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合、枢”之议【辑录】

2008-06-24 23:35 楼主
《伤寒论》开枢合
2007-08-27 10:40
太阳主,阳明主,少阳主,太阴主,厥阴主,少阴主。故太阳之病,是不阳气不散,太阳则愈,无论麻黄、桂枝,还是银翘、升降,均以辛来太阳;阳明主,即降阳气也,故阳明之病,阳气不降而大热大汗,以苦寒降之,故用白虎、承气;太阴亦主,太阴则能纳物,故太阴之病,腹满不能食,人多以理中汤温脏,我却喜小建中汤,以其用桂枝之意而太阴,另外要说说的是太阳之,是阳气,使阳气外散,太阴之,是阴气,使阳气入藏,少阳之调升降,故用柴胡升,黄岑降,半夏结而通道路,少阴之调水火,故用黄连阿胶汤治热化,四逆汤治寒化,厥阴之收阴气(相对来说就是散阳气,升阳气)故用乌梅丸,此三经不过说也。
《伤寒论》个方还有相互的联系,如麻黄汤证,若阳盛之人,会变为大青龙汤,若阳虚之人,又有变为小青龙汤证的可能。另外有些方是数经病的,如柴胡桂枝干姜汤,是少阳与太阴病,半夏泻心汤是太阳和阳明病(辛太阳、苦降阳明)等,可以自己联起来,形成一个网。

小建中汤芍药二倍桂枝,何之谓?

不解啊!

另外,内经到底说的是还是关阖,这个和门的结构到底什么关系?

阴阳离论和阴阳类论两篇关于三阴三阳的论述还有更深的,先生或可参考:
"三阳为父,二阳为卫,一阳为纪;三阴为母,二阴为雌,一阴为独使。"
"三阳为经,二阳为维,一阳为游部,此知五脏终始。三阳为表,二阴为里,一阴至绝,作朔晦,却具以正其理。"

皮部论:

