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参档

2011-06-28 22:49 楼主
品名:
丹参

别名:
紫丹参、红根、血参根、大红袍等。

概述:
丹参是我国传统常用中药材,有近2000年的应用历史,是国内外药材市场的重要商品。

本品为唇形科植物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ge.)的干燥根及根茎。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90年版收载。

我国应用丹参历史悠久。始载于东汉《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曰:"主心腹邪气,肠鸣幽幽如走水,寒热积聚;除瘕、止烦渴,益气"。魏《吴普本草》载:"治心腹痛"。明·《本草纲目》载:"活血,通心包络。治疝痛"。丹参,按《妇人明理论》云,"四物汤治妇人病,不问产前产后经水多少,皆可多用,惟一味丹参散,主治与之相同,盖丹参能破宿血,补新血,安生胎,落死胎,止崩中带下,调经脉,其功大类当归、地黄、芍药故也"。清代《本草逢原》:"丹参本经治心腹邪气,肠鸣幽幽如走水等疾,皆瘀血内滞而化为水之候。止烦漫益气者,瘀积去而烦漫愈,正气复也"。
产地分布:
目前全国很多地区都有栽培。主产于安徽、河南、陕西、江苏、四川、河北、山东、浙江等省。如:江苏射阳、滨海近年生产发展迅速,每年为市场提供了大量的商品,四川中江种植历史悠久,质量稳定,树立起了“中江丹参”的品牌,陕西商洛、安徽亳州等老产区一直保持着种植习惯。

1997年以来,市场上出现了一种新的品种,被称为“山东丹参”,据说这是一种由野生丹参未经过改良而直接引种生产的新品种。所以外型更接近于野生丹参。它因外型鲜艳,丹参酮含量高,缓解了野生丹参货源紧缺的局面,满足了市场需求,自上市以来,很受药厂青睐,市场销量逐年上升,产区也逐年扩大。目前,该品种主产于山东莒县、莒南、日照、莱芜、沂水、沂南、平邑、蒙阴等地,其中以莒县种植最为集中。

野生丹参主要分布在陕西南部的商洛地区的丹风、山阳、镇安、商南等地。“天津天士力药厂”还在该地建立了我国第一个“丹参GAP生产基地”。河南西部的俯牛山一带和山西的南部地区也是野生丹参的主要产区。
由于对野生丹参连年无度采挖,资源量已经濒临灭绝,上市商品已经少见。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高30-100厘米,全株密布淡黄色柔毛及腺毛。根细长,圆柱形,外皮土红色。茎四棱形,上部分枝。叶对生,单数羽状复叶,小叶片卵圆形至宽卵圆形,两面密被白色柔毛。夏季开花,顶生和腋生的轮伞花序,每轮有花3-10朵,多轮排成疏离的总状花序;花萼略成钟状,紫色;花冠2唇形,蓝紫色,发育雄蕊2个,伸出花冠管外而盖于上唇之下,退化雄蕊2个,着生于上唇喉部的两侧;子房上位,4深裂,花柱较雄蕊长,柱头2裂片不相等。小坚果长圆形,熟时暗棕色或黑色,包于宿萼中。

习用品:⑴南丹参(Salvia bawleyana Dun):根较小,外皮灰红色。小叶卵状披针形,无毛。花萼筒状或近筒状;花冠筒短,内藏。

⑵甘西鼠尾(S.przewalskii Maxim.):别名甘肃丹参。多年生草本,高达70厘米,全株密被柔毛。根粗壮,圆锥形,红褐色。单叶,有基生叶和茎生叶两种,均具柄,叶片三角状或椭圆戟形。花序顶生或腋生,总状花序;花萼钟状,2唇形;花冠紫红色;小坚果,灰褐色.
生态环境:
野丹参多生于路旁、坡地、河边,家种丹参多栽培于土层深厚、质地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
生物学特性:
丹参喜气候温和,光照充足,空气湿润,土壤肥沃。生育期光照不足,气温较低,幼苗生长慢,植株发育不良。年平均气温为17.1℃,平均相对湿度为77%的条件下,生长发育良好。适宜在土质肥沃的沙质壤土上生长,土壤酸碱度适应性较广,中性、微酸、微碱均可生长。

