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脉为何还分寸关尺?

2009-09-21 01:06 12楼
数脉和迟脉中间还隔着个不数不迟的正常频率脉搏,在同一个人的脉搏出现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这有些不能理解!!!不管是西医解剖学还是中医理论谁要是解释通了我送他一百朵鲜花!!!
2009-09-21 01:11 13楼
刚看到此帖,一部数,六脉必数,学习脉学最忌讳断章取义.
2009-09-21 09:38 14楼
13# liujianli0371
对呀刘老,我说了那么多,就是这个意思。
那本书上这样写:"寸数主上焦有热,关数主中焦有热,尺数主阴虚火旺"
我的理解是,数脉是所有六脉都数,何来寸数,关数,尺数?
前天我给自己号脉,号出了个数脉(脉搏每分钟90多),当然了,寸也数,关也数,尺也数。那么按照书中的说法是不是就说明,我上焦有热,我中焦也有热,我还有阴虚火旺?
我看到书中这样写的第一反应就是,这书的语言逻辑不通。
2009-09-21 11:42 15楼


《金匮》胸痹篇:“寸口脉沉而迟,关上小紧数”
2009-09-21 12:10 16楼
像这种脉象不会同时出现的,走两极化了。

不会有火和水能共容的, 阴和阳也一样,阴多阳必少,阳多阴必少。
2009-09-21 12:27 17楼
:"胸痹之病,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气,寸口脉沉而迟,关上小紧数,栝蒌薤白白酒汤主之。"
本条论述胸痹典型的证治与方药,从表面文字来看,仲景论脉象言迟复言数,迟数并见,犹似矛盾,令人费解,历代医家对此注释不一,主要有以下8种观点。
①衍文说。即对"数"字避而不谈。代表医家为程林,如谓:"寸脉沉迟,关脉小紧,皆寒客上焦之脉。数字误。"(《直解》)五版教材《金匮要略讲义》即从程氏之说。又如张璐云:"寸口脉沉迟者,阳气衰微也;关上小紧者,胃以上有阴寒结聚。"(《张氏医通》)张氏避"数"而不谈,规划教材《金匮要略选读》则从《张氏医通》注释不及数脉,其意数字亦是衍文,皆遵此说。
②数为疾促说。吴谦等谓:"寸口脉沉而迟,沉则为里气滞,迟则为脏内寒,主上焦脏寒气滞也。关上小紧而疾,小为阳虚,紧疾寒痛,是主中焦气急寒痛也。"(《金鉴》)认为数脉为疾脉,促脉之义。金寿山亦持此说:"寸口脉沉而迟,关上小紧数,一条脉中迟数不可以同见,但是,在古书上往往有这样的描述,古人不至荒谬若此。实际上这个'数'不是'迟数'的'数'而是短促的形容词。"(《金匮诠释》)
③两种病情说。沈明宗认为,这是两种病情同时存在的结果。沈明宗曰:"迟下当有一若字……盖此论当以寸口脉沉而迟为虚寒之证;关上小紧数,栝蒌薤白白酒汤为寒实之证,另作一节解,否则岂有迟数二脉同见之理哉。"(《编注》)
④数为燥火,阳遏说。徐彬曰:"寸口主阳,因虚伏而不鼓则沉而迟;关主阴,阴寒相搏则小紧而数。数者,阴中挟燥火也。"(《论注》)周扬俊亦言:"阴寒凝泣,阳气不复自舒,故沉迟见于寸口,理自然也。乃小紧数复显于关上者何耶?邪之所聚,自见小紧,而阴寒所积,正足以遏抑阳气,故反形数。"(《二注》)尤怡在《心典》中提出"阳气失位"之说,与此大体雷同。
⑤紧数类弦说。迟继铭撰文提出:"仲景言脉数,含义有二。一指至数而言,即脉来一息六至谓数,多为热证。……仲景言数又指脉势而论,即脉来急迫并非指至数快。……如《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篇:'其脉数而紧乃弦,状如弓弦,按之不移,……。'由仲景言数含义不同可见,'关上小紧数'的'紧数'之脉当理解为'弦'脉。如此则仲景'寸口脉沉而迟,关上小紧数'之义则明。此即为仲景所言"阳微阴弦"均以脉象寓病机。"(《黑龙江中医药》1986年第1期)。殷品之的《金匮要略讲义》(上海市中医文献馆,1982年6月)及南京中医学院《金匮要略学习参考资料》皆以紧数类弦立说。又如陈纪藩《金匮要略》高级参考丛书指出:本条脉象中"迟"、"数"二字不能作脉率的快慢理解,"迟"是迟滞不前之象,"数"是躁动不宁之象,王叔和曾云:"数脉去来促急。"故"数"可理解为短促的形容词,"关上小紧数",为前条"阴弦"的具体化,今阴寒水气循中焦上乘阳位,见关上之脉细小紧急而躁动不宁,是胃脘有痰浊水饮积聚之征,实质上即是弦脉。
⑥句读异位说。邓家刚从此条断句的位置不当立论,认为此"数"应释为屡次,多次,频繁之义。此句应断为:"寸口脉沉而迟,关上小紧,数栝蒌薤白白酒汤主之。"即多次使用栝蒌薤白白酒汤治疗。(《广西中医药》1984年第6期)
