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 大补阴丸(大补丸)

2011-08-18 18:19 楼主
大补阴丸(大补丸)
《丹溪心法》

[组成]熟地黄酒蒸 龟板酥炙,各六两(各180g)黄柏炒褐色 知母酒浸,炒,各四两(各120g)
[用法]上为末,猪脊髓蒸熟,炼蜜为丸。每服七十丸(6~9g)空心盐白汤送下(现代用法:上为细末,猪脊髓适量蒸熟,捣如泥状;炼蜜,混合拌匀和药粉为丸,每丸约重 15g,每日早晚各服1丸,淡盐水送服;或作汤剂,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减)。
[功用]滋阴降火。
[主治]阴虚火旺证。骨蒸潮热,盗汗遗精,咳嗽咯血,心烦易怒,足膝疼热,舌红少苔,尺脉数而有力。
[方解]本方证是由肝肾亏虚,真阴不足,虚火上炎所致。肾为水火之脏,本应既济以并存,真阴亏虚,则相火亢盛而生虚火、虚热之证,故骨蒸潮热、盗汗遗精、足膝疼热;虚火上炎,灼伤肺金,损伤肺络,故咳嗽咯血;虚火上扰心神,则心烦易怒。治宜大补真阴以治本,佐以降火以治标,标本兼治。本方以滋阴降火为法,以“阴常不足,阳常有余,宜常养其阴,阴与阳齐,则水能制火”(《医宗金鉴·删补名医方论》)为理论依据,方中重用熟地、龟板滋阴潜阳,壮水制火,即所谓培其本,共为君药。继以黄柏苦寒泻相火以坚阴;知母苦寒而润,上能清润肺金,下能滋清肾水,与黄柏相须为用,苦寒降火,保存阴液,平抑亢阳,即所谓清其源,均为臣药。应用猪脊髓、蜂蜜为丸,此乃血肉甘润之品,填精益髓,既能助熟地、龟板以滋阴,又能制黄柏之苦燥,俱为佐使。本证若仅滋阴则虚火难清,单清热则犹恐复萌,故须培本清源,使阴复阳潜,虚火降而诸症悉除。正如《删补名医方论》中说:“是方能骤补真阴,以制相火,较之六味功用尤捷。”
本方的配伍特点是:滋阴药与清热降火药相配,培本清源,两相兼顾。其中龟板、熟地用量较重,与知、柏的比例为3:2,表明本方以滋阴培本为主,降火清源为辅。
大补阴丸与六味地黄丸虽均能滋阴降火,但后者偏于补养肾阴,而清热之力不足;前者则滋阴与降火之力较强,故对阴虚而火旺明显者,选用该方为宜。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为治疗阴虚火旺证的基础方,又是体现朱丹溪补阴学派学术思想及其滋阴降火治法的代表方。临床应用以骨蒸潮热,舌红少苔,尺脉数而有力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 若阴虚较重者,可加天门冬、麦门冬以润燥养阴;阴虚盗汗者,可加地骨皮以退热除蒸;咯血、吐血者,加仙鹤草、旱莲草、白茅根以凉血止血;遗精者,加金樱子、芡实、桑螵蛸、山茱萸以固精止遗。
3.现代运用 本方常用于甲状腺功能亢进、肾结核、骨结核、糖尿病等属阴虚火旺者。
4.使用注意 若脾胃虚弱、食少便溏,以及火热属于实证者不宜使用。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1-08-18 20:39 2楼
大补阴丸

黄柏(盐酒炒)120克、知母(盐水炒)120克、熟地180克、败龟板(酥炙)180克、猪脊髓(蒸熟)1条,上药共为细末,和猪脊髓同捣,再合以炼蜜为丸,每丸重6克,每服1~2丸。空腹时淡盐汤或温开水送服。亦可为小丸,如梧桐子大,每服60~70丸。

