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气丸

2011-08-18 18:22 楼主
肾气丸
《金匮要略》

[组成]干地黄八两(240g) 薯蓣(即山药) 山茱萸各四两(各120g) 泽泻 茯苓 牡丹皮各三两(各90g)桂枝 附子炮,各一两(各30g)
[用法]上为细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酒下十五丸(6g),日再服。
[功用]补肾助阳。
[主治]肾阳不足证。腰痛脚软,身半以下常有冷感,少腹拘急,小便不利,或小便反多,入夜尤甚,阳痿早泄,舌淡而胖,脉虚弱,尺部沉细,以及痰饮,水肿,消渴,脚气,转胞等。
[方解]本方证皆由肾阳不足所致。腰为肾府,肾阳不足,故腰痛脚软、身半以下常有冷感、少腹拘急;肾阳虚弱,不能化气利水,水停于内,则小便不利、少腹拘急,甚或转胞;肾阳亏虚,水液直趋下焦,津不上承,故消渴、小便反多;肾主水,肾阳虚弱,气化失常,水液失调,留滞为患,可发为水肿、痰饮、脚气等。病症虽多,病机均为肾阳亏虚,所以异病同治,治宜补肾助阳为法,即王冰所谓:“益火之源,以消阴翳”之理。方中附子大辛大热,为温阳诸药之首;桂枝辛甘而温,乃温通阳气要药;二药相合,补肾阳之虚,助气化之复,共为君药。然肾为水火之脏,内寓元阴元阳,阴阳一方的偏衰必将导致阴损及阳或阳损及阴,而且肾阳虚一般病程较久,多可由肾阴虚发展而来,若单补阳而不顾阴,则阳无以附,无从发挥温升之能,正如张介宾说:“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类经》卷14),故重用干地黄滋阴补肾;配伍山茱萸、山药补肝脾而益精血,共为臣药。君臣相伍,补肾填精,温肾助阳,不仅可藉阴中求阳而增补阳之力,而且阳药得阴药之柔润则温而不燥,阴药得阳药之温通则滋而不腻,二者相得益彰。方中补阳之品药少量轻而滋阴之晶药多量重,可见其立方之旨,并非峻补元阳,乃在微微生火,鼓舞肾气,即取“少火生气”之义。正如柯琴所云:“此肾气丸纳桂、附于滋阴剂中十倍之一,意不在补火,而在微微生火,即生肾气也”(《医宗金鉴·删补名医方论》)。再以泽泻、茯苓利水渗湿,配桂枝又善温化痰饮;丹皮苦辛而寒,擅入血分,合桂枝则可调血分之滞,三药寓泻于补,俾邪去而补药得力,为制诸阴药可能助湿碍邪之虞。诸药合用,助阳之弱以化水,滋阴之虚以生气,使肾阳振奋,气化复常,则诸症自除。
本方配伍特点有二:一是补阳之中配伍滋阴之品,阴中求阳,使阳有所化;二是少量补阳药与大队滋阴药为伍,旨在微微生火,少火生气。由于本方功用主要在于温补肾气,且作丸内服,故名之“肾气丸”。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为补肾助阳的常用方。临床应用以腰痛脚软,小便不利或反多,舌淡而胖,脉虚弱而尺部沉细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 方中干地黄,现多用熟地;桂枝改用肉桂,如此效果更好;若夜尿多者,宜肾气丸加五味子;小便数多,色白体羸,为真阳亏虚,宜加补骨脂、鹿茸等,加强温阳之力;若用于阳痿,证属命门火衰者,酌加淫羊藿、补骨脂、巴戟天等以助壮阳起痿之力。
3.现代运用 本方常用于慢性肾炎、糖尿病、醛固酮增多症、甲状腺功能低下、神经衰弱、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慢性支气管哮喘、更年期综合征等属肾阳不足者。
4.使用注意 若咽干口燥、舌红少苔属肾阴不足,虚火上炎者,不宜应用。此外,肾阳虚而小便正常者,为纯虚无邪,不宜使用本方。吴仪洛称:“此亦为虚中夹邪滞而设尔,若纯虚之证,而兼以渗利,未免减去药力,当用右归丸或右归饮。”(《成方切用》)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1-08-18 21:05 2楼
肾气丸

干地黄240克(后世多用熟地)、山萸肉、山药各120克、泽泻、茯苓丹皮各90克、桂枝(后世多用肉桂)、炮附子各30克,共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次服15~25丸,日服2次,温开水或淡盐汤送下。

