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湘医粹:专著之一 医理探源【pdg】

2011-09-26 18:43 楼主
清晰pdg

作者:刘世祯

出版社:湖南省中医药研究所

页数:90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6-06-17 14:02 2楼
医理探源

民国◎刘世祯

整理说明

一、本书共十卷,成书于民国三十年(1941),为作者刘世祯(1867~1943)之孙女刘姗之、刘美之献出。

二、为方便阅读,在付印前加了标点。

三、方药仍保持原定剂量,采用时应按现制计算。

四、第八卷中麻、痘、疟疾等病,因当前己基本控制或消灭,小儿惊风辨证不详,第九卷有个别医案参考价值不大,第十卷《金匮摘要》全系原文选载,无新发挥,故一并删除。其他基本保特原著面貌。



自序

盖医道精粗,人命安危系之,我国神圣之医,精于望闻问切。外此,有汤药、有丸散、有针灸、有按摩诸法,故病无不可治,治无不神妙,以其理精而法备也。夫岐黄、扁、张,为医中之圣,然岐黄、扁鹊均以针灸擅长,未闻以汤药施治,至张公始著《伤寒》、《金匮》,置方立法,统治百病,医道遂集大成。若夫一贯之旨,不外平脉辨证,见病知源而己。奈后世著书立说者,各执所见,以立门户,宗之者遂先入为主,而张公一贯之旨,名存而实废焉,则愈久愈离,愈趋愈下,以致西医盛行于世,中国医道将坠于地,抑何怪其然哉!

追溯医道发明,惟中国为最早、又至精,历代相传其术,应超越古人之上,何反远不逮耶?岂秦汉以下,其才识无一如古人者?其故,在政府不提倡,学医者不终身诚求之耳。

余少也多病,父兄贤,无忧内顾;重身体,不计外荣,此所以能终身得尽其才力而学焉。学而不厌者惟四圣之术,下此诸家著述,不过备览而己。

癸亥岁,本平生之学识经验,撰《医理探源》十卷,因世变迁徙,仅存首三卷,余则散失。迨至己卯岁,曹君伯闻,服官郴阳,余因国难避于此地,明年夏五月,解印退处,与余同居,朝夕讨论医术,遂抱精医之决心,发宏道之大愿,劝余续《医理探源》。感其意诚,乃勉强为之,遂告成,犹叹年逾七旬,心血益衰,恐不若旧稿之详明为遗憾耳!所可幸者,斯道之不孤,传道之有人,宏道之有待也,天下不乏好学深思之士,苟能如我之终身好古敏求而不厌者,其术之精,当十倍于我矣。

浏阳刘世祯于民国三十年夏五月

卷一

脉要贯一

医道之难难于脉,脉法之难难于贯通。经云:微妙在脉,不可不察。欲察微妙,必先明脉法一贯之道,而后临诊确有把握。不然,人本有虚实,同感此病,外证各具,亦有外证悉同而虚实各别者,如能贯通,无论其人之本原虚实,外证所具若何,无不形诸脉象,故阴阳虚实,缓急轻重,吉凶存亡,皆瞭如指掌。余少年习医,遵岐黄扁张四圣之脉法,反复研究三十余年,加以经验,毫发不爽。遂将四圣脉法之精微,推而一致,谓之脉要贯一,俾脉法因难而易,见微而显,其辞简,其理明,若能寻余所集,则事半而功倍矣。

论脉法根源

夫脉者,气血之先见也。气血盛则脉盛,气血衰则脉衰,气血热则脉数,气血寒则脉迟,气血微则脉弱,气血平则脉缓,气血乱则脉乱,气血脱则脉脱。故止脉者气血将脱之先见,《玉函经》所首注重止脉者,有以也。

