溃疡性结肠炎其他疗法

2011-12-16 08:49 楼主
(1)针灸


①体针


取穴:主穴:脐中四边穴、天枢、关元、气海。配穴:大肠俞、长强、脾俞、胃俞、足三里、三阴交。


脐中四边穴位置:脐之上下左右各旁开1寸处。


操作:主穴每次取1~2穴,配穴酌加2~3穴。脐中四边穴,以上下左右为序,快速进针,缓缓刺入3~5分,捻转半分钟,不留针。余穴得气后留针15~20分钟,留针期间可施温针法。每日或隔日1次,10次为一疗程。


疗效:共治疗58例,临床痊愈和基本缓解49例,部分缓解8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8.3%。


②艾灸


取穴:主穴:中脘、天枢、关元、上巨虚。配穴:脾俞、肾俞、大肠俞、足三里、太溪、太冲、三阴交、中膂俞。


操作:主穴取1~2穴,配穴酌取2~3穴。腹部穴用艾条灸30~40分钟;上巨虚用黄豆大之艾炷施直接灸,灸21~25壮,使穴区形成亠直径为0.8~1厘米的焦痂,5~7日形成灸疱,3~5周内灸疱愈合;配穴以艾条作雀啄灸,每次15~20分钟。上法除直接灸外,每日或隔日1次,15~20次为一疗程。


疗效:共观察100例,有效率在65%~98%之间。


(2)单方验方


①胆茶液


组方:鲜猪胆汁15~20毫升,儿荼(研粉)2克,生理盐水25~30毫升。


用法:猪胆汁多于取得新鲜猪胆后立即采集,亦可晒干后配制。将上药混合,加温至15℃~20℃。用导尿管插人肛门内20~30厘米处,行保留灌肠。每晚1次,30次为一疗程。


疗效:共治疗52例,临床痊愈和基本缓解38例,部分缓解8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88.5%。


②破叶莲胶囊


组成:破叶莲生药干粉胶囊,每丸含生药0.25克。


用法:口服,每次10丸,每日3次,30天为一疗程。


疗效:共治疗31例,基本缓解14例,部分缓解1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5%。


③大果榆灌肠剂


组成:大果榆的干燥树皮,研末,过60目筛,置棕色瓶内保存。


用法:每次取3~4克,加开水300~500毫升,搅拌3~5分钟,呈稀糊状,每晚睡前保留灌肠1次,15次为一疗程。


疗效:共治疗36例,临床痊愈17例,基本缓解13例,部分缓解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4.4%。


(3)食疗


组成:黄芪(蜜炙)、山药、苡米、芡实各50克,粳米丑50克,分别炒焦黄,味香不苦为宜;乌梅50克,丁香4克,草果6克,分别打碎,各炒焦黑存性。以上共为细末,放人锅内炒热加入白糖200克,乘热在锅内搅拌均匀,形成颗粒。


用法:每次3~4匙,可用沸水调服,亦可掺于粥饭内,日服3~5次,15~20天为一疗程。另可配合灌肠治疗。


疗效:以食疗为主,共治疗30例,痊愈21例,基本缓解8例,部分缓解1例。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 溃疡性结肠炎 用药规律 老茶馆 溃疡性结肠炎其他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