岐伯对曰:欲知皮部以经脉为纪者,诸经皆然。

阳明之阳,名曰害蜚,上下同法,视其部中有浮络者,皆阳明之络也。其色多青则痛,多里则痹,黄赤则热,多白则寒,五色皆见,则寒热也。络盛则入客于经。阳主外,阴主内。

少阳之阳,名曰持。上下同法,视其部中,有浮络者,皆少阳之络也。络盛则入客于经,故在阳者主内,在阴者主出,以渗于内,诸经皆然。

太阳之阳,名曰关。上下同法,视其部中,有浮络者,皆太阳之络也。络盛则入客于经。

少阴之阴,名曰儒。上下同法,视其部中,有浮络者,皆少阴之络也。络盛则入客于经,其入经也,从阳部注于经,其出者,从阴内注于骨。

心主之阴,名曰害肩,上下同法,视其部中,有浮络者,皆心主之络也。络盛则入客于经。

太阴之阴,名曰关蛰。上下同法,视其部中,有浮络者,皆太阴之络也。络盛则入客于经。

凡十二经络脉者,皮之部也。

是故百病之始生也,必先于皮毛。邪中之,则腠理,则入客于络脉,留而不去,传入于经,留而不去,传入于腑,廪于肠胃。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08-06-24 23:43 2楼
阴阳的离机制
以上我们讨论了三阴三阳引入厥阴、阳明的意义,三阴三阳建立起来后,中医的基本模型便随之确定。所以,到了《素问》的第六篇,就专门有一个"阴阳离论"。怎么叫"阴阳离"呢?首先从""的角度讲,就是从综来看,从总体来看,它谈的是很基本的层面,这个层面就是一阴一阳。阴阳的这个的层面,在易系统里又叫做"道",故《易·系辞》里面说:"一阴一阳之谓道。"我们前面讲的阳生阴长,阳杀阴藏,就主要是从的这个层面谈。那么离呢?离就是分来讲,《素问》里面谈到阴阳的无限可分性:"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如果这样来分,那我们怎么能把握?所以,谈阴阳的离,我们不需这样来分,分成三就行了。阴分为三,阳分为三,这就是三阴三阳。用道家的说法,这叫做"一气含三造化功"。因此,阴阳的离实际上就是谈一个分工作的问题。作就是要实现第二章所谈的阴阳的生长收藏,阳气的释放和蓄积,而要实现这样一个过程,就必须有不同的作用机制,这就要牵涉到分工,这也是《素问·阴阳离论》最关注的一个问题。
1.门户概念的引入
《素问·阴阳离论》在具体论述阴阳的离时说:"是故三阳之离也,太阳为,阳明为,少阳为。是故三阴之离也,太阴为,厥阴为,少阴为。"一个,一个,一个,这是针对什么而言呢?很显然,它是针对门户而言。门户的作用大家都非常熟悉,就是要有,则能够出入,则出入停止。那么,门要能够,它靠什么起作用?它靠的作用。所以,门户这样一个总和的概念,要是把它分来,就是这三部分。没有,门户就不成其为门户,而要实现自如,没有又不行。
前面我们说了,天地阴阳的变化,无外乎就是一个升降出入的变化,故《素问·六微旨大论》说:"升降出入,无器不有。"有升降出入,当然就有生长收藏。那么,怎么个升降出入呢?古人在这个问题上动了很大脑筋。设想如果没有一个门户,一个理想中的门户在把持,这个出入的变化怎么进行呢?什么时候出,什么时候入,从什么地方出,从什么地方入?它总要通过一个地方。因此,在理论上,就有了一个门户概念的产生。有了门户的概念,我们认识阴阳的升降变化,阴阳的出入变化就方便多了。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大家看,门户的概念就这样在《内经》系统里构建出来。这里的沉浮也就是讲出入,也就是讲升降。沉者入也,浮者出也。一方面是浮于生长之门,这个过程是讲阳气的出,阳气的升,实际上就是阳的释放;另一方面是沉于生长之门,这个过程是讲阳气的入,阳气的降,实际上就是阳的收藏蓄积。这里为什么要讲"与万物沉浮"呢?很清楚,就是要说明万物的这个沉浮,实际上就是阴阳的沉浮。万物的沉浮是表象,而它的实质,它的根本是阴阳在起变化。所以,我们观察任何事物,我们望、闻、问、切的目的,就是要透过这个表象,看它的实质,看它的根本,看它的这个阴阳变化。《内经》讲:"察色按脉,先别阴阳。"就是强调这个问题。毛泽东主席在一首诗中写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如果把它借用到这里,那么肯定是阴阳主沉浮。
门户的概念建立了,就必须有一个与之相应的工作机制,这就是上述的是认识六经的关键,也是研究《伤寒论》的方便法门。具体地说,三阳有一个三阳的,三阴有一个三阴的。这就意味着应该有两个门,一个是三阳主宰的阳门,一个是三阴主宰的阴门。上面讲到的只是生长之门,其实这是一个省略,应该还有一个收藏之门。三阳主的阳门实际就是生长之门,三阴主的阴门,实际就是收藏之门。阳门打了,生长之门打了,阳气便不断升发,不断释放,随着这个升发,释放,自然界表现的便是春夏的变化,万物在这个过程逐渐地升浮起来。而随着阴门的打,收藏之门的打,阳气转到入降,转到蓄藏,这个时候秋冬始了,万物则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地消沉下去。
上述两个门的分工虽然不同,但是,却要非常协调地工作。这里也体现了一个离的思想。阳门的时候,阴门要逐渐关闭,否则,阳气一边出,一边入,甚至出不敷入,那这个春夏的变化,这个生长的变化,就没有办法实现。同理,阴门的时候,阳门也要逐渐的关闭,否则,阳气一边入,一边出,甚至入不敷出,那这个秋冬的变化,这个收藏的变化就根本没有办法实现。所以,为什么阴阳要强调协调统一,不能搞对立呢?如果你你的我我的,那整个升降出入就要搞乱。《素问·六微旨大论》说:"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神机化灭了,气立孤危了,那还有什么生命可言。所以,这是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
《伤寒论》讲六经,讲三阴三阳,实际上就是讲上面这两个门。两个门要协调好,必须三阴三阳的协调好,协调好了,阴阳的升降出入就不会有异常,升降出入没有异常,神机气立没有异常,这个生命就不会发生异常。我们从这个层面切入,不但整个《伤寒论》会很清楚,整个中医也会很清楚。下面就具体讨论这个问题。
2.阴阳的
(1)三阳之
上面我们提到的协调对于门户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因素。我们先来看三阳这个门。在阳门里,太阳的作用是负责,"太阳为"指的就是这层意思。随着太阳主功能的启动,阳门打了,阳气得以逐渐地升发释放出来。这个在自然界就表现为春夏,万物逐渐地发陈、蕃秀,而在人体呢?阳气方方面面的作用,就得到充分地发挥。但是,太阳老是这样,阳气老是处于这个升发释放的状态,就像我们人,老是工作不睡觉成不成呢?这一点我们前面已经作了讨论,知道它绝对不行。所以,到一定的时候,就有一个关闭的机制,将阳门逐渐关闭,使上述这个蒸蒸日上,升发释放的过程减弱下来,这个就是阳明的,"阳明为"指的就是这层功用。前面我们讲过,一个,一个,它靠什么来转动呢?靠机来转动。所以,太阳的,阳明的,就要靠少阳机的作用,"少阳为"指的就是这个意思。
(2)三阴之
三阳的作用清楚以后,我们接下来看三阴。阳气的升发释放到一定的程度后,就要靠阳明的作用,使这个过程逐渐衰减下来。这个时候阳气要回头,要从升发转到收降,从出转到入,从浮转到沉。这个时候收藏的门要打,不能将阳气拒之门外,而这个过程就要落实到"太阴为"的功能上。所以,太阴机启动后,阳气就真正进入到收藏状态。与三阳的道理一样,阳气能不能老是呆在收藏状态呢?就像我们老是睡觉不起床,这成何体统?所以,收藏到一定的程度后,这个状态就要慢慢地减下来。收藏的门户要慢慢的关闭,这个关闭作用就要落实到厥阴的上。太阴,厥阴,少阴的作用是,这是三阴的关系。
(3)协同作用
从以上这两个方面,我们应该能够看到,阴与阴,阳与阳,阴与阳之间的配非常重要。太阳主,机启动,阳气释放,当释放到一定程度后,释放要终止,机要关闭,这个作用要依赖阳明,在这个过程,太阳与阳明的要适时。释放衰减以后,要转入收藏,这个时候阴门要打,否则,光终止释放,不转入收藏,这个升降的衔接就会出问题。所以,在这个关键环节上,阳明与太阴的配非常重要。一个阴,一个阳,一个,一个,只有两者默契,释放才能转入收藏。另外一方面就是,收藏到一定程度后,这个过程也要逐渐终止,机也要关闭,这个作用当然要依赖厥阴。而太阳与厥阴的也要适时,在厥阴终止收藏的这个过程,阳门要逐渐打,否则光终止收藏,不转入释放,这个升降的衔接也会出现问题。因此,在这个关键环节上,厥阴与太阳的配十分重要。这里也是一个阴一个阳,一个一个,只有两者默契,入降才能转到升出。
这样一个过程,阴阳确实在互相帮助。太阳的需要厥阴来帮助,太阴的需要阳明来帮助。阴阳之间的配,在中体现得很充分。《素问·至真要大论》云:"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热之而寒者取之阳。"这里我们可以借用《素问》的这个说法,将它改一改:诸治阳而不愈者,当求之于阴;诸治阴而不愈者,当求之于阳。比如我们治太阳,这个病看上去明明就是一个太阳病,可是怎么弄它都不好,这个时候我们应该考虑,太阳的过程还有另外一个的机制在协助它,是不是这个出了问题,这时我们应当"求之于阴"考虑治治厥阴。反过来,太阴的病我们看得很明确,但是,按照太阴的治法就是解决不了,这个时候,我们也应当"求之于阳",考虑从阳明来协助治疗。
一个"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热之而寒者取之阳",一个"诸治阳而不愈者求之阴,治阴而不愈者求之阳",加上下一章要谈的五行隔治法,这些方法掌握了,对于解决疑难问题是很有帮助的。
3.病变
的正常功用我们讨论过了,这些功用失常就会产生病变。所以,六经病变说实在的,就是的失调,就是的病变。
(1)太阳机的病变
太阳主,负责阳门的启,太阳的机为什么会发生异常呢?这个原因可能来自内部,也可能来自外部,或兼而有之。外部的因素往往比较典型,如我们常见的伤寒、中风,就是因为外邪侵袭,障碍、束缚了这个机,使阳气的发受限,于是太阳病就发生了。除了外因,内在有哪些因素呢?有阳气虚,本身的力量不足,太阳这个的作用会成问题,或者由于水饮、湿等因素障碍了阳气的外出,太阳的机也会出现问题。
总而言之,太阳机的功能是帮助阳气外出,帮助阳气发挥作用。而阳气的作用前面讨论过,有宣发,有卫外,有气化等等,如果太阳机出现障碍,阳气的作用就会受到影响,太阳病的发生就与这些影响直接相关。如太阳篇见得最多的是表病,表病就是因为阳不卫外,遭受外邪侵袭所致。另外,阳不化气,水液的代谢谢就会失调,从而导致水液代谢谢障碍相关的疾病。我们看看整个太阳篇,表证、水气、痰饮、蓄水占了绝大多数,这些都是与阳用障碍有关,都与太阳机不利有关。因此,从太阳机不利的角度去理解太阳病,就抓住了它的纲领。
(2)阳明机病变
太阳的是要使阳气升发,阳明的是使阳气收降。阳气收降以后,天气变燥、变凉,所以阳明与秋天相应。现在阳明的机发生障碍,阳气该收不收,该降不降,就会出现热,就会有不降的情况。所以,阳明病最大的特征就是两个,一个是热,一个是不降。热表现在经证里,不降表现在腑证里。当然热与不降,经证与腑证都可以相互影响。我们看阳明的经证用白虎汤,这就很有意思。白虎是什么?白虎是西方的神,主宰西方变化的东西就叫白虎。西方的变化是什么?主要是阳气的收与降。所以,从阳明病用白虎汤,就说明阳气的收降出了问题。
(3)少阳
少阳主,负责调节,如果没有问题,你很难发现机的毛病。我们看一看三阳篇,太阳篇占179条,阳明的篇幅也不少,而少阳则仅仅十来条。是不是少阳不重要呢?绝对不是!少阳主,关乎太阳、阳明的,怎么会不重要呢?这个篇幅上的差距,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少阳机的病变很多都体现在太阳和阳明篇里面。比如小柴胡汤大家都公认它是少阳病的主方,可是小柴胡汤在少阳病篇的运用只有一次,而其他大量的运用是在太阳和阳明病篇。机主管,因而机的病变往往也要从上看。这是机病变的一个特色。
前面讲伤寒和杂病概念的时候,我们曾经说过,世间上的疾病,如果从发热与非发热这个角度去划分,则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伤寒,一类就是杂病。那么,现在我们从的角度讲,世间的疾病也不外乎两个,一个是的问题,一个是的问题。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人体的生理主要就靠这个阴阳的升降出入。升降出入正常,一切都正常;而一旦升降出入异常,一切相关的疾病就会发生。那么,升降出入靠什么把持呢?就靠这个统百病。所以,从这个层面去思维,我们把天下的疾病分两类,应该是如理如法的。
依着上面的这个思路再深入一步,我们又发现,的作用是由机的转动来维系的。因此,调节机便能调节,调节便能调节升降出入。所以,机对于整个机体来说,真可谓触一发而动万机。历史上有许多医家善用柴胡剂,一个是小柴胡调阳,一个是四逆散调阴。利用柴胡剂加减化裁,通治临床各科的疾病。比如北京中医学院已故元老陈慎吾先生,现尚健在的四川乐山名医江尔逊都是善用柴胡剂者。历史上往往将这些善用柴胡剂的医家称为柴胡派,善用一个方,就能成就一个派,这真是不简单的事。这个现象很值得思考。为什么柴胡剂的化裁能够治疗这么多的疾病?根本的一个原因就在于它对机的特别作用。所以,我们不要看到少阳篇只有十条条文,就以为它不重要,应该考虑到机的特殊性。机影响到的一面它的病变就表现在太阳里,机影响到的一面,它的病变就表现在阳明里。所以,临床上见到许多太阳、阳明的病变,你从本经去治,效果不理想,这个时候如果调一调,往往就迎刃而解。
(4)太阴机病变
接下来是太阴,太阴也主,这个是使阴门启(收藏之门),阳气内入转入收藏。如果太阴机产生障碍,就会影响到阳气的内入。阳气内入有两个作用:一方面是为了阳气本身休养生息;另一方面是内入的阳气可以温养脏腑。所以,阳气内入障碍以后就有两方面的不妥,一是阳气得不到休养,二是脏腑得不到温养。脏失温养就会产生太阴病。因此,整个太阴病的主导,就像太阴病提纲条文所说的:"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都是由于脏失温养的缘故,都是由于脏塞的缘故。就如227条所云:"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藏有寒故也,当温之,宜服四逆辈。"这些都说明了,脏腑失去温养是太阴病的主导。如果太阴机失调,阳气得不到很好的休养,人体的能量得不到贮养、蓄积,阳气就会真正衰少,这个时候情况就会严重,就会转入少阴病。我们从太阴病治疗主要用温养的方法,如四逆辈等,也可以说明这一点。
太阴属脾土,土是主养藏的。藏什么呢?就是藏阳气。土能生养万物,它靠什么来生养,靠的就是所藏的这个阳气。所以,土之所以能生养这些形形色色的万物,与它的这个"",与它的这个"藏"是分不的。如果机有障碍,接下来的藏,接下来的生养就会有问题。
(5)少阴
少阴也主,它的作用也是或影响,或影响。少阴机的重要性比少阳又进了一步,它主导水与火的转。少阴是水火之脏,这个就对水火的调节起作用。水火并非不相容,它们需要相互接触、相互依转、相互调和。如果机出了问题,就会影响到水火的调和,或者就会出现水太过,水太过必寒;或者会出现火太过,火太过必热。所以,少阴篇的核心,就是一个寒化与热化的问题。
少阴这一经真正关系到阳的体,我们说三阴为体,三阳为用,体阴用阳。三阳的病变主要是阳用发生障碍,用有障碍了,这个问题还不太大,用现代医学的术语这还是功能性病变的阶段。所以,三阳的病很少死人。而病变到了三阴,这就危及到"体"了,按西医的说法就是器质性的损害。体与用,一个讲器质,一个讲功用。少阳的只是对用的转,而少阴的则是对体的转。体能不能得到真正的蓄养,这就要看少阴的功能。所以,少阴的转是很重要很重要的,为什么少阴病死证这么多?就是因为少阴不好,阳之体就没有办法保养。
(6)厥阴机病变
前面讲过厥阴是主的,当阳气蓄养到一定的时候,这个机就要启动,从而结束这个蓄养状态,始一个新的状态。所以,厥阴又是罢极之本,罢极就是使这个藏的状态结束,进入生的状态,进而生长收藏。前面的太阴、少阴都在收藏,到了厥阴就要结束这个过程,使阳气转入到升发的状态,出的状态。如果这个过程障碍了,那会出现什么结果?阳气当出不出,就会产生热。但,这个热与阳明的热不同,阳明的热是阳气在外,当降不降产生热;厥阴的热是阳气在里,当出不出而热。所以,阳明热与厥阴热的区别,一个是外热,一个是内热;一个是气热,一个是血热。那么,什么原因最容易引起这个厥阴机的障碍呢?也就是说上述这个收藏状态结束转为升发状态的过程,或者说阳出的过程最容易受什么因素影响?是什么因素能跟这个过程相对?当然是寒,寒主收引,因此,最容易引起这个障碍。大家看到,厥阴篇的大量篇幅都在讨论寒热错杂,用药方面,既有大苦大寒的川连、黄柏,又有大辛大热的川椒、细辛、附子、桂枝、干姜。看上去很矛盾,但,实际上厥阴的本身就是这个情况,就是寒热错杂。过去都认为厥阴篇是《伤寒论》最头痛的一篇,可是,你从机的角度去分析,就会发现厥阴篇并不困难。
以上我们从来谈了三阴三阳,谈了六经病,这虽然是一个比较粗略的勾画,但是,六经病的脉络已然非常明晰地摆在我们面前,因此,大家应该认识到,从这个角度,从这个层面去学习《伤寒论》,是一个比较方便的法门。

