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风热”的质疑

2012-12-16 18:08 12楼
第一、要探讨外感的【热性病症】,【温病】是一个基础。
六淫之中,皆有热。
风有热,寒化热,暑为重热,湿郁生热,燥本热,火自热。
关于“风”,《伤寒论》中虽然也有所讨论,但还没有深入到“寒”的那种深度。《内经》所谓“风为百病之长”、“风为百病之始”,并非信口开河。后有专篇论述。
关于“寒”,《伤寒论》之所以着重来讲,就是因为以伤寒为毒者,以其最成杀厉之气也。仲景在书中谈的已经比较详细,这里就不多说了。
关于“湿”能生热,历代谈的也不多。湿邪郁积是可以生热的。另外,师曰:夏伤于湿,其气伏于太阴,至秋燥乃大行,发为温病,名曰秋温。所谓温病,也是热病的一种表现。
“燥”、和“火”,本身就有热。就不必多说了。

关于“暑”,上文中已有论述:……中而即病者,名曰伤寒;不即病者,寒毒藏于肌肤,至春变为温病,至夏变为【暑】病。【暑】病者,热极重于温也。
所以,【暑病】和【温病】虽然在治法上有所不同,但在病因上,还是一致的。不过是【暑】病者,热极重于温也。“暑病”和“温病”最明显的区别,在哪里?在【热】字上。也就是说【热】轻的,为【病温】;【热】极重的,为【暑病】。
所以,师曰:温病有三:曰春温、曰秋温、曰冬温。此皆发于伏气。故经曰:冬伤于寒,春必病温也。夏则病暑,而不病温。可见四时皆有热病。还是那句话——热病,不是病因,是症状。
所以,对于【热性病】的探讨,【温病】是一个基础。

另外,导致“热病”的原因经过很多,上面说了,“六淫”皆有热病的表现。
但仲景说诸气为病,以伤寒为毒者,以其最成杀厉之气也。而且临床所出现热病重症、死症的,也还多是“寒”所化。我们看看,自然环境下,真正被“热”死的有几个?被“热”病的有几个?
临床上,除了“感寒化热”出现“热”病症状的急性外感病之外,出现【热证】的,基本都是“伏邪”所致的。所以经曰:冬伤于寒,春必病温。所以《伤寒论》说:……中而即病者,名曰伤寒;不即病者,寒毒藏于肌肤,至春变为温病,至夏变为【暑】病。【暑】病者,热极重于温也。

所以,我们讨论“热病”,还是从“寒邪”“温病”开始着眼讨论。这也是临床最常见、最容易混淆的。
2012-12-16 18:10 13楼
第二、从温病开始来谈【热】
既然谈到【温病】是“热性病”的一个基础,下面就大致来看看一下【温病】的相关内容吧:

问曰:温病伤寒,何以别之?
师曰:
凡病伤寒而成温者,《上经•时病》曰:
至前,为阳以含阴,而得温病;
至后,为阴以含阳,而得伤寒。
这里回答的内容,与《伤寒》中有出入。
夏至之后,一阴渐生。故夏至之前,阳多而阴少。故曰“阳以含阴”。
冬至之后,一阳渐生。故冬至之后,阴多而阳少。故曰“阴以含阳”。

这里是以“夏至”和“冬至”两个节气来分的。《素问•热论篇第三十一》也说:凡病伤寒而成温者,先夏至日者为病温,后夏至日者为病暑。
《伤寒》中则是从“春分”、“秋分”两个节气来划分的,如经文中“从霜降以后,至春分以前,凡有触冒霜露,体中寒即病者,谓之伤寒也。”
经曰“斯则冬夏二至,阴阳合也;春秋二分,阴阳离也;阴阳交易,人变病焉。”

问曰:敢问温病。
师曰:
伤寒病温,莫可轻之。
其温不去,则久而留毒。累累之畜,久则引而发之。
其来若雷霆,其去若解芯。
得时可为,失时者不救。
若更感异气,变为他病者,当依坏证(一作“病”)[法]而治之。
若[其]脉阴阳俱盛,重感于寒者,变成(一作“重感者发为”)温疟。

