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参

2011-09-22 14:22 楼主
【拼音名】Shā Shēn

【别名】南沙参、泡参、泡沙参

【来源】为桔梗科沙参属植物四叶沙参Adenophora tetraphylla (Thunb.) Fisch.[A. berticillata (Pall.) Fisch.]、杏叶沙参A. axilliflora Borb [A. stricta Miq.]或其同属植物,以根入药。秋季刨采,除去地上部分及须根,刮去粗皮,即时晒干。

【原形态】
1、四叶沙参(轮叶沙参)多年生草本,高30~50厘米。主根粗肥,长圆锥形或圆柱状,黄褐色,粗糙,具横纹,顶端有芦头。茎常单生,少有丛生,除花序外不分枝,无毛。基生叶成丛,卵形、长椭圆形或近圆形;茎生叶常4片轮生,偶有5~6片轮生,外形变化很大,由卵形、披针形至条形,长4~8厘米,宽1.5~3厘米,边缘有粗锯齿、细锯齿至全缘,叶越宽,齿越粗。夏季开花,花序圆锥状,下部花枝轮生,顶部花枝有时互生;花萼光滑而小,杯状,先端5裂,裂片条状;花冠蓝色,窄钟形,长约1厘米,先端5浅裂;雄蕊5;雌蕊1,下部具肉质花盘,花柱细长,突出花冠外,柱头2裂,子房下位。蒴果球形而稍扁,孔裂,含有多数种子。
2、杏叶沙参 多年生草本,高60~100厘米,全株被白色细毛。主根粗肥,细长圆锥形。茎单一,直立,上部分枝。基生叶有长柄,叶片广卵形;茎生叶互生,有短柄或无柄;叶片卵形或窄卵形,长3~7厘米,愈向上部叶愈窄小,边缘有粗细不等的锯齿。夏季开花,宽相近,蓝色。蒴果近球形。

【生境分布】
1、四叶沙参(轮叶沙参) 生于山野阴坡草丛中、林缘或路边。分布于东北及河北、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广东、贵州、云南等地。
2、杏叶沙参 生于路旁、山坡石缝或草丛中。分布于华东、中南及四川等地区。

【化学成份】
1、四叶沙参的根含三萜类皂甙为沙参皂甙(C30H58O4)。
2、杏叶沙参的根含呋喃香豆精类:花椒毒素(xanthotoxin 或 ammoidin,为8-甲氧基补骨脂素)。

