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筒灸疗法

2011-11-28 09:39 楼主
温筒灸亦称温灸器灸,这是因为早期我国的温灸器多制作成圆筒状。故名。是使用最早的艾灸灸具。近年来,应用艾叶点燃作热源的温灸器的研制进展较快,各地出现的温灸器形式多样,不少也呈筒状。本节所介绍的主要局限于临床最为常用的手提活动式温灸器灸法。手提活动式温筒灸具又分平面式和圆锥式二类,均以金属制作。以前者应用更为广泛。温筒灸较之艾条使用更加方便灵活,不受部位限制,艾灰不会脱落,所以十分安全,是目前临床上应用较广的温灸器灸法。

【操作方法】

灸具制备

温筒灸具由内外二个金属圆筒构成,外筒筒身及筒底均有十数至数十个小孔,并装有一柄,可供手提操作。内筒亦有十数个小孔。其中,平面式,二个底面一般大,适用于较大面积灸治;圆锥式,上为平面形,底为圆锥形,适于小面积点灸用。

具体操作

打开灸具,在内部的小圆筒中放入艾绒或艾条,亦可掺入某些药末,点燃,在选定的施灸部位来回温熨,每次20~30min,以局部出现红晕为度。

每日或隔日1次,7~10 次为一疗程。

【主治病证】

适用于各种灸治的慢性病证。

【注意事项】

应用温筒灸时,由于灸具形式多样,应根据病证情况加以选择。如大面积病灶(如带状疱疹、挫伤等)可用平面形手提式温筒灸具,局限性病灶或以刺激穴位治疗全身性病证的,可用圆锥形手提式温灸具。

【临床应用】

1.坐骨神经痛

取穴:主穴:阿是穴(压痛点)。

配穴:环跳、秩边。

治法:先在患侧寻找压痛点,并做好记号。一般仅取主穴,症状明显者加配穴。嘱患者取侧卧位,屈腿,患肢在上,以手提式温筒灸具熏灸,距离以患者能耐受为度,可采用雀啄灸或回旋灸法,至局部皮肤潮红。每次灸一般2小时左右,每日1次,不计疗程,以症状消失为期。

2.风湿病

取穴:

主穴:大椎、命门

配穴:至阳、灵台、阿是穴(压痛点或背部督脉上的反应点)、病痛关节处的经验穴。

治法:先取主穴。用固定式温筒灸具熏灸大椎穴,每次灸疗时间长达两小时以上,直至灸感到达命门穴以下后,更换熏灸命门穴。再等待灸感抵病痛关节以下,加灸阿是穴或病痛关节处的经验穴。如灸感不明显可加用温筒灸于至阳、灵台二穴。灸后病痛觉会逐渐缩小。然后在背部或有不适感处先找出痛点,再用点燃 的艾条在痛区巡回熏灸。以产生条状灸感为佳 。每日灸2~3次,3~4 日后可改为每日1 次,7~15日为一疗程。

3.阳痿

取穴:气海、关元、中极、曲骨。

治法:灸药制备:取附子、益智仁各30g,灸马钱子、淫羊霍各20g,蜈蚣20条,炒韭子25g。均研末混匀,放入95%乙醇中浸泡7日后,将瓶内药上下摇匀再泡3日,用纱布过滤装瓶。将选适当大小的长方形红布多块,投入瓶内浸泡3日,备用。

用法:上穴均取。患者取仰卧位,放松衣带,排空小便。先把艾绒点燃后放入艾灸器内,将稍加温热的红布取出略滤干后置于气海、关元、中极、曲骨穴上,握住艾灸器把柄在穴区反复施灸,每穴灸至患者感灼热难忍,此为 1 壮。四穴轮流灸完1壮,即更换药布。如此操作,灸完3壮为1次治疗。每日或隔日1次,10次为1疗程,疗程间隔3~5日。

