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薷

2010-03-02 18:21 12楼
《本经疏证》:霍乱系水之溃决,水肿系水之停涨,通塞迥殊,状候绝异,乃一物并可治之,则两病本有联合之理。千金方以两病并隶于三焦,良以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水道不通,汪洋无制,若啮土而颓,则为霍乱,若充廓而停,则为水肿,原理之常,无甚异也。特香薷一物能兼治二者,则应究其所以焉。经脉别论曰,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合于四时五脏阴阳揆度以为常也。则似水道之行,行由脾肺膀胱,绝无与于三焦者,不知其游溢散精,通调下输,皆三焦为之也。何以故?营卫生会篇曰,上停出于胃上口,并咽贯膈而布胸中,走腋循太阴,还至阳明,是非其输脾之道乎?又曰,中焦亦并胃口,出上焦之后,此所受气,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于肺脉,乃化为血,是非其归肺之道乎?又曰,下焦者,别迴肠注于膀胱而渗入焉,是非其下输膀胱之道乎?合于四时五脏阴阳揆度以为常者,即五癃津液别篇所谓天暑衣厚为汗,天寒衣薄为溺与气是也,则三焦者讵非导水之江河耶?夫三焦属少阳,少阳为相火,故其决啮为病,停蓄成灾。厥由有二,一者阴霪,一者暖涨,阴霪者火衰不能激水,暖涨者火盛反致水溢。香薷则治暖涨者也,夫暖涨不似夏月之沟浍皆盈乎,而复土润溽暑,大雨时行,苟无日以暖之,风以荡之,其为决啮匪难为停蓄则固然也。独香薷者,偏以四月感相火而生,历届湿土燥金以畅茂条达,至寒水得令乃告成功,一似乎输脾归肺导入膀胱之旨,直截了当,不假炫饰,而其味辛气微温,即具天暑衣厚为汗天寒衣薄为溺与气于其中,三焦运化既通,停蓄且不能,则又何从决啮耶?世人于香薷类以为发汗,或以为利水,究竟问其于何发汗于何利水,则亦终是渺茫,知别录于霍乱证下下腹痛两字,即是利水之端,于水肿证上冠一散字,即是发汗之旨。试思仲景辨论霍乱最详,何以独无腹痛。外台秘要列水肿之用香薷者,曰水病洪肿气胀,曰风水暴水气水,曰卒肿满,身面皆洪大,则可知其浮于外而不得者,则能为之汗,阴于下而不行者,则能为之利。是其治之,为行火土中化,乃目为夏月麻黄,夫麻黄虽能治水,然实行金水中化者,无从混称乱指也。
2011-01-02 14:20 13楼
[来源] 为唇形科(Labiatae)植物江香薷Mosla chinensis Maxim.cv.jiangxiangru及石香薷Mosla chinensis Maxim.的干燥地上部分。

[植物形态] 江香薷为直立草本,茎55~65cm,茎方形,基部类圆形,中上部茎具细浅纵槽数条,四棱上疏生长柔毛;槽内为卷曲柔毛。叶披针形,先端渐尖,基部渐狭,边缘具5~9个锐浅锯齿,两面披短柔毛,两面均 具凹陷腺点。总状花序密集成穗状,苞片覆瓦状排列,花梗长1~1.5mm,被短柔毛。花萼钟形,外被白色柔毛及凹陷腺点,萼齿分钻形或披针形。花冠淡紫色,或少有白色,长0.6~0.8cm,伸出苞片,外被微柔毛,内面在下唇之下方冠筒上簇生长柔毛,冠筒基部具一圈长毛环。雄蕊、雌蕊内藏,发育雄蕊2,花丝极短无毛,着生于花冠筒内。柱头2裂,反卷。小坚果扁圆形。花期6月,果期7月。石香薷茎多分杈。高15~45cm。叶线状长圆形至线状披针形,长1.3~2.8cm,宽2~4mm,边缘具疏齿或近全缘,两面密生白柔毛及 腺点。总状花序头状,苞片圆倒卵形,长4~7mm;萼钟状,外被白色柔毛及腺点;花冠2唇形,淡紫色。小坚果球形。花期6~9月,果期7~11月。