生长发育:植株返青后,3-4月茎叶生长较快,果熟后植株枯萎,倒苗后重新抽芽发叶,第2次生长。母株一般生3-5个分枝,从4月上、中旬开始分枝,陆续抽出花茎,秋季花茎少,为春季的1/3左右。7-8月日照时间长,强度大,有利于根系生长发育。
生长习性:
丹参喜气候温和,光照充足,空气湿润,土壤肥沃。
生长周期:
丹参多采用无性繁殖,生长周期为一年。如果生产严重破坏,重新大规模发展将缺乏种源,需要多年才能发展起来.采收加工:
1、采收 丹参于栽种第2年10-11月上旬地上部枯萎或第3年春未萌芽前收获。用扦插繁殖,于当年11月采挖,也可于第二年春季萌发前采挖。选晴天较干燥时采挖,采挖时刨松根际土壤,然后将根系全部挖取。亩产250-300公斤,高产可达400公斤,折干率为30%。丹参有黑茬、白茬之分,白茬者居多,有个别地区或用药单位专门选择黑茬货。

2、加工 北方采挖后晾晒即成;南方在阳光下晒至半干,除去根上附着的泥土,集中堆闷"发汗"(发热),每堆约500-1000公斤,堆闷4-5天后,再晾堆1-2天。晾堆时,从堆的中间扒个洞,晾堆后将边缘四周的根条往堆的空洞中堆放,使堆内"发汗"均匀,然后加盖芦席继续堆闷,至根条内芯由白色转紫黑色时,进行卸堆摊晒至全干。再用火燎去根条上的细须根。装入竹篓内,轻轻摆动,使其相互撞擦,除去根条上附着的泥土及未去掉的须根即成。
储藏养护:
丹参用麻袋或筐包装,每件30-40公斤。贮藏于仓库干燥处,温度30℃以下,相对湿度70-75%。商品安全水分11-14%。

本品质脆易折断,防止重压;吸潮生霉,易虫蛀。吸潮品,质体绵软,不易折断,发热变色。危害的仓虫有烟草甲、赤拟谷盗、锯谷盗、杂拟谷盗、土耳其扁谷盗、褐蕈甲等,蛀食品表面可见细小蛀洞,堆垛间可见碎屑。

储藏期间,定期检查,发现受潮或温度过高,及时翻垛摊晾,虫情严重时用磷化铝熏杀。高温高湿季节前可进行密封抽氧充氮养护。 药材性状:
丹参根茎短粗,顶端有时残留茎基。根数条,长圆柱形,略弯曲,有的分枝并具须根,长10-20厘米,直径0.3-1厘米。表面棕红色或暗棕红色,粗糙,具纵皱纹,老根外皮疏松,多显紫棕色,常呈鳞片状剥落。

栽培品较粗壮,直径0.5-1.5厘米。表面红紫色,具纵皱,外皮紧贴不易剥落。质坚实,断面较平整,略呈角质样。

规格标准:
国家医药管理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制订的药材商品规格标准,丹参商品分野生、家种两个规格。


丹参商品规格标准

丹参Danshen RADIX SALVIAE MILTIORRHIZAE 为唇形科植物丹参SalviaMiltiorrhiza Bge.的干燥根及根茎。

丹参(野生) 统货 干货。呈圆柱形,条短粗,有分支,多扭曲。表面红棕或深浅不一的红黄色。皮粗糙,多鳞片状,易剥落。体轻而脆。断面红黄色或棕色,疏松有裂隙,显筋脉白点。气微,味甘微苦。无芦头、毛须、杂质、霉变。

川丹参(家种) 一等 干货。呈圆柱形或长条状,偶有分支。表面紫红色或黄红色,有纵皱纹。质坚实,皮细而肥壮。断面灰白色或黄棕色,无纤维。气弱、味甜微苦。多为整枝,头尾齐全,主根上中部直径1厘米以上。无芦茎、、碎节、须根、杂质、虫蛀、霉变。

