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 五积散

2011-09-18 12:12 楼主
【名称】 五积散
【出处】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 白芷、川芎、甘草(炙)、茯苓(去皮)、当归(去芦)、肉桂(去粗皮)、芍药、半夏(汤洗七次),各三两。陈皮(去白)、枳壳(去瓤、炒)、麻黄(去根、节),各六两。苍术(米泔浸、去皮)二十四两,乾姜四两,桔梗(去芦头)十二两,厚朴(去粗皮)四两。
【功用】 调中顺气,除风冷,化痰饮。
【主治】 治脾胃宿冷,腹胁胀痛,胸膈停痰,呕逆恶心;或外感风寒,内伤生冷,心腹痞闷,头目昏痛,肩背拘急,肢体怠惰,寒热往来,饮食不进;及妇人血气不调,心腹撮痛,经候不调,或闭不通,并宜服之。
【用法】 每服三钱,水一盏半,入生姜三片,煎至一中盏,去滓,稍热服。如冷气奔冲,心、胁、脐、腹胀满刺痛,反胃呕吐,泄利清谷,及倂癖症瘕,膀胱小肠气痛,即入煨生姜三片、盐少许同煎。如伤寒时疫,头痛体疼,恶风发热,项背强痛,入葱白三寸、豉七粒同煎。若但觉恶寒,或身不甚热,肢体拘急,或手足厥冷,即入炒茱萸七粒、盐少许同煎。如寒热不调,咳嗽喘满,入枣煎服。妇人难产,入醋一合同煎服之。并不拘时候。
【方论】 清•喻 昌:按此一方,能治多病,粗工咸乐用之。而海藏云:麻黄、桂、芍、甘草,即各半汤也;苍术、甘草、陈皮、厚朴,即平胃散也;枳壳、桔梗、陈皮、茯苓、半夏,即枳杏二陈汤也。又川芎、当归治血,兼干姜、厚朴散气。此数药相合,为解表、温中、泄湿之剂,去痰、消痞、调经之方。虽为内寒外感表里之分所制,实非仲景表里麻黄、桂枝、姜、附子的方也。(医门法律)

清•张 璐:此方本平胃为主,参以二陈,专主内伤生冷;又合桂枝、麻黄,但少杏仁故兼治外感寒邪;加以四物去地,而合甘草、干姜,为治血中受寒之圣药;枳、桔、甘草并为清气治嗽这这首主主;白芷一味为都梁丸,专走阳明而治风热头痛;桂、苓、甘、术换苍术以涤饮散邪,使饮半从表散;内藏小半夏茯苓汤,令未尽之饮乃从小便而驱之。古人以消食必先涤饮,发散必用辛温,此虽类集十余方而不嫌冗杂者,得辛温散邪之大旨也。但杂合复方,原不拘全用,如无血病,无藉芎、归;设不咳嗽,何烦枳、桔?若非头痛,都梁奚取?苟或有汗,麻黄安施?要在临床谛审出入,斯可与言复之妙用也。(《伤寒绪论》)

清•汪 昂:此阴阳表里通用之剂也。麻黄、桂枝所以解表散寒,甘草、芍药所以和中止痛,苍术、厚朴平胃土而祛湿,陈皮、半夏行逆气而除痰,芎、归、姜、芷入血分而祛寒湿,枳壳、桔梗利胸膈而清寒热,茯苓泻热利水,宁心益脾,所以为解表温中除湿之剂,去痰消痞调经之方也。一方统治多病,惟活法者变而通之。(《医方集解》)

清•徐大椿:经腑中寒,营气壅遏,而胃气不化,湿伏于中,故腹痛、吐泻、身疼、发热、寒焉。麻黄开表逐邪于外,干姜温胃散寒于中,白芷散阳明之邪,川芎散厥阴之邪,当归养血益营,白芍敛营和血,茯苓渗湿和脾气,半夏除痰燥湿邪,枳壳泻逆气以止吐,厚朴宽中州以止泻, 桂暖血温营,苍术强脾燥湿,桔梗清咽膈,会皮理胃气,甘草以和表里也,生姜散寒邪,葱白通气。使表里两解,则血气注勇往直前而脾胃调和,腹痛吐泻无不退,身疼发热无不除,何恶寒之有?此温中散寒之剂,为寒中经腑之 方。(《医略六书•杂病证治》)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2-02-08 08:11 2楼
名称: 五积散

