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误区 ------任之堂主人系列

2011-11-03 15:26 12楼
养生误区之十一:面生痤疮,上火所致

脸上长痤疮的人很多,几乎天天可以看到,有些患者就为了脸上这些小不点,反复折腾,从十几岁折腾到二三十岁,最后自己好了。借用老人的话说,身体成熟了,长大了,自然就好了。
这个小病为什么这么难缠呢?
前一段时间有人拿着一张处方来咨询我,说这是某某老中医开的处方,治疗痤疮三服药下去,痤疮就好了,但没过一周,再次发病,而且比以前任何一次都重,吃此方也不见效,为什么?
我看了一下处方:百部60克 二花30克 板蓝根30克 白花蛇舌草30克……一派寒凉,全是清热解毒之品。患者说,“医生说了,这痤疮就是上火,治疗就需要清热解毒!”
痤疮真的就是上火吗?
其实痤疮九成以上都不是上火所致,都是“气血郁阻”所致,年轻人气血旺盛,当面部血脉不畅,出现郁阻的时候,郁积的阳气就会向外发,出现一些小包,这就是痤疮啊。
阳气郁阻可以化热,但这是表象,在表象的背后,郁阻才是病机。如果看见这些红红的小包块,直接使用清热解毒的药物,小剂量不行,再继续加大剂量,这不就是“头痛治头脚痛治脚”的思想,与“治病必求于本”相去甚远!
在服用苦寒药之后,患者痤疮的颜色会变暗、变黑、变硬,虽然大的变小了,但皮下就会形成小的硬结,包块变小是以耗损阳气为代价,得不偿失啊。当看到这些硬结的时候,为什么不想想治疗思路出了问题呢?表面现象看似缓解了,但郁阻却越来越重了,人体阳气因郁阻不畅,郁积到一定程度,就会再次爆发,就好似火山爆发一样,病情只会加重……
治痘就好比大禹治水,堵的办法是行不通的,疏导才是良策。
《内经》上说“心主血脉,其华在面”,人身上的所有血管都于心脏相连,而面部血液循环是最丰富的,我们情绪激动时面色发红,恐惧时面色发白,受寒时面色发青……这些变化都是面部血管对血液的调节作用。在病机十九条中写道“诸痛痒疮,皆属于心”,人体的疼痛,长疮,都要从心入手来治疗。
所以说痤疮的治疗,从心入手是关键。
针对所见的热、肿,活血化瘀很重要,对其表象,与其“清热解毒”,还不如“凉血化瘀解毒”。在此病的治疗中,我最常用的是丹参配桂枝,包块偏红,两者比例3:1左右;包块偏白,两者1:1左右,有化脓趋势的,加紫草;包块小,以白色为主的,佐以荆芥散其表寒……
明代李中梓说过:见痰休治痰,见血休治血,见汗不发汗,有热莫攻热;喘气毋耗气,精遗勿涩泄,明得个中趣,方是医中杰。
补充一句:见疮莫治疮!能明此理,则无不愈之痤疮。
最后我想说:痤疮不是火,是郁积的阳气啊!
2011-11-03 15:27 13楼
养生误区之十二:小儿咳嗽,清热化痰

临床上常常遇到小儿咳嗽的患者,这些小儿的父母往往一见小家伙咳嗽,立即去药房购买咳嗽药,目前市面上咳嗽类的中成药,功效上大多写着“清热化痰”,“清热”、“化痰”、“止咳”成了治疗小儿咳嗽用药的代表性思路,事实上是这样吗?
《颅囟经》谓“三岁以内,呼为纯阳。”小儿为纯阳之体,阳气旺盛,生命力强。其虽为纯阳,但阳气微弱,为小阳,为少阳,就好似春天初生的嫩芽,虽有生机,但不耐寒,一场大雪,都会被冻死。
小儿的咳嗽,很多是因为受寒所致,如果我们追问病史,大多可以找到受寒的过程,但因为其生理特点——阳气旺盛,受寒后气机郁塞,阳气郁积容易化热。所以小儿咳嗽,头一两天以寒咳多见;几天后以热咳多见;久咳不愈,则伤及肺脾肾。
如果感冒咳嗽初期,不问青红皂白,一律用上清热化痰的药再说,常常会适得其反,咳嗽不见减轻,反而加重,越咳越厉害,如果家长见此状态,再去找西医打吊瓶,如果西医也不问是否感染,一律使用苦寒的抗生素,寒邪就会进一步深入……
有的家长,见到小孩咳嗽,就用梨子煮水给小孩喝,认为梨子是水果,很安全,也不管对不对证,喝了再说,梨子是凉性的,对于热咳、燥咳是有用的,但对于寒咳,无异于雪上加霜。
不辨寒热,动手便错啊!
很多邻居的小孩咳嗽,如果是初期,询问发病过程,很清楚是受寒所致,我常常会建议家长弄几枚大蒜,拍碎后加上红糖,泡茶给小孩喝,咳嗽很快就好了。有的建议喝“杏苏止咳糖浆”,效果也不错。这些方法其实就是针对“寒”而设立的,不是清热,也不是化痰,但却可以治病。
咳嗽不一定是热咳。不是热咳,就不要清热化痰!
建议家长在给小孩喂药的时候,先想想“为啥咳嗽的”?弄清楚了,知道是寒咳还是热咳了,再去用药!
盲目的去下药,常常背道而驰!
安全的OTC药,不辨寒热,也是不安全的!
2011-11-03 15:27 14楼
养生误区之十三:妇科炎症,需要消炎

