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虫类药在中风病中的应用

2010-05-19 20:06 楼主
中风病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对中风病防治已引起重视。 虫类药是中药学中组成部分,使用虫类药历史比较久远。目前对此类药的应用与研究也比较活跃。虫类药在中风病治疗中越来越广泛,并应用于中风病的各期各证的治疗中,取得较好疗效。神农本草经》载虫类药28种,《伤寒杂病论》在300余方中,有7方应用虫类药,涉及水蛭、虻虫、土鳖虫、鼠妇、蜂蜜、蜣螂、蛴螬、蜘蛛8味药,方如大黄土鳖虫丸、鳖虫煎丸、蜘蛛散等。《普济本事方》善用水蛭、虻虫治积,全虫、地龙治历节。《本草纲目》载药107种。叶天士对虫类药的认识独特,倡导“久病入络”理论,谓“虫蚁血中搜逐以攻通邪结”、“每取虫蚁迅速飞走诸灵,俾飞者升,走者降,血无凝着,气可宣通。”通常选用全蝎、蜣螂、土鳖虫、地龙等药。
虫类药的功效特点
1、搜风熄风:蜈蚣、全蝎、僵蚕、地龙、白花蛇、壁虎等,针对中风的肝阳暴张、风阳升动、冲逆犯脑等病机,其性行走攻窜熄风定风,又有搜剔留滞经络间邪风,而成为中风病治疗的常用药物。
2、活血祛瘀:水蛭、土鳖虫等活血化瘀药,既可祛除脉络内之瘀血,又能化散脉道内血肿;此外,蜈蚣、全虫、地龙、白花蛇、壁虎等攻窜善走,对气血凝滞之处皆能开之散之,故亦起到化瘀之效。
3、化痰和络:有的虫类药还能化散脉络内之痰浊,促进瘀血消散及脉道通畅,如蜈蚣、僵蚕、地龙等。虫类药味多咸,咸能软坚,故能缓解脉络之拘急、硬化,如王渭川氏认为蜈蚣、全虫有软化血管作用。
中风是脑部络脉的病变,无论缺血性中风还是出血性中风,皆以肝风内动,痰瘀壅滞,脉络闭阻等基本病机,虫类药能针对风、瘀、痰、闭等病变产生直接的作用,因此,虫类药治疗中风病具有植物药所无法比拟的优势。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 研究表明父母65岁前患中风其子女发病危险高4倍 老茶馆 低盐低脂防中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