脉象

浮脉:举之有余,按之不足。

沉脉:按之始得。

数脉:一息六至。

迟脉:一息三至。

弦脉:恍若弓弦,按之稍软。

洪脉:大而上升之象。

毛脉:轻浮之象。

大脉:来去大也。

小脉:来去小也。

细脉:如一丝牵之象,即小之极也。

微脉:若有若无之象。

代脉:来止有定数。

结脉:脉来缓,时一止复来。

促脉:脉来数,时一止复来。

芤脉:中空之象,即中部脉空也。

涩脉:应指无润泽之象。

短脉:脉来唐突之象。

坚脉:实象也。

动脉:脉来数,如豆大,厥厥动摇者是也。

滑脉:如水急流之象。

伏脉:重按之始得,如物闭藏之象。

紧脉:如转绳索之象。

弱脉:无力之象。

虚脉:无神之象。

濡脉:软象也,与弱同意。

革脉:按之如皮革。

牢脉:按之硬,与坚同意,即坚甚之象。

至脉:一息七至以上为至脉,阴气先绝之象。

损脉:一息三至以下为损脉,阳气先绝之象。

溢脉:直上鱼际,阳气将散之象。

覆脉:直下尺泽,阴气将脱之象。

塞脉:闭塞不通之象,或气结;或血蓄;常有此脉,歧伯所谓月经闭,尺中当闭塞不通者,即此意也。

散脉:来去不相接续,散漫无归宿之象也。

脉纲领

浮为在表,沉为在里,数为在腑,迟为在脏,此脉之四大纲也。

浮脉之变动而为病:浮而数则表实,浮而弱则表虚,浮而大则太阳与阳明并病,浮而弦则太阳与少阳并病,浮而散则阳气将绝,浮而数、按之芤、则元气虚,浮而缓名中风,浮而紧名伤寒。若浮如羽毛者,无胃气也,必死。

沉脉之变动而为病:沉而数则里实,沉而弱则里虚,沉而大则阴血盛,沉而细则里气衰,沉而弦病在肝,沉而紧寒在里,沉而微真脏气衰。沉而散,真脏气绝也,当死。

数脉之变动而为病:数而大则热在阳明,数而弦则热在少阳,数而细则营气将竭,数而散则卫气将绝,数而空则阴衰,数而滑则湿热交争。

迟脉之变动而为病:迟而静为无病,阴阳和平故也。若迟而弦肝阳衰极,迟而散心气将绝,迟而濡脾气衰,迟而毛肺气衰,迟而空肾气衰,迟而大水脏涸,迟而涩则精血内竭,迟而沉少阴水寒故也。

六气病脉

凡脉,中风则缓,伤寒则紧,伤暑则弱,伤湿则濡,燥则脉急,热则脉数,此六气所感之脉象也。

六经病脉

太阳脉浮,阳明脉大,少阳脉弦,太阴脉濡,少阴脉沉细,厥阴脉沉短而紧,此言足六经受病之正脉也。

切脉活法

凡切脉,来去以升降为主。尺脉上升而为寸,寸脉下降而为尺.所以然者,阳生于阴、阴从阳降也。

凡切脉,有轻重。初持脉时,如三菽之重以候肺,六菽之重以候心,九菽之重以候脾,十二菽之重以候肝,按之至骨者肾部也。然此法何由得之,由皮毛以至骨,分为五部候也。

凡切脉,寸脉以候阳,尺脉以候阴,关脉以候中州;浮部以候表,沉部以候里,中部半表半里之候也,此合脉之大旨言之也。若分而言之,则心脉浮部实,热在小肠;沉部实,热在心;中部实,则心与小肠皆有热。若心脉浮部虚,则丙火衰;沉部虚,则心火衰;中部虚,则心与小肠皆不足。所以然者,以心属脏为里,小肠属腑为表也。余脏仿此。

凡脉以胃气为本,胃气者,土气也,土含中和性质,脉之胃气,即和缓润泽之意。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凡各种脉象,除平人无病脉外,均属病脉,然其中必含有胃气。病脉少而胃气多,为病轻;病脉多而胃气少,为病重;但见病脉而无胃气,为命绝。假如数脉一息动至十二至以上,迟脉一息动至二至以下,皆为无胃气之脉也。余脉仿此。

脉来不大不小,一呼二至,一吸二至,阴阳相等,此为平人脉象也。

脉有男女之别,经云:男子以左盛为顺,右盛为逆;女子以右盛为顺,左盛为逆,左属阳、右属阴故也。夫以阴阳分男女,以左右分阴阳,其理固当,然盛字宜活看,若较左右太盛,则又为逆矣,学者宜细思之。

怀子之脉,何以别之。经云:阴搏阳别,谓之有子;亦云身有病而无邪脉;又云手少阴脉动甚者,为有妊也,三说均系神圣之言,不可拟议。愚以为身有病而无邪脉之说较切当,盖闭经之病,脉当尺中闭塞不通,或弦、或急、或涩,若停经而脉如常者,故知其必有妊也。