本方也可以做汤剂服用,药量可减为1/10,去猪脊髓,适加阿胶、龟板胶、龟鹿二仙胶之类,烊化服。

本丸出自《丹溪心法》,原名大补丸,但后世多称之为大补阴丸。主治肾水亏涸,阴虚火旺,虚火上炎,而见耳鸣、听力减退、头脑昏晕、夜间或下午潮热、烦渴盗汗、咳嗽少痰、咳血、吐血、衄血、腰膝乏力而渐成骨蒸痨瘵,舌红少苔,肾脉洪大等症。

朱丹溪根据多年的临床实践,发“阴常不足,阳常有余”之论,对后世医家运用滋养肝肾、壮水制火、滋阴降火诸治法上有很大影响。本方即为滋补肾阴,壮水制火之剂,对于房劳过多,精血亏损,肾阴耗伤,相火亢旺,真阴不足,孤阳妄行之证,有良好效果。脑为髓海,耳为肾窍,脑海不足,肾虚火炎,故耳鸣、耳聋、头脑眩晕;虚火刑金,故咳嗽、痨热、咳血;阴虚火旺,血热妄行,故吐血、衄血;阴血精髓俱虚,故真水不能制相火而阴虚生内热,故骨蒸潮热、烦渴盗汗、膝软,渐成痨瘵。本方能骤补真阴,承制相火,比六味地黄丸效果尤捷。因本方急用黄柏苦以坚肾,可以制龙雷之火,又以知母清滋凉肺,不但能保肺金,又能滋水之化源。更重用熟地、龟板大补真阴,配以猪脊髓血肉厚味之品,以髓补髓,能通肾命。寓“精不足者,补之以味”和“壮水之主,以制阳光”之意,而治其本。阴足火自清,火清阴自复,本固源清,诸症自除。

我曾以本方改作汤剂,去猪脊髓,改为阿胶块,结合秦艽扶羸汤(见后),去半夏、人参,改柴胡为银柴胡,加生地,治疗一青年女子,四五个月来骨蒸痨热,盗汗湿发,下午体温近于38℃,夜间38.5℃,月经闭止,一年半来潮,干咳无痰,偶咳血丝,两颧潮红,双肩上耸,人体消瘦,两腿无力,曾到几家医院诊治,均疑为结核病,但未能查出病灶。舌红少苔,脉沉细而数。我诊为阴虚火旺,痨瘵之疾已成。投以上述汤药(随证稍事出入),连服约3个月,后期又配服“四乌贼骨一芦茹丸”(《黄帝内经•素问•腹中论》方),药后来少量黑色月经,继续服药,并加服大黄蟅虫丸。治后月经正常来潮,诸症均消而痊愈。

还曾以此方(去猪脊髓)加沙参、生地、百合、蜜紫苑、蜜杷叶、生藕节、白芨、侧柏炭、阿胶珠、杏仁、金沸草,治疗一中年妇人患肺结核(有空洞)而咳血长期不止,兼见下午发烧颧红、干咳少痰、盗汗、五心烦热、舌红脉细而数。诊为阴虚火旺,虚火刑金之证。同时服用雷米封、对氨柳酸钠等抗结核药物,取得了理想的效果。血止后,仍以上方重用杷叶,去侧柏炭,阿胶珠改为阿胶块,加百部,煎熬3次,取3次的药汁慢火浓缩,以白蜜收膏,每服1汤匙,一日2次,饭后白开水冲服,连服半年以上。追访3年,诸症均平,未再咳血。

本方加生地15~20克、生石膏30~40克(先煎)、牛膝10克、小蓟20克、生白茅根30克、生侧柏15克、黄芩炭10克(或黑山栀6克),可用于现代医学诊断的血液病、血友病、肝脏病、脾功能亢进等病,表现为中医的阴虚火旺证而鼻衄、吐血、牙出血不止者。上方去牛膝、侧柏、黄芩炭,加桑寄生30克、川断炭15~30克、阿胶珠10克、仙鹤草30克、茯苓15~20克、泽泻20克、炒白术9克,可用于阴虚火旺、血热妄行而致的子宫出血、尿血、血淋等。

