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谁主升发?

2012-09-04 19:23 12楼
阿孟 说:
内经云四十后人之所以衰是因为人体阴气渐少。而黄元御却认为是阳气。全然不知阴足潜阳之理

内经什么地方这样说?可能是理解的不同。
2012-09-04 19:28 13楼
各位高手点评,我也受教了。从经脉来讲,肝经一直到巅顶,脾是到面的。我想足三阴都是主升的。具体到那里主要功能不同吧。
2012-09-04 20:02 14楼
《内径》的根本为易经,易经讲的就是自然宇宙的运行规律,太极生两仪,两仪即阴阳,两仪生四象,四象即金木水火加中央太极(太极即中央土位,为母,四象为子)则为五行,天人相通,内经就是易经的剪影,心肝肺肾配四象,脾胃即太极之位,掌管阴阳升降之枢纽,所以脾胃至关重要,脾胃好则中气旺,阴阳升降有秩,则其他器官也不病,反之脾胃失职,则殃及四象,古医易不分家,不知道易经就不能真正理解内径,易经可以说是内经的基础,因为黄元御从小就博览群书,对易经非常了解,所以后来学医能领悟《内经》和《伤寒》之深,以至于乾隆皇帝为他钦题“妙悟岐黄”四字牌匾
2012-09-04 20:03 15楼
文子医生 说:
内经什么地方这样说?可能是理解的不同。

你看好
阳应象大论篇第五
。帝曰:调此二者奈何?岐伯曰:能知七损八益,则二者可调,不知用此,则早衰之节也。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起居衰矣。年五十,体重,耳目不聪明矣。年六十,阴痿,气大衰,九窍不利,下虚上实,涕泣俱出矣。故曰:知之则强,不知则老,故同出而名异耳。智者察同,愚者察异,愚者不足,智者有余,有余则耳目聪明,身体轻强,老者复壮,壮者益治。是以圣人为无为之事,乐恬憺之能,从欲快志于虚无之守,故寿命无穷,与天地终,此圣人之治身也。
2012-09-04 21:01 16楼
五脏皆有升发之能,也皆有下行之力。阳主升阴主降,五脏皆有阴阳。
2012-09-04 21:02 17楼
一步錯!步步錯!!錯的徹底呀!還在肝陽上打轉?那脾陽心陽腎陽都是陽也是昇陽之性呀?根本是在搞陰陽論調嗎!哪是升發的運作?哀!愛聽不聽!鑽到牛角尖!教不懂?是沒福氣啦
2012-09-04 22:58 18楼
阿孟 说:
你看好
阳应象大论篇第五
。帝曰:调此二者奈何?岐伯曰:能知七损八益,则二者可调

这不能说明内经是认为阴为主导啊。何况阴气不单指阴啊?前面还有“阳为气,阴为味,味归形,形归气.。。” 所以我理解这阴气自半,是指阴和气都减少.既然阳为气,自然阳也减少了,但是谁为主导,没有明确说啊。
2012-09-04 23:02 19楼
四圣心源 说:
《内径》的根本为易经,易经讲的就是自然宇宙的运行规律,太极生两仪,两仪即阴阳,两仪生四象,四象即金木

不太了解四圣心源,但是内经和易经有很多的区别,易重于相数和八卦,内经重经脉阴阳,是从不同角度对人体的了解.
2012-09-04 23:26 20楼
文子医生 说:
不太了解四圣心源,但是内经和易经有很多的区别,易重于相数和八卦,内经重经脉阴阳,是从不同角度对人体的了

首先我不否认阳气的地位,阳气是人体一切正常活动的根本。但是阳气是一把双仞剑有利也有害,我们所要的是其有利的一面,有害的一面要控制住。而这个任务要阴来完成,也就是说阴控制着阳对人体的利害。所以说阴很重要
⬅ 用中医理论怎么解释胆囊息肉? 老茶馆 自学中医怎么起步啊?请高人指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