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伤寒》每日一贴

2011-07-06 08:19 楼主
一年中最热的天气来临,想着少外出活动,没事坚持每天学习《伤寒》一小段。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1-07-06 08:33 2楼
欢迎交流
2011-07-06 08:36 3楼
跟着学习伤寒论,共同进步
2011-07-06 08:37 4楼
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欲攻其表,此误也。得之便厥,咽中干,烦躁吐逆者,做甘草干姜汤与之,以复其阳;若厥愈、足温者,更做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即伸;若胃气不和,谵语者,少与调胃承气汤;若重发汗,复加烧针者,四逆汤主之。
甘草干姜汤方
甘草四两(炙) 干姜二两
右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温再服。
芍药甘草汤方
芍药 甘草(炙)各四两
右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温再服。
读后感:厥不知道什么症状?查字典,指气闭、手足逆冷等。自己估摸或许还脚僵直,不然后面怎么又“其脚即伸”呢?“少与调胃承气汤”,这个少,到底是多少呢?另外。“合”这个计量单位折合现在是多少?
2011-07-06 09:33 5楼
顶,跟着复习
2011-07-06 09:36 6楼
伤寒脉浮,自汗出,微恶寒,与桂枝,不誤。
若兼小便数,心烦,脚挛急,則誤矣!
2011-07-06 16:14 7楼
这一段主要是理解心烦与厥之间的关系,为什么会心烦,为什么会厥,为什么用甘草干姜汤既治心烦有治厥,此处方的机理是什么,把这之间的关系弄明白了,才知道此条文的真正含义
2011-07-06 21:55 8楼
伤寒太阳之桂枝、麻黄汤症皆不提小便之变化,而太阳者此膀胱阳水也,此又与小便有直接关系,此为何故?此皆因为言伤寒太阳病,此皆是阳水经气之病而不是膀胱腑气也!
小便数,此人身真阳由真阴而外泄,此真阴真阳皆虚少也,此脚挛急、微恶寒之道理!微恶寒者,此真阴之虚动也,此不是外感之太阳病,此真阴虚动之理,此真阴虚动而现寒水之性-寒也。
2011-07-07 08:15 9楼
发汗,病不解,反恶寒者,虚故也,芍药甘草附子汤主之。
芍药甘草附子汤
芍药 甘草(炙)各三两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右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温三服。
2011-07-08 08:23 10楼
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
炙甘草汤方
甘草四两(炙) 生姜三两(切) 人参二两 生地黄一斤 桂枝二两(去皮) 阿胶二两 麦门冬半斤(去心) 麻仁半升 大枣十二枚(擘)
右九味,以清酒七升,水八升,先煮八味,取三升,去滓,内胶烊消尽,温服一升,日三服。一名复脉汤。
脉按之来缓,时一止复来者,名曰结。又脉来动而中止,更来小数,中有还者反动,名曰结,阴也。脉来动而中止,不能自还,因而复动者,名曰代,阴也。得此脉者,必难治。烊,熔化的意思。脉结,有两种表现:1、按的时间感觉缓慢,停顿一下又来了;2、或感觉到脉动但是中间又有停止、细小、数。脉代:脉来的时间动但是中间有停止,不能复位(还),后来又动的。结脉、代脉病症的病人一定不好治。
2011-07-09 11:32 11楼
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
五苓散方
猪苓十八铢(去皮) 泽泻一两六铢 白术十八铢 茯苓十八铢 桂枝半两(去皮)
右五味,捣为散,以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多饮暖水,汗出愈,如法将息。
中风发热,六七日不解而烦,有表里证,渴欲饮水,水入则吐者,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消渴”怎么解?五苓散方中,有猪苓、茯苓,其它三味不叫“苓”,为什么叫“五苓散”?“白饮”:即米汤。

补充内容 (2011-9-7 11:42):
五苓散古今治验(41)
何xx,男,54岁,农民。春季复修江堤,气候甚暖,上午劳动口渴,肆饮凉水,下午天气骤变,又冒风雨,旋即发热汗出,口微渴,肢软神疲。延医诊治,与银翘散加减,表热稍减,渴反转增,口不离杯,犹难解渴。医又与白虎汤加生津等药,非惟口渴不减,且见饮水即吐,胸闷气喘。遂更他医,与行气宽胸,清热止呕之剂,仍无寸效。如斯六七日,乃邀余治。脉微浮有力,舌苔微黄而润,身热不扬,面荣暗淡,气促胸闷,随饮随吐,询其二便,小便短赤,大便如常,询其饮食,稍进干食,上不作呕。细推此证,虽似湿热,实为蓄水,否则干食何由能纳?此际化气行水,乃为正法,然身热不扬,犹有表湿,拟五苓散改白术为苍术,表里兼顾,一服即瘥。桂枝二钱、炒苍术三钱、猪苓二钱、泽泻三钱、云苓三钱。(《湖北中医医案选集》第一辑)
⬅ 求助:儿子感冒引起轻度脑炎 老茶馆 总结临床经验和从事科研工作必不可少的工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