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地黄汤

2011-11-14 23:22 12楼
名称: 干地黄汤别名:干地黄汤
组成: 生干地黄(焙)3分,芍药1两,芎?1两,桔梗(炒)3分,丹参1两,当归(切,微炒)3分,干姜(炮裂)半两,白茯苓(去黑皮)1两半,知母(焙)半两,人参1两,葛根(锉碎)3分,甘草(炙)半两。
出处: 《圣济总录》卷一六三。
主治: 产后下血过多,虚热烦渴。
用法用量: 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制备方法: 上为粗散。
2011-11-14 23:22 13楼
名称: 干地黄汤别名:干地黄汤
组成: 生干地黄(焙)1两,白术1两,芍药1两,赤茯苓(去黑皮)1两,桑根白皮(锉)2两,甘草(锉)半两,赤小豆5合,黄耆(锉)2两,商陆根(锉)2两。
出处: 《圣济总录》卷一六五。
主治: 产后遍身头面浮肿。
用法用量: 每服5钱匕,水1盏半,煎至1盏,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制备方法: 上9味,并生用,为粗散。
2011-11-14 23:22 14楼
名称: 干地黄汤别名:干地黄汤
组成: 熟干地黄(焙)2两,阿胶(米炒沸)2两,芎?2两,当归(切,米炒)2两,赤芍药半两,甘草(炙,锉)半两,人参半两。
出处: 《圣济总录》卷一五五。
主治: 妊娠气血不足,胎瘦不长。
用法用量: 每服3钱匕,水1盏,加粳米少许,同煎7分,去滓温服,1日3次。
制备方法: 上为粗末。
2011-11-14 23:23 15楼
名称: 干地黄汤别名:干地黄汤
组成: 熟干地黄(切,焙)1两,当归(切,焙)1两半,芍药1两半,甘草(炙,锉)1两,吴茱萸(汤洗,焙干,炒)3分,细辛(去苗叶)1两半,干姜(炮裂)1两半,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人参1两,桂(去粗皮)1两,厚朴(去粗皮,涂生姜汁炙,烟起即止)1两。
出处: 《圣济总录》卷十七。
主治: 风入腹,兼尸疰入腹,心腹痛,气短喘息不得。
用法用量: 每服3钱匕,以水1盏,煎去滓,取7分,空腹服,日3夜1。
制备方法: 上为粗末。
2011-11-14 23:23 16楼
名称: 干地黄汤别名:干地黄汤
组成: 熟干地黄、人参、白茯苓(去黑皮)、麦门冬(去心,焙)、枇杷叶(拭去毛)、地骨皮、甘草(炙,锉)、石斛(去根)、黄耆(细锉)各等分。
出处: 《圣济总录》卷四十七。
主治: 胃热肠寒,善食数饥。少腹痛胀。
用法用量: 每服1钱匕,水1盏半,煎至7分,去滓服,不拘时候。
制备方法: 上为粗末。
附注: 本方方名,《普济方》引作“地黄汤”。
2011-11-14 23:24 17楼
名称: 干地黄汤别名:干地黄汤
组成: 干地黄1两,大黄1两,黄连1两,黄芩1两,柴胡(去芦)1两,白芍药1两,甘草(炙)1两。
出处: 《活人书》卷十九。
主治: 妇人伤寒愈后,犹有余热不去。
用法用量: 每服抄4钱匕,以水1盏半,煎至7分,去滓温服。取溏利汗出解。
制备方法: 上为粗末。
2011-11-14 23:24 18楼
名称: 干地黄汤别名:干地黄汤
组成: 干地黄3两,芎?2两,桂心2两,黄耆2两,当归2两,人参1两,防风1两,茯苓1两,细辛1两,芍药1两,甘草1两。
出处: 《千金》卷三。 功效:除诸疾,补不足。
主治: 产后恶露不尽。
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以水1斗,煮取3升,去滓,分3服,日再夜1。
各家论述: 《千金方衍义》:此方以保元,四物兼补气血:佐细辛,防风以行保元之力,桂心、茯苓以行四物之滞。滞通而恶露自行,本虚挟血之良法也
2011-11-14 23:25 19楼
名称: 干地黄汤别名:干地黄汤
组成: 生干地黄(焙)2两,生姜(去皮,切碎,炒干)1两,甘草(炙)1两,当归(切,炒)1两,桂(去粗皮)1两。
出处: 《圣济总录》卷一六一。
主治: 产后血气不利,或感风冷,心腹痛,肢体虚冷,胸膈不快。
用法用量: 每服3钱匕,水1盏,煎取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制备方法: 上为粗末。
2011-11-14 23:25 20楼
名称: 干地黄汤别名:干地黄汤
组成: 熟干地黄1两,泽兰叶1两,白茯苓(去黑皮)1两,人参1两,五味子1两,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当归(切,炒)1两,禹余粮(火煅,醋淬)1两。
出处: 《圣济总录》卷一五三。
主治: 妇人先有所脱血,或醉中房劳伤肝,致使月事不来,血枯燥。
用法用量: 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7分,去滓,空心,日午、夜卧温服。
制备方法: 上为粗末。
附注: 熟地黄汤(《校注妇人良方》卷一)。
⬅ 养心滋肾丸 老茶馆 肾沥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