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 《中医内科学》: 淋证[附]尿浊

2011-08-21 16:07 12楼
[附]尿浊

尿浊是以小便混浊,白如泔浆,排尿时并无疼痛为主症的一种病证。

本病的发生,多由饮食肥甘,脾失健运,酿生湿热,或病后湿热未清,蕴结下焦,清浊不分而成。若热盛灼伤脉络,络损血溢,则尿浊夹血。病延日久,脾肾两伤,脾虚中气下陷,肾虚固摄无权,则精微脂液下流;若脾不统血,或肾阴亏损,虚火灼络,也可导致尿浊带血。如再恣食肥甘,或劳欲过度,又可使尿浊加重,或引起复发。

本病初起以湿热为多,治宜清热利湿。病久多脾肾亏虚,治宜培补脾肾,固摄下元。虚实并见者,应予兼顾。

·湿热内蕴

症状:小便混浊或夹凝块,上有浮油,或带血色,或夹有血丝、血块,或尿道有热涩感,口渴,苔黄腻,脉濡数。

治法:清热化湿。

方药:程氏萆藓分清饮加减。

·脾虚气陷

症状:尿浊反复发作,日久不愈,小便混浊如白浆,小腹坠胀,尿意不畅,面色不华,神疲乏力,消瘦,劳倦或进食油腻则发作或加重,舌淡,脉虚数。

治法:健脾益气,升清固涩。

方药:补中益气汤。

可加苍术以健脾化湿浊;若尿浊夹血者,酌加小蓟、藕节、阿胶、旱莲草;若脾虚及肾而见肢冷便溏者,可加附子、炮姜。

·肾元亏虚

症状:尿浊迁延日久,小便乳白如凝脂或冻胶,精神萎靡,消瘦无力,腰酸膝软,头晕耳鸣。偏于阴虚者,见烦热,口干,舌质红,脉细数;偏于阳虚者,面白不华,形寒肢冷,舌质淡白,脉沉细。

治法:偏肾阴虚者,宜滋阴益肾;偏肾阳虚者,宜温肾固涩。

方药:偏肾阴虚者,用知柏地黄丸合二至丸;偏肾阳虚者,用鹿茸补涩丸。
2011-08-21 16:08 13楼
【文献摘要】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淋家不可发汗,汗出必便血。”

《诸病源候论·淋病诸候》:“诸淋者,由肾虚而膀胱热故也。……肾虚则小便数,膀胱热则水下涩,数而且涩,则淋沥不宣,故谓之淋。”“石淋者,淋而出石也。肾主水,水结则化为石,故肾客沙石。肾虚为热所乘,热则成淋,其病之状,小便则茎里痛,尿不能卒出,痛引少腹,膀胱里急,沙石从小便道出,甚者塞痛令闷绝。”“膏淋者,淋而有肥,状似膏,故谓之膏淋,亦曰肉淋。此肾虚不能制于肥液,故与小便俱出也。”“劳淋者,谓劳伤肾气而生热成淋也。肾气通于阴,其状尿留茎内,数起不出,引小腹痛,小便不利,劳倦即发也。”“热淋者,三焦有热,气搏于肾,流人于胞而成淋也,其状小便赤涩。”“血淋者,是热淋之甚者,则尿血,谓之血淋。心主血,血之行身,通遍经络,循环府藏,劳甚者则散失其常经,溢渗入胞,而成血淋也。”“寒淋者,其病状先寒战然后尿是也,由肾气虚弱,下焦受于冷气,人胞与正气交争,寒气胜则战寒而成淋,正气胜战寒解,故得小便也。”

《丹溪心法·淋》:“痛者为血淋,不痛者为尿血。……血淋一证,须看血色分冷热,色鲜者,心、小肠实热;色瘀者,肾、膀胱虚冷。……若热极成淋,服药不效者,宜减桂枝五苓散加木通、滑石、灯芯、瞿麦各少许,蜜水调下。”