川丹参(家种) 二等 干货。呈圆柱形或长条状,偶有分支。表面紫红色或黄红色,有纵皱纹。质坚实,皮细而肥壮。断面灰白色或黄棕色,无纤维。气弱、味甜、微苦。主根上中部直径1厘米以下,但不得低于0.4厘米。有单枝及撞断的碎节。无芦茎、须根、杂质、虫蛀、霉变。丹参野生者可按统货收购。近年野生变家种的增多,应参照家种川丹参的标准执行。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1-06-28 22:50 2楼
性味功效:
丹参性微寒、味苦。归心、肝经。具有祛瘀止痛、活血通经、清心除烦等功能。用于月经不调,经闭痛经, 瘕积聚,胸腹刺痛,热痹疼痛,疮疡肿痛,心烦不眠;肝脾肿大,心绞痛等症。现代科学研究和临床,治疗迁延性和慢性肝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冠心病。

主要成分:
呋喃并菲醌类色素丹参酮Ⅰ、丹参酮ⅡA、丹参酮Ⅲ、隐丹参酮、丹参酸、丹参酸甲酯、异丹参酮Ⅰ、异丹参酮Ⅱ、异丹参酮、丹参新酮、丹参醇Ⅰ和丹参醇Ⅱ。此外,尚含维生素E、鼠尾草酚、二氢丹参酮Ⅰ、丹参新醌甲、丹参新醇乙和丹参新醌丙以及β-谷甾醇、替吉吉宁、原儿茶醛和异黄酮等。

主要药理作用:
抑制血小板聚集,促进纤维蛋白溶解系统;提高增加微循环毛细血管张力和降低其脆性;促进血浆粘度降低和红细胞电泳率加快;能起到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流量和降低血压等作用;对实验性心肌缺血和心肌梗塞具有一定保护作用;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镇静作用;对心绞痛、血栓闭塞脉管炎、骨折及断肢再植术后疼痛等,均有一定的镇痛效果;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痢疾杆菌、复形杆菌及伤寒杆菌等均有抑制作用;具有降血糖作用和一定的抗肿瘤作用。
显微鉴别:
根横切面。
1、木栓层为4-6列细胞,有时可见落皮层组织存在。

2、皮层宽广。

3、韧皮部较狭,呈半月形。

4、形成层呈环,束间形成层不甚明显。

5、木质部8-10数束,呈放射状,导管在形成层处较多,呈切向排列,渐至中央导管呈单列。木质部纤维常成束存在于中央的初生木质部。

理化鉴别:
取粉末5g,加水50ml,煮沸15-20分钟,放冷,滤过,滤液置水浴上浓缩至粘稠状,放冷后,加乙醇3-5ml使溶解,滤过,滤液做如下试验:
1、取滤液数滴,点于滤纸条上,干后,置紫外光灯下观察,显亮蓝灰色荧光。将此纸条悬挂在氨水瓶中,20分钟后取出,置紫外光灯下观察,显淡亮蓝绿色荧光。

2、取滤液0.5ml,加三氯化铁试液1-2滴,显污绿色。

取本品粉末1g,加乙醚5ml,放置1小时,过滤,滤液挥干,残渣加醋酸乙酯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以丹参对照药材和丹参酮IIA作对照品;三种溶液分别点于硅胶G薄层板上,以苯∶醋酸乙酯(9∶1)为展开剂,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及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种植技术:
(一)选地整地
四川中江种植丹参,选择甘薯、玉米、花生等为前作,前作收获后进行整地,深翻30厘米以上,结合整地施基肥,亩施堆肥或厩肥2000公斤左右,耙细整平,做成高畦或平畦,畦宽1.3米,畦长视地形而定。浙江常间作于桑、茶、桔园和杉树幼林中。