刘力红《思考中医》
2008-06-24 23:47 3楼
一本书改变一个人
评论: 思考中医
西勾月 发表于 2007-01-09 版权所有 扔小纸条 文/西勾月
在周星驰导演的大片《功夫》基于这样一段故事,星仔小时侯买了一本《如来神掌》,并视为珍宝,勤练不辍,而机缘巧,先是由于中毒,后由于被火云邪神痛殴,反而打通任督二脉,使星仔练成如来神掌。这说明了什么道理?--一本书改变一个人。 我在2006年初,从海淀图书馆借来了一本书《红楼梦植物图鉴》,书中图文并茂,印刷精美。书中不仅介绍了红楼梦中出现的各种植物,而且附有红楼梦故事,以植物来分析红楼梦,真是闻所未闻,当时曾爱不释手,废寝忘食读完,此书直接引起了我2006年两大兴趣--植物科普和红学。大家知道,2006年我读了122本书,其中有25本是关于红楼梦的,有10本是关于植物的。2006年,我创建了自己的个人网站“西勾植物图志”,主要就是受到此书影响。这一年,我也写了很多红楼梦读书笔记,深为红楼梦的魅力所折服,变成一个红学爱好者,不能不感谢这本书。 2007年的第一周,我又看了一本书《思考中医》,感觉到它将要对我产生很大的影响。去年11月,我从阿帕比读书网上买到这本书,当时并没有去读,只是知道这本书非常畅销,同事也说买这本电子书很值。新年伊始,我始阅读《思考中医》,没想到一看到第一章我就被深深吸引住了,比我读《红楼梦植物图鉴》的时候还要废寝忘食。此前我也读过《黄帝内经》等书,可惜无法理解书中的奥秘,只是囫囵吞枣,而不解其意。就算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如儒道释,阴阳五行,也都是略知一二,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看了《思考中医》,给我震撼的不仅仅是中医的医学理论,还有书中讲授的传统文化知识。刘力红医师不仅仅是个医生,他更是一个传道者,一个中华文化的传道者,书中指出,不是中医落后于时代,而是时代落后于中医,中医的理论远远超前。书中指出中医是中华文化的精髓,不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是不会成为一个好中医,一个“上工”。因此这本书就是从中华文化最基本的知识讲起,花了约1/4的篇幅介绍中医最基本的知识,也就是传统文化的基础,而这些却是我们现代人无法理解的东西。例如什么是阴阳?阴阳有何关系?为什么说阴阳是中医的基础?诸如此类问题,您都能在书中找到答案。 我就举一个感受最深的例子。老子《道德经》中提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我们看到这个可能会感到疑惑,为什么说“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了?怎么不说三生四,四生五,五生万物?结此书,我这样理解:易经上说“易有太极,是生两仪”,易既是道,易有太极,即是“道生一”的注解,而什么是太极呢?太极即宇宙,即古代讲的气。太极生两仪,两仪就是阴阳,故此有“一生二”。易经上讲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老子怎么说“二生三”呢?这就是事物的不同方面,易经中的四象是从对立面讲的,就是太阳,少阳,太阴,少阴,是阴阳消长的状态,而道德经中主要从事物的关联方面论述自然界的关系,如何理解“二生三”就要举一个例子来说明。每个人家里都有门,门可以开合,这我们都知道,但是如果只有一块木板,能开合吗?肯定不能,开合要靠,这里就存在三个概念,“”。门是,都是由控制,这就是自然界的法则,就是三,也是老子对自然规律的高度概括,才能提出“二生三”的概念,自然界的万物,无不符这个规则,才有“三生万物”的提法。当然了,中医也是深此理,太阳为阳,少阳为阳,阳明为,太阴为阴,少阴为阴,厥阴为,这三阴三阳乃中医之基础,诸病之根源。所以刘力红在书中不惜笔墨,详细讲解的也是这些。 直到第五章,作者才进入正题,分析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但是如果读不懂前面五章,后面伤寒论肯定是如看天书。 此书我还没有完全读完,但我相信,我会从中受益匪浅。故今年要重读《黄帝内经》,焉知不能像周星星一样练成“耶稣神拳”!
2008-06-24 23:52 4楼
“木曰曲直”与中医学对肝胆的认识

