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理论营卫气血津液学说统领阴阳五行学说【八】

2012-08-13 11:00 楼主
中医理论营卫气血津液学说统领阴阳五行学说【八】
山西医科大学附属晋中第一人民医院主任医师兼副教授(退休)郝守玉
清代著名伤寒论学者柯琴在《伤寒论翼·六经正义》中说:“太阳为开,故仲景以之主表,而以脉浮

恶寒头项强痛为提纲。”《伤寒论翼·太阳病解》中说:“营卫行于表,而发源于心肺,故太阳病则营卫

病。”“太阳外司营卫,而为营卫主气。”“然提纲可见者只是其正面,读者又要看出其底板,再细玩其

四旁,参透其隐曲,则良法美意始得了然。”“故诊者于头项强痛,必须理会此等兼症,更细审其恶风、

恶寒之病情,有汗无汗之病机,已发热未发热之病势,以探其表里之虚实,是从旁细看法也。”
可见,太阳病的详尽辨证论治,完全是依靠营卫气血津液的脉证相参而分门别类。太阳只不过是大体

轮廓导向而已。
柯琴认为:“阳明为阖,故以之主里,而以胃实为提纲。”(《伤寒论翼·六经正义》)“太阴阳明

同处中州,而太阴为开,阳明为阖也,故阳明必以阖病为主,不大便故阖也,不小便亦阖也,不能食,食

难用饱,初欲食,反不能食,皆阖也。种种阖病,忽然或否,故提纲独以胃实为主。胃实不竟指燥粪坚硬

,只对下利言,下利是胃家不实矣。”“仲景曰,伤寒三日,阳明脉大,要知阳明伤寒在一日二日,即寒

去热生,三日见阳明之大脉,则全无寒气,便是阳明病热。”“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是阳明

表症之提纲。”(《伤寒论翼·阳明病解》)
阳明病也如同太阳病是以脉证相参、营卫气血津液的变化,区分各种证侯。
柯琴认为:“少阳为枢,少阴亦为枢,故皆主半表半里症。少阳为阳枢,归重在半表,故以口苦目眩

为提纲,而不及胸胁痛硬,少阴为阴枢,其欲寐不寐,欲吐不吐,亦半表半里症。虽有舌干口燥等症,而

不入提纲,归重在半里也。岂惟阳明主里,三阴皆主里,而阴阳异位,故所主各不同,阳明主里症之阳,

阳道实,故以胃实为阳明,太阴主里症之阴,阴道虚,故以自利属太阴,太阴为开,又为阴中之至阴,故

主里寒自利。厥阴为阖,又为阴中之阳,故主里热而气逆,少阴为阴中之枢,故所主或寒或热之不同,或

表或里之无定,与少阳相似也。”(《伤寒论翼·六经正义》)
伤寒论六经病症都要以脉象为中心而辨证,太阳病“脉浮恶寒头项强痛为提纲”。“伤寒三日,阳明

脉大”。“伤寒脉弦细,头痛发热者,属少阳”。“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属太阴”。“少阴之为

病,脉微细,但欲寐也”。“伤寒脉微而厥,至七八日肤冷,其人燥,无暂安时者,此为藏厥”。“厥阴

受病,则尺寸微缓而不浮”。
由上所述,可以看出,开阖枢变化的实质是脉证相参的营卫气血津液变化,而三阴三阳仅是开阖枢的

导向方法而已。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2-09-11 13:40 2楼
伤寒论六经病症都要以脉象为中心而辨证

先生请你想一想这样的问题

1:诊断的前提是知道人体生理病理机制,换言之,一个医生如果连基本的人体生理病理机制都不没有明白,直接靠诊断能不能判断疾病的定位定性?这是绝对不可能的,是为纯粹的经验论者。

2:如果仲景单纯脉象为中心而辨证,也就说明仲景对于人体五脏六腑,经络等等毫不知情,如果仲景是这样的人,伤寒论还有没有存在的必要啊,因为仲景本人是缺少医学常识的人啊、
⬅ 哪里可以买到天然硫磺呢? 老茶馆 生物气体与生物场(气功)场作用原理的解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