【药理作用】
1、本品有祛痰作用,可持续4小时以上。
2、沙参的1:40浸液无溶血现象,但能与红血球作用变色而发生混浊沉淀。

【性味】甘,凉。

【功能主治】清热养阴,润肺止咳。主治气管炎,百日咳,肺热咳嗽,咯痰黄稠。

【用法用量】2~4钱。

【附方】肺热咳嗽无痰,咽干:(南)沙参、桑叶、麦冬各4钱,杏仁、贝母、枇杷叶各3钱。水煎服。

【备注】
同属植物凡主根粗壮者均可作沙参(南沙参)入药,常见的还有以下数种:
1、阔叶沙参Adenophora pereskiaefolia (Fisch. ex Roem. et Schult.) Fisch., ex Loud.。分布于吉林、辽宁、河北、山西、陕西、山东、安徽等省。
2、山沙参Adenophora potaninii Korsh.。分布于河北、陕西、甘肃、青海、四川等省。
3、长柱沙参Adenophora stenanthina (Ledeb.) Kitag.,分布于东北各省。
4、柳叶沙参Adenophora coronopifolia Fisch.,分布于东北各省。
5、线齿沙参Adenophora capillaris Hemsl.,分布于四川省。
6、西南沙参Adenophora buueyana Diels,分布于四川、云南等省。
7、百合叶沙参Adenophora lilifolioides Pax et Hoffm.,分布于西藏。
8、紫沙参Adenophora paniculata Nannf.,分布于辽宁、河北、山西、内蒙古、陕西、甘肃等省。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2-02-03 08:58 2楼
沙参有南沙参(《本经逢原》)和北沙参(《本草汇言》)两类。南沙参为桔梗科沙参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轮叶沙参Adenophora tetraphylla(Thunb.)Fisch.、杏叶沙参Adenophora axilliflora Borb. 、阔叶沙参 Adenophora pereskiaefolia(Fisch)G. Don 或其他几种同属植物的根,亦名沙参(《本经》)、羊婆奶(《本草纲目》)等;北沙参则为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珊瑚菜 Glehnia littoralis F. Schmidt ex Miq. 的根,亦名辽沙参(《中药志》)、真北沙参(《卫生易简方》)等。味甘、微苦,性微寒。入肺、胃经。功能:养阴清肺、祛痰止咳。主治:肺热燥咳、虚痨久咳、阴伤咽干、喉痛、口渴。南、北沙参功效相近,北沙参滋阴作用较好,南沙参兼有祛痰之功。内服:煎汤,10~15g (鲜品 30~90g);或入丸、散。
【现代研究】
主要成分:轮叶沙参的根中含三萜皂甙和淀粉。珊瑚菜的根含生物碱、丰富的淀粉;果实含珊瑚菜素(Phellopterin),并析得王草素(Imperatorin)、佛手柑内酯(Bergapten)。
研究证明,27种沙参属药用植物的根脂溶性成分中均含有棕榈酰β-谷甾醇、羽扇豆烯酮、β-谷甾醇和24-亚甲基-环阿尔廷醇。
药理作用:
1. 祛痰作用轮叶沙参水煎液对家兔有祛痰作用,可持续 4 小时以上,但较紫菀、天南星的效果稍差。
2. 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1%的沙参浸剂对离体蟾蜍心脏有明显的强心作用,能使离体心的振幅增大,作用可持续5分钟。沙参浸液(1:40)无溶血现象,但能与红细胞作用变色而发生浑浊沉淀。珊瑚菜根的水浸液在低浓度时对蟾蜍离体心脏有加强其收缩的作用;浓度增高,则出现抑制直至心室停跳(此时心房仍可跳动),但可以恢复。对蟾蜍在体心脏,其作用亦相似;给麻醉兔静脉注射,能使其血压稍微上升、呼吸加强;切断迷走神经,此作用依然存在。
3. 解热、镇痛作用珊瑚菜根的乙醇提取物能使正常家兔的体温轻度下降;对因伤寒疫苗引起发热的家兔亦有降温作用;并有镇痛作用(兔牙髓电刺激法)。
4. 抗真菌作用沙参水浸剂(1:2)在试管内对奥杜盎小芽胞癣菌、羊毛状小芽胞癣菌等致病性皮肤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临床运用】
临床报道:
