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仁甫

2012-02-13 13:01 楼主
何氏骨科第四代传人何仁甫
据四川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蒙古族特呼尔氏史略》关于“何氏开派,功在四代”的记述,20世纪上叶,作为四川中医骨科著名学派之一的何氏骨科,其代表人物为何氏骨科第四代传人、本书主编之父亲--何仁甫。
何仁甫,1895年7月─1969年4月,字同良,号白玉山人,蒙古族,祖姓特呼尔,四川成都人。系何氏骨科第四代传人。何仁甫继承家学、勤求古训、中西结合、治学严谨,撰有《特呼尔正骨手法》、《无暇斋正骨经验》、《仁济医话》等著述,奠定了何氏骨科融蒙、满、汉族骨伤科学及其武学为一体之基础,因医理医技自成体系、临床疗效蜚声遐迩,故20世纪上叶,以何仁甫为代表,何氏骨科成为四川中医骨科著名学派之一,何仁甫被誉为蜀中名医。1992年载入《四川省近现代人名录》(四川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省志人物志编辑组主编,四川辞书出版社出版),1993年载入《成都满蒙族志》(成都市满蒙人民学习委员会、成都市满族蒙古族志编纂组编印)。
何仁甫自幼从父何兴仁学医习武。幼年启蒙于成都市蜀华街前清秀才瑞炳麟开办的私塾;民国初年就读成都储才中学;中学毕业曾入成都春熙路基督教青年会学习英文,合格后由该会推荐到华西协和医院(今华西医科大学)学习西医学。青年时期还先后拜满、蒙族骨科名医开长斋、春三爷,汉族擅长治疗骨结核、骨髓炎的中医外科名医徐寿仙和著名拳师马震江、马镇江为师。
何仁甫为医一生,淡薄名利。民国25年,国民党第29军慕名礼聘何仁甫任国术教官兼军医顾问,他深感为医者当以济世活人为人生要旨,同时不习惯军营生活,故两年后即毅然辞去官职,回家行医和潜心研究、总结何氏骨科。何仁甫在家行医虽从不挂牌,亦无任何诊所标志,但求治病员络绎不绝。新中国成立初期,成都市卫生工作者协会成立,邀请何仁甫为首批会员。
“文革”期间,何氏家族受到极大冲击和迫害,在“破四旧”的浩劫中,何家被抄四、五次,不仅财产损失,特别是医武世家历代相传的家谱和大量的典籍、手稿竞因之毁于一旦。但何仁甫弘扬何氏骨科、发展中华医学的初衷未改,在坎坷的晚年,悉心培养第五代传人,按照“父子相传,不传外人”的习俗和何氏家规,何仁甫将何氏骨科医术及其平生所学,只传给了自己三个有志继承何氏祖传医术的儿子──长子何天祥、四子何天佐、五子何天祺;坚持“济世活人”的志向,对于经济困难的病人,他不仅免收药费,而且慷慨资助。何仁甫救济的病员难以计数,无数病员视他为救命恩人,尊称他“布衣郎中”。1969年何仁甫病故,葬于成都市三圣乡凉风顶。自他逝世后,许多年每逢清明时节,一直有他救治过的病员或病员家人自发地到他的墓前祭祀、怀念。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2-02-13 13:04 2楼
历史揭秘:源远流长的“何氏骨科“

马背上的蒙族伤科








中国中医药学源远流长,在其数千年的发展过程中,中国各民族的传统医学均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作为中国中医药学组成部份的中医骨伤科学,也是历史悠久。蒙古族“崇尚骑射”,加之长期 战争,由于跌打损伤、金创的救治需要,因而积累了独特而又丰富的蒙古族骨伤诊疗经验,并且在中医骨伤科学发展史上占有突出的地位。