问曰:温病发于四时乎?
师曰:温病有三:曰春温、曰秋温、曰冬温。
此皆发于伏气。
故经曰:冬伤于寒,春必病温也。
夏则病暑,而不病温。

问曰:何谓“春温”?
师曰:冬伤于寒,其气伏于少阴,至春发为温病,名曰春温。

问曰:何谓“秋温”?
师曰:夏伤于湿,其气伏于太阴,至秋燥乃大行,发为温病,名曰秋温。

问曰:何谓“冬温”?
师曰:气不当至而至,初冬乃大寒,燥以内收,其气伏于厥阴,冬至后,天应寒而反温,发为温病,名曰冬温。

问曰:何谓“风温”?
师曰:风温者,因其人素有热,更伤于风,而为病也。
病温,头痛面赤,发热,手足拘急,脉浮弦而数,名曰风温。
阳脉(一作“其阳”)浮滑,阴脉(一作“其阴”)濡弱者,更遇(一作“伤”)于风,变为风温。(一作:感风而为风温。)

问曰:何谓“温毒”?
师曰:阳脉(一作“其阳”)洪数,阴脉(一作“其阴”)实大者,[更]遇温热,变为温毒(一作:遇温热而为温毒)。
温毒者,风温之毒也。温毒[为]病(之)最重(者)也。
其伏无常,其病莫测也。
轻则?核癳疬,伏消疽疸。
重则萌发于脏腑,致其毒积、风寒怒火之伤釉[稽]留,虽为,不治矣。
其温毒者,客易已难矣。

问曰:何谓“大温”?
师曰:春秋病温,此其常,
冬时病温,此其变。
冬时应寒而反大温,此非其时而蓄其气,及时不病,至春乃发,名曰大温。
此由冬不藏精,气失其正,春时阳气外发,二气相搏为病则重,医又不晓病源为治,乃误尸气流传,遂以成疫。

问曰:何谓“瘟疫”?
师曰:阳脉濡弱,阴脉弦紧者,更遇温气,变为温疫(一作“温疟”) 。(一作:其阳濡弱,其阴弦紧者,遇时气而为疫矣。)

***************************************************************************

上面论述了【温病】的大致情况,更多的温病内容,要参看《订补伤寒杂病论》中的专题讨论了。
上面说了,【温病】和【暑病】,都是【热】的不同症状表现。
其实,说到这个【热】字,大家有没有想过——多少为【热】?多少为【温】?多少为【凉】?多少为【寒】?它们的界限在哪里?
其实,所谓的【热】,不过就是【寒】、【暑】之间的各种不同程度的“数据刻度”罢了。多少为【寒】?多少为【热】?零下4度,江南人感受到很冷,广东人就冷的受不了了,而东北人却感觉不怎么冷。什么原因?冷和热,都只是相对而言的。都只是各自对冷热的感受不同罢了。冷极便是“寒”,热极就是“暑”。所以,寒暑,也不过是“热”的程度不同罢了,并不是什么对立的东西。也就是说,寒,和热,并不是完全割离开来说的。
所以,“六淫”之中,有【寒】【暑】二字,便已经大略囊括了所谓的【热病】。这是中医理论基础中的基础。如果这里就开始混淆了,后面自然会一路混淆下去的。

关于【热病】症状的轻重,针对不同的情况,表现出来的也是不同的。
【伤寒例12】中就说:
从春分以后,至秋分节前,天有暴寒者,皆为时行寒疫也。
三月四月,或有暴寒,其时阳气尚弱,为寒所折,病热犹轻;
五月六月,阳气已盛,为寒所折,病热则重;
七月八月,阳气已衰,为寒所折,病热亦微。其病与温及暑病相似,但治有殊耳。

所以说,热病症状的轻重,取决于被【寒邪】所折的【阳气】的盛衰。所谓的“折”,其实就是“郁闭”。阳气被郁闭,则发而为【热病】。所以,所谓的“热病”,并不是所谓的“热邪”所导致的。罪魁祸首,还是风寒。其实这个道理,咱们老百姓都知道的。例如在夏天的时候,如果一个人在劳作的时候开始“闭了汗”,那他就可能要“中暑”了。在中暑之前,他第一时间都有一个“闭汗”的过程的。尽管过程有些很短,但都存在。所以,【伤寒例20】中说“凡伤于寒,则为病热”。就是说,因为“伤于寒”就出现“病热”的病症、症状。就是说:这里的“病热”的病因,是“伤于寒”的。
*******************************************
2012-12-16 18:13 14楼
第三、“七淫”

