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体质讨论资料(一)

2008-07-03 11:45 楼主
岐黄中医1群 2008年7月3日(星期四) 上午08:55
作者:胡来元
经典文献研究


周氏等认为《内经》首先提出了比较全面的体质分型,在一定程度上揭示出体质的基本特征,并将其分型具体归纳为五行分法(木、火、土、金、水),肥瘦分法,勇怯分法,阴阳分法(太阴、太阳、少阴、少阳、阴阳平和),情志分型(形乐志苦、形乐志乐、形苦志乐、形苦志苦、形数惊恐)。李氏则就《内经》从男女、老幼、肥瘦、刚柔等角度对体质的特点和表现进行总结。母国成将《内经》体质分类概括为纵向(年龄、发育)和横向(五行分法、四象分法、实体形象分法)两大类,并认为五行分法“注重人之表象”,四象分法“偏重人体之内涵”,而实体分法(即肥瘦、缓急分类)“分型简练,指征明确”,并指出这些分法“既不统一,亦不完善”,必须总结提高。王琦对《内经》体质分类特点进行总结,认为其:1、是在对体质、性格差异的实际观察中总结出来的;2、承认体质的客观性;3、认为体质是可变的;4、反映了“形神合一”的思想。但其缺陷是带有很大的直觉性,对体质的描述较笼统,晦涩等。《伤寒论》作为中医最早的临床专著,其有关体质论述也逐渐受重视。赵氏对《伤寒论》中人的体质分型按阴阳量的偏差分为四类:一、阳偏胜;二、阴偏胜;三、阳偏虚;四、阴偏虚。从邪气侵入人体易形成的证候群分析,有人将《伤寒论》的体质分为强人、羸人、阳盛、阴虚、寒湿等六类。刁氏研究了《金匮要略》中与体质相关的16篇中的36条原文,总结其对体质的分类有三个方面:1、平人体质,即正常健康人;2、诸家体质,如原文所举疮家、衄家、亡血家、失精家、湿家、中寒家等;3、肥瘦体质:形态上有余于外,不足于内属肥人体质,形态瘦小,素体阴血不足为瘦人,并总结其分类特点是把不同人群体质分类与病证联系起来。郑氏由《伤寒论》的证治规律提出“伤寒六经人”的假设,依据六经所概括之脏腑功能在常态下偏盛、偏衰及由此造成的整体阴阳之气的多少来划分出六经的体质,并对其在发病传变和治疗上的规律进行了系统整理。这的确是很有创造性和启发性的思路(参见附录3)。


其实最早提出“体质”二字的是温病大家叶天士。有人对温病体质学说进行专门研究,将温病中的体质类型分为阴虚质、阳虚质、痰湿质、瘀血质、气虚质五类,并认为不同的体质决定不同的传变。现代研究中医体质分类学说并没有沿着《内经》、《伤寒》的框架发展下去,到明清以后,逐渐朝病理及治疗靠近,多从禀赋强弱、饮食好恶、气血盛衰、病邪从化等角度达到临床实用化,这也是当代体质分型思路的主要脉络。从现有资料看,当今对体质分类的意见可归为以下几类:


辨证分型


这类分型的特点是将辨证诊断的模式直接移植到体质分类上。典型的代表是王琦的7分法,将所有人的体质分为正常质、阴虚质、阳虚质、痰湿质、湿热质、气虚质、瘀血质七种。其它分类意见也很多,但总的来说,都离不开阴阳、虚实、气血、寒热、痰湿、瘀滞等要素,由于在要素的组合上未能形成统一认识,故体现在具体分类意见上也很不统一。如母国成的九分法,就是由王琦的七分法中除去正常质、湿热质,加上苍白质(血虚)、冷激质(阴盛)、奋力质(阳盛)、结障质(气滞)而构成。其它还有许多体质分型与此大同小异。由于这一思路对辨证观念的继承性,因而在体质调查中也广为采用。如贺氏等将人群分为正常、阴虚、阳虚、阴阳两虚、痰湿和瘀滞质六类,调查2268例人群资料的体质分布情况。孙氏等将人群分为偏阴虚、偏阳虚、偏气虚、偏血瘀、偏湿盛型及正常型六种,从基础生理常数及血液检查反映各型间的差异。这种分类思路的优势是易被人接受,但其缺陷也是显而易见的:1、分型角度颇有随意性,不易形成系统化;2、容易与“证”混为一谈。何氏指出:“以往的作者有意无意的把体质和病证扯为一谈。如阴虚、阳虚、痰湿、湿热、气虚、瘀血等基本是一些‘证’的名称,其尾添上‘质’字,并没有改变其内涵,这样人们很自然的把体质和辨证等同起来,体质也就失去了它自身的特定的含义和研究价值”。3、无法避免“正常质”的存在。“正常质”是否正常?何氏认为,这种仅着眼于病理的倾向是不妥的,笼统的正常质不足以说明绝大多数人的体质情况。因此,何氏主张以偏寒偏热为一维,偏虚偏实为一维,偏湿偏燥为一维,作立体展开,接近坐标交叉点的空间域假设为均衡型,每个个体都可以在这些立体坐标中找到对应点。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 《太素》撰著具体时间新证 老茶馆 〖红军针药起大症系列〗 种广棣脑出血60ml手术后偏瘫、失语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