中医骨伤科自元代开始单独成科。中医骨伤科又叫“正骨科”,元代以前,正骨科是外科的一部分,即肿疡、溃疡、金疡、折疡中的部分内容,经唐代发展到元代,正骨科已经不再是外科的一部分,而独立成科。1316年元政府正式规定的医学十三科中就有正骨科,规定医生必须精通十三科之一始准行医,标志着中医骨伤科进入独立成科的新时期。《中国骨科技术史》称“元代正骨科的成就卓著”,“《回回药方》中有关正骨科的知识,表明了中国骨科在中世纪取得的成就,在当时已对世界医学发生了影响”。甄志亚在他主编的《中国医学史》中说“由于长期战争,特别是蒙古族崇尚骑射,因金创与跌打损伤的救助需要,促进了外伤科的发展”;“宋元时代的伤科虽无专著产生,但却有显著发展,特别在元代,《永类钤方》与《世医得效方》两部著作的有关内容,对骨伤科具有重要贡献”;“在兄弟民族医学中,蒙医伤科也有丰富的经验。《蒙古秘史》等文献载有用烧红的烙铁治流血伤口,用蒸气热罨的活血方法治疗内伤,用牛羊瘤胃内反刍物做热罨疗法,用热血浸疗治好箭伤等等,后来这些治疗实验在实践中发展成蒙医的各种外伤治疗术”。

1326年蒙古人沙图穆苏作《瑞竹堂经验方》书中除“疮肿门”有骨伤科方剂外,在“诸风门”、“羡补门”中有许多治疗骨病疗效显著的方剂,《四库全书提要》称“其处方最为醇正”,不少方剂至今仍在骨伤科中广为传用,可见影响之大。

用食疗法治疗骨伤科病人,亦是蒙古族医生的特殊疗法。甄志亚说“还有著名的蒙医马奶酒疗法。马奶酒原为蒙族人民的常用饮料,后来普遍用于医疗上。《蒙古秘史》一书,就有元代以前蒙古人用马奶酒救治受伤大出血昏厥病人的记载。到元代,用马奶酒治病已驰名中外”。

蒙古族骨伤科发达,还表现在帝王将相懂骨伤科。例如《元史》记载:“布智儿从太祖征回回,身中数矢,太祖亲视之,令人拔矢,血流满体,太祖命取一牛,剖其腹,纳布智儿于牛腹,浸热血中,移时遂苏”(《元史•卷一二三》列传十,布智儿,3021页)。《元史》另载“李廷从伯颜攻郢州,炮伤左胁,矢贯胸几绝,伯颜剖水牛纳其中,良久而苏”。史中所载太祖就是号称一代天骄的成吉思汗。而在中国历代帝王中懂得伤科者屈指可数。

蒙古族的骨科医生,代有人才,据史载:“绰尔济,明末清初时蒙古人,生卒年限不祥。善治伤,有中矢垂毙,为拔镞,傅良药,伤寻愈,有身被三十余矢,昏绝,令剖白驼腹,置其中遂苏”(见《清史稿》卷二百八十九);又“天命中(1616—1626年),有患臂屈不伸者,令先以热镬熏蒸然后斧锥其骨,揉之有声即愈”;“伊桑阿,蒙古人,清乾隆中人(1736--1795),他教授徒弟的方法,是将竹管截成几段,外用纸包裹,然后让学生摩擦竹管,让截断的竹管每节对合,就像没有截断一样,然后再用这种手法接骨,都获得了较好的效果。当时朝廷的制度,是在三旗的士卒中选懂得正骨医术者,每旗选十名,有上驷院管理,叫做‘蒙古医士’,如果朝廷的官员有跌打损伤者,都是命这些医士治疗,并且限定日期要治疗好,如果超过了期限,必须受到惩办。侍郎器召南,因骑马从马背上跌下,头颅破裂,连脑浆也流出,蒙古医士就用牛膀胱包裹他头颅,很快治愈了。这些蒙古医士都有秘方,能够使创伤很快治好,而以伊桑阿最为有名。”





何氏开派 功在四代





何氏骨科起源于蒙古族传统骨伤科。据《成都满蒙族志》、《巴蜀史志》、《成都少城史料》记载,何氏骨科由何氏先辈蒙古族特呼尔氏创立,迄今已有三百余年历史。

一、何氏骨科史略

特呼尔氏系蒙古族医武世家,每代均有人在军中担任医官。公元1644年,清摄政王多尔衮奉世祖福临(顺治)旨,由满州进山海关入中原,时任军中医官的何氏先辈随军迁徙。1718年(康熙五十年)因与准噶尔作战,调荆州满蒙族混合编制的驻防八旗官兵3000名进驻四川,何氏先辈随军到成都。1721年(康熙六十年)战事平息,应四川巡抚年羹尧奏,选留官兵匠役2100余名永驻成都,何氏先辈因之定居西蜀少城(今成都市柿子巷)。因属八旗统辖,故称“旗人”,何氏家族系镶兰旗、三甲。其第三代传人何兴仁,曾任成都西较场八旗军医官。