石香薷



[药材性状] 江香薷 多扎成大把,长30~50cm,基部紫红色,上部黄绿色或淡黄色,全体密被白色柔毛。茎方柱形,直径1~2mm,节明显,节间长4~7cm。质脆易折断。叶多皱缩或脱落,叶展平后呈披针形,长3~6cm,宽0.6~1cm,边缘具5~9个锐浅锯齿。表面可见凹下腺点,暗绿色或黄绿色。茎顶有果穗,宿萼钟状,淡紫红色成灰绿色,先端五裂,密被茸毛。小坚果置放大镜下,可见凹下小点。揉搓有浓清香味,味凉而微辛。
青香薷 较短小,长20~40cm,节间长3~5cm,叶灰绿色至绿色,花序较短。气香而微浊,味辛辣。

[采集地] 购于成都市荷花池中药材市场。

[功能主治] 发汗解表,和中利湿。用于暑湿感冒,恶寒发热,头痛无汗,腹痛吐泻,小便不利。
2011-01-03 14:57 14楼
【药用】本品为唇形科植物海州香薷的全草。
【性味与归经】辛,微温。入肺、胃经。
【功效】发汗解表,祛暑化湿,利水消肿。
【临床应用】1. 用于夏季感冒风寒
香薷发散风寒,有发汗解表作用,但多用于夏季贪凉,感冒风寒所引起的发热、恶寒、头痛、无汗等症,往往与藿香、佩兰等配合应用。
2. 用于呕吐、腹泻等症
香薷有祛除暑湿的作用,故适用于暑季恣食生冷、湿阻脾胃所引起的呕吐、泄泻,可配合扁豆、黄连、厚朴等同用。
3. 用于水肿、小便不利等症
香薷利小便、消水肿,可单独应用,也可配白朮同用以健脾利水。
【处方用名】香薷、陈香薷、香茹(洗净,晒干,切碎用)
【一般用量与用法】一钱至三钱,煎服。
【按语】香薷既能发汗解表,又能祛暑化湿,故在暑天因乘凉饮所引起的怕冷发热无汗及呕吐腹泻等症,是一味常用的药品。本品虽能祛暑,但性温辛散,多适用于阴暑病症,前人说:「夏用之用香薷,犹冬月之用麻黄。」故在临床用于祛暑解表时必须具备怕冷及无汗的症候。如属暑湿兼有热象的,可配黄连同用。至于暑热引起的大汗、大热、烦渴等症,就不是本品的适应范围了。
【方剂举例】香薷饮(《和剂局方》)香薷、厚朴、白扁豆
治暑月感冒,腹痛下痢。
薷朮丸(《深师方》)香薷、白朮
治暴水、风水、周身皆肿。
【文献摘录】《别录》:「主霍乱腹痛吐下,散水肿。」
《本草纲目》:「暑月乘凉饮冷,致阳气为阴邪所遏,遂病头痛发热恶寒,烦燥口渴,或吐或泻,或霍乱者,宜用此药以发越阳气,散水和脾。」
2011-08-31 21:15 15楼
【拼音名】Chuí Huā Xiānɡ Rú

【别名】大黄药、大黑头草

【来源】唇形科香薷属植物垂花香薷Elsholtzia penduliflora W. W. Smith,以全草入药。夏季采集,洗净晒干或鲜用。

【性味】辛,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截疟。用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感冒,扁桃体炎,支气管炎,肺炎,疟疾;外用治乳腺炎,外伤感染。

【用法用量】2~4钱;外用适量,鲜品捣烂敷患处。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2011-09-04 19:42 16楼
【出处】《常用中草药配方》

【拼音名】Dà Yè Xiānɡ Rú

【别名】热痱草(《广西植物名录》)

【来源】为唇形科植物疏花荠苧的全草。

【原形态】一年生直立摹本,高20~62厘米。茎方形,被有向下的柔毛。叶对生,卵形,先端急尖或渐尖,基部楔形而全缘,边缘有尖锯齿,两面均有金黄色腺点,叶柄长。花轮集成间断的总状花序,顶生;有苞片,无柄,苞片较花柄长,卵状披针形至卵形,先端渐尖,下面和边缘上均有长柔毛;花萼钟状,6齿裂;花冠小,唇短,淡红色或红色。小坚果球形,平滑或有网纹。

【生境分布】生于路旁、沟旁、溪涧边及山坡树丛下。分布我国中南部。

【性味】《常用中草药配方》:苦微辛,温平,

【功能主治】
①《常用中草药配方》:祛风顺气,温中止痛。治伤暑腹胀,痧气作痛;痔瘘下血。外用杀虫止庠。治湿疹风痒,滴虫性阴道炎。
②《广西植物名录》:散寒发表,祛风止痒。治感冒发热,皮肤湿疹,瘙痒,热痱。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外用:捣敷或煎水洗。

