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意外预防血管损伤

2011-09-30 09:27 楼主
[导语]针灸时应该预防以下血管损伤情况。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因针灸意外事故引起的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均由穴位注射所致。我国自1973年迄今所报道的7例中,无论在上肢或下肢之肢端都有发生。有成人,但多为小儿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往往引起肢端坏死,且常须作截肢(趾)术,给病人带来终身痛苦。

大量出血

刺破体内的重要动脉或其分支,引起大量出血,在针刺事故中并不少见。古代由于缺乏有效止血措施,往往因流血不止而死亡。如《素问·刺禁论》记载:“刺阴股中大脉,血出不止死”,“刺臂太阳脉,出血多立死”。现代,随着针具的改进,止血及补充血容量技术的日趋完善,因出血而造成严重。

经期针刺出血

古今针灸文献中,比较注重孕期的禁忌,提出怀孕3个月以下者少腹部禁针;3个月以上者上腹部、腰骶部禁针;孕妇体质虚弱或有习惯性流产史的,一些反应比较敏感而能引起子宫强烈收缩的穴位如合谷、三阴交、太冲、至阴、昆仑等也应禁针或予轻刺激。关于这方面的意外事故,临床上也有报道。

眼部血肿

眼部血肿是一种十分常见的针刺意外。宋代《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卷三》中,提到承泣“针之,令人目乌色”,颇接近于眼部血肿的证候。有关此类意外的公开报道不多,可能是因为它一般不影响视力或造成其它不良后果之故。由于眼部血肿极易发生,不仅在出血阶段影响眼睑开合,在瘀血吸收期。

动静脉瘘和假性动脉瘤

动静脉瘘也称动静脉瘤,是动脉和静脉之间存在的异常信道。后天性动静脉瘘,经常因穿通伤所致。针刺不当是导致的原因之一。假性动脉瘤,这里是指针刺损伤动脉壁,造成的外伤性假性动脉瘤。有关这方面的意外从上一世纪七十年代至今已报告数例,虽不多,但因为一旦发生,必须手术治疗。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 意外针刺疼痛的预防及处理 老茶馆 针灸意外预防肠道穿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