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医约战中医#“恭喜小主,你这是喜脉啊”

2014-10-15 10:07 12楼
刘建立 说:
楼主是个明白人。关键是游戏规则谁来定,那些“孕妇”谁来挑选,我还是那句话:谁去打雷,必输无疑。

阿宝挑战的帖子引发了热议。作为中医人也值得思考。
2014-10-15 11:07 13楼
刘建立 说:
日本的中医非常强悍,西医也很先进,大家听说过日本的西医和中医打雷的是吗?韩国有这种事吗?

有道理。
但是脉诊的传承的确值得思考。
2014-10-15 12:26 14楼
王氏千金; 说: 王氏千金 发表于 2014-10-15 09:31
从听说挑战“看喜脉”说起

这篇写得真好,如何让百姓们都知道中医的伟大和西医的专横?
2014-10-15 13:54 15楼
内经5555 说:
这篇写得真好,如何让百姓们都知道中医的伟大和西医的专横?

呵呵。多谢回帖
2014-10-15 14:38 16楼
刘建立 说:
楼主是个明白人。关键是游戏规则谁来定,那些“孕妇”谁来挑选,我还是那句话:谁去打雷,必输无疑。

关键是,阿宝方把游戏规则,都定好了,必须按照他方的要求,来应战,否则,取消资格的
这样,比闹剧还可怕了啊
2014-10-15 14:56 17楼
看喜脉的那点事儿


古人把怀孕叫做“有喜”,怀孕的脉就叫做喜脉。喜脉的确与正常人的脉象不同。

喜脉滑而流利。所谓滑就是指下有流动感。古人叫“如珠走盘”,就像一颗颗的珠子在盘子上滚动一样。对于没学中医的人,滑可能不太好辨别,但是孕脉的流利程度确是清晰可辨的。如果我们耐心的平脉,能够很明显的感到指下的流利感。这种流利是相对于正常人而言的。正常人的健康人脉象候不到流利,除非你发挥想象。而在孕妇而言,气血的异常充盛让她们的脉象变得流利。

有几种情况还可能影响我们指下的判断。

第一种是刚刚吃过饭。刚刚吃过饭的人,身体的新陈代谢谢加快,医生的指下可能会出现滑脉,但是仔细体会,这种滑脉和喜脉还有差别,一个是脉率不及,另外一个是脉体中传递的讯息不同,喜脉传递出的是一种春天的生机饱满的象,轻柔,欢快,连续不断,我们可以感觉到新生命在母体内发育的节奏,而饱食后的滑脉有一种壅滞。

第二种是月经前后的妇女。也可能会出现滑脉。但是这种滑脉不似喜脉的有力,另外,也感觉不到那种生机。

第三种是疾病。中医认为,体内有痰浊瘀血的人可能会出现滑脉。患者体内如果有热象,滑脉还会略快,很象喜脉,但是如果认真体会,能有邪实有力的感觉,而不是生机。

另外,我们还需要知道,孩子在母体内一天天的长大,母体的新陈代谢谢是逐渐旺盛起来的过程,所以从怀孕之初到怀胎十月,喜脉也是不断的变化着的,逐渐明显起来。在怀孕的前三个月,孩子坐胎未稳,喜脉不是那么容易判断。

另外,中医看病还讲究四诊合参,不单单把脉,还要结合患者面色、形体的变化,特别是症状方面,如果有呕吐,停经,再加上脉象辅助判断,不就很明白的诊断出怀孕了吗?

在没有B超、化验和试纸的年代,老祖宗们主要是凭借把脉来验孕的,当然,还需要插一句的是,古人还用服药来验孕。有一个非常著名的古方叫“验胎散”,