【附方】
①治伤风感冒:大叶香薷、紫苏各三钱,生姜二钱,四季葱二根,水煎服。
②治伤暑呕吐,头痛腹痛:大叶香薷、厚朴、白扁豆各三钱,十大功劳叶五钱。水煎服。
③治痔疮肿痛:鲜大叶香薷,鲜白花石蚕、鲜鸭跖草。捣烂敷患处。
④治阴道作痒:大叶香薷、桉叶各二两,煎水二斤,冲洗阴道。
⑤治皮肤湿疹:鲜大叶香葡、鲜旱莲草、鲜山矾叶、鲜志木树叶,共捣烂,绞汁外搽。(选方出《常用中草药配方》)

【摘录】《*辞典》
2011-09-14 07:56 17楼
【出处】《新疆中草药手册》

【拼音名】è Guǒ Xiānɡ Rú

【别名】香薷(《新疆中草药手册》),土香薷(《西藏常用中草药》)。

【来源】为唇形科植物萼果香蒲的全草。夏、秋花初开时采割,阴干。

【原形态】一年生草本,高10~50厘米,全株有香气。茎直立或倾斜,四棱形,被柔毛。叶对生;具柄;叶片卵形、椭圆形至披针形,先端尖或钝,边缘有锯齿,基部渐狭,两面均被短柔毛,下面具黄褐色油点。穗状花序顶生,圆柱状;花小,淡紫红色;苞片椭圆形;萼钟形,5齿裂,具柔毛;花冠4裂,具柔毛;雄蕊4,其中2枚突出。小坚果长椭圆形,长约2毫米。花期7~10月。

【生境分布】生于山地河谷、田边、溪旁等较潮湿处。分布新疆、陕西、甘肃、西藏等地。

【性味】《新疆中草药手册》:味辛,性微温,无毒。

【功能主治】
①《新疆中草药手册》:发汗,解暑,利湿,行水。治伤暑感冒,肾炎。
②《西藏常用中草药》:可外用于脓疮及皮肤病。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3钱。外用:研末调敷或煎水洗。

【附方】
①治伤暑感冒(发热,头重,胸闷,四肢无力,腹泻):香薷三钱,厚朴三钱,白扁豆五钱。水煎服。(《新疆中草药手册》)
②治肾炎(浮肿,尿少):香薷、白术各二钱。水煎服。(《新疆中草药手册》)

【摘录】《*辞典》
2011-09-15 16:06 18楼
【出处】《泉州本草》

【拼音名】Huánɡ Xiānɡ Rú

【别名】香薷、寸薷

【来源】为唇形科植物黄香薷的全草。中秋前采收地上部分,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一年生直立草木.根须状。茎高10~30厘米,节甚长,节上具分枝。叶对生,披针形至狭披针形,长2~4.5厘米,宽0.3~0.9厘米,基部楔形,先端渐尖。上半部边缘有疏锯齿,上面绿色,下面灰绿色,并有极微小的腺点,无毛;几无柄。假穗状花序,顶生,长2.5~6厘米;苞片膜质,具紫色多睫毛的纵脉,边缘有锥刺状齿,覆瓦状排列;花小,米黄色,开向花序的一侧面。小坚果极细小,留于宿存的花萼内。花期9~11月。

【生境分布】生于山坡向阳处。分布福建、云南、四川等地。

【性味】辛,香,性微温,无毒。

【归经】入肺、胃、大肠三经。

【功能主治】清暑热,利小便,除胸满,理烦渴。治中暑下痢,发热口渴,心烦胁痛,口臭,舌出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钱。