《难经》云:浮之损小,沉之实大,为阴盛阳虚;沉之损小,浮之实大,为阳盛阴虚,此言表里之阴阳也。故浮之损小,沉之实大,当作表虚里实;沉之损小,浮之实大,当作表实里虚,学者宜深玩之。

凡病脉见于浮部,则病在表;见于沉部,则病在里;见于中部,则病在半表半里;见于寸口则病在阳;见于尺中,则病在阴;见于关上,则病在中州。故曰浮部以候表,沉部以候里,中部半表半里之候;寸脉以候阳,尺脉以候阴,关脉以候中州,此切脉分阴阳、表里之大法也。

凡阳脉微者必恶寒,阴脉弱者必发热。所以然者,阳脉微则阳衰,阳衰则阴气上入于阳中,故恶寒;阴脉弱则阴衰,阴衰则阳邪下陷于阴中故发热。

凡脉,有三大宗;一病脉,一危脉,一死脉。浮、沉、迟、数、弦、紧、洪、大、毛、小动、滑、短、涩、伏、坚、虚、濡、弱、革、塞,皆病脉也;芤、代、结、促、覆、溢、微、细、牢、散,皆危脉也;上下不至关,乍数乍疏,雀啄屋漏、损、至,皆死脉也。暴病见危脉者生,久病见危脉者死。凡病,肌肤减尽,虽未见死脉者,亦不可治。

凡久病,耳、鼻乾,唇反,虽未见死脉者,亦不可治。

凡病,脉症相违者,多不可治,以内外不应,阴阳不接故也。仲景则谓阴病见阳脉者生,阳病见阴脉者死。阳病见阴脉固多死,阴病见阳脉亦不易治,生字宜活看,不可忽也。

凡人无病,而脉见病脉者危,见危脉者死。

凡人有病,而脉无病者,虽剧当愈。

凡人脉素浮大,忽而沉细;脉素沉细,忽而浮大者,命曰反常,有病则危,虽无病其数亦不久也。

凡脉以静带悠长,为长寿之脉;以空大短涩为夭年之脉,此言其本象脉也,非病脉也。

凡脉寸脉下不至关为阳绝,尺脉上不至关为阴绝,此皆不治,决死也。若计其余命生死之期,期以月节,克之也。

脉有阳结、阴结,脉浮而数,能食不大便,名曰阳结;脉沉而迟,不能食,身体重,大便反硬,名曰阴结。所谓结者,气结于内也。故可引申之曰:脉霭霭如车盖者为阳结,脉累累如循长竿者为阴结。

凡脉,肥人责浮,瘦人责沉。肥人当沉今反浮,瘦人当浮今反沉,故责之。盖肥人体厚,脉动在中,故应沉;瘦人体薄,脉动在外,故应浮,反此者病。责之者,责其不称体也。

凡脉来疾去迟,名曰内虚外实;来迟去疾,名曰内实外虚。由是推之,脉来大去小,当作上实下虚;来小去大,当作上虚下实。

寸口脉弱而迟,弱者卫气微,迟者营中寒。营为血,血寒则发热;卫为气,气微则心内饥,饥而虚满不能食也。

寸口脉弱而缓,弱者阳气不足,缓者胃气有余。噫而吞酸,食卒不下,气填于膈上也。

寸口脉微而涩,微者卫气不行,涩者营气不足。营卫不能相将,三焦无所仰,身体痹而不仁。营气不足,则烦疼、口难言;卫气虚,则恶寒、数欠。三焦不归其部,上焦不归者,噫而吞酸;中焦不归者,不能消谷引食;下焦不归者,则遗溲。

寸口脉微而涩,微者卫气衰,涩者营气不足。卫气衰面色黄,营气不足面色青。营为根,卫为叶,营卫俱微,则根叶枯槁而寒栗、咳逆、唾腥、吐涎沫也。

脉萦萦如蜘蛛丝者,阳气微也;脉绵绵如泻漆之绝者,亡其血也。

人病恐怖者,其脉如循丝累累然,其面白脱色也。人愧者,脉浮而面色乍白乍赤。人不饮,其脉自涩,唇口乾燥也。

凡湿在脾,脉当塞,凝滞故也;湿流经络,脉当时急时塞,行止故也;湿多化水脉当滑,水溢皮肤脉当浮而滑,水泛脉当弦而滑,水象滑、木象弦、水泛木浮故也。

四季脉象

春脉弦。以微弦为平,弦多胃少曰病,但弦无胃曰肝绝、死。夏脉洪。以微洪为平,洪多胃少曰病,但洪无胃曰心绝、死。秋脉毛。以微毛为平,毛多胃少曰病,但毛无胃曰肺绝、死。冬脉沉。以微沉为平,沉多胃少曰病,但沉无胃曰肾绝、死。