(二)种植方法
1、分根繁殖 四川产区多采用分根繁殖。作种栽用的丹参一般都留在地里,栽种时随挖随栽。选择直径0.3厘米左右,粗壮色红,无病虫害的一年生侧根于2-3月栽种。也可在11月收获时选种栽植。按行距30-45厘米,株距25-30厘米穴栽,穴深3-4厘米,施猪粪尿,每亩1500-2000公斤。栽时将选好的根条折成4-6厘米长的根段,边折边栽,根条向上,每穴栽1-2段。栽后随即覆土,一般厚度为1.5厘米左右。据生产实践,用根的头尾做栽出苗早,中段出苗迟,因此,要分别栽种,便于田间管理。木质化的母根作种栽,萌发力差,产量低,不宜采用。分根栽种要注意防冻,可盖稻草保暖。

2、扦插繁殖 华北、江浙地区多采用扦插繁殖。一般华北于6-7月,江、浙于4-5月,取丹参地上茎,剪成10-15厘米的小段,剪除下部叶片,上部叶片剪去1/2,随剪随插。在已作好的畦上,按行距20厘米,株距10厘米开浅沟,然后将插条顺沟斜插,插条埋土6厘米。扦插后要进行浇水、遮荫。待再生根长至3厘米左右,即可移植于田间。也有的将劈下带根的株条直接栽种,注意浇水,也能成活。

3、种子繁植 ⑴育苗移植:北京地区于3月,进行条播,覆土0.3厘米,播后浇水,加盖塑料薄膜,保持土壤湿润,约15天左右出苗;江浙地区于6月种子成熟时,采收后立即播种,复土以盖上种子为度,播后盖草保湿,10月移植于大田。⑵直播:华北地区于4月中旬播种,条播或穴播。穴播行株距同分根法,每穴播种子5-10粒;条播沟深1厘米左右,覆土0.6-1厘米,亩播种量0.5公斤左右。如遇干旱。播前先浇透水再播种。播后半月出苗。苗高6厘米时进行间苗定苗。

(三)田间管理
1、中耕除草 分根繁殖地,因覆土稍厚,出苗慢。一般在4月幼苗开始出土时,要进行查苗,发现土板结或复土较厚,影响出苗时,要及时将穴的复土扒开,促其出苗。生育期中耕除草3次,第1次于5月,苗高10-12厘米时进行,第2次于6月进行,第3次于8月进行。

2、施肥 生育期结合中耕除草,追肥2-3次,亩用腐熟粪肥1000-2000公斤,过磷酸钙10-15公斤,或饼肥25-50公斤均可。

3、排灌 两季注意排水,防止水涝。出苗期及幼苗期如土壤干旱,及时灌水或浇水。

4、摘蕾 除留做种子的植株外,必须分次摘除花蕾,以利根部生长。

病虫害防治:
1、病害 根腐病:高温多雨季节易发病。受害植株根部发黑,地上部枯萎。防治方法:病重地区忌连作;选地势干燥、排水良好地块种植;雨季注意排水;发病期用70%多菌灵1000倍液浇灌。

2、虫害 蚜虫:以成若虫吸茎叶汁液,严重者造成茎叶发黄。防治方法:冬季清园,将枯株落叶深埋或烧毁;发病期喷50%杀瞑松1000-2000倍液或40%乐果乳油1000-2000倍液,每7-10天1次。连续数次。