此方又名崔氏八味丸、八味地黄丸、桂附地黄丸、桂附八味丸、金匮肾气丸、八味丸等,作为汤剂使用(将剂量参考比例适当减少)时,又称八味地黄汤。

此丸主治肾阳虚,命门火衰,不能生土,脾胃虚寒,而饮食少进,泄泻腹胀;或下元虚衰,阳痿精寒,下腹疼痛,下半身畏冷,夜间多尿,腰酸膝软,头晕耳鸣,小便不利或频数,以及痰饮咳喘(吸气困难)、消渴、脚气等。

本方是以补肾阳为主而阴阳双补的方剂。肾为水火之脏、阴阳之宅。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故以地黄、山药、山萸肉、茯苓、丹皮、泽泻濡润之品补肾阴以壮水之主;肉桂、附子辛润之品补肾阳(命门之火)而益火之源。桂、附的用量为地黄的1/8,正符合《内经》“少火生气”的精神,如用量过大则会造成“壮火食气”而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命门真火既不可衰,亦不可亢。本丸纳桂、附于滋阴药中,意不在补火,而在微微生火,即生肾气,故不叫温肾丸而名之为“肾气丸”。正如张景岳所说:“善补阳者,阴中求阳。”先天之肾火,又可暖生后天之脾土,后天之脾土又可制先天之肾水,水火相互为用。此先后二天相互制约而化生万物之理也。肾主下元,主藏精,司二便,肺为肾之上源,输布精气,金水相生,上下相依,宣发肃降营卫气血,输化不息。知此,则本方所治诸证之理自明。

近代常用此方随证加减治疗性神经衰弱、肾炎、慢性气管炎、哮喘、肺气肿、冠心病、风湿性及类风湿性关节炎、妊娠中毒、功能性子宫出血、原发性高血压、前列腺炎、糖尿病、红斑性狼疮、尿崩症等,经中医辨证属于肾阳虚者。近代药理实验亦证明,八味地黄汤有降低实验动物的高血糖作用;六味地黄汤有降低实验动物肾性高血压作用;单味地黄醇浸膏对离体蛙心低浓度时有强心作用,高浓度则有抑制作用;煎剂对中毒性肝炎有保肝作用;在试管内对某些真菌有一定抑制作用,等等。

我治疗消渴(糖尿病、尿崩症),用本方去附子加五味子、元参、天花粉,特别重用生地,上消及中消明显者再加生石膏30~40克、葛根10克,常常取得良好效果。药方举例如下:

(1)治消渴(糖尿病):生地30~60克,山萸肉10克,山药15~20克,茯苓12克,泽泻10克,丹皮10克,生石膏30克(先下),五味子10克,葛根12克,天花粉15克,天冬10克,紫肉桂2~3克。水煎服,每日1剂。

另用生地30克、山萸肉10克、山药15克、茯苓12克、泽泻10克、丹皮10克、紫肉桂2克、五味子9克,煎水1~2暖水瓶,代水饮,口渴时即饮此水。随着病情减轻,饮水减少,煎水亦渐减少,直至不渴时即可只服汤药,不再煎饮此水。经过较长时间的治疗,可使血糖降到正常水平,尿糖转阴。

(2)治下消(尿崩症):生熟地各20~30克,山萸肉10克,山药12克,茯苓10克,泽泻10克,丹皮10克,紫肉桂2克,五味子6~9克,益智仁9克,覆盆子10~20克,桑螵蛸10~20克,乌药10克。水煎服,每日1剂。

经过较长时间的服用,不但症状消除,全身气力增加,并可使尿比重渐渐恢复正常。

我曾治疗一中年男子,左臼齿疼痛,不红不肿,夜间加重,牙齿微有动摇,经口腔医院以及几个医院口腔科治疗半年多不愈,腰酸腿软,两尺脉弱,诊为肾虚牙痛,用八味地黄汤加减,服药3剂,霍然痊愈。

八味地黄丸再加牛膝、车前子为济生肾气丸,适用于治疗肾阳虚小便不利、脚肿、腰部酸重等症。我用此方随证加减治疗老年男子前列腺肥大,小便不利,证属肾阳虚不能化气利水者,每收满意效果。

本方加五味子、鹿茸,名十补丸,适于治疗肾阴阳俱虚之两尺微弱、耳鸣耳聋、头昏而晕、足冷膝软诸症。

肾阳虚而气喘,吸气比呼气困难,吸气不能深纳丹田,或兼足冷面黑而红、两尺脉细弱诸症,可用本方加炒苏子、杏仁、党参、蛤蚧尾粉(冲服)等治疗。病情重者还可加服黑锡丹,每次服2.5~3克,可补肾平喘。

