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火学说

2010-05-08 22:47 楼主
李东垣《脾胃论》创“阴火学说”,并确立了相应的有效治法和方剂,数百年来为中医沿用。阴火之证屡见不鲜,其方屡试屡验。

1阴火学说

“阴火学说”是从“脾胃内伤学说”中衍化出来的李杲的又一学术特色。由于李杲创立“阴火”的概念,主要是临证服务,所以李杲当时对此学说没有进行专门论述,其内容散见于《脾胃论》、《内外伤辨惑论》、《兰室秘藏》、《医学发明》等著作中。由于李杲对“阴火”的概念没有明确的阐述,致使后世医家对它的内涵一直争论不休、众说纷纭,并从病位、病性、病机、病状等各个方面都有不同见解。但统观李杲对“阴火”所有记述,它的实质是“内伤发热”,与“外感发热”相对而言,其辩证要点是“脾虚”和“非外感性发热”。李杲指出:“夫饮食不节则胃病,胃病则气短精神少而生大热,有时而显火上行,独燎其面。…胃既病则脾无所禀受…故亦从而病焉”(《脾胃论·卷上·脾胃胜衰论》);“形体劳役则脾病,病脾则怠惰嗜卧,四肢不收,大便溏泄,脾既病则其胃不能独行津液,故亦从而病焉”(《脾胃论·卷上·脾胃虚实传变论》)。李东垣创立这一学说的理论依据,是以《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壮火之气衰,少火之气壮,壮火食气,气食少火,壮火散气,少火生气”之论立本,并在此基础上有了创造性地发展。李东垣运用了《内经》中“气”、“火”这两个相互联系的概念,始终将其置于升降运动关系的考察下加以发挥,如《脾胃论·饮食劳倦所伤始为热中论》曰:“若饮食失节,寒温不适,则脾胃乃伤;喜怒忧思,损耗元气。既脾胃气衰,元气不足,而心火独盛。心火者,阴火也,其系系于心,心不主令,相火代之,相火,下焦包络之火,元气之贼也,火与元气不两立,一胜则一负。脾胃气虚,则下流于肾,阴火得以乘其土位。”

就人体五脏气机升降运动而言,肾水赖下行心火之温而上行,心火赖肾水上行之养而下行。升降之枢转,正在中焦脾胃。若中焦脾胃功能失常,纵心肾无病,升降功能也必然难以正常运行。李东垣以脾胃为本,从阴阳升降的角度观察,气与火的对立制约则昭然若揭。这正是气火学说富有创造性之处。对“阴火”的治疗,李东垣一反“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的单纯从阴阳对立的角度出发,运用以反求平的施治原则,这正是他高于前人之处。《脾胃论》强调,“不当于五脏中用药法治之,当从《素问·脏器法时论》中升降浮沉补泻法用药耳”,“唯当以辛甘温之剂,补其中而升其阳,甘寒以泻火则愈。……大忌苦寒之药损其脾胃。”

2关于“阴火”的现代研究

“饮食不节”和“形体劳役”是李杲认为的造成“阴火”的两个重要原因,而现代研究表明,力竭运动或运动疲劳状态下细胞线粒体的结构及其功能出现异常,线粒体内膜流动性及呼吸链酶活性发生变化,使氧化磷酸化耦联程度降低,致使ATP的生成减少,影响了运动能力。而当机体没有充足的饮食营养摄入以保证肌细胞线粒体有足够的碳水化合物和脂肪酸的氧化磷酸化而提供肌细胞需要的能量,细胞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异常更易发生。长期的营养摄入不足加上过度的劳作,将导致线粒体代谢谢异常,表现为“脾虚”,使机体ATP产生不足、基础代谢谢率和产热的增加,从而表现为“脾气下流,阴火上乘”的症状(四肢无力,体温偏高)。美国Lubertesryer编著的《生物化学》提到的一个病例用我们中医辩证属于“阴火”的典型病例。书中写道:“曾有过一篇有趣的报告说一个38岁的妇女不能进行长时间的体力劳动。她的基础代谢谢是正常人的两倍以上,但她的甲状腺功能是正常的,活检肌肉组织检查表明她的线粒体在结构上变化很大而且不正常。后来生物化学的研究证明这些线粒体中没有呼吸控制,不管ADP是否存在,总是被氧化。换言之,在这些线粒体中氧化作用和磷酸化作用并不是密切耦联着。因此,在这一病人体内,燃料分子的很多能量是转化为热而不是转化为ATP。”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 冯梦龙的药名情诗 老茶馆 辨证论治之昼夜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