银纹夜蛾:幼虫咬食叶片,夏秋季发生。防治方法:在幼龄期喷90%敌百虫原药800倍液或50%磷胺乳油1500倍液,7天1次。

棉铃虫:幼虫危害蕾、花、果,影响种子产量。防治方法:现蕾期开始喷洒50%磷胺乳油1 500倍或25%杀虫脒水剂500倍液防治。

蛴螬:以幼虫危害,咬断苗或嘴食根,造成缺苗或根部空洞,危害严重。防治方法:施肥要充分腐熟,最好用高温堆肥;灯光诱杀成虫;用75%辛硫磷乳油按种子量的0.1%拌种;田间发生期用90%敌百虫1000倍或75%辛硫磷乳油700倍液洗灌;用氯丹乳油25克,拌炒香的麦麸5公斤,加适量水配成的毒饵,于傍晚撒于田间诱杀。
2011-06-28 22:50 3楼
发展前景:
丹参生长适应性较强,种植技术简单,管理粗放,在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可以进行发展种植。常常是生产跟着行情走,行情随着生产变。生产不稳定的主要原因是药农不了解市场行情,无法对生产进行调控,常常在市场行情较好的情况下,大面积发展种植。在市场行情不佳的情况下,又极端地出现弃种,甚至断种、毁苗的现象。丹参是采用无性繁殖,一旦生产破坏,需要几年才能恢复。这也是造成丹参价格变化幅度较大的原因。

家种丹参的产区在近年变化迁移很快,1999年以前,以安徽、河南、陕西为主,而2000年以后则以江苏为主。而2004年以后,有以陕西商洛地区为主。而2005年,全国除山东丹参的生产仍在稳步发展以外,其它产区均出现了严重萎缩,也将出现较好行情。但这次好行情将刺激哪些地区大面积种植尚不得而知。

丹参需求量巨大,为四十种常用大宗品种。由于丹参具有活血调经、祛瘀生新、镇静安神、凉血消痈、消肿止痛等功能。用于治疗月经不调、痛经、产后瘀阻腹痛、神经衰弱、失眠、心悸、痈肿疮毒等症。而且近代医学临床证明,丹参有扩张血管与增进冠状动脉血流量的作用,用来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塞、心跳过速等症,有显著的疗效;对治疗慢性肝炎、早期肝硬变等症,亦有良好的效果。丹参被大量制作成饮片用于临床配方,也是医药工业生产中成药的重要原料。如著名的常用中成药“复方丹参片”、“复方丹参滴丸”几乎是家喻户晓。新近开发的“丹参注射液”等对丹参原料的需要量非常大。被列入新药典的含有丹参的中成药还有:天王补心丸、天麻首乌片、中风回春片、乌鸡白凤丸、心通口服液、乐脉颗粒、安坤赞育丸、安神补心丸、补肾固齿丸、乳块消片、乳疾灵颗粒、药艾条、、冠心丹参片、消栓通络片、调经促孕丸、清脑降压片、痛经丸、痛经宝颗粒、精制冠心片等
随着我国进入老年化时代,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仍将高速增长,丹参的用量仍将会继续增大。

历史价格变化分析:
丹参销量巨大,但由于适合种植的区域广泛,生产较容易发展,生长周期较短,所以生产量不易调控,常常大起大落,市场价格常受此而波动。

丹参15年来经历过两个周期,第三个周期正在形成。

1990-1996年属于第一个周期:1990-1991两年中多数价格超过5元,最高时市场价格达到了6.5元,这个价格根据当时的成本和物价水平已经算得上很高了。高价格对生产的刺激是十分强烈的,随着生产量的迅速扩大,形成了严重的供过于求,并在1993年达到了最低点。据当年种植丹参的农民回忆,最低时丹参0.5元也卖不出去。这一次的低价对盲目发展丹参的农民打击沉重,生产量随即大幅调减,多数地区完全弃种。但是由于当时沉积的库存丰厚,市场行情在1996年在真正出现起色,终于结束了第一个周期。但是由于前几年的低价对农民的伤害太过严重,丹参行情出现起色并未引起农民的重视,缺乏种源也是一个主要因素。

在随后的几年里,丹参市价一直在稳步上升,并且在当时急剧增长的市场需求量的推动下,1998-1999年形成了历史最高价格12.5元。开始了丹参历史上的第二个周期。面对当时的高价行情,农民并未总结历史上的教训,而且事实上农民也得不到相应的信息指导。1999年以后,生产量逐年增加,当时鲜种价格卖到10元左右的天价,甚至出现种源断档的现象。结果是历史再一次重演,2002年丹参行情再触谷底,主产地江苏射阳丹参外销价格不足2元。