中医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其思维方式和理论特征是与整个传统文化一脉相承的。虽然五行学说在《周易》中并未进行明确阐述,《周易》也没有对医学问题运用五行学说进行具体分析,但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母基;《周易》的思维方式却直接影响了中医学特有的对人体生理病理现象的认识,从而使中医学走向了一条与现代医学完全不同的道路。下面仅从《周易》的思维方式出发,阐明中医学从“木曰曲直”这一典塑意象出发所得到的对肝胆生理和病理的独特认识。

一、《周易》的基本思维特征


《周易》理论的基石是象。所谓象是指:①具体的物象。即自然界存在的各种可为人感知的事物现象;②意象。即从事物现象中提取出现的,代表一类事理的符号或表象。如《易传》在解释象时说:“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拟诸其形容,而象其物宜于是故谓之象。”象也者,像也。”《周易》认为,因为象是“远取”诸物,近取诸身,,的结果,所以其中“有天道、有地道、有人道”,能够“通神明之德”、“类万物之情”,也就是说,通过对象的推演可以把握认识事物的规律。这种以“德”和“情”为桥梁,将万物之中之同类者相互联系的方法,就是《周易》通过象来认识和推测事物的思想基础。这种思想实际上是强调任何事物只要具有相类
的“情”和“德”,就具有共同的类别归属,换言之,任何“德”情”相通的事物,都反映同样的规律,具有较为密切的联系和影响。


中医学的理论大厦虽然与古代的解剖知识有一定关系,但显而易见的事实是,在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以后,中医学的解剖学内容不但没有得到进一步充实’,反而逐渐萎缩了。保留下来的也已不是纯粹解剖意义上的内容,而是与整个中医理论体系相统一,又能反映阴阳五行规律的内容。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在中医学理论体系构建之时,真正起决定作用的是中医学所特有的以阴阳五行为主要方法和桥梁的思维方式。而这一思维方式,又是与《周易》的思维方式一脉相承的。


五行学说中的木、火、土、金、水本质上也是一种象。很明显,“木曰曲直”进乙木的基本特征是通过对自然界“树木”的不完全抽象得到的;它具有双重特点:一是直观性。在某种程度上,“木曰曲直”可以说是对“木”性柔和,能曲能伸的直接描述;二是抽象性。即“木曰曲直”所代表的不仅仅是自然界树木的.特性,也是对所有具有“曲直”特性事物运动规律的认识,“曲直”是木行事物的“德”和“情”。这样,在中医学建立其理论体系和具体阐释人体的生理病理现象时,通过“曲”直,”这一木行的“情”和“德”形成的有关肝胆功能的认识,就与人体解剖实体的肝胆功能具有了本质的差别。


二、“木曰曲直”与中医学对肝胆的认识


中医学从整体观念出发,强调人体的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密切联系。认为人体是以五脏为中心的有机整体。这种联系的突出、表现之一,是脏与腑之间,在脏与其所属的组织、器官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和相互影响的关系。而这种整体联系的基础,就是五行的“德”和“情”。


前巳述及,象具有直观和抽象双重特征。要通过象来了解同类事物,就必须发挥联想,通过象的“德”和“情”来引伸、推演。木行的“曲直”特点,实际上就是这样一种象“德”,五行学说作为古人权用采认识事物之间相互关系的思维工具,是通过对每一行之“德”的推演引伸才把事物联系在一起的。据此,“曲”可引申为“入”或“关”等,“直”可引伸为“出”或“开”等等。因此,凡人体兼司出入、开合或柔刚者,都具“曲直”之性,故皆可归于“木”行范围。由于中医学的五脏很大程度上是与五行相应韵五大系统,所以,这些部位从理论上讲,都可属于“肝胆”所主的范围。