1. 治疗食管炎沙参、麦冬、甘草、桔梗、金银花、连翘各100g,胖大海50g,制成蜜丸,每次1~2丸,日服3~5次,于两餐之间或空腹含化,缓咽。治疗12例,治愈8例,好转3例,无效1例。〔福建中医药1982 ;(14):28〕
2. 治疗小儿迁延性肺炎北沙参、山药各15g,水煎服,治疗24例,服药后主要症状和体征消失且无反复者12例,症状体征消失者9例,无效3例。〔吉林中医药1981;(2):45〕
3. 治疗小儿口疮沙参、麦冬、玉竹、天花粉、扁豆各6~9g,冬桑叶6g,甘草3~6g,大青叶、人中白各9~12g,可随证加减,水煎服,每日1剂,治疗34例,全部治愈。一般服药2~5剂,平均3剂。〔陕西中医1954;5(1):16〕
方剂选用:
1. 治疗燥伤肺卫阴分,或热或咳者:沙参三钱,玉竹二钱,生甘草一钱,冬桑叶一钱五分,麦冬三钱,生扁豆一钱五分,花粉一钱五分。水五杯,煮取二杯,日再服。久热久咳者,加地骨皮三钱。(《温病条辨》沙参麦冬汤)
2. 治疗阴虚火炎,咳嗽无痰,骨蒸劳热,肌皮枯燥,口苦烦渴等证:真北沙参、麦门冬、知母、川贝母、怀熟地、鳖甲、地骨皮各四两。或作丸,或作膏,每早服三钱,白汤下。(《卫生易简方》)
配伍效用:
南沙参配伍北沙参 二者均有养阴清热之功,但南沙参体轻质松,味苦性寒,长于清热祛痰止咳;北沙参体重质坚,味甘性凉,功擅润肺益胃生津。二者合用,有养阴清热、润肺止咳、益胃生津之功效,用于治疗肺热阴伤之燥咳、少痰、咯血;或热病伤津、胃阴不足之咽干、舌燥、口渴等症。
沙参配伍党参 沙参甘凉以补肺胃之阴;党参甘温,以补肺胃之气。二者合用,有补气养阴之功效,用于治疗肺胃气阴两虚所致诸症。
沙参配伍麦冬 二者皆味甘性寒,均有滋阴清热之功。但沙参体轻质松,多入上焦,清肺热、养肺阴;麦冬甘寒柔润,善入中焦,清胃热、益胃阴。相须为用,其功效更著,用于治疗肺胃燥热之干咳少痰、口渴咽干等症。
沙参配伍石斛 二者均有滋阴养胃生津之功效。相伍为用,其效更著,用于治疗热病之后、胃津不足之口干舌燥、食少干呕等症。
沙参配伍浙贝母 沙参润燥止咳;浙贝母清热化痰。二者合用,有清热、润燥、化痰之功效,用于治疗咳嗽、痰稠咳吐不爽、舌红而干证属肺燥者。
【注意事项】
宜忌:风寒作嗽及肺胃虚寒者忌服。反藜芦。
【医家论药】
“肺主气,故肺家之药,气胜者为多。但气胜之品必偏于燥,而能滋肺者,又腻滞而不清虚。惟沙参为肺家气分中理血之药,色白体轻,疏通而不燥,润泽而不滞,血阻于肺者,非此不能清也。”(《本草经百种录》)
“人参甘苦温,其体重实,专补脾胃元气,因而益肺与肾,故内伤元气者宜之。沙参甘淡而寒,其体轻虚,专补肺气,因而益脾与肾,故金受火克者宜之。一补阳而生阴,一补阴而制阳,不可不辨之也。”(《本草纲目》)
“沙参清肺,肺气肃则下行自顺,气化咸借以承宣,故清肺药皆通小水。喻氏谓有肺者有溺,无肺者无溺,可以勘破机关。”(《重庆堂随笔》)
“沙参有南、北两种,北沙参质坚性寒,南沙参体虚力微。”(《本草求真》)
附注:根据文献记载,古代沙参并无南、北之分,据对其形态的描述及功用推测可知,古代文献中之沙参应为今之南沙参。因此,古代文献资料处方中所用沙参一名,多系指南沙参。至清代张石顽《本经逢原》始言沙参“有南、北两种”。《本草纲目拾遗》论述南沙参时提到“南沙参功同于北沙参而力稍逊”。嗣后沙参方有南、北之分。现今之处方名“沙参”,则大多指北沙参。
北沙参在我国北方地区均有出产,其中产于山东即墨县丁字港海南的半岛上的栽培品,加工细致,品质较优,称海南参;产于辽宁者,称辽沙参。北沙参药材呈条状、细长、色白如银而质坚,亦称北条参、条沙参、细条参、银条参。有医家习用真北沙参一名,只为强调正品入药而已。北沙参体重质坚,性味甘凉而腻,偏擅于清肺养阴、益胃生津,宜用于阴虚火旺、咳嗽少痰、骨蒸劳热、口苦烦渴或病后阴耗津亏之口燥咽干者,常配伍麦冬、玉竹等养阴之品同用。此外,临床应用王氏清暑益气汤时,可用本品代西洋参入药。因本品性质柔腻,有外证者一般不宜用。
南沙参形较粗大,体轻质松,根心空似丝瓜络,故亦有大沙参、空沙参之名,少数地区(如四川)又称其为泡参。南沙参微苦,性凉,入肺经,功专清肺祛痰、养阴润肺,可用于肺虚有热之咳喘,常与川贝、麦冬等清肺止咳药同用。对肺阴不足而兼有外感者也可应用,如桑杏汤中每多选用南沙参配伍,以治疗外感温燥、肺阴受灼所致的头痛身热、口渴咽燥、干咳无痰之证。
⬅ 沙斑鸡 老茶馆 沙地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