《医宗必读·淋证》:“气淋有虚实之分。”

《金匮翼·诸淋》:“初则热淋、血淋,久则煎熬水液,稠浊如膏如沙如石也。夫散剂利小便,只能治热淋、血淋而已。其膏、沙、石淋,必须开郁行气,破血滋阴方可也。”

《景岳全书·淋浊》:“淋之初,病则无不由乎热剧,无容辨矣。但有久服寒凉而不愈者,又有淋久不止及痛涩皆去,而膏淋不已,淋如白浊者,此惟中气下陷及命门不固之证也。故必以脉以证,而察其为寒为热为虚,庶乎治不致误。……治淋之法,大都与治浊相同。凡热者宜清,涩者宜利,下陷者宜升提,虚者宜补,阳气不固者宜温补命门。”
2011-08-21 16:08 14楼
【现代研究】

·中医药治疗膀胱炎、肾盂肾炎的临床研究

肾盂肾炎、膀胱炎临床表现以尿频、尿急、尿痛或排尿不尽感,腰酸痛或小腹胀痛,小腹或脊肋角压痛、叩击痛,或脓尿为特征。属中医淋证范畴。文献中报道中医药治疗泌尿系感染疗效肯定,副作用小,复发率低。周氏认为淋证主要为热毒蕴结、下焦膀胱气化受阻,采用五味消毒饮加味治疗急性肾盂肾炎48例,治愈率81%,总有效率95.8%[江西中医药1993;(2):31]。姬氏报道用清热化瘀法治疗湿热淋50例,突出湿热郁遏气机,气滞血瘀病机特点,强调清化湿热、化瘀和络为法,临床治愈率50%,有效率90%[江西中医药1994;(5):33]。李氏治疗劳淋326例(慢性肾盂肾炎157例,慢性膀胱炎169例),分为气阴两虚兼膀胱湿热型,及肾阴虚、肾阳虚、肾阴阳两虚、气滞血瘀分别兼膀胱湿热型,治疗标本兼顾,6周为1个疗程,一般服药1-2个疗程,结果慢性肾盂肾炎治愈123例(78.34%),有效率96.82%,慢性膀胱炎治愈146例(86.39%),有效率98.32%。随访·254例远期疗效,完全治愈率87%[全国中医肾病第六次学术研讨会论文辑要1990:17]。

·中医药治疗泌尿系统结石病的临床研究

尿路结石属中医石淋范畴。中医治疗尿路结石包括排石疗法和溶石疗法。排石疗法不仅采用通淋排石、清热利尿,还兼用行气活血、化瘀散结,对体虚者还辅以补肾、温阳、益气等法。如安氏等采用补肾活血利水法防治肾、输尿管结石200例,效果满意。其中男149例,女51例,年龄19—68岁之间,平均36.8岁;病史1天至4年,平均4个月。其中经B超或X线平片检查肾结石104例,输尿管结石96例。结石横径在0。3-1.Oem之间。单发结石128例,多发结石72例。经B超或IVP检查有肾积水者86例。方剂由熟地、黄芪、三棱、莪术、金钱草、滑石等组成。制成冲剂,每袋13g,每次1袋,每日3次口服,本组病例服药时间最短3天,最长4年,平均6个月。结果;结石排出或经检查消失者视为排石,肾结石移至输尿管或输尿管结石移动1.Oem以上视为移动。肾结石排石59例(56.73%),移动25例(24%),无变化20例(19.23%),总有效率77.88%;输尿管结石排石82例(85.4%),移动8例(8,3%),无变化6例(6.25%),总有效率96.87%。排石率达70.5%,显示本法方药有较好的排石作用,长期服用还有较好的抑制原有结石增大,防止新生结石形成的作用(中国医药学报1997;(4):20)。
⬅ G 《中医内科学》:关格 老茶馆 L 《中医内科学》:癃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