1.“木曰曲直”与中医学对肝胆部位的认识


藏象学说中有关肝胆部位的认识,历史上不同的医家观点不尽相同。《内经)从人体的解剖实体出发,明确提出“其治在右”的认识。同时《内经》还从“人与天地相参”和“左右者,阴阳之道路”角度,提出了“肝生于左”的观点,实际上《内经》及后世医家的认识还远不止泪口当。


胆主半表半里。在《伤寒论》中,少阳胆的部位在半表半里。这与“开、合、枢”理论有关。所谓开、合、枢,是指经脉生理功能特性及其相互关系的层次。开主表,合主里,枢主转运,即“太阳主开,阳明主合,少阳主枢”。枢即转运之义。由于半表半里是人体之气内外出入的必经之路,因此具兼司表里之功,恰与木之“曲直”特性相合,故中医学有“胆主半表半里之说。

胆主咽、喉、口唇、眼,女子胞。《内经》云:“咽者,胆之说也”。《伤寒论》少阳病提纲中也强调胆与咽的密切关系,认为,“少阳病,口苦,咽干、目舷是也。”咽之所以被称为“胆之使”,多数医家认为,是由于咽部为足少阳胆经所过之处的缘故。这纵然有一定道理,但并不全面.实际上,真正的原因可能是,嚼乃人体水谷出入的门户,是食物由口进入食道和整个胃肠道的必经之路,是人体内外交换的枢纽,与“曲直”之性相通,所以才与胆有关,同样,作为人体内外之气出入的主要门户,喉也是一个兼司出入的场所,故也与“曲直”相类,从而从属于胆.《内经》所讲的。堠主天气,咽主地气”所盲就是咽和喉的这种兼司出入的作用。


口唇主要由脾所主,但这种认识实际是以口唇是一个主要由肌肉构成的组织为出发点的。若从口唇的运动特点言,则与胆(肝)有关,一方面,口唇的开合运动与“曲直”相通,另—方面,主司人体运动的主要还是由肝(胆)所主的筋脉。故口唇与胆也有密切联系。

中医学认为,肝开窍于月。对其机理的一般解释是,肝经上连目系。但从经络循行来看,到达目睛部位的绝不止肝经这一条经脉。那么为什么要特别强调其与肝的联系呢?除了实际观察到的肝的病变最易在眼睛上面表现出来以外,恐怕与眼睛的闭合作用不无关系。虽然在五轮学说中,眼睑为肉轮,由脾所主,但就眼的开合运动讲,则应该说,还是与肝的关系最为密切。其原因就在于,眼的开合运动在“德”上与“曲直”是相类的。


女子胞的作用主要有两个,一是主持月经,二是主持胎儿的孕育。经血来源于冲任,但其排泄却必须经过子宫。在这层意义上,女子胞也是一个兼司出入的部位。与肝胆是相通相关的.故肝失疏泄时,月经往往表现为提前或拖后,量或多或少的情况。多少不调,前后不均,很容易使人将其与“曲直”失常联系在一起。在《金匮要略》中,治疗热结血室(即子宫)用小柴胡汤这一治疗少阳病的主方,就是一个明证。


此外,象肛门这样的部位,也可说与肝胆密切相关。故肝气异常时,常见肛门捧便的功能异常,表现为大便或稠或稀,便秘与泻泄交替出现等症状。


当然,用“木曰曲直”与人体组织器官的功能相比较得到的结论,只是中医学对肝胆所主部位认识的一个侧面毒事实上粤由于采用的方法不同,中医学对肝胆所主部位的认识结果也不一样。但就五行学说的应用而言,这无疑是中压学最富特点的尸种认识。


2.“木曰曲直”与肝胆的功能特点


在生理上,肝主藏血,主疏泄,为刚木之脏而性善升发;在病理上,肝之血性柔而易亏,肝之气性阳而易亢,故有肝“体防而用阳”之说。从体用的基本内涵分析,体指根本,用指派生。从人体五脏的物质基本及其功能表现来说,任何一个脏器都应是体阴而甩阳的,为什么偏偏强调肝的体阴而用阳呢?这是因为,与其他脏器相比,肝之阳气方面易于甚发,阳性极强,而肝之阴血为了制约肝气,伤止其升发过度,其阴柔之性就必须突出。这样,肝之阴阳两方面都具有较之其他脏器阴阳更加显著的特点。换言之?肝本身就只有刚柔两个方面。此也可看作“木曰曲直”在肝脏功能活动上的具体体现。也就是说,“肝体阴而用阳”的提法,实际上是对“木曰曲直”的另一种概括。


《素问·灵兰秘典论》云:“胆者,中正之官”。中正;不偏不倚之谓。由于胆主决断,故言此。而中正本身,实际也具有兼司两头,能曲能伸之意。所以与“本曰曲直”是并行不悖的。在藏象学说中,胆既为六腑,也是奇恒之腑之一。这样的一种划分是否还蕴含更深刻的意义呢?;笔者认为,这还是受“木曰曲直”影响的必然结果。其解释是:六腑与五脏互为表里,六腑为阳,主运化水谷;五脏属阴,主储藏精气,奇恒之脏,形态上中空似腑,功能上主藏精气似脏,恰介于二者之间,或者说为脏腑之半表半里,故胆既属六腑,又为奇恒之腑之一。由此可见,胆之所以同时归属奇恒之腑,正是胆为中正之官,兼司表里之故。



“木曰曲直”与中医学对肝胆的认识 来自: 免费论文网www.paper800.com
三、“木曰曲直”与肝胆病的治疗特点


肝胆既具曲直之性,兼司表里、出入和开合,那么在治疗肝胆病变时,就要从“曲”和“直”两方面出发,兼顾表里、出入和开合。


以肝病为例,由于肝“体阴而用阳”,肝疏泄朱职,总与肝之气血两方面有
关。故肝病的治疗,多从养肝体和达肝用两方面同时进行。多以臼芍之酸敛养肝阴(血),柴胡之辛寒疏肝用。二者的配伍,恰是“木曰曲直”在肝病抬疗中的意义。当然,二者量的变化,随着病变特点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咽喉肿痛,一般分为咽部病变和喉部病变两种情况。喉主天气,为自然清气进入人体的必经之路,故喉部病变多由外邪引起,且实证居多;咽主地氕,为食物进入胃肠之门户,故咽部病变多由内伤(如阴虚)所致,虚证为主.在治疗上,喉病多以宜散之法使邪气从外而解,而咽病则多以滋阴泻火之法祛之。但在临床治疗上,喉病也常常在辛凉宜散药如薄荷、桑叶等的基础上,配以板兰根,大青叶等苦寒之品,意即使邪从下而泻,咽部病变在常在滋阴药的基础上配以辛散之药,意使邪从外而解。虽然各有侧重,但都体现了散泄并用的原则。其原因正是咽喉为人体半表半里之处乙邪居于此,自可以视其具体情况,使其从外而散,自里而泄。


