧张感,向手指方向播散。
2011-06-17 07:22 19楼
缓脉


脉象概念:古人谓缓脉有平缓脉和主病缓脉之分。《伤寒论.平脉法》曰:“阴脉与阳脉同等者,名日缓也”。《诊家枢要》以脉率论缓脉,云:“缓脉四至,宽缓和平”。《脉经.卷一》亦云:“缓脉,来去亦迟,小驶于迟”。《濒湖脉学》综合其脉象曰:“缓脉,来去小驶于迟。一息四至。如丝在经,不卷其轴,应指和缓,往来甚匀。如初春杨柳舞风之象,如微风轻飐柳梢。”

病脉脉象形态:一息四至,来去怠缓。

缓脉一息四至,比迟脉稍快。病之缓脉,其不及者,来去怠缓无力或兼迟细等脉;其太过者,可兼滑大。故主病之缓脉或怠缓无力,或有兼脉。《脉诀刊误》云:“缓者去来亦迟,小驶于迟,每居中部或下部间,柔和而慢,但小于沉脉,兼之缓软,此有邪之诊,为不及之缓。”《景岳全书.脉神章》有更具体的解释,云:“缓脉有阴有阳,其义有三:凡从容和缓,浮沉得中者,此自平人之正脉;若缓而滑大者,多实热,如《内经》所言者是也;缓而迟细者,多虚寒,即诸家所言者是也”。

心理脉象形态:在心理脉象系统里,缓有三种含义。

其一是讲脉搏搏动脉率较正常略慢。如内心痛苦脉象的描述曰:“两寸脉来略缓微大,其周界与周围组织连为一体,显得宽大而浮。”

其二指脉搏周期某一时域的变化速率减缓。如心里不痛快的脉象,说:“脉搏高峰的变化速率变缓,略有迟涩感,而没有明显的强实感。造成指下不畅的感觉”。

又如心理上疲劳感觉的脉象,“其脉来虚软,脉搏上升阶段略缓,高峰拐点冲劲不足,缺少圆润和活力的感觉,高峰后有无力感觉。”也是讲变化速率减缓。

其三是形容脉搏平和、和缓。如心理承受能力强和心地善良的脉象都有脉来流畅,从容和缓,高峰拐点圆润平和,不疾不躁的感觉。
2011-06-17 07:22 20楼
革脉


脉象概念:革脉平时较少见到。从形态上讲,有些类似芤脉,但外强中空较芤更甚。《濒湖脉学》因其曰:“芤脉,弦而芤,如按鼓皮”。《伤寒论.平脉法》对其产生机理做了解释:“脉弦而大,弦则为减,大则为芤,减则为寒,芤则为虚,寒虚相搏,此名为革”。而《脉经.卷一》则误以革为牢,其曰:“革脉,有似沉伏,实大而长,微弦”,引起了很长一段时间的误会。

病脉脉象形态:浮而搏指,中空外坚,如按鼓皮。

在病脉系统中,由于《脉经》误以革为牢,其后诸医困之莫辨,引起诸说纷纭。至明.李时珍,乃为之匡正,恢复革脉原旨。《医学实在易.卷之一》云:“浮而按鼓,革脉外强”。汇总出革脉浮取弦大,外强搏指,中空外坚,按之若芤,如按鼓皮之状的基本形态。

心理脉象形态:在心理脉象系统里,一般不沿用革脉的脉名,而借用它来描绘脉象形态的改变。如对生活艰辛造成脉象改变的描述,曰:“它的脉管扭曲而粗糙,有种薄薄的皮革样改变的感觉。”
⬅ 论'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 老茶馆 转载并推荐:真正托起守护人类健康的奇葩——祖国医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