四季相克脉

春以二月为木极旺,脉当濡弱而弦,若得毛浮脉,有病则危,无病至秋当死,金来克木故也。夏以五月为火极旺,脉当洪大而长,若得沉石脉,有病则危,无病至冬当死,水来克火故也。秋以八月为金极旺,脉当轻虚而浮,若得洪数脉,有病则危,无病至夏当死,火来克金故也。冬以十一月为水极旺,脉当闭藏而沉,若得洪大脉,有病则危,无病至长夏当死,土来克水故也。

六经绝脉

太阳绝脉至,脉大而散;阳明绝脉至,硬大而止;少阳绝脉至,弦直而硬;太阴绝脉至,濡散而空,或雀啄、或屋漏,少阴绝脉至,沉微而止;厥阴绝脉至,乍疏乍数。

五脏中风寒死脉象

肺死脏脉,浮之虚,按之弱,如葱叶下无根者死。

肝死脏脉,浮之弱,按之如索不来,或曲如蛇行者死。

心死脏脉,浮之实如麻豆,按之益躁疾者死。

脾死脏脉,浮之大坚,按之如覆盆洁洁状如摇者死。

肾死脏脉,浮之坚,按之乱如转丸至下入尺中者死。

卷二

阴阳要论

水为阴,火为阳,天地之总阴阳,一水一火而已。经云:“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人应之,病应之,脉亦应之,故阴阳之理,合之则统于水火,散之则不可胜数,此特举治病之不可不知者而申论之。以气血分阴阳,气为阳,血为阴;以表里分阴阳,表为阳,里为阴;以虚实分阴阳,实为阳,虚为阴;以内外分阴阳,外为阳,内为阴;以上下分阴阳,阳在上,阴居下;以人身分明阳,背为阳,腹为阴;以左右分阴阳,左为阳,右为阴;以营卫分阴阳,卫为阳,营为阴;以脏腑分阴阳,腑为阳,脏为阴;以尺寸分阴阳,寸为阳,尺为阴;以浮沉分阴阳,浮为阳,沉为阴,此阴阳之区别也。若论阴中之阳,阳中之阴,一阳二阴,一阴二阳之理,则又阴阳之变化矣。

虚实表里论

经云:“虚则补之,实则泻之,不虚不实,以经调之”。此治病之大法也。病在表,无论虚实当求之表,表虚微发之,过发则损元气;表实急汗之,不汗则传经。病在里,无论虚实当求之里,里虚急救之,里实急攻之。欲分虚实表里,必以脉为准绳,诸虚脉必迟弱,诸实脉必数大,在表脉必浮,在里脉必沉,能知此,则治病已得其要领矣。

本原虚实论

夫人本原,有脏阴盛者,有腑阳盛者;脏阴盛者为虚,腑阳盛者为实;虚则为寒,实则为热,感于邪即随其人之本原虚实而变化焉。假令伤寒,虚者多变为阴症,实者多变为阳症,且阴盛不传经,阳盛多传,故《伤寒》云:“脉若静者为不传,其人躁烦、脉急数者为传也”。由是推之,诸邪所感皆然,岂独伤寒已哉。治者不明其人之本原虚实,谓能知病之传变,吾不信矣。

阴厥阳厥脉证论

阳厥者,孤阳独行之谓也。病主暴发,或喘促、耳聋、目盲、口焦、心烦、一身如火灼,甚至登高歌笑、弃衣奔走、狂言妄语、不辨亲疏、不省人事,此阳厥之候也。其脉当举按有力,反此者死。

阴厥者,孤阴独行之谓也。病主暴发,或卒寒、一身拘急、四肢拳挛、语言蹇涩、腰脚沉重、上吐下泻,甚至暴哑、唇青、目黑、口噤、悲忧惨戚、左右不仁、不省人事,此阴厥之候也。其脉当举指微弱,按之空虚,若脉俱绝,一身尽冷,均不可治。