《伤寒论》治疗少阳病之主方为小柴胡汤。小柴胡汤为和解之剂。其中,柴胡辛凉而散,黄苓苦寒而泄,辛散苦泄并用,则邪气有和而解,面半夏善调阴阳,正为沟通表里而设。这是“木日曲直”在肝胆病治疗中的一个重要体现。


必须指出,以五行之“德”和“情”进行理论推演并不是漫无边际的,虽然通过“曲直”引伸可使中医学的“肝胆”概念的内涵大为扩展,但这种推演的结论却必须有临床意义才能成立。换言之,以“木曰曲直”进行推演所得到的结论,一方面使中华医学从普遍关联的角度出发,把肝胆概念做了泛化,另上方面,这种推演的结论却未必与肝胆的有关认识相一致。在这种情况下,中医学坚持了理沦为实践服务的原则,凡与实践相符合者,则将此理论相对固定,而与实践相悖者,则舍之。



“木曰曲直”与中医学对肝胆的认识 来自: 免费论文网www.paper800.com
2008-06-25 00:00 5楼
千古疑案“开,合,枢”
人类文明的发生和发展,语言和文字不能不说是一个关键因素。我们在学习前人经验和知识的时候,由于种种原因,会不可避免地将掺杂其间的错误一同兼收并蓄。《内经》被公认为是中医学的经典,但由于它成书年代久远,语义古奥,本身就不怎么好理解,加上辗转传抄,发生豕亥鲁鱼之误,也就不足为奇了。
我开始学中医,一上手就啃《内经》,抄了背,背了抄,折腾了很长时间,仍然糊涂之处甚多。后有一同道,大字不识两箩筐,要和我借《内经》看,我给他拿了本繁体字版,过了一个多月送还,我问:“怎么样,弄懂多少?”答曰“百分之八九十吧!”我说“了不起啊!我折腾了好几年还在五里雾中,你比我可强多了”过了一会儿,他又拿起书,翻到最后一页问我:“这一页说什么?”我说:“这是书中难认字的注音”。
中国是个功利心极重的民族,现在又兴炒作,不管干什么,都使厨子的手段,管他三七二十一,蒙了钱再说,真正能够静下心来认真研究学问的是日见其少了。比如《内经》中关于“开合枢”这一重要概念,从建国后中医院校成立,上至专家教授,下至民间草医,一直延续着这一错误。关于“开合枢”之文误,原湖南中医学院教授胡天雄老夫子曾作专文与以纠正,《湖南中医学院学报》1990年第三期亦已刊载。但至今国内各中医院校教材仍按错误的“开合枢”滔滔不绝地开讲,我将原文摘抄于下,大家看后自会明白:
“关”误为“开”
考《太素》,凡《素问》作“为开”的,均作“为关”。杨注云:“三阳离合为关阖枢以营于身也。夫为门者,具有三义:一者门关,主禁者也”又云:“三阳为外门,三阴为内门”,杨释关为门栓,阖为门页,枢为门轴,明朗而具体。又明确指出:“三阳为外门,三阴为内门”,使原文“名曰一阳”,“名曰一阴”的含义,不须诠释,就鲜明地呈现在读者面前。新校正引《九墟》文与《太素》全同,又有关折,阖折,枢折所引起各种疾病的描述,《灵枢。根结篇》还把这种疾病现象概括为四句话:“折关败枢,开阖而走,阴阳大失,不可复取。”都说明关阖枢是构成一道门的三个部件,这些部件一坏,这个门就失去作用并招致“阴阳大失”的严重后果,可见关阖枢三字都是名词,若作“开”字,则是动词,怎能和作为名词的阖枢并列为三?而且,枢可以折,阖可以折,作为动词的开,又如何个折法?因此,这里的“开”字确确实实是“关”字的误文,是显而易见的。
尹按:从上文可以看出,三阴三阳以关阖枢喻更符合古人的语义习惯和取比习惯,在《内经》中以生活中的现象比喻人体脏腑经络者比比皆是,如“心者君主”“肺者相傅”等,经络中的门,山,关,谷等,亦可作为佐证。
谚曰:“学书费纸,学医费人”,别说事关人命的医学概念含糊不得,社会上其他方面的文误一样要不得,如我们若将“海关”误作“海开”,鬼子们都大摇大摆的进来了,会是什么情形?

尹易林
2008-06-25 00:03 6楼
阴阳离合论
黄帝问曰:余闻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大小月三百六十日成一岁,人亦应之。今三阴三阳,不应阴阳,其故何也?岐伯对曰: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天覆地载,万物方生,未出地者,命曰阴处,名曰阴中之阴;则出地者,命曰阴中之阳。阳予之下,阴为之主;故生因春,长因夏,收因秋,藏因冬。失常则天地四塞。阴阳之变,其在人者,亦数之可数。
帝曰:愿闻三阴三阳之离合也。岐伯曰:圣人南面而立,前曰广明,后曰太冲,太冲之地,名曰少阴,少阴之上,名曰太阳,太阳根起于至阴,结于命门,名曰阴中之阳。中身而上,名曰广明,广明之下,名曰太阴,太阴之前,名曰阳明,阳明根起于厉兑,名曰阴中之阳。厥阴之表,名曰少阳,少阳根起于窍阴,名曰阴中之少阳。是故三之离合也,太阳为开,阳明为阖,少阳为枢。三经者,不得相失也,搏而勿浮,命曰一阳。
帝曰:愿闻三阴。岐伯曰:外者为阳,内者为阴,然则中为阴,其冲在下,名曰太阴,太阴根起于隐白,名曰阴中之阴。太阴之后,名曰少阴,少阴根起于涌泉,名曰阴中之少阴。少阴之前,名曰厥阴,厥阴根起于大敦,阴之绝阳,名曰阴之绝阴。是故三阴之离合也,太阴为开,厥阴为阖,少阴为枢。三经者,不得相失也,搏而勿沉,名曰一阴。
阴阳雩重,重传为一周,气里形表而为相成也。
2008-06-25 00:09 7楼
《湖南中医学院学报》1996年04期 加入收藏获取最新

阴阳离合论初探
周衡
指出阴阳离合理论是《内经》阴阳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对张仲景《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运用三阳离合、三阴离合及阴阳表里离合理论加以系统整理,对发掘中医学理论,指导临床有一定意义。
【关键词】:阴阳相关,离合
【分类号】:R226
【DOI】:cnki:ISSN:10005633.0.1996-04-000
【正文快照】:
阴阳离合论初探周衡(基础课部410007)提要指出阴阳离合理论是《内经》阴阳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对张仲景《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运用三阳离合、三阴离合及阴阳表里离合理论加以系统整理,对发掘中医学理论,指导临床有一定意义。主题词阴阳相关@离合在《黄帝内经素问》卷第二中,有三篇阴阳学说的专论,即阴阳应象大论、阴阳离合论与阴阳别论。但现代中医学教材于阴阳离合思想鲜有系统介绍,更遑及其临床应用,本文就此略作探析。1离合即关阖枢“阴阳离合”是《内经》的一个重要理论,有很大的临床价值。它的核心是阴与阳的…
推荐 CAJ下载 PDF下载
CAJViewer7.0阅读器支持所有CNKI文件格式,AdobeReader仅支持PDF格式
2008-06-25 00:10 8楼
阴阳离合论篇
《阴阳离合篇》曰∶东方青色,入通于肝,开窍于目,藏精干肝。南方赤色,入通于心,开窍于耳,藏精于心。中央黄色,入通于脾,开窍于口,藏精于脾。西方白色,入通于肺,开窍于鼻,藏精于肺。北方黑色,入通于肾,开窍于二阴,藏精于肾。天覆地载,万物方生,未出地者,命曰阴处,名曰阴中之阴;(处阴之中,故曰阴处,形未动出、亦是为阴,以阴居阴,故曰阴中之阴。)则出地者,名曰阴中之阳。(形动出者,是则为阳,以阳居阴,故曰阴中之阳。阳予之正,阴为之主。(阳施正气,万物方生。阴为主持,群形乃立。)故生因春,长因夏,收因秋,藏因冬,失常则天地四塞。(失其常道,则四时之气闭塞,阴阳之气无所营运矣。)