如盗汗明显者,可前加生牡蛎20~30克(先煎)、浮小麦30克、五味子6~9克、糯稻根10~20克等。兼有梦遗泄精、失眠健忘者,可酌加茯苓10~15克、远志10克、莲须3~5克、金樱子10克、珍珠母30克(先下)、炒枣仁10~20克(先下)、煅龙骨15克(先下)等。

六味地黄丸亦能补肾阴,但其药力较本方缓慢,并且没有本方滋降之力。所以,由于肝肾阴虚而出现虚火亢旺之证时,选用本方比六味地黄效力卓著。

健步虎潜丸亦治肝肾阴亏,但主用于腰膝无力、筋骨痿软、步履不便之症;本方滋降力强,主用于虚火上炎而致的耳鸣耳聋、咯血、衄血、盗汗、午后潮热等症。

河车大造丸(紫河车、熟地黄、龟板、黄柏、杜仲、人参、天冬、麦冬、牛膝、砂仁、茯苓)虽然亦能滋阴降火,但偏于益精血、补肺肾,适用于虚损劳嗽、潮热口渴、咽燥声嗄、精神疲倦、气力不佳之症;本丸则主用于肾阴亏耗或肝肾阴虚而阴虚火旺证。

凡食思不振、饮食少进、大便溏泄、舌苔白厚者,此为脾胃虚弱,不宜用此方。

摘自《方剂心得十讲》(焦树德著)
2012-02-01 09:14 3楼
大补阴丸-虎潜丸附方
【出处】元•朱丹溪《丹溪心法》
【组成】黄柏盐酒炒 知母盐水炒,各四两 熟地酒蒸 败龟板酥炙,各六两
【用法】右四味,为末,猪脊髓蒸熟,炼蜜为小丸,每服三钱,淡盐汤下。
【方歌】
【趣记】
【功用】滋阴降火。用于阴虚火旺,潮热盗汗,咳嗽咯血,耳鸣遗精。
【主治】治阴亏火旺,肺痿咳血,骨蒸盗汗或烦热易饥,足膝疼热,舌红少苔,尺脉数而有力。
【方解】清•汪讱庵:此足少阴药也。四者皆滋阴补肾之药,补水即所以降火,所谓壮水之主,以制阳光是也。加脊髓者,取其能通肾命,以骨入骨,以髓补髓也(《医方集解》)。清•王晋三:丹溪补阴立法,义专重于黄柏,主治肾虚劳热,水亏火炎;以之治虚火呃逆,亦为至当。《难经》言:逆气而里急,冲之为病也。以冲为阴脉之海,并足少阴之脉,行乎幽门通谷夹巨阙而上,故丹溪谓呃逆属于肝肾之虚者,其气必从脐下直冲上出于口,断续作声。第肝肾之气,在下相凌,左肾属水,不能自逆,而右肾为相火所寓,相火炎上,挟其冲气,乃能逆上为呃。主之以黄柏,从其性以折右肾之相火,知母滋肾水之化源,熟地固肾中之元气,龟版潜通奇脉,伏藏冲任之气,使水不妄动。治虚呃用参术汤下之者,人之阴气,依胃为养,胃土损伤,则相火直冲清道而上,此土败于根火之贼,当崇土以制龙雷之火也;(《绛雪园古方选注》)。清•陈修园:知、柏寒能除热,苦能降火,苦者必燥,故用猪脊髓以润之,熟地以滋之,此治阴虚发热之恒法也。然除热只用凉药,犹非探源之治。方中以龟版为主,是介以潜阳法。丹溪此方,较之八味地黄丸之力更优。李士材、薛立斋、张景岳辈以苦寒而置之,犹未参透造化阴阳之妙也(《时方歌括》)。清•张秉成:夫相火之有余,皆由肾水之不足,故以熟地大滋肾水为君。然火有余则少火化为壮火,壮火食气,若仅以滋水配阳之法,何足以杀其犯獗之势?故必须黄柏、知母之苦寒入肾,能直清下焦之火者以折服之。龟为北方之神,其性善藏,取其甘寒益肾,介类潜阳之意,则龙雷之火,自能潜藏勿用。猪为水畜,用骨髓者,取其能通肾命,以有形之精髓而补之也。和蜜为丸者,欲其入下焦,缓以奏功也(《成方便读》)。清•吴谦等:朱震亨云:阴常不足,阳常有余,宜常养其阴,阴与阳齐,则水能制火,斯无病矣。今时之人,过欲者多,精血既亏,相火必旺,真阴愈竭,孤阳妄行,而劳瘵、潮热、盗汗、骨蒸、咳嗽、咯血、吐血等证悉作。所以世人火旺致此病者,十居八九,火衰成此疾者,百无二三。震亨发明先圣千载未发之旨,其功伟哉!是方能骤补真阴,承制相火,较之六味功效尤捷。盖因此时以六味补水,水不能遽生;以生脉保金,金不免犹燥。惟急以黄柏之苦以坚肾,则能制龙家之火;继以知母之清以凉肺,则能全破伤之金。若不顾其本,即使病去犹恐复来,故又以熟地、龟板大补其阴,是谓培其本、清其源矣。虽有是证,若食少便溏,则为胃虚,不可轻用(《医宗金鉴•删补名医方论》)。近代•冉先德:本方骤补真阴,承制虚火,较之六味功效尤捷,主治劳瘵、盗汗、骨蒸、咳嗽、咯血、吐血等证,由阴虚火旺所致者。方中知母、黄柏清泻虚火,保存阴液,朱丹溪认为“火旺而致病者,十居八、九;火衰而成此疾者,百无一、二”,故欲补阴血,必先泻火,泻火即是存阴;熟地、龟板滋补肾阴,育阴潜阳,滋水以制火。合为泻火与补阴相配之剂,泻火可助养阴之效,养阴可助邪火之力,较之六味地黄丸单纯补阴,阴不能速生,稍高一筹(《历代名医良方注释》)。