右归丸与本丸均为补肾阳之剂,但右归丸比肾气丸温补之力更强。凡肾阳虚精血不足之证用肾气丸药力不及者,皆可用右归丸治之。

右归饮与本方相比,温补肾阳之力较大,不但可用于命门火衰之证,因肾阳不足而出现的真寒假热证,也可用之治疗。

注意:肺肾阴虚,阴虚内热而干咳无痰,颧红盗汗,舌红苔少,咽干口燥诸症,皆忌用。


摘自《方剂心得十讲》(焦树德著)
2011-09-11 12:04 3楼
名称:肾气丸

组成:干地黄8两,薯蓣4两,山茱萸4两,泽泻3两,茯苓3两,牡丹皮3两,桂枝1两,附子(炮)1两。

出处:《金匮》卷下。

功效:温补肾阳,引火归源,阴阳双补。暖肾脏,补虚损,益颜色,壮筋骨。补老人元脏虚弱,腑气不顺,固精髓。久服壮元阳,活血驻颜,强志轻身。

主治:肾阳不足,腰痛脚软,下半身常有冷感,少腹拘急,小便不利或小便反多,舌质淡胖,脉虚弱尺部沉细,以及痰饮咳喘、水肿脚气、消渴、转胞、久泄、阴疽等属肾中阳气虚衰者。虚劳腰痛,或短气有微饮,或男子消渴,以饮一斗,小便一斗,及妇人病饮食如故,烦热不得卧,而反倚息者,此名转胞,以胞系了戾,故致此病。脚气上入少腹,少腹不仁。虚劳不足,大伤饮水,小腹急,肾气虚乏,下元冷惫,脐腹疼痛,夜多漩溺,脚膝缓弱,肢体倦怠,

用法用量:每服15丸,加至25丸,酒送下,每日2次。

制备方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各家论述:1.《医经溯洄集》:八味丸以地黄为君,而以余药佐之,非止为补血之剂,盖兼补气也。气者,血之母,东垣所谓阳旺则能生阴血者此也。夫其用地黄为君者,大补血虚不足与补肾也;用诸药佐之者,山药之强阴益气;山茱萸之强阴益精而壮元气;白茯苓之补阳长阴而益气;牡丹皮之泻阴火,而治神志不足;泽泻之养五脏,益气力,起阴气,而补虚损五劳,桂、附立补下焦火也。由此观之,则余之所谓兼补气者,非臆说也。 2.《医方考》:渴而未消者,此方主之。此为心肾不交,水不足以济火,故令亡液口干,乃是阴无阳而不升,阳无阴而不降,水下火上,不相

附注:八味肾气丸(原书卷下)、地黄丸(《圣惠》卷九十八)、八仙丸(《养老奉亲》)、补肾八味丸(《圣济总录》卷五十一)、八味地黄丸(《小儿痘疹方论》)、附子八味丸(《证治要决类方》卷四)、金匮肾气丸(《赤水玄珠》卷七)、桂附八味丸(《简明医彀》卷四)、桂附地黄丸(《简明医彀》卷八)、附桂八味丸(《医方论》)、桂附八味地黄丸(《胎产心法》卷一)。本方方名,《崔氏方》引作“八味九”(见《外台》):改为汤剂,名“肾气汤”(见《普济方》)、“八味地黄汤”
2011-09-11 12:04 4楼
名称:肾气丸

组成:干地黄8分,苁蓉6分,麦门冬4分,远志4分,防风4分,干姜4分,牛膝4分,地骨皮4分,萎蕤4分,薯蓣4分,石斛4分,细辛4分,甘草4分,附子4分,桂心4分,茯苓4分,山茱萸4分,钟乳粉10分,羖羊肾1具。

出处:《千金》卷十九。

功效:补肾。

主治:虚劳。肾气不足,腰痛阴寒,小便数,囊冷湿,尿有余沥,精自出,阴痿不起,忽忽悲喜。

用法用量:每服15丸。渐加至30丸,酒送下,每日3次。

制备方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各家论述:《干金方衍义》:肾气丸于八味丸中裁去丹皮、泽泻,取用其六而分两不侔,且配入远志以通心,防风以通脾,萎蕤、门冬以通肺,牛膝以通肝,惟羊肾、苁蓉专通肾气,其余枸杞根皮通三焦而散虚阳,石斛清胃热而坚筋骨,甘草、干姜温中气而进饮食,细辛搜肝风而利九窍,钟乳助元阳而充百骸,虽云主肾气之劳伤,而实补五脏之不足。
2011-09-11 12:05 5楼
名称:肾气丸

