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后的效果

2012-01-05 18:22 楼主
坚持灸的有半年多了
有时间就天天灸,忙了就一个星期才灸一次
身体感觉越来越舒服:说话有气力,声音很亮,不再像以前那样少气无力
没有感冒过
今年的冬天没有那么怕冷,手还是不热,但脚会热了
晚上在被窝里,手脚都会热乎乎的
也知道饿的滋味了
看着那悄悄改变的肚脐,更加增加了俺的信心!

五个月前站立位拍的




今天站立位拍的



观脐诊病
脐部粗看似乎每人没有什么区别,其实千变万化,千姿百态,几乎很少有人相同。脐眼的大小、脐孔的深浅、脐蕊的高低、脐壁有无倾斜都不尽相同,观脐诊病就是看脐部的这些变化来诊断疾病。
正常人的脐孔直径约0.8-1.5厘米,如果直径超过2.0厘米,我们称为大脐眼。直径小于0.5厘米我们称为小脐眼。脐眼的大小一般来讲取决于胎儿时期与母体相连接的脐带的粗细,脐带越粗,一般脐眼越大,子体先天足,个体强壮。反之脐眼越小,先天禀赋不足,个体胤弱。俗话说“脐大容杏,不富也贵”,说明了脐大的人身体健康容易在事业上获得成功。所以来讲看病人的脐眼大小可基本判定他的先天禀赋及身体素质如何。
脐孔的深浅取决于皮下脂肪的多少,皮下脂肪越厚,则脐孔越深,这说明其营养状态好。皮下脂肪越薄,脐孔越浅,营养较少。如脐孔过深提示营养过剩,则应考虑脂肪肝、老板综合症、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高血黏度、冠心病、糖尿病、痛风等。
形状:
圆形:

脐圆而下半部丰厚朝上,提示血压正常,内脏健康,肾功能强,精力充沛,为男性最佳脐形。
椭圆:

脐形椭圆为女性最佳,提示身体健康,卵巢功能良好。
凸形:

脐外凸较少者多见婴幼儿,或见极少运动内脏张力减弱,内脏器官下垂。脐外凸较多者多见有严重水肿,卵巢囊肿。也是喘胀的险候,预兆肺、肾之气将绝。另外脐外凸应与脐疝鉴别。
凹形:

脐陷于大腹是脾肾大虚之凶兆,多见于久泄、元气将脱,或见于暴吐之后。脐突然下陷为正虚邪闭的凶兆,多见于小儿瘟疫染身、毒邪内逼之证,病情险恶,预后不佳。
浅小形:

此形人不论男女身体较弱,内分泌功能不正常,经常感到全身乏力,此为先天不足,后天气虚。此外提示精神神经系统脆弱,受刺激易诱发精神障碍。这类人易激动,有歇斯底里倾向。
闭合形:

脐眼与脐孔密闭,形成一个闭合性腔隙,多见于中老年妇女。原因是皮下脂肪松弛,提示卵巢功能减弱。
移位:
脐位上移:

脐向上延长成三角形为气滞、气逆的反应,临床上为肺、胃之气上逆,或肝气升发太过,或肝气郁滞之象。或提示胃、胆囊、胰腺有病。或腹内有较大的肿瘤,因瘤体的位置牵拉引起脐位上移。
脐位下移:

多为肾虚、中气不足、内脏下垂、子宫脱出及脱肛。
脐位右移:

多为气虚,可见于高血压、左侧肢体瘫痪。并提示易患肝炎、十二指肠溃疡。
脐位左移:

多为血虚,见于各种贫血、寄生虫病人及右侧肢体瘫痪。也提示肠胃不佳、肠粘连、便秘。
色泽:

脐部色泽的改变可提示机体内脏的病理变化,色泽又分全脐色和局部色两种,全脐色较易判定,而局部色则需根据脐八卦全息来判定相因的内脏器官的功能状态。<
白:

提示机能低下。全脐色白多反映肺气虚、心阳不足、血虚,常与脐凹陷、少腹凉并存。局部色白则反映相应脏器的机能低下。
赤:

提示热毒内蕴。全脐色赤多反映心火重,或心火下移小肠,热积腹中,毒溢于脐。可见口渴、便秘、心烦等症状。局部色赤为相应脏器的急性炎症。
黑:

预示病症凶险。全脐色黑为暴病将卒的恶兆和久病生机将绝之征,常与呼吸急促、神识昏迷等危象并存。脐周出现对称性黑色素沉着,并有角质增生应注意消化系统肿瘤,尤其是胃癌。
黄:

提示湿热之邪内蕴或过食肥甘所致。临床可见痞满纳呆、大便不爽,可有高血脂、高血黏度、高血压等征状。
青:

内有寒积、水饮或风寒内伏。如局部色青则提示相应的脏腑功能欠佳,或见痛证。
紫:

为内有瘀积之色,也可见腹内或盆腔内肿瘤,常伴有脐部瘀斑。
附属物:
体毛:

脐周有毛并与会阴相连提示精力旺盛,性欲强。如突生体毛并累及颜面和全身则应注意体内癌症。
血管:

脐周静脉曲张提示肝硬化门脉高压,常合有脐周色泽暗黑。
角化:

脐周皮肤局部点状角化提示相应脏器有结石存在的可能。
分泌物:

脐孔有油性分泌物提示过食油腻。
脐孔虽小,却能窥探全身的健康与否。在脐诊中应该注意光线的变化,必要时还须使用放大镜进行观察。另外,腹部暴露要有一定的范围,最好上达肋缘,下抵髂前上棘,以便观察。望脐断病是一种技术,需要不断实践,不断总结,逐渐提高。
两种脐诊法:
脐全息是脐针疗法的三大理论基石之一,她不仅可以用于临床治疗,也可用于诊断疾病,笔者称其为脐诊法。这个脐诊不同于近代名医朱莘农先生的脐诊。朱氏脐诊是以手掌鱼际按切病人的脐部,一如切脉之举,按、推、寻,作轻、重、浅、深之按切,以体会脐动脉之动势。而齐氏脐诊则以观察病人脐部的皮肤色泽、脐孔大小、脐部外形、脐蕊皱折等来判断病人的先天禀赋、疾病发生、转归与预后等。简言之,朱氏脐诊重在切按,为中医四诊中的切诊,而齐氏脐诊重在观看,属中医四诊的望诊。 度.jpg 肚脐.jpg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2-01-05 22:13 2楼
我也揪一下灸哈
2012-01-06 09:35 3楼
呵呵,看看。
俺小时候的肚脐就是突起的,很长,人称气肚(bu,老家哪里发音)眼子。
现在是突起没有了,脐孔很深。
看来也要多灸灸了。
2012-01-06 13:45 4楼
那年灸了几次关元,灸后浑身有劲,走路嗖嗖快,没两月右耳听力大大减退。原来耳道出血堵满了,那血不是干血,想半干的酱,至今也没有搞懂原因。
2012-01-06 18:48 5楼
安出虎 说:
那年灸了几次关元,灸后浑身有劲,走路嗖嗖快,没两月右耳听力大大减退。原来耳道出血堵满了,那血不是干血

灸了关元要灸下足三里,或三阴交,引火归元,就不会再有此现象了
2012-01-07 21:38 6楼
cd小草 说:
灸了关元要灸下足三里,或三阴交,引火归元,就不会再有此现象了

哦,要这样。
这几个一起进行了。不分开了。

现在就灸去了。
2012-01-09 19:48 7楼
我从小肚脐窝就是闭合的,洗澡时都需要翻开了来洗。不过肚脐反映身体健康状况我是深有体会。上初中时我的肠胃开始出问题,出现严重的贫血和口臭,同时肚脐窝里就分泌些特别臭的液体。当时我不懂,也不敢跟父母说,要是有点常识,恐怕我的肠胃问题还能够提早得到解决。以后要教家里人注意观察肚脐,出现问题好随时处理。
2012-01-09 21:12 8楼
cd小草 说:
灸了关元要灸下足三里,或三阴交,引火归元,就不会再有此现象了


发现一个问题,灸关元穴时,之前肚皮都是皱着的,原来用四指量,脐下三寸。这里灸起了泡
昨天躺平了时发现上移半厘米处,灸的疤扩大化了。
幸好不是搞针刺哦,哈
2012-01-09 21:38 9楼
看了帖子,也闲来灸

不小心 把灰掉到神阙里了哎 差点成疤痕灸
2012-01-09 21:39 10楼
井底下 说:
发现一个问题,灸关元穴时,之前肚皮都是皱着的,原来用四指量,脐下三寸。这里灸起了

疤痕灸了

我也差点
2012-01-09 22:18 11楼
孙洪彪 说:
看了帖子,也闲来灸

不小心 把灰掉到神阙里了哎 差点成疤痕灸


质量一般的吧 ,悬灸会掉灰的?
⬅ 请教版主 老茶馆 汲取现代科学的思想方法理论——老丁说中医(18-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