妇科炎症中最常见的是阴道炎,患者白带增多,白带常规检查有白细胞,按照现代医学所说:这就是有炎症了,得消炎治疗,是这样吗?
临床上很多这样的患者,发现阴道炎后,采取阴道冲洗、上药、抗生素静滴,通过这些对抗性治疗,患者症状得到了控制,白带常规检查白细胞没有了,但没过几天,患者又出现阴部发痒,白带量大,又出现炎症了,于是再次冲洗、上药、抗生素治疗……
有些病号就这么一轮一轮的治疗,治疗了半年,病情时好时坏,就是不能彻底治愈,难道这不是炎症?明明看得到的白细胞,为什么就不能治好呢?
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我举个例子:糖尿病人都知道,如果皮肤破溃后很难治愈,为什么呢?因为血糖高,伤口渗出液中糖分含量也高,渗出液营养丰富,非常适宜细菌的繁殖,有了这样良好的环境,细菌就很难灭绝,所以就很难治愈了。
其实阴道炎反复发作也是一个道理啊!
阴道炎在中医里面称为带下病,正常女子自青春期开始,肾气充盛,脾气健运,任脉通调,带脉健固,阴道内即有少量白色或无色透明无臭的粘性液体,特别是在经期前后及妊娠期量增多,以润泽阴户,防御外邪,此为生理性带下。
《女科证治约旨》说:“若外感六淫,内伤七情,酝酿成病,致带脉纵弛,不能约束诸脉经,于是阴中有物,淋漓下降,绵绵不断,即所谓带下也。
带脉就好似一根裤腰带,在人体的腰部围一圈,是一条横向的经脉。人体上其他的经脉都是纵向的,这条经脉就好像一条绳子将所有的经脉系在一起,所以称为带脉。带脉病候主要表现为“带脉不引”,即约束无力所致各种弛缓、痿废诸证。
当带脉不能约束诸脉经,于是诸经中阴液下渗,女子自然阴中有物,淋漓下降,绵绵不绝,这些物质富含养分,是很好的培养基,细菌自然很容易繁殖了,白带常规异常也就自然而然。
一个水库如果漏水,我们都知道要找到漏洞,堵住漏洞,才能止住漏水,如果不找漏洞,而在洞外用东西堵,是无法堵住的,这世人都知道,为什么发生在自己身上了,就不知道呢?
带下病采取“阴道冲洗加上药”,只能治标,增强带脉的约束力,这才是治本啊!采取“补养带脉,补脾疏肝”的办法,起效并不比抗生素来得慢,看看傅青主对带下的论述,试试完带汤,也就几天的时间,就能治好“白带异常,妇科炎症”。
2011-11-03 15:29 15楼
养生误区之十四:面上长斑,内分泌失调