组成:羊肾2具(炙),细辛2两,石斛4两,苁蓉4两,干地黄4两,狗脊1两(黑者),桂心2两,茯苓5两,牡丹皮2两,麦门冬3两(去心),黄耆4两,人参2两,泽泻2两,干姜2两,山茱萸2两,附子2两(炮),薯蓣2两,大枣100枚(取膏)。

出处:《外台》卷十七引《古今录验》。

主治:丈夫肾气不足,阳气虚衰,风痹虚损,腰背痛脚疼,耳鸣,小便余沥,风虚劳冷。

用法用量:每服20丸,渐加至30丸,酒送下,每日2次。

制备方法:上为末,以枣膏合蜜少许为丸,如梧桐子大。
2011-09-11 12:05 6楼
名称:肾气丸

组成:薯蓣3分,石斛3分,苁蓉3两,黄耆3两,羊肾1具,茯苓2两,五味子2两,远志(去心)2两,当归2两,泽泻2两,人参2两,巴戟天2两,防风2两,附子(炮,去皮)2两,干姜2两,天雄(炮,去皮)2两,干地黄2两,独活2两,桂心2两,棘刺2两,杜仲(炙)2两,菟丝子2两。

出处:《千金翼》卷十五。

主治:五劳七伤,脏中虚竭,肾气不足,阴下痒,小便余沥,忽忽喜忘,悲愁不乐,不嗜食饮。

用法用量:每服10丸,稍加至20丸,空腹酒送下,每日3次。

制备方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2011-09-11 12:06 7楼
名称:肾气丸

组成:桂心4两,干地黄1斤,泽泻8两,薯蓣8两,茯苓8两,牡丹皮6两,半夏2两。

出处:《千金》卷十九。

主治:肾气不足,羸瘦日剧,吸吸少气,体重耳聋,眼暗百病。

用法用量:每服10丸,酒送下,1日3次。

制备方法:上为末,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附注:干地黄丸、桂心丸(《普济方》卷二十九)。
2011-09-11 12:07 8楼
名称:肾气丸

组成:石斛2两,紫菀5分,牛膝5分,白术5分,麻仁1分,人参6分,当归6分,茯苓6分,芎?6分,大豆卷6分,黄芩6分,甘草6分,杏仁4分,蜀椒4分,防风4分,桂心4分,干地黄4分,羊肾1具(一方有苁蓉6分)。

出处:《千金》卷十九。

主治:劳损虚羸,伤寒冷,乏力。

用法用量:每服10丸,酒送下,逐渐增加,每日2次。

制备方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附注:本方方名,《普济方》引作“石斛丸”。
2011-09-11 12:07 9楼
名称:肾气丸

组成:轻粉3分,生甘草5分,黄柏1钱,铜绿3分,乳香5分,冰片1分,黄丹5分,没药3分。

出处:《洞天奥旨》卷九。

主治:水流麻根疮。足后跟之下,色赤皮烂,内有肉丝,缕缕状似麻根者。

用法用量:先用苎麻根1把,苦参2钱煎汤1碗洗,疮臭腐后用此方药末掺之。

制备方法:上药各为极细末。
2011-09-11 12:07 10楼
名称:肾气丸

组成:熟地黄8两,菟丝子8两,当归身3两5钱,肉苁蓉5两(酥炙),山萸肉2两5钱,黄柏(酒炒)1钱,知母(酒炒)1钱,破故纸(酒炒)5两。

出处:《竹林女科》卷二。

主治:子淋。因房劳内伤而致热积膀胱,小便淋涩,心烦闷乱。

用法用量:每服50-70丸,空心淡盐汤送下。

制备方法:上为末,酒糊为丸。
2011-09-11 12:08 11楼
名称:肾气丸

组成:苍术1斤(米泔水浸),熟地黄1斤,川姜冬1两,夏5钱,春、秋7钱,五味子半斤。

出处:《保命集》卷下。 功效:养血益肾。补肾虚,消水肿。

主治:阳盛阴虚,脾肾不足,房室虚损,形瘦无力,面多青黄而无常色。

用法用量:每服100-200丸,食前米饮送下或酒送下。

制备方法:上为细末,枣肉为丸,如梧桐子大。

附注:《脉因证治》有川芎,无干姜。
⬅ Y 一贯煎 老茶馆 D 地黄饮子(地黄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