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胡的现代研究

2010-03-09 17:12 楼主
【现代临床研究】

1.用于退热 ①用柴胡注射液 (每支2ml, 含生药8g)及柴胡糖浆临床观察197例发热患者, 其中感冒115例, 扁桃体炎39例, 大叶性肺炎16例, 急性支气管炎21例, 急性咽炎6例.以北柴胡注射液治疗110例, 总有效率为54.54%.其剂量不同, 疗效有异, 肌注2ml者, 总有效率为31.47%, 4ml者为68.54%, 6ml者为89.91%, 2~4ml注射后 30~60分钟退热0.4~1℃, 而有回升现象, 6ml注射后有出汗, 体温下降未见回升;柴胡糖浆口服20ml(相当生药3g), 每日3次, 治87例, 总有效率为78.15%, 服后约90分钟, 体温逐渐下降, 3小时可达正常.如不维持, 4小时后又可逐渐上升[1].②用柴胡注射液滴鼻, 也有明显的退热作用.用法:使患者平卧, 取头后伸位, 用注射器抽取药液, 两侧鼻孔各滴1~3滴后, 轻轻按摩鼻翼, 再继续滴完全量.用量:小儿0.3~0.5ml, 成人0.5~0.8ml.用于60例发热患者, 其中感染性疾病所致的发热45例, 普通感冒10例, 其他发热(如输液反应等)5例.结果显效48例, 有效4例, 无效8例, 普通感冒均系显效[2].

2.治疗病毒性肝炎 柴胡注射液(每lml含生药 2g)10~20ml加入50%葡萄糖液静注或5%葡萄糖液 250~500ml静滴, 每日1次, 10次为1疗程, 治疗病毒性肝炎120例, 其中急性病例97例, 有效率为98.4%;慢性病例23例, 有效率为100%, 对改善症状、回缩肝脾、恢复肝功及乙肝抗原阴转率均有较好作用[3].

3.治疗高脂血症 用干柴胡和适量罗汉果调味, 混合水煎2次, 每次煎2小时以上, 煎出液过滤澄清浓缩.口服, 每次20ml(相当于干柴胡3g), 每日3次, 3周为1疗程.治疗86例, 治疗前甘油三酯为2.66± 1.09mmol/L(242.18±98.87mg%), 胆固醇5.67± 1.04mmol/L(217.96±40.06mg%), 治疗后甘油三酯降为1.61±0.566mmol/L(145.96±51.42mg%), 胆固醇5.90±0.87mmol/L(226.88±33.46mg%).甘油三酯平均降低1.06±0.132mmol/L(96.24± 12.02mg%), 下降率为39.7%[4].

4.治疗流行性腮腺炎 用柴胡注射液(每ml相当于原生药1g), 每次2ml(10岁以下首剂3ml), 每日2次, 肌内注射.治疗28例, 治愈27例,其中24小时治愈7例, 48小时治愈的15例, 72小时治愈的5例.合并颔下淋巴结炎1例疗效不显.未发现副作用和其他不良反应[5].

5.治疗单疱病毒角膜炎 用柴胡注射液(每ml相当于原生药1g)采取滴眼、球结膜下注射及肌内注射三种方法综合治疗.滴眼, 柴胡注射液加生理盐水配制成10%眼液, 每次1~2滴, 每小时1次.球结膜下注射, 每次0.3~0.5ml, 隔日1次.肌内注射, 每次 2ml, 每日1~2次.病变程度重, 症状严重者, 合并使用10%阿托品溶液散瞳, 每日1~2次.共治疗21例, 除3例外, 其余18例, 均获得满意效果[6].

6.治疗多形红斑 用柴胡注射液(每2ml含原生药4g)每次2ml肌内注射, 每日2次.治疗13例, 结果全部治愈, 其中5日治愈者5例, 7日治愈者6例, 10日治愈者2例[7].

7.眼色素膜炎 柴胡注射液2ml肌内注射, 每日1次;柴胡注射液0.2ml球结膜下注射, 隔日1次;10%柴胡注射液滴眼, 每次1滴, 每日6次.肌骨注射和球结膜下注射10次为一疗程.治疗眼前部或全色素膜炎21例23眼, 结果痊愈23眼.

8.扁平疣 柴胡注射液(每1ml相当于生药1g), 肌内注射, 每日1次.治疗39例, 结果痊愈35例, 3例比原皮损缩小1/2, 1例比原皮损缩小1/3, 全部病例均有效.

9.链霉素中毒所致眩晕耳鸣 香附30g, 柴胡30g, 川芎15g.共研细末, 装入胶囊.饭后温开水送服, 每次2粒, 每日3次.老人及小儿酌减.治疗10例, 结果有效率为100%.其中眩晕1例1周消失, 3例2周消失;耳鸣3例1周消失, 3例2周消失, 1例3周消失.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 金银花的故事 老茶馆 百部的现代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