别名:五积散

组成: 石榴皮2分,荆三棱2分,巴豆2分,五灵脂2分,甜葶苈2分,大戟2分,芫花2分,甘遂2分,杏仁2分,大黄2分,乌梅2分,盐豉2分。

出处: 《普济方》卷一六八。

主治: 五积六聚,并酒积蛊气所伤。

用法用量: 每服1钱,空心温酒调下,病重2钱。如为丸,以醋打糊为丸,如绿豆大。每服15丸至30丸。伤酒,葛根汤送下;伤食,

盐汤送下;气蛊,木香汤送下;水蛊,樟柳根汤送下。

制备方法: 上药以头醋3碗,煮尽干,于砂锅内炒黄色,加陈皮、青皮、木香、瞿麦、豆蔻、砂仁6味在内,一处相和,研为细末。
2012-02-08 08:12 3楼
名称: 五积散

别名:五积散
组成: 苍术20两,桔梗20两,枳壳6两,陈皮6两,芍药3两,白企3两,川芎3两,川归3两,甘草3两,肉桂3两,茯苓3两,半夏(汤泡)3两,厚朴4两,干姜4两,麻黄(去根节)6两。

出处: 《理伤续断方》。 功效:发表温里,顺气化痰,活血调经。调中顺气,除风冷,化痰饮。助气催产。解表温中,消痞调经。

主治: 外感风寒,内伤生冷,身热无汗,头痛身痛,肩背拘急,胸满恶食,呕吐腹痛;以及脚气痹痛,疮疡痈疽,妇女血气不和,心腹疼痛,月经不调等属于寒湿者。阴经伤寒,脾胃不和。太阴伤寒,积聚腹痛。感寒发疟初作。寒湿伤肾,气滞腰疼,不可俯仰。产后身痛,兼感寒伤食。身热无汗,头痛身痛,项背拘急,胸满恶食,呕吐腹痛。冷秘,寒疝,寒疟,恶寒无汗。附骨、咬骨二疽,初起不红不热,如同伤寒,渐次漫肿无头,筋骨疼痛,腿不能伸者。

用法用量: 每服3钱,水1盏,加生姜3片,煎至半盏热服。凡被伤头痛,伤风发寒,姜煎2钱,仍入葱白,食后热服。

制备方法: 上除枳壳、桂2件外,余锉细,用慢火炒,令色变摊冷,入枳壳、桂令匀。

各家论述: 1.《医方集解》:此阴阳表里通用之剂也。麻黄、桂枝所以解表散寒;甘草、芍药所以和中止痛;苍术、厚朴平胃土而祛湿;陈皮、半夏行逆气而除痰;芎、归、姜、芷入血分而祛寒湿;枳壳、桔梗利胸膈而清寒热;茯苓泻热利水、宁心益脾。所以为解表温中除湿之剂,去痰消痞调经之方也。一方统治多病,惟治法者变而通之。 2.《方剂学》:本方为治寒、湿、气、血、痰五积而设,故名五积散。方中麻黄、白芷发汗解表,干姜、肉桂温里祛寒,为本方的主要部分;配伍苍术、厚朴燥湿健脾;陈皮、半夏、茯苓理气化痰;当归、川芎、芍药活血止痛。桔梗与枳壳

附注: 催生汤(《医方类聚》卷二二九引《简易方》)、异功五积散(《医方类聚》卷五十六引《管见大全良方》)、熟料五积散(《医方集解》)、百病无忧散、调中健胃汤(《郑氏家传女科万金方》卷一)。本方诸药生用,名“生料五积散”(见《易简方》);《得效》本方去麻黄,名“异功散”。
2012-02-08 08:12 4楼
名称: 五积散

