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源用典】(3)说脉

2013-08-17 07:21 楼主
说脉

昨天接诊了一位病人,62岁,男,结肠炎重症。其妹在卫生口子,听介绍,上门求诊。

询之,病2年半,先用西药,失控,改用中医,在市医院某主任处用药近20天,自我感觉没见动静。晚上反不得眠,大便日四、五行,消瘦见骨。请余诊之。

上手切右手脉,寸短,三部浮坚大盛而促,如按细箸。重按,脉细坚搏。右尺部,循脉下滑,出3寸,脉亦然。

见此脉象,颇为心惊。乃取其“人迎”切之,微弱。寸口4倍于人迎。心中颇为惊诧,遂取其左手,如前。

此例,寸口4倍于人迎,此为“溢阴”;尺脉大为覆。
经曰:脉口四盛,且大且数者,名曰溢阴。溢阴为内关,内关不通。死,不治。
《难经》曰:关以后者,阴之动也。脉当见一寸而沉。过者,法曰太过;减者,法曰不及。遂入尺为覆,为内关外格,此阳乘之脉也,故曰覆溢。是其真脏之脉,人不病而死也。

切脉已毕,略思之,告之曰:愿听真话假话?
其曰,当然是真话。
某曰,真话就是,此证已见“关格”之像,更见胃气大衰,此非我之所能矣。请另求高手。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3-08-17 07:21 2楼
本帖最后由 醫道宗源 于 2013-8-17 08:08 编辑

此例之脉,学医二三十年也是唯一一次见到。
但上手便有很熟悉的感觉。——经中早有,神交已久。
读书明理,可无妄矣。病或不死,然脉之将败,奈何。不可为矣。
2013-08-17 07:26 3楼
脉学,不只是《濒湖脉学》那么点东西。

脉学,在内经,在伤寒。偷点懒,可以看看王叔和的《脉经》。虽然难了点,但不会让你白付出的。
2013-08-17 08:22 4楼
楼主抢西医生意,小心利益集团盯上你。
2013-08-17 09:52 5楼
liyuanzhi 说:
楼主抢西医生意,小心利益集团盯上你。

呵呵,我从不抢“西医的生意”的,也不抢任何人的生意。只捡他们不要的。
2013-08-17 09:55 6楼
仲圣时代已经 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人迎趺阳,三部不参,动数发息,不满五十,短期未知决诊,九候曾无仿佛..

再后来《脉经》出,人们更加只注重脉之名,而忘其本了

奈何?
2013-08-17 10:42 7楼
三先生 说:
仲圣时代已经 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人迎趺阳,三部不参,动数发息,不满五十,短期未

呵呵,我偶尔冒点泡泡,给大家看看【上古脉法】的东西,希望能开阔一些大家的眼界,呼唤更多的有志于此的朋友们,一同去开发,去研究,去复活更多的古法宝贝。
2013-08-17 10:52 8楼
本帖最后由 三先生 于 2013-8-17 10:57 编辑

醫道宗源 说:
多的有志于此的



求其本,而不逐其末,正是先生的高明处

大道不孤 德必有邻

岐轩堂的张润杰老师对于古脉法的研究已经有些年,并已经渐成体系

正是有先生和张老师这样的人在,郁闷的中医现状中才可见一丝欣慰
2013-08-17 10:57 9楼
三先生 说:
求其本,而不逐末,正是先生的高明处

大道不孤的

好呀。感觉开始会越走越散,而走到一定程度,就会开始有“同归”的感觉了。经典,就是皈依。
2013-08-17 11:07 10楼
三先生 说:
仲圣时代已经 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人迎趺阳,三部不参,动数发息,不满五十,短期未

惭愧的是,至今为止,内经“预之短期”的本事,还是不会。唉, 很多东西,流失已久,要想恢复,要东一点西一点地扣来流散的碎片加以拼凑,难啊。
2013-08-17 11:10 11楼
醫道宗源 说:
好呀。感觉开始会越走越散,而走到一定程度,就会开始有“同归”的感觉了。经典,就是皈依。

那么多人来学中医,成就的能有几个哦,许许多多还不是心怀对中医的敬仰,到被拍在沙滩上了,还是不晓得中医究竟是咋回事嘛。

苏东坡的时候就是这个样子了

可见,中医里确实需要几位智者竖起大旗才可---让信仰中医的人,找到回家的路
⬅ “从病人学” 老茶馆 致方舟子老师一封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