⑦心律失常说。吕志杰从临床出发,提出此脉象实为心律失常的表现……若一个心率较快的胸痹患者,其室性早搏二联律时断时续,则可见"寸口脉沉而迟,关上小紧数。"这是因为,患者的心率与脉率如果是100次/分,可谓数脉,此时诊其关脉便为"小紧数"(诊寸脉或尺脉亦可为小紧数)。而室早形成二联律时,其心率仍然是100次/分,而在脉率上则表现为50次/分,可谓迟脉。此时诊其寸脉便为"沉而迟"(诊关脉或尺脉亦可为沉而迟)。但须注意,这种迟数同见的脉象是在诊按三部九候的不同时间获得的。相同时间内迟数是不能同见的。(《国医论坛》1990年第2期)
⑧数薮通假说。王付等撰文分析了一些注家观点后指出:如何客观地正确地评价仲景言"寸口脉沉而迟,关上小紧数"的临床表现,其至为关键的是对"数"字的含义理解,揆度仲景所言"数"字,并非指脉象,而是以"数"即"薮"之通借也。溯源《说文》:"数,所(suo)矩(ju)切","薮,苏(su)后(hou)",是知"数"与"薮"为双声通借字。又《中华大字典》云:"数,苏(su)谷(gu)切",又"爽(shuang)主(zhu)切,"薮,苏(su)后(hou)切,"又"爽(shuang)主(zhu)切,……按令本汉文作,宋祁日数音"。可见"数"与"薮"两字既是双声叠韵通借,又是双声通借。由此可知仲景言"数"当为"薮"之假借字。其"薮"字之义如《中华大字典》云:"物之归也","禽之府也","求也"。约而言之,言薮者,指物聚于显彰之位也。于原文"关上小紧"言数(薮)而不于"寸口脉沉而迟"言数(薮),是因为仲景辨本胸痹痛,"寸口脉沉而迟"者故为阳虚特征,其虽有阳虚,但阴寒饮邪充盛且占矛盾的主要方面,特言"关上小紧"数(薮)者,以揭示关上小紧脉象更为突出。可见仲景借数为"薮"之假借,点明辨证求机的关键,足知仲景辨证用心良苦,非见一斑矣。(《江西中医学院学报》1992年第2期)
上述观点中的"衍文说"在毫无文献依据的情况下提出,显然是回避问题;"两种病情说"指出当为虚寒证与寒实证两种病情,但为何采用同一首方剂治疗,数字含义仍未明示。王付等从临床实际提出:脉数见于虚寒者多,而见于实寒者少,沈氏之言正与临床相反,故于理欠妥也。(《江西中医学院学报》1992年第2期)"数作燥火解"又与栝蒌薤白白酒汤的温药相悖;"句读异位说"解为"多次"使用栝蒌薤白白酒,这种习文方法少见,一般皆为"××方主之";综上,若细思之,当以"紧数类弦说","数为疾、促说"及"心律失常说"三种观点似较合理。理解仲景原文应前后联系,即病机与治法方药相吻合,而非孤立看待,本篇第1条提出"阳微阴弦"是胸痹的总病机,反映了上焦阳虚,胸阳不振,中下焦阴寒内盛,水饮内停。而第3条言胸痹的典型脉证,自当不能脱离前条旨意,仲景于此言"关上小紧数"是指脉势而论,即脉来急迫。"紧数"之脉是以"数"饰"紧",紧主寒,关上小紧而疾,小为阳虚,紧疾寒痛,是主中焦气急寒痛也,此阴寒内盛之象,虽"数"而非主有热,当是"阴弦"于中焦的具体表现,阳气一虚,诸寒阴邪,得以乘之,胸背之气,痹而不通,故发为胸痹。《腹满寒疝宿食篇》说:"脉数而紧,乃弦,状如弓弦。"说明紧与数相同的形态,就是紧急躁动之象,即是弦脉,这是痰浊之邪气盛,与第一节之'阴弦'相同。至于"心律失常说",则是结合西医理论,认为临床上可见到某些心律失常的病人,其脉律可时迟、可数,从而说明胸痹病人的脉象具有不恒定性。但西医病名也当遵中医辨证之法加以诊治,仅供参考。
2009-09-21 12:28 18楼
水火共容成酒
酒属阳还是属阴?
2009-09-21 12:50 19楼
没想到我的一个小问题竟然引出这么多问题。真是学到东西了。
不过通过我的阅读,我还是理解了,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一脉数则六脉都数。所以通常情况下脉象表述为“寸数浮,尺紧数”之类,是不合语言逻辑的。正确的表述方式应该为“数脉,寸浮、尺沉”之类。
中医学有点缺乏严密的数学精神,缺乏逻辑严密性导致中医古籍上难以理解的表述太多,一句“寸口脉沉而迟,关上小紧数”传到现在竟然有八种不同的解释。而一本《几何原本》传到现在,从来没有误读,《数学原理》也不会出现不同的解释。区别就在于,是否有逻辑的严密精神。
2009-09-21 15:26 20楼
19# 老青蛙

‘学而不思则罔’

说明 老青蛙 才是真正读书的

在《脉学心悟》中也把数脉解释成不指至数而指脉势,此说对理解《金匮》以及古籍中类似问题是有好处的,但作为迟、数脉的定义,就会出现更多的问题
⬅ 病案探讨之胸胁胀痛案 老茶馆 《内证观察笔记》的出后的感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