这是一个话题曾经谈过,但临床上几乎每天都能遇到,患者常常说,“医生啊!我啥病都没有,就是内分泌失调,长斑!你就给我治治这内分泌失调!”
每每听到“内分泌失调”这几个字,我总感到心里不舒服,是谁创造了这个诊断,这个带有忽悠劲的诊断让很多人被忽悠进去了,脸上长斑真的就是内分泌失调?治疗长斑真的就是调节内分泌?
其实内分泌系统是一个庞大的系统,是机体的重要调节系统,它与神经系统相辅相成,共同调节机体的生长发育和各种代谢谢,维持内环境的稳定,并影响行为和控制生殖等。内分泌系统由“内分泌腺”和“分布于其它器官的内分泌细胞”组成。仅就“内分泌腺”而言,人体有:甲状腺、甲状旁腺、肾上腺、垂体、松果体、胰岛、胸腺和性腺等,内分泌细胞就更加庞杂了。这些腺体分泌的激素调节着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涉及到人体生命活动的方方面面,可以这样说吧:人只要是生病了,其内分泌系统就处在失调的状态!
因此不能将“内分泌失调”和“黄褐斑”画为等号,也不能将“内分泌失调”和“更年期综合征”画为等号……
告诉病人内分泌失调,还不如直接给病人下一个诊断:“病”,至于是啥病,反正就是病了,无论你生啥病,都是病!这样的诊断有意义吗?
对于黄褐斑的治疗,当从心入手,因为“心主血脉,其华在面”,心血足了,面部就有光泽了,就没有斑了。
是什么原因导致心血不足的呢?这就是进一步寻找病之源头,是肝气郁结,木不生火?还是肾中水邪过重,水克火太过?还是脾胃虚弱,气血生化无源?
以“心”为中心,寻找原因,解决存在问题,就可以治愈黄褐斑了。临床上见得最多的是肝郁脾虚,心血不足,或者伴随有肾精亏虚,所以对于黄褐斑的患者,如果你实在不知道如何去辨证,如何去思考,那就走一个套路,吃疏肝健脾,补益气血的药物。
用药:饭前服用“乌鸡白凤丸”,饭后服用“逍遥丸”。
保健:每天用玫瑰花五朵,红枣两枚,泡茶喝;每晚用鸡血藤50克 艾叶30克 煎水后泡脚,温经散寒,养血活血。
饮食:少吃水果(水果大多寒凉),少吃寒凉食物。
情志:心情舒畅,随遇而安,要知道相由心生啊。
能做到上面这些,就没有去不掉的黄褐斑了。
所以,不要将内分泌失调当成一个诊断,它只是一个概念,更不要按照内分泌失调来治疗黄褐斑!
2011-11-03 15:30 16楼
养生误区十五:咽喉肿痛,清热解毒

咽喉肿痛的患者很多,临床上经常遇到,而听到最多的分析就是“上火了,需要清热解毒”。
患者购买一些清热解毒的下火药,有的人服药后好转,而另一部分人服用清热解毒的药物后,病情并没有及时得到控制,反而越来越重。遇到这种情况很多人不是思考是否要吃反了药?是否用药不对?而思考最多的是药力太轻,身体抗药,需要加大剂量。
这样的人不少啊!
咽喉肿痛,真的就得清热解毒?
首先我们来看看咽喉肿痛的患者,他们的得病诱因:
一部分患者,起病于感冒之后,出现咽喉部红肿疼痛、吞咽不适。
一部分患者,起病于过食辛辣之物,出现咽喉肿痛,牙龈肿痛。
一部分患者,起病于长期熬夜,或睡觉不佳,或加班加点。
……
情况虽然很多,但咽喉肿痛的病机概括起来,不外乎两点:外感与内伤。
外感:感受外邪,气机郁滞,郁而化热。常见的有风热感冒和风寒感冒,前者服用银翘散、桑菊饮等;后者服用荆防败毒散等;实在不方便喝中药,不知道如何处方,前者可以服用银翘片,后者可以服用感康。
内伤:五脏失调,火热上攻,这里的火分为虚火、实火。
过食辛辣之物,热毒内盛,导致肺胃热盛,咽喉肿痛,这样的火属于实火,需要清热解毒,清泻肺胃,可以服用牛黄解毒片、牛黄上清片、六神丸等。
长期熬夜,生活不规律,吸饮酗酒,虚火上冲,出现咽喉肿痛,这样的患者多属于上热下寒体质,上面热邪较重,下面寒邪较重,舌根发白。治疗起来需要引火下行,如果只是盲目的服用清热解毒药物,只会导致下面越来越寒,虚火上冲不断加重,咽喉肿痛越来越重。引火下行的办法很多,内服药重用川牛膝,同时清上温下;外用药可以采用吴茱萸研粉,醋调外敷涌泉穴。
曾治疗一中年男子,咽喉肿痛,声音嘶哑,在他处服用清热解毒类药物,治疗三月,未能治愈,反而因服用寒凉药物过多,出现双下肢异常沉重,双膝关节冰冷,采用温肾潜阳,引火下行的方法,重用大温大热的附子50克,配上龙骨、磁石、川牛膝等,治疗十余天,咽喉肿痛,下肢沉重,均得以治愈。
咽喉肿痛,不一定都得清热解毒啊!
见火非是火;见寒非是寒。
见实非是实;见虚非是虚。
无法胜有法;万象存我心。
能解其中味;方知我不欺。
2011-11-03 15:32 17楼
养生误区十六:身体没劲,吃点补药