经过几年消化与调整,近两年丹参行情又出现了转机,迎来了第三个价格周期。目前(2005年10月)市场价格已经升至6元左右,市场供应偏紧,明年行情仍在看好之中,但希望农民会总结前两次的经验,不要一哄而上或一哄而下地发展药材种植。
2005年版 药典标准:
来源:本品为唇形科植物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ge.的干燥根及根茎。春、秋二季采挖,除去泥沙,干燥。

性状:本品根茎短粗,顶端有时残留茎基。根数条,长圆柱形,略弯曲,有的分枝并具须状细根,长10-20cm,直径0.3-1cm。表面棕红色或暗棕红色,粗糙,具纵皱纹。老根外皮疏松,多显紫棕色,常呈鳞片状剥落。质硬而脆,断面疏松,有裂隙或略平整而致密,皮部棕红色,木部灰黄色或紫褐色,导管束黄白色,呈放射状排列。气微,味微苦涩。

栽培品较粗壮,直径0.5-1.5cm。表面红棕色,具纵皱,外皮紧贴不易剥落。质坚实,断面较平整,略呈角质样。

鉴别:(1)取本品粉末1g,加乙醚5ml,振摇,放置1小时,滤过,滤液挥干,残渣加乙酸乙酯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丹参对照药材1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再取丹参酮IIA 对照品,加乙酸乙酯制成每1ml含2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VI B)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5μ1,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苯-乙酸乙酯(19: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暗红色斑点。

(2)取本品粉末0.2g,加75%甲醇25ml,加热回流1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1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丹酚酸B对照品,加75%甲醇制成每1ml含2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VI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μ1,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F254薄层板上,以甲苯-三氯甲烷-乙酸乙酯-甲醇-甲酸(2:3:4:0.5:2)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254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检查:水分 照水分测定法(附录IX H第一法)测定,不得过13.0%。

总灰分 不得过10.0%(附录IX K)。

酸不溶性灰分 不得过3.0%(附录IX K)。

浸出物:水溶性浸出物 照水溶性浸出物测定法项下的冷浸法(附录X A)测定,不得少于35.0%。

醇溶性浸出物 照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项下的热浸法(附录X A)测定,用乙醇作溶剂,不得少于15.0%。

重金属及有害元素 照铅、镉、砷、汞、铜测定法(附录IX B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或附录XI D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铅不得过百万分之五;镉不得过千万分之三;砷不得过百万分之二;汞不得过千万分之二;铜不得过百万分之二十。

含量测定:丹参酮IIA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附录Ⅵ D)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甲醇-水(75:25) 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70nm。理论板数按丹参酮IIA峰计算应不低于20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丹参酮IIA对照品10mg,置50ml棕色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2ml,置25ml棕色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摇匀,即得(每1ml中含丹参酮IIA16μg)。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本品粉末(过三号筛)约0.3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甲醇50ml,称定重量,加热回流1小时,放冷,再称定重量,用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测定法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5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含丹参酮IIA(C19H18O3)不得少于0.20%。

丹酚酸B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附录VI D)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甲醇-乙腈-甲酸-水(30:10:1:59)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86nm。理论板数按丹酚酸B峰计算应不低于20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丹酚酸B对照品适量,加75%甲醇制成每1ml含0.14mg的溶液,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本品粉末(过三号筛)约0.2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75%甲醇50ml,称定重量,加热回流1小时,取出,放冷,再称定重量,用75%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测定法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丹酚酸B(C36H30O16)不得少于3.0%。

炮制 :丹参 除去杂质及残茎,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
酒丹参 取丹参片,照酒炙法(附录Ⅱ D)炒干。

性味与归经:苦,微寒。归心、肝经。

功能与主治:祛瘀止痛,活血通经,清心除烦。用于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癥瘕积聚,胸腹刺痛,热痹疼痛,疮疡肿痛,心烦不眠;肝脾肿大,心绞痛。

用法与用量:9-15g。

注意:不宜与藜芦同用。

贮藏:置干燥处。
⬅ 裸婚时代如何裸得幸福?老中医荐三剂良药 老茶馆 黄柏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