《冯氏锦囊秘录》/
2008-06-25 00:15 9楼
六经说
六经说,主要见于《素问·阴阳离合论、热论》、《灵枢·根结》等篇章。
六经所“行”的是先天之“气”,这里所说的“气”,就是对先天阴阳的调节,即无序化与秩序化的平衡状态;所说的“行”,就是说先天之气是运动着的。
因为,先天之气的运动是不循环的,就像植物生长由下而上那样,所以,《内经》阐述六经时用植物作比喻,而阐述十一经与十二经时则不用。六经说只讲足三阴和足三阳,左右各十二条经脉,皆起于足而上行至头。六经皆为阴,三阴经就像植物的根,是“未出地者”,为“阴中之阴”;三阳经就像植物的芽,是“则(才)出地者”,为“阴中之阳”。
运动在六经之中的先天之气,联系方式有三:一是表里关系,即“外者为阳,内者为阴”;二是开、阖、枢的关系,刘衡如据《灵枢经》传本《九墟》校“开”为“关”,当从之;三是阴阳各自的量化关系,即太阳为三阳、阳明为二阳、少阳为一阳,太阴为三阴、少阴为二阴、厥阴为一阴。《素问·阴阳离合论》阐述的六经之间三种关系的相互组合,可以用一个正方形的六面体来表示。正方体的相对的两个角定为上下两极,在上的三个面依一阳、二阳、三阳旋转,在下的三个面与一阳相对的面为一阴,与在上的三个面反旋为二阴、三阴。这样,凡是上下相对的两个面即为三阴三阳经的表里关系;在三个维度(互成90°)上的两个折面分别为三阴三阳经的的关、枢、阖关系。
六经的阴阳表里关系并不依一二三相对为表里,而是太阳为表、少阴为里,阳明为表、太阴为里,少阳为表、厥阴为里;六经的阴阳关、枢、阖关系,直接用于辨证,《灵枢·根结》:“五脏六腑,折关败枢,开合而走,阴阳大失,不可复取……”;六经的阴阳一二三关系,与“六经抗病机制”有关。此机制启动后,一日一经,六日一周,经数周而渐停。若受寒之人六经不虚,则在这个过程中,无任何症状表现而寒邪自去;若某一经虚,则在该日发病而出现该经脉证。《素问·热论》所谓:“伤寒一日,巨阳受之……二日阳明受之……三日少阳受之……四日太阴受之……五日少阴受之……六日厥阴受之”,是一种根据受寒至发病天数来辨证的方法,十分准确。因六经所行的是先天之气,故此机制与先天阴阳有关。若从现代医学考虑,它有可能是“潜伏期”,正是“经络实质研究”的课题之一。“潜伏期”之说,仅仅是一种猜测,但无论结论如何,都不影响中医理论的自洽性。

《中医固有理论》序言yszyzy 2007-7-22 09:47
2008-06-25 00:18 10楼
“三阴三阳”与易经八卦


问题:
大虾们都知道,易经八卦中有“两仪生四象”即太阴、太阳、少阴、少阳。
然则,何以中医经络学说中出现“三阴三阳”?即比四象多出“厥阴”和“阳明”。
不是说医易同源吗?此种现象有没有高人注意过?
余在医学与易上,乃后学末进。斗胆谈谈自己学习心得。欢迎拍砖!