何氏先辈因随军转战而广泛接触了满、汉族文化,逐渐融蒙、满、汉族传统骨伤科及其武学为一体,使何氏骨科在历代传承中不断丰富和发展,尤其至第四代传人何仁甫,何氏骨科开始吸取西医学长处,临床疗效蜚声遐迩,理法方药自成体系,于20世纪上叶发展成为四川中医骨科著名学派之一。

二、何氏骨科第四代传人何仁甫

据四川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蒙古族特呼尔氏史略》关于“何氏开派,功在四代”的记述,20世纪上叶,作为四川中医骨科著名学派之一的何氏骨科,其代表人物为何氏骨科第四代传人、本书主编之父亲--何仁甫。







何仁甫,1895年7月─1969年4月,字同良,号白玉山人,蒙古族,祖姓特呼尔,四川成都人。系何氏骨科第四代传人。何仁甫继承家学、勤求古训、中西结合、治学严谨,撰有《特呼尔正骨手法》、《无暇斋正骨经验》、《仁济医话》等著述,奠定了何氏骨科融蒙、满、汉族骨伤科学及其武学为一体之基础,因医理医技自成体系、临床疗效蜚声遐迩,故20世纪上叶,以何仁甫为代表,何氏骨科成为四川中医骨科著名学派之一,何仁甫被誉为蜀中名医。1992年载入《四川省近现代人名录》(四川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省志人物志编辑组主编,四川辞书出版社出版),1993年载入《成都满蒙族志》(成都市满蒙人民学习委员会、成都市满族蒙古族志编纂组编印)。

何仁甫自幼从父何兴仁学医习武。幼年启蒙于成都市蜀华街前清秀才瑞炳麟开办的私塾;民国初年就读成都储才中学;中学毕业曾入成都春熙路基督教青年会学习英文,合格后由该会推荐到华西协和医院(今华西医科大学)学习西医学。青年时期还先后拜满、蒙族骨科名医开长斋、春三爷,汉族擅长治疗骨结核、骨髓炎的中医外科名医徐寿仙和著名拳师马震江、马镇江为师。

其学术思想及医理医技特色,集中体现在辨证诊断、正骨手法和遣方用药三个方面。

(一)辨证诊断

何仁甫主张诊病“须中西合参”。 尤为强调“汲取西医仪器检测之长处”,但同时须结合临床症状细审,“不可依赖仪器”。对于病因病机的认识,他指出医者须有“熟悉人体之骨骼形态、关节结构,筋肉之分布及附着于骨之起止点”的功底。诊病尤当“精细”,“诚从手本血肉之体”,骨科病员“有其内必形诸外,一举一动,一步一趋,医者观微知变”,除了详问损伤之因、仔细观察行动之外,须再加双手十指触摸详审,只有诊断辨证精确,才能治疗得当,否则“差之毫厘,失之千里,贻害病家”。他将骨科疾病首先分为“骨伤、骨病”两类,再将骨伤分为“软伤、硬伤”两类,对于骨病,专门强调骨病与中医外科之痈疽疮疡应严加区分,不可混为一谈。

(二)正骨手法

何仁甫恪守家族传统,即蒙古族骨科医生“应当医武不分家”,为医之时,习武强身,他长于气功和单刀。他常说“夏练三伏,冬练三九”不怕苦,文艺界“台上几分钟,台下十年功”是常规,深研武术的一招一式、一拳一腿,与观察骨伤骨病的发生、发展和预后一样,都需要功在平素。骨科医生只有具备了健壮的体魄,才能避免实施正骨手法时力不从心或虎头蛇尾,因此过硬的武功是骨科医生不可或缺的基本功之一,武功扎实,用力得当,一人即可实施正骨手法治疗。实施正骨手法,他强调“手法如书法,手到、心到、气到,才能心手合一,运用自如”,同时注意尽可能减轻病员痛苦,“切忌伤而再伤”,应做到“气沉丹田,力透肱腕,劲达指端,视之不见,触之如电”。