上面讨论了“六淫”。可惜的是,在金元四家的时候,虽然还在极力阐述经典,但衰败的迹象已经非常明显了。
到明清,这些基础中的基础理论,都已经扭曲的似是而非了。这个时代的所谓“大家”们已经在“很多经典的理论”的阐释上,难以自圆其说了,于是就生造出一些东西来堆砌那些所谓理论的漏洞。
例如所谓的“风热”;
例如所谓的:瘟疫是“天地间别有一气”。

后人不能辨别,承袭而就,传讹至今。
难道就不能质疑一下?
——既然“天地间【还】别有一气”,那么传统的所谓“六淫”就是一个错误的论断了;而应该是“七淫”才是啊?既然能揪出“经典理论”中的错讹,为什么不正大光明地去把“六淫”更正为“七淫”?这是多么名垂青史的荣耀啊!为什么大家都反而不敢为“七淫”正名?嘿嘿,大家怕什么?恐怕大家自己心知肚明了。别像“高阳生”一样在千古留下一个臭名才好。
其实,能提出“天地间别有一气”这一观点,就可以看出,此人对“六淫”的认识是有限的。这人是谁?忘记了,也懒得查的,不值得在这上面浪费时间。

如果,要说是“疫气”,是可以的。但要说“疫气”是“天地间别有一气”,就是错误的。“疫气”是当时“时气”的流行,其本身还是由“六淫”之气【混合】而成的。哪里是什么“天地间别有一气在”?
“疫气”与“六淫”,是父子关系。
“天地间别有一气”与“六淫”,就是并列关系了。
若承认是“并列关系”,那么中医理论就必须承认“七淫”。
若只承认“六淫”,那么就必须是“父子关系”。
既要强调“六淫”,又要“天地间别有一气”,这本身就存在逻辑上的错误,是一个伪命题。不能成立。
2012-12-16 18:16 15楼
【结尾3】

根据上面的分析,大家再回头来看近世所谓【外感风热】的感冒,其所谓的“风热”其实90%以上都是属于这种【风寒化热】的“化热”,也是“郁热”。所以还是要归到【风寒】之中的。
而余下的10%的,又是典型的【温病】的表现。所以是应该归于所谓的“温病”范畴的。

所谓的“由【风热】这个“病因”而导致发病的”这个概念,其实不过只是一个“想当然尔”的谬误。
何以故?
——上面已经详细的论述过了,所谓的“热”,只是一种症状罢了。
“热邪”作为一种独立的外邪更都是不存在的,它又如何能作为“病因”来发病呢?。
不过是前辈的老先生们,看到有“风寒”,便想当然的提出了“风热”一说。却全然不管【风寒】二字,是有根有源;而【风热】一说,却是无根无绊。为了解释一个【症状表现】,就生造出这么一个东西出来了。看到“郁热”,便以为是【热邪发病】,显然是对这个【热】的生成原因是迷糊的。
老先生们这是典型的【以果为因】;是典型的【病症】与【病因】之间的混淆。

所以,当下世人所谓的“风热感冒”,绝大多数不过是“风寒感冒”某阶段的症状而已。只有极少数的所谓“风热感冒”是真正的“风之热”,却又应当划入“温病”范畴中。
如此,这个“别出”的“风热”的“感冒病因”的概念,个人认为,有不如无。
【热病】,只是症状。
不能望文生义就认为【热病】的病因就是【热】。

说实话,当前的中医理论,被过度粉刷了。
看起来似乎都是完美无瑕的;其实,很多方面都难以自圆其说的。
归根结底,还是建国后撰写这些中医理论的老先生们的理论基础还是很不扎实的。在撰写、厘定现代中医理论的时候,比较含混,更混入了很多“自己揣摩出来的”“不在经的东西”。然后贻误至今了。
*******************************************************************