腰酸腿软,浑身没劲,心中烦躁……
当遇到这些症状的时候,很对人首先想到的是,这几天是不是生活差了?身体太虚了,得吃点补药!
其实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并不低,鸡鸭鱼肉都吃得起,青菜豆腐都有得吃,米饭馒头都吃得饱,这浑身没劲很多不是营养不够,而是营养的利用和代谢谢出了问题。
人体摄入的营养物质,需要通过胃腐熟(消化),小肠的化物(吸收),脾的运化(输布),最后通过肺、心的作用,输布于周身,濡养五脏六腑,四肢百骸。在这个过程中,营养物质的转化和运输非常重要,只要其中一个环节出了问题,人体就会感到精气不足,神疲乏力,出现虚弱的表现。
经常有病人问我:“医生啊,你看我吃的不差,身体也不瘦,为什么就浑身没劲呢?”
这样的病人,切脉时就会发现左右关部偏大,而寸尺偏弱,说明白一点,就是患者的气血郁积在中焦,也就是肚脐以上心窝一下,中间这一圈,郁积得厉害,女性患者会出现似如游泳圈的赘肉,男性则中部崛起,出现啤酒肚……
这不是营养不够,而是营养物质不能从中焦输送到四周啊!
我常常告诫这些病人,人体食物的消化、深加工、转化过程,就好比一个工厂的生产流水线,其中任何环节出了问题,投入再多的原料都没用,最终都会成为半成品,次品,废品,看看身体中部一圈肉,都是半成品啊!补得越多,这肉长得越快,身体还是没劲,现在你需要的不是吃补药,也不需要食物进补,需要的是运动,活动你的四肢,带动你的脾脏(脾主四肢),增强营养物质的转换,身体就有劲了。平时爬爬山,跳跳舞,出上一身臭汗,比吃老鳖强得多!
患者往往会说,我这浑身没劲,爬山爬不动啊?
其实这样的患者,只要出去运动,出出汗,活动开了,就越活动越有劲,因为他们体内缺的不是能量,缺的是能量的转化,加强转化(运化),自然越来越舒服。
生活中这类患者有一个共同特点,不喜欢吃萝卜、洋葱、大葱这些顺气的食物,喜欢吃肥甘厚味之物。平时活动少,饮食上又不愿意吃促进体内气血运行的食物,再加上工作原因,思虑过度(思虑伤脾),身体内的气血运行能够顺畅吗?
所以对于这样的人,“吃萝卜”比“吃人参”强,吃“青菜”比“吃肉”强,“走路”比“开车”强,“糊涂一点”比“清醒点”强……
曾经有患者再三要求我开补药,最后我开了两味药,苍术和鸡屎藤,告诉他是大补之品(实为健脾燥湿、消积化滞之品),让其泡茶喝,喝了一个月,啤酒肚下去了,人也有劲了。
做生意的都知道,只有手中的钱用活了,运转快了,才能赚钱。如果生意盘不活,突入再多,亏损越多。
一个工厂的生产线,只有每个环节都运转正常,才能出精品,如果生产环节出了问题,投料越多,生产出来的半成品、次品也就越多。
见虚之时先别补,想想身体为何虚。
五脏六腑若强健,粗茶淡饭也精神。

七年前我准备开药房,但犹豫不决,顾虑很多,于是我请教一位长者(很有智慧的一个老总),他听完我的分析后对我说:你顾虑太多了!年轻的时候,想干什么,尽量去干,尽量干好,不要给一生留下什么遗憾!
“想干就去干,要干就尽量干好!”这句很平和的话,成了我开药房的动力。
一晃七年过去了,虽然谈不上成功,但自己干的挺开心的,我时常记起老朋友的那句话,让我受益很多!
这几年遇到不少年轻的患者,除了看病解除他们身体上的痛苦,偶尔也帮助解一些心结,看着他们犹豫寡断的样子,我多次鼓舞他们。
其实人生就几十年,抛开生老病死,真正用来干自己喜欢事业的时间不多,也就二十年左右,想干就去干,不要给自己留下遗憾!
⬅ 调理五脏可养生 老茶馆 养生添寿不妨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