(三)遣方用药

何仁甫认为遣方用药全在一个“活”字。他说:“同属砖瓦木料,何以能造万千风格之庙宇殿堂,匠心独运是其故也”,而“活”字当依具体伤病而论。如治损伤,“当辨筋伤骨伤、气伤血伤。孰轻孰重,药有轻重之别;甚或异病同治,同病异治。”“固定之方,不能应万变之疾”。他擅长以外用药物为主治疗骨伤骨病,他认为“局部用药,直达病所,效速而无伤阴败胃之弊”。在用药方面,他严格遵循祖传方药,对祖传特殊药物坚持自己栽种、采集、炮制,如接骨要药“仙桃草”,他事先观察其生长情况,直至“小满”节前夕,先以白酒喷于草上的小桃子,使桃内小虫不致逃遁,旋即剪下小桃子并捣烂入药,效专力宏;又如何氏骨科丹药,也是按祖传验方选药和炼制。他认为“药物乃疗伤之工具,医不精药则不足为医”。何氏骨科方药独特的临床疗效,集中体现在骨科疑难重症的治疗方面。

何仁甫为医一生,淡薄名利。民国25年,国民党第29军慕名礼聘何仁甫任国术教官兼军医顾问,他深感为医者当以济世活人为人生要旨,同时不习惯军营生活,故两年后即毅然辞去官职,回家行医和潜心研究、总结何氏骨科。何仁甫在家行医虽从不挂牌,亦无任何诊所标志,但求治病员络绎不绝。新中国成立初期,成都市卫生工作者协会成立,邀请何仁甫为首批会员。“文革”期间,何氏家族受到极大冲击和迫害,在“破四旧”的浩劫中,何家被抄四、五次,不仅财产损失,特别是医武世家历代相传的家谱和大量的典籍、手稿竞因之毁于一旦。但何仁甫弘扬何氏骨科、发展中华医学的初衷未改,在坎坷的晚年,悉心培养第五代传人,按照“父子相传,不传外人”的习俗和何氏家规,何仁甫将何氏骨科医术及其平生所学,只传给了自己三个有志继承何氏祖传医术的儿子──长子何天祥、四子何天佐、五子何天祺;坚持“济世活人”的志向,对于经济困难的病人,他不仅免收药费,而且慷慨资助。何仁甫救济的病员难以计数,无数病员视他为救命恩人,尊称他“布衣郎中”。1969年何仁甫病故,葬于成都市三圣乡凉风顶。自他逝世后,许多年每逢清明时节,一直有他救治过的病员或病员家人自发地到他的墓前祭祀、怀念。



传承宏扬 硕果累累



何氏骨科,历代相传,不断发展。作为第五代传人,我们在全面继承和运用何氏骨科治病救人的同时,致力于研究、发展和推广何氏骨科。在著书立说、科学探索、学术交流、培养后学和兴办现代化的骨科医院等方面,大胆实践、成效显著。近二十年,我们以何氏骨科特色技术和学术见解,不仅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的极大关注,而且为发展我国我军中医药事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得到国家、军队和各级政府的充分肯定。









我们深知继承的目的是发展,而一门学派发展的关键是人才,在科学昌明的时代,要让何氏骨科更广泛地造福人类,无疑需要更多的掌握何氏骨科技术的人才,因此在培养家族传人的同时,更新观念、打破家规,敞开何氏骨科家传绝学的大门,广收外姓弟子,纳徒传技。近20余年,已培训出近千名何氏骨科第六代传人。





目前何氏骨科第六代传人中,何氏家族有四川天祥骨科医院院长何浚志主任医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有突出贡献专家),成都军区八一骨科医院门诊部主任马云副主任医师(国际排联注册医师)、住院部副主任何俊薇主治医师,上海体育运动技术学院医院何俊丽主治医师,四川何氏骨科医院欧阳浩主治医师、何俊英主治医师、欧阳涛医师等7人;分布在国内外、军内外的外姓弟子达800余人,如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后勤部原中医骨伤骨病专科医院院长、主任医师潘中恒大校,四川何氏骨科医院医务处主任吕瑞生副主任医师,福建厦门市思明区开元骨科医院院长、厦门市何氏骨科研究所所长李澄清主任医师,成都军区八一骨科医院杨宗显副主任医师,海南骨科医院副院长汤仪成副主任医师,台湾的邱祥裕医师,移居美国的休斯顿中医师协会会员、执业医师彭先昆副主任医师和加州执业医师洪振理主治医师,泰国执业医师黄欣主任医师,以及德国的医学博士卡尔和柏林中医学院院长、东方医学会会长安德鲁斯.诺尔,俄罗斯的医学博士沙里莫夫等。
⬅ 门外汉看中医 老茶馆 何天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