【摘录】《*辞典》
2011-09-15 19:03 19楼
【出处】始载于《青藏高原药物图谱》。

【拼音名】Huánɡ Huā Xiānɡ Rú

【英文名】Eriostachys Elsholtzia

【来源】
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毛穗香薷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lsholtzia eriostachya (Benth.)Benth.
采收和储藏:7-8月采收地上部分,洗净,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一年生草本,高15-37cm。茎直立,不分枝或分枝,四棱形,被微柔毛。叶对生;叶柄长1.5-9mm,被长柔毛;叶片长圆形或卵状长圆形,长0.8-4cm,宽4-15mm,先端稍钝,基部楔形圆形,边缘具细锯齿或锯齿状圆齿,两面被长柔毛。轮伞花序多花密集成假穗状花序,长1.5-5cm;苞片宽卵圆形,长1.5mm,先端具小突尖,外被疏柔毛,边缘具缘毛,覆瓦状排列;花萼钟状,长约1.2mm,外面密被串珠状长柔毛,萼齿5,三角形,具缘毛,果时花萼增长呈圆筒状,长约4mm;花冠黄色,长约2mm,外面有毛,边缘上人缘毛,上唇直立,先端微缺,下唇3裂,中裂片较大;雄蕊4,前对稍短,内蒙,花丝无毛,花药卵圆形;子房4裂,花柱内蒙,柱头2浅裂。小坚果椭圆形,长1.4mm,褐色,花期7-8月,果期8-9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3500-4100m的山坡草地、灌丛中、河谷沙地或高山流石坡。
资源分布:分布于甘肃、四川、云南和西藏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茎呈方柱形,长15-40cm,常从基部分枝,表面紫红色,被短柔毛;质脆。叶多卷曲皱缩,展平后呈长圆形或卵状长圆形,长0.8-4cm,宽0.3-1.5cm,上面黄绿色,被柔毛;叶柄长0.1-1cm,密被柔毛。顶端常有假穗状花序,花黄棕色。气清香,味辛凉。

【化学成份】
全草含多种黄酮类化合物,木脂素内酯,有机酸,甾醇类及挥发油等成分。
黄酮类化合物:木犀草素5-O-β-D-吡喃葡萄糖甙(luteolin-5-O-β-D-glucoyranoside),表蓝甙即木犀草素-7-O-β-D-吡喃葡萄糖甙(luteolin-7-O-D-glucopyranosid4e),金丝桃甙(byperoside),桑色素-7-O-β-D-葡萄糖甙(morin-7-O-β-glucoside),异彩樱花素-7-O-β-D-新橙皮糖甙(isoskuranetin-7-O-D-neohesperidoside),刺槐素-7-O-β-D-芸香糖甙(acacetin-7-O-β-D-rutinoside)[1]。
木脂素内酯类:3-羟基牛蒡甙(3-hydroxyarctiin),牛蒡甙元(arctigenin)[1]。
有机酸及甾醇类:三十二烷酸(dotriacontanoic acid),琥珀酸(succinic acid),龙胆酸-5-O-β-D-吡喃葡萄糖甙(gentisic acid-5-O-β-D-glucopyranoside)及β-谷甾醇(β-sitosterol)[1]。
挥发油类:全草含由牻牛儿醛(geranial)53%,橙花醛(neral)39%等21种萜类化合物组成的挥发油成分[2]。

【性味】味辛;性微温

【功能主治】化湿健胃;杀虫止痒。主湿滞痞满食少;腹痛吐泻;虫积;疥癣湿痒;阴道滴虫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或研末。外用:适量,捣烂敷;或研末调敷衍;呀煎汤洗。

【各家论述】《青藏高原药物图谱》:全草:味辛、涩、性温,无毒。有健胃的功能。外治皮肤瘙痒。

【摘录】《中华本草》
2011-09-25 21:40 20楼
【拼音名】Tǔ Xiānɡ Rú

【别名】山苏子、水荆芥、野香薷、香薷草

【来源】为唇形科香薷属植物土香薷Elsholtzia ciliata (Thunb.)Hyland. [E. patrini (Lepech.)Garcke],以全草入药。夏、秋抽穗开花时采割,去净杂质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一年生芳香草本,高达90厘米。茎直立,四棱形,紫褐色,多分枝,有短柔毛。叶对生,有细柄,叶面有短毛,下面略呈紫色。夏末秋初开花,假穗状花序顶生,直立或上部稍弯;花小,密集,偏向花序一侧着生;4个小坚果卵形,棕褐色,包围于被毛的宿萼内,萼齿刺状。

【性味】辛,微温。

【功能主治】发汗,解暑,利尿。夏季感冒,发热无汗,中暑,急性胃肠炎,胸闷,口臭,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1~3钱。

【备注】(1)同属植物萼果香薷Elsholtzia calycocarpa Diels分布于新疆、西藏等地。西藏地区以全草作土香薷入药。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生姜 老茶馆 荆芥【本草汇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