“三阴三阳”与易经八卦

首先,从易学来看:《周礼》载:周,朝堂设有“太卜”官职,依据“三易”掌管占卜。“三易”者,曰《连山》、曰《归藏》、曰《周易》也。据《御览》学部引《新论》云:“《连山》八万言,《归藏》四千三百言。”今独见《周易》,《连山》、《归藏》惜已佚!传说《连山》为神农氏所作,流行于夏,视为“夏易”,由“艮”卦开始;传说《归藏》为黄帝所作,流行于殷商,视为“商易”,由“坤”卦开始。而《周易》由乾坤二卦开始。虽然《连山》、《归藏》已佚,但从文化传承角度看,其基本思想必然会在后世著述中有所反映。
周易系辞上,孔子曰“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当是孔子研究周易之发明或感悟。非文王、周公所原述,况神农、黄帝、疱羲氏乎?而邵雍氏于太极之上更立无极,有云蛇足,却非孔子所言。今人研周易,当视文王、周公之经为本,孔子之彖、象、系、文、序等十翼都为名也。况后世京、王、朱、邵、魏诸子乎?
故此,愚以为,《内经》之三阴三阳疑有“古易”之影。从西汉人归纳整理出来的《内经》(包括《素问》与《灵枢》)来看,除人体的五脏六腑用地球的“五行”来喻指外,人体筋胳中的许多穴位还直接用山形水势来比附。如梁丘、三里、巨虚、丰隆、厉兑、商丘、陵泉、大包、承山、昆仑、涌泉、内关、风池、丘墟、天泉、外陵、鹤顶、地机、陷谷、天柱、灵台、曲垣、陶道、玉田、支沟、金门、风岩、珠顶、岩池、下关、地仓、石门、地甲、梁门、石关、四连、外丘等,有如随筋络进入蜿蜒起伏的山脉,巡视一处处胜境,这些穴名的最初来历极可能同《连山》、《归藏》有关。
如果说太极阴阳图揭示了我们大千世界的本质,即老子所说的“万物负阴而抱阳”。而万物的差别,仅仅在于不同的层次与空间,所含的阴阳比例和纯度的不同;那么无论关系多么复杂,由于都是阴阳体,它们之间总是在相互吸引着、排斥着、结合着的,也就是说宇宙中万事万物之间的关系不外三种基本方式:相生、相克、相合。或者说促进、抑制、调和。
然太极八卦图有“先天八卦图”讲对峙,《周易说卦传》中将乾坤两卦对峙, 称为天地定位; 震巽两卦对峙, 称为雷风相薄; 艮兑两卦相对, 称为山泽通气;坎离两卦相对, 称为水火不相射, 这些均是讲不同事物之间的对峙。“先天八卦”上北下南,左西右东,起于艮(在西北),顺时针列有坤、震、离、兑、乾、巽、坎止于西方。“先天八卦”似与二十四节气不对应,实古代先民以农历九月为正,即秋分之后为一月,如此震便到了四月,实乃冬至之后了。
又有“后天八卦”讲流行, 形容周期循环, 如水流行, 用以表示阴阳的依存与互根和五行的母子相生。 后天图是从四时的推移, 万物的生长收藏得出的规律,即万物的春生、夏长、 秋收、 冬藏,构成了按顺时针方向运转的。“后天八卦”上南下北,左东右西,起于乾(在西北),顺时针列有坎、艮、震、巽、离、坤、兑止于西方。震为立春,起于乾,乾卦仍为秋分前后。
先天、后天都有了,相生、相克也有了。那么有中天八卦吗?有相合吗?于是后人试演“中天八卦”的。“中天八卦”左乾为南,右坎为北,上艮为西,下震为北。起于坤位东南为立春,顺时针列乾、兑、艮、离、坎、巽、震止于北方。并言“中天八卦图”包含了五行制化的规律,讲阴阳调和。
果如此,则可认为:“先天八卦”源于《连山》;“中天八卦”根于《归藏》;“后天八卦”对应《周易》。果如此,则《淮南子·天文训》曰:“天倾西北,地不满东南”。就反映了古代先民基于天文观察,对八卦或历法的两次革命。“天倾西北”当指“后天八卦”的乾位移到了西北;“地不满东南”则指“中天八卦”坤位在东南,后又移至西南(后天八卦)了。
观乎“后天八卦”之太极两仪四象,众人皆明其本质,然如何四象配“六经”,“六经”配八卦呢?四时(春、夏、秋、冬)为天之四象,分别以少阳、太阳、太阴、少阴名之。天之四象,人可察之,而正所谓天人合一,人身之“少阳”和“太阴”好像没有天之“厥阴”和“阳明”可配。却“厥阴”与“阳明”在《周易》中似乎也未提及,故愚以为“三阴三阳”可能出自《周易》之前的“古易”;或者是后人对《周易》之发挥?
其二,从《内经》来看,三阴三阳之说见于《内经·阴阳离合论》,《内经》曰“太阳为开,阳明为阖,少阳为枢”,“太阴为开,厥阴为阖,少阴为枢”,似乎“枢”字最好理解,即阴阳转换之枢纽。开阖有人理解为打开、关闭。然结合篇名理解,“离”不是分离的离,而是后天八卦中“相见乎离”的离,所以《内经》所指的离应为“显”为“明”。故以门户比喻之,则门开可见,“太阴、太阳”显也。门之有枢,“少阴、少阳”谓也。闭门则隐,乃“厥阴、阳明”也。又阳之极,明也,当向其反面转换——阖也;然厥阴之“厥”多认为是阴之极,从卦象上看到是对称了,但阳之极“阳明”可配“太阴”,阴之极“厥阴”如何配得“少阳”?其实“厥”仍作“闭”讲,即阴之始也。故此段文字可理解为:太阴、太阳比较明显;厥阴、阳明隐而难见;少阴、少阳为阴阳转换之枢。后人为理解方便,将三阴三阳配以三爻,则有:厥阴一阴爻;少阴二阴爻;太阴三阴爻;少阳一阳爻;太阳二阳爻;阳明三阳爻。虽不尽善,但简单明了。可能有人会问,那由太阴到少阳是否有“阖”,当然应该有。但古人著述简洁明了,同理之事物,恕不赘述。如老子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由三到万,你说省略了多少?这样,人体六经便有了:“少阳配厥阴”、“太阳配少阴”、“阳明配太阴”。细察其本质发现:春之“少阳”当配人身“厥阴”风木之气;夏之“太阳”当配人身“少阴”君火之气;秋之“太阴”当配人身“阳明”燥金之气;冬之“少阴”当配人身“太阳” 寒水之气,可谓吻合得天衣无缝。
曰:我们先人仰观天文,俯察地理,近取诸身,远取万物,乃作八卦。近取诸身何解?此成一说也。




国学论坛
[ 本帖最后由 铁佛郎中 于 2008-6-21 00:42 编辑 ]
2008-06-25 00:22 11楼
文化/社会 价值中国网 > 文化/社会 > 历史/哲学 > 逻辑序贯与辨证辩病方法论校正 逻辑序贯与辨证辩病方法论校正
作者:周现强 | 原创 | 2008-06-09 06:39 | 投票 投票人 标签: 序贯逻辑\辨证辩病\方法论度\象数校正
A、平行式推类:是以已知范本或法则的予以延伸,在方法学上以《旬子.非相》云的:“以近知远,以一知万”,如《老子》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黄帝内经》在方法学上:“故远者,司外揣内;近者,司内揣外”,如《素问.阴阳离合论》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只要类同,便可从差异的“时空”过程中予以推衍。

B、包函式推类:即为命题色彩与图式的混合推衍,如《素问.脏气法时论》说:“五行者,金、木、水、火、土也,更贵更贱,以知死生,以决成败,以定五脏之气,间甚之时,死生之期也”。从“夫虚实者,皆从其物类始”能推演出人与天地相应化生的前提条件。

四〉、据象比附:依据不同的“附象”和“附数”以归类的方式建立可以比较的必然性或偶然性的相互联系,显见出对“归类”的表征理解。在其基础上对宇宙自然的存在规律予以“归类比较”的解释,即对于事物所表征的动态外象如功能特性及事物之间的行为“动态联系”予以归类,用凡是能够产生相感、相从、相召、相动的“有机动态”事物可以归为同类,如《易传.文言》说:“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各从其类也”。那么在静态属性不能类同情况下的表征而另划一类,这是因为这类属于“无机静态”事物。

五〉、取象思维与类比推理:取象思维是借用直观征象作为诱导物,经过触类旁通引起联想,推导出相应的结论。以并列的形式蕴涵着形式思维、抽象思维、直觉思维、逻辑思维、辩证与辩病思维等综合思维方法。

A、取象思维类似于综合思维,是以抽象形式对已经获得大量的感性材料、经验事实,经过比较、分类、分析、综合,将一类事物如“有机动态”或“无机静态”予以区别开来,加以排除个别的、偶然的、伪劣的表面现象,抽取出普遍的、必然的、择优的、内在的本质或规律,是一个“去粗存精”和“去伪存真”的“逻辑辩证和辨病”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透视现象观本质”再认识的过程,即形式——逻辑——辩证和辨病都不能缺失的整合。这是贯穿于事物相互作用过程始终的基本思维活动,是认识事物本质与规律的基本方法,是由“感性认识”到“知性思维”的中介与桥接的非常手段。只有借助于语言文字符号把存在于头脑中的“理性认知”予以表达出来进行思想交流,这种“理性认知”同语言文字符号的产生与发展是协调同步的相互依存,应该具有系统程序、条理逻辑、论证准确、自然对位匹配。自然对位匹配是由“知性思维”到“理性认知”上由浅入深的转变,达到真正公共理性的语言概念结论,并以概念为基本单元,进行辩证和辨病性的审察断定,是否取得的结论为真,为真的结论才具备有充分的说服力。
⬅ 关于葛根汤的各医家论述 老茶馆 从先后天八卦看六经六气(新修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