别名:五积散

组成: 苍术2钱,白芷2钱,法夏(姜汁炒)2钱,桔梗2钱,川芎2钱,银花1钱5分(姜汁炒),僵蚕1钱5分(姜汁炒),厚朴(姜汁炒)1钱,枳壳1钱,粉草1钱,煨姜3片。

出处: 《白喉全生集》。

主治: 白喉寒证,白见于关内,成点成块,或满喉俱白,色如凝膏,喉内淡红微肿,时痛时止,头项强痛,身重,恶寒发热,咳嗽

结胸,声低痰壅,舌苔必白而厚,不思饮食,目眩倦卧,或手足冷逆,欲吐腹痛。

用法用量: 水煎服。
2012-02-08 08:13 5楼
名称: 五积散

别名:五积散

组成: 苍术20两,桔梗10两,陈皮6两(去白),吴白芷子两,厚朴2两(去皮),枳壳4两(麸炒),官桂(去皮)春夏用3两,秋冬用4两,芍药1两,白茯苓1两(去皮),当归2两,人参2两,川芎1两半,甘草3两,半夏1两(洗7遍),干姜春夏用1两半,秋冬用3两。

出处: 《博济》卷二。

主治: 一切气。阴气伤寒,或脾胃不和,内伤冷食,浑身疼痛,头昏无力,或痰逆,或胸膈不利、气壅,或多噎塞,饮食不下,及元气攻刺,两胁疼痛;女人血海久冷,月候不匀,走疰腹痛及不行,或产前胎不安,伤胎腹痛,或难产、胎死腹中者。

用法用量: 以末2钱,水1盏,煎至7分服。

制备方法: 上各洗净,焙干。除官桂、桂壳另杵外,诸药同为粗末,分作6分,于大铁锅内以文武火炒令微赤黄熟为度,不可令焦,取出以净纸衬,安板床下,候冷,却入前枳壳、官桂末和匀,密器内收贮。

加减: 若阴气伤寒,手足逆冷,或睡里虚惊,及虚汗不止,脉气沉细,面青,或手足冷,心多呕逆,宜入顺元散1钱,同煎热服;如妇人生产痛阵疏及艰难,经2-3日不生,胎死腹中,或产母顿无力,产户干,宜入顺元散同煎,以水7分,酒煎数10沸,相次吃两服;遍身烦热头痛,每服更入葱白1茎,豉7粒,同煎服之。
2012-02-08 08:13 6楼
名称: 五积散

别名:五积散

组成: 白芷2分,川芎2分,桔梗1分半,芍药2分,甘草(炙)2分,茯苓2分,当归2分,桂枝2分,半夏2分,陈皮5分,枳壳5分,麻黄5分,苍术1钱,厚朴4分。

出处: 《痘疹心法》卷二十三。

主治: 冬月痘出不快。

用法用量: 上除桂、枳2味别为粗末外,12味锉细,慢火炒令转色,摊冷,次入2味末,令匀。水1盏半,加生姜3片,煎1盏,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2012-02-08 08:14 7楼
名称: 五积散

别名:五积散

组成: 肉桂、干姜、当归、白芍、半夏、枳壳、桔梗、白芷、麻黄、川芎各等分。

出处: 《虺后方》。

主治: 阴阳两感,内伤生冷,外伤风寒,头疼呕吐,满身拘急,腹痛,憎寒发热。

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加生姜、大枣、葱,煎汤下。
2012-02-08 08:14 8楼
名称: 五积散

别名:五积散

组成: 白芷3钱,桔梗3钱,当归3钱,陈皮6钱,川芎2钱,甘草2钱,茯苓2钱,枳壳2钱,半夏2钱,麻黄2钱,肉桂4钱(姜汁炒),厚朴4钱(姜汁炒),生姜3片,葱白7枚。

出处: 《周慎斋遗书》卷八。

主治: 肿病,脉浮无力。

用法用量: 为散服。
2012-02-08 08:15 9楼
名称: 五积散

别名:五积散

组成: 苍术、厚朴、陈皮、甘草、干姜、桂心、半夏、枳壳。

出处: 《症因脉治》卷四。

主治: 寒积泻痢。
⬅ G 滚痰丸 老茶馆 T 天门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