【应用】例一 熊寥笙治牙痛案(选自《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华•二》)。范某某,女,30岁。主诉:患牙痛已七日,去市口腔医院诊治,内服西药痛不减,建议做拔牙手术,病者因上下大牙均疼痛,恐不胜其术,更怕拔时痛不可支,遂求中医诊治。诊查:证见满口上下牙热痛,漱冷水痛稍缓,入夜尤痛不可忍,脑如针刺,连续三夜未能入睡。舌质红,脉洪数。辨证:证属虚火牙痛。治法:宜滋阴补肾。拟大补阴丸加味。处方:生地黄24克 炒知母12克 盐水炒黄柏12克 炙龟板24克 淮牛膝12克 地骨皮12克。三剂,每日一剂,水煎,分三次服。药后痛止病愈,牙坠如故。复诊嘱服知柏地黄丸以巩固善后。例二 钟育衡治胎滑骨蒸案(选自《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华•二》)。王某,女,39岁。初诊:1945年秋。主诉:患者一年内流产三次,流产过程相同:怀孕后四十日左右骨蒸发热,神疲肢倦,曾用寒凉及养血安胎等药物不效,渐至身无半缕,卧于土地之上,借土地之凉以缓解骨内之热,直到孕后两月余流产,疾病不药而愈。今又妊娠近四十余日,前证复作而求治。诊查:形体消瘦,面色微红,自觉壮热而扪之不热,但欲寐。脉沉细滑数,舌质深红少津,光亮无苔。辨证:此为真阴不足之证。治法:拟大补真阴立法,取大补阴丸化裁。处方:大生地50克 砂熟地50克 盐黄柏20克 盐知母25克 炙龟板60克 炙鳖甲50克 山萸肉15克 枸杞果15克。一剂,先煎龟板、鳖甲两小时,再合诸药煎三十分钟,取汁分两次温服。二诊:服药后诸证减轻,继用药两剂。三诊:发热已退,无任何不适。更进药一剂,法同前。直到足月分娩,身无疾病。生一男孩,身体壮实。例三 陈琮治早泄案(选自《四川中医》1991;(5):34)谢谢某某,男,25岁。结婚1年有余,妻尚未怀孕。素有梦遗,近2月来,每于性生活时,出现阳易举却一触即泄之象,伴夜间发热,盗汗,腰酸软,小便黄,日苦,口干欲冷饮。诊见:形体瘦,唇干红。舌质深红,舌苔薄黄少而不润,脉细弦数。证属阴虚火旺,扰动精室。治宜滋阴降火,补肾涩精。方用大补阴丸(汤)加味,处方:黄柏、知母、枸杞、山茱萸、丹皮各12克 生地、牡蛎、龟板各30克 金樱子、芡实各20克 猪脊骨100克(原方猪脊髓购买不到,故换用之)。并嘱节制性生活。二诊:服药4剂后,夜热、盗汗、口干、尿黄等症减轻。效不更方,仍投上方治之。三诊:服药至20余剂,早泄、梦遗有明显好转。因患者服汤药不便,敢用原方猪脊髓与上药做成丸药一料,早、晚各服10克,淡盐汤下,连服1个月。半年后因感冒来诊,告曰:“服上药后,已无早泄、梦遗,妻已怀孕。”
【按语】肾属坎水,雷火蛰伏。此水一亏,则雷火震荡,龙火随之而升,上灼肺金,则为肺痿咳血,骨蒸盗汗,或烦热易饥,足膝疼热等症。舌红少苔,尺脉数而有力,是其征也。朱氏此方,用熟地、龟甲、猪脊髓峻补真阴,精不足者,补之以味也;知母、黄柏,滋阴泻火,靖熄龙雷。所谓“壮水之主,以制阳光”也。笔者尝以此方合猪苓汤加土茯苓、省红藤、蚤休、连翘、紫花地丁等,以治劳淋(慢性肾盂肾炎),辄能应手取效。现今用治糖尿病,效用显著。
2016-09-25 16:56 4楼
大补阴丸