4.颈椎病

取穴:主穴:风池、阿是穴、颈夹脊穴。

配穴:手指麻木加合谷;头晕头痛加百会、太阳、后溪;多汗加复溜、肺俞。

治法:灸材制备:取荆芥、防风、乳香、没药、白胡椒各60g共研细末,加艾绒500g拌匀,分为20等分,制成直径约3cm的药艾段备用。制一有手柄其高度为3cm,并有双层铁片套圈(外圈直径8cm,内圈7.5cm)的圆筒形灸具,双圈底部夹一层牛皮纸,将生姜泥、面粉和优质食醋适量调成糊状,均匀摊于纸上厚约0.2cm;亦可内垫鲜生姜片或大蒜片。

用法:在温筒灸器燃烧炉内放进药艾段1个点燃,调至合适温度(一般50~60。C即可),放置所选穴位上,每穴灸3~5min,患处灸至潮红、微汗,以能耐受度。同时行按摩手法,颈夹脊自上而下推按,余皆旋按、点按、以患者能耐受为度。每日1次,连续20次为1疗程,若未愈,隔10日进行第2疗程。

5.尿潴留

取穴:气海、中极。

治法:二穴同取,用手提式温筒灸具,加艾点燃后,先置于气海穴上施灸,,并在二穴之间慢慢移动,以局部温热为度,一般灸15~20min,如效不显可延长温灸时间,以取效为度。

6.骨质增生症

取穴:主穴:肺俞、膈俞、脾俞、肾俞。

配穴:阿是穴(病灶区)。

治法:一般仅选主穴,四穴均取,双侧同用。采用温筒灸具施灸。灸器上下各有多数小孔,上孔可以通风出烟,下孔传导温热,内设另一小筒,放置艾绒燃烧。温灸时,将灸器置于上述穴区,每穴施灸时间一般在10~40min之间,以局部皮肤潮红或汗出为度。个别病例可加用配穴,采用隔附子饼(即附子研末加面,酒水做成2分厚饼)灸疗,要求火力适中,使患者感到温热舒适,防止烫伤。以上灸法,每日或隔日治疗1次,10次为1疗程。

7.冻疮

取穴:三阳络、外关

治法:将特制药捧1支,点燃放入固定式温灸器内,温灸器置于患侧前臂的三阳络至外关穴区。直至药捧燃完,时间约为4小时。每日1次,7~10日为1疗程。

8.牙痛

取穴:阿是穴(患牙)。

治法:

灸筒制备:找一金属罐头盖,用剪刀剪一直径3cm的圆形,圆心用大钉子打一孔,孔直径0.5cm,将圆片平均分为8等份。将黑色部分留下剪去空白处,得到形状如同一个长齿轮,八条边的每一边宽为1.5mm,长1cm,然后将每条边以垂直角度折起如圆桶状,将每条边的末端折向外侧,成为盛艾器;备一根细铁丝,长约15cm,一端绕成直径1cm的铁丝圈,套于盛艾器上端围绕稳固,用钳子挟紧八条边末端使之紧围铁丝圈,铁丝的另一端绕成一手柄,将一团艾装入艾灸器的盛艾器中,压紧,点燃艾,即可应用。

用法:将艾绒装入盛艾器内压紧;点燃,吹旺,嘱患者张口。用鼻孔自然呼吸,勿用口呼吸,医者手持艾灸器,送入患者口内。将艾火对准患牙牙面,保持0.5cm的距离,持续灼灸患牙,直至燃完艾绒为一壮,如此连续燃灸3壮为一次治疗。注意患者的忍耐时间,有憋气时应将艾灸器取出,让患者稍休息一下,然后继续灸疗。注意勿烧伤口腔内组织,如出现患牙疼痛加重时,应向患者解释是因灸灼时温度高引起牙痛加重。此时应继续灸疗,艾火由于在口腔内缺乏氧气有时需拿出吹旺,方能保持有效,一般牙疼灸治l~3次即可止痛。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 运动按灸法是什么 老茶馆 温架灸疗法是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