阴厥较阳厥,其死更速,初起可治,过三日不可治。

阴阳否格论

《中藏经》云:“阳气上而不下曰否,阴气下而不上亦曰否;阳气下而不上曰格,阴气上而不下亦曰格”。否格者,谓阴阳不相从也。阳奔于上,则燔脾肺;阴走于下,则冰肾肝。阳上奔则治之以水,阴下走则助之以火,阴阳相济之道,固如是耳。

寒热论

寒者,阴胜于阳也;热者,阳胜于阴也;往来寒热,阴阳相胜也;先寒后热,则阴先至而阳不及也;先热后寒,则阳先至而阴不及也。热则脉数,寒则脉迟。故数在上热亦在上,数在下热亦在下,数在中热亦在中;迟在上寒亦在上,迟在下寒亦在下,迟在中寒亦在中。热以寒攻,寒以温取,此治寒热之大旨也。(数在上中下,是指寸关尺;热在上中下,是心肺在上,脾胃居中,肝肾在下。)

五色五脉并治论

面色青,木象也,知病在肝。夫肝病有虚实,虚则左关沉微,实则左关弦急。沉微则水寒木郁,治宜温里以条达之;弦急则肝气过升,治宜泻里以抑之。不知治,势必乘脾,脾受病则弦急每见于右关,治当泻肝补脾,犹不知治,则脾气绝不可治矣。

面色赤,火象也,知病在心。夫心病有虚实,虚则左寸微涩,实则左寸洪大。微涩则气血内损,治宜补血调气;洪大则阳气燔灼,治宜泻火以养之。不知治,势必乘肺,肺受病则洪大每见于右寸,治当泻火[juzhuo校注:原作当火治泻]清金,犹不知治,则肺气绝不可治矣。

面色黄,土象也,知病在脾。夫脾病有虚实,虚则右关濡弱,实则右关数大。濡弱则湿气凝结,治宜燥湿;数大则热气内炽,治宜泻中。不知治,势必乘肾,肾受病则数大每见于左尺,治当泻火救阴,犹不知治,则肾气绝不可治矣。

面色白,金象也,知病在肺。夫肺病有虚实,虚则右寸短涩,实则右寸浮大。短涩则气馁,法宜益之;浮大则气盛,法宜泻之。不知治,势必乘肝,肝受病则浮大每见于左关,法当泻肺养肝,犹不知治,则肝气绝不可治矣。

面色黑,水象也,知病在肾。夫肾病有虚实,虚则左尺沉细,实则左尺沉实。沉细则肾气衰,法当温之;沉实则肾水沉潜,法当利之。不知治,势必乘心,心受病则沉实每见于左寸,法当治水益火,犹不知治,则心气绝不可治矣。

失五色者,五脏之气形诸外也;五脉者,五脏之气应乎内也。五色见而绝脉亦见者,内外无气故死;五色不见而绝脉见者,生气内绝亦死;如绝脉不见,而五色虽见,生气未绝于内,非死候矣。

腑阳脏阴脉症论

凡病在阳之系者,皆起于六腑也,或上或下,或内或外,剧则在中。外证或口渴、唇焦、面目赤、发热、汗自出,甚至弃衣奔走、狂言乱语、卧而不寐,脉当数大或沉实,法当分经泻之。或曰:胃属府也,亦有胃寒,其故何也?答曰:有胃寒者,因其本原脏阴甚,邪入于胃,即变为寒症,或吐或泻,所谓胃中虚冷者此也。

凡病在阴之系者,皆发于五脏也,或上或下,或中或外,剧则在里。外证或吐呕、下利、心腹胀满、外寒内热、外热内寒、皮肤不仁、举步艰难,甚至四肢厥逆、吐泻不止,病久或偏枯痿厥,脉当迟、弱或沉、细、弦、微、短、涩、虚、结、代,法当分经补之。或曰:心肝属脏也,古人谓心肝无补,其故何也?答曰:谓心肝无补者,以心肝为阴中之阳脏,不喜温灸,以养为补,假令心虚则当补血,肝虚则当补水,经云虚则补其母,即此意也。良工治病,自知活法不拘泥也。

提供一个连接:http://www.360doc.com/content/11/1121/23/175820_166338610.shtml
2016-08-09 15:00 3楼
谢谢楼主分享,万分感激
2019-04-03 07:41 4楼
谢谢分享这么好的资源
2019-04-18 17:33 5楼
谢谢,学习中。。。
⬅ 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校注讲疏 老茶馆 倡火热论的刘完素pd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