组成:熟地 龟版各18g 黄柏 知母各12g。

方歌:大补阴丸知柏黄,龟版脊髓蜜成方,咳嗽咯血骨蒸热,阴虚火旺制亢阳。

功用:滋阴降火。

主治:阴虚火旺证。骨蒸潮热,盗汗遗精,咳嗽咯血,心烦易怒,足膝疼热,舌红少者,尺脉数而有力[1]。

方解:方中重用熟地、龟版滋阴潜阳,壮水之主,共为君;黄柏、知母苦寒降火,以存阴液,平其阳亢,为臣;猪脊髓、蜂蜜为血肉甘润之品,可以滋补精髓,以及制约黄柏的苦燥之性,为佐使。本方的配伍特点为滋阴药与清热降火药相配,培本清源,两者兼顾。本方滋阴与降火之效显著,适用于阴虚火旺者,此为与六味地黄丸的区别(偏于补养肾阴,而清热之力不足)。

比较左归丸、六味地黄丸、大补阴丸:

1、 左归丸:纯用补益之品,纯补无泻-阴虚火不旺。

2、 六味地黄丸:滋阴降火,育阴以涵阳-壮水之主。

3、 大补阴丸:滋阴降火并重(培本清源)-阴虚火旺甚者。



[1] 此为阴虚火旺,相火妄动之象。
⬅ L 六味地黄丸(地黄丸) 老茶馆 Y 一贯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