庸医名医时医江湖医生江湖医

2008-08-31 00:42 楼主
庸医指虽为医而不精医却大话自己为天下医,看什么病都敢挺首拍胸,包愈百病。治病用药放胆妄投霸药、猛药、甚至毒药,以致误人性命后大把撒钱,以达熄事宁人,消除影响。这样的庸医中医有、西医亦有、大专院所有,草泽铃医有,专家教授亦有。
名医一般是指德医双馨,经验宏富,患者众口一词皆曰名医者。称名医。
时医与庸医相差无几,但时医只是运气颇佳,从不出半点医疗事故,时医看病如木工穿眼,他医已穿九分,时医所为独此一分而已。
江湖医是指游移于街坊酒肆,乡间民舍,四海漂忽之医,与旧时走方医大相径庭,不过今天的江湖医已今非夕比了,诊室金壁辉煌,衣着包装得体,一副“大师”派头。自古论游医、时医者寡,而论庸医者众。苏子、陆游、徐渭、钱泳皆有专论。
清·李元伯《南亭四话·自祭文》以自祭形式讽刺庸医。文曰:某先生客游沪上,所遇不合,常自愤曰:“既不能为良相,独不能为良医以济人乎?”于是专心学医,不合如故,抑郁而死。友人作文祭曰:“公少读书,不成。学击剑,又不成。学医,自谓成。行医三年,无问之者。公忿,公疾,公自医,公卒。呜呼!公死矣,公竟死矣,公死而天下之人少死矣,公不死而天下之人多死矣。爰为铭曰:君之用方,如虎如狼。君之医术,非歧非黄。服君之药,无病有病。着君之手,不亡之亡。呜呼哀哉!伏维尚飨”。
又有《表兄墓铭》文文亦曰:余表兄,仁也。年三十,童子试,不第。复弃文习武,演武厅,展一翅,中鼓吏,试官怒,驱之出。晚年遂习歧黄之术,偶得一疾,自摘一良方,服之卒。
再见陈无我先生在《老上海三十年见闻录》中,记有类同此文更为精炼,文如下:传文之最长者,至洋洋千万言。唯老表兄仅得四十七字,可谓简而明矣。传云:“老表兄,湖南人。好读书,久不第。弃文习武,一剑毙鼓人。遁而为贾,本罄计穷。乃学医,匝年无过问者,偶得一剂,自试之,遂卒。”
当然,庸医也不是出方人则死,如是,则庸医自无容地而业荒。清代顾亭林先生在《日知录》中说:“古之时庸医杀人,今之时庸医不杀人亦不活人。,虽说不杀人,但把钱诈干,虽不直接杀人,亦是渐接杀人。”明代龚信之《庸医箴》既是警示医者,又是提醒众人其文曰:“今之庸医,街奇立异,不学经书,不通字义。妄自矜夸,以欺当世。争趋入门,不速自至,时献苞苴,问病为意。自逞以能,百般贡谀,病家不审,模糊处治。不擦病源,不分虚实。不畏生死,孟浪一时。忽然病变,急自散去,误人性命,希图微利,如此庸医,可耻可忌。”
昔时江湖医生走村串户,手执葫芦医幡或虎峥铃串,他们也有一些技艺或有几个绝招。而江湖医就不同了,江湖医是江湖七十二门中的一个以医为题的行当了。他们不以治病为务,是一个纯粹的生意人。江湖医盛行于民国三十年代,我在九十年代结识了一个江湖医,他告诉我说:“你说你的心肝脾肺肾,你到处无人问,我说我的心肝脾肺贤,我到处能挣钱。你望闻问切看一番,我不摸三部病人一言不发病知全。你说病人是信你还是信我。”我笑而答曰:信你、信你,我不如你也。
最后附上李明准仿《陋室铭》的《庸医铭》:
德不在高,猛炒则名;技不在精,穷吹则灵。斯是“神医”,大话超人。广告见荧屏,“妙手”能“回春”。揽客靠摇舌,盈门仗鼓唇。可以设陷阱,敛白银。无法度之乱耳,无医德之烦心。北刊神医照,南载“专家”文。君子云:“患者信之,何神之有!”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0-01-08 19:33 2楼
公少读书,不成。学击剑,又不成。学医,自谓成。行医三年,无问之者。公忿,公疾,公自医,公卒。
2010-01-08 19:43 3楼
余表兄,仁也。年三十,童子试,不第。复弃文习武,演武厅,展一翅,中鼓吏,试官怒,驱之出。晚年遂习歧黄之术,偶得一疾,自摘一良方,服之卒。

各个都是经典笑话
2010-01-08 19:45 4楼
老表兄,湖南人。好读书,久不第。弃文习武,一剑毙鼓人。遁而为贾,本罄计穷。乃学医,匝年无过问者,偶得一剂,自试之,遂卒

学医 是个高风险行当
2010-01-08 19:52 5楼
德不在高,猛炒则名;技不在精,穷吹则灵。斯是“神医”,大话超人。广告见荧屏,“妙手”能“回春”。揽客靠摇舌,盈门仗鼓唇。可以设陷阱,敛白银。无法度之乱耳,无医德之烦心。北刊神医照,南载“专家”文。君子云:“患者信之,何神之有!
2010-01-08 19:58 6楼
丰曰∶“由子之言,固非大谬,而以时医为轻,则又不然,丰请陈其说焉,子姑听之。夫春时病温,夏时病热,秋时病凉,冬时病寒,何者为正气,何者为不正气,既胜气复气,正化对化,从本从标,必按四时五运六气而分治之,名为时医。是为时医必识时令,因时令而治时病,治时病而用时方,且防其何时而变,决其何时而解,随时斟酌,此丰时病一书所由作也。若夫以时运称时医,则是时至而药石收功,时去而方术罔验,病者之命,寄乎医者之运,将不得乎时者,即不得为医,而欲求医者,必先观行运,有是理乎?然则丰于斯道,业有二十余年,诚恐不克副时医之名也,子亦何病乎时医?”
2010-01-08 20:42 7楼
回复 1# 焦三仙


再恰当不过。
⬅ 刘禹锡与《传信方》 老茶馆 附子汤的应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