好了,个人观点已经阐释。欢迎大家指点、斧正。

********************************************************************
2012-12-16 18:31 16楼
呵呵,谢谢两位版主加分了
2012-12-16 19:39 17楼
好。现在有好多的中医师认为咽痛,咽红就为“风热”感冒。个人认为是风寒束表,卫阳被遏,经脉闭塞而至。
2012-12-16 19:55 18楼
受教了
2012-12-16 20:36 19楼
让我归类一下啊,

1.楼主认为“风热”是不存在的,

2.认为郝万山“以果为因”,说白了本末倒置

3.风寒的几率远远大于风热。

差不多这样了吧。

论坛嘛,就是给人讨论的地方,本人厚颜上来吼两句,不正之处望楼主指正。

第一个问题,确实六邪中没有“热邪”,但是六邪中确有火邪,而温病的发展最初也是以火邪立论的,如金元时期的刘完素的“火邪立论”,但是随着实践的不断深入,所发现的问题越来越多,而仅仅用火邪表示温病的话,很容易造成混淆。如“温毒”起病就是一派火毒炽盛之象,这个就和风温起病的微热现象,两者虽然都是火邪为患,但是程度就不一样,而立法用药也是有别的,一需要疏散风热,一则需要清热解毒,为了区别两者,自然要在程度上的不同分别标以“风热”,“火毒”。所以仅仅咬文嚼字说“六邪”中没有热邪,就否定没有“风热”的存在,实在让人觉得有点机械,和死认书不如无书。

第二问题,这个“以果为因”怎么看着像是“审症求因”啊?中医学对于病因的判断,是需要病因作用于人体后,通过人体的生物反应的现象,来判断是何种病因作用于人体的。所以而楼主这个“以果为因”不是所指为何?

常理上来说确实是“春之風,冬之寒,夏之暑,長夏之濕,秋之燥”,何为常?说的是一般,而不是绝对,也就是说不管哪个季节都会相对的存在六邪的,加上现在由于科技的发展,又可以改变小环境气候,所以这个“一般性”的地位又更加得不到巩固了。人体由于体质的不同,对于某种病邪的易感性,这个不论是《内经》,还是以后各位医家的都有大量的论述。
郝万山的体质转化说,确实可以当做是一种口误,他也经常公开的说,自己讲课的时候会有很多口误,还请批评指正。但是不妨碍他用辛温解表及疏散风热,通过实践证实,夫妇两人,一人为感受风寒,一人为感受风热的有力证明。

第三个问题,对于风寒有九成的几率这个问题,这个统计数据也不知道楼主是怎么得来的。不论是五运六气的六十甲子一样的转换规律,还是通过明清至建国后的大量实践数据显示,我们现在外感病“风热”已经取代“风寒”成为主导了。而楼主无视这些实践依据,反而脱离实际纯粹的用理论探讨下结论。
2012-12-16 20:50 20楼
老师分析的头头是道,条分缕析,很好,学习了。我有点儿自己的看法提出来和老师讨论。
首先我承认风热外感的存在,但我不赞成郝老师的解释,郝老师所说的两个病例虽然表现症状不一样,但所感外邪是一样的,应该都是风寒外感。
我以前也是按照教材所说老师所讲,认为咽痛、鼻干、流浊涕、吐黄痰、舌尖红、脉浮数、发热重、恶寒轻等就是所谓的风热外感,通过长期的临床观察与思考我认为这些不一定就是风热外感,郝老师辨析体质是对的,化热一说也许正确,但诊断为风热外感就不对了。现在的许多所谓的风热感冒其实还是风寒感冒,多是患者上焦咽喉部位素有积热,外感风寒后,内外合邪而表现出类似风热感冒的症状。上面所说的郝老师的病例就是这样,他们同在一起生活、工作、学习,形影不离,当然感的都是寒邪了,只是一个体质阳虚而表现出寒的症状而认为是风寒,一个素有蕴热,内外合邪,但热象影藏了寒象,混淆了医者的耳目而认为是风热。
关于风热之邪说,我写了一篇《风与风邪致病说》的日志,老师如感兴趣可一观,并希望提出宝贵意见。
⬅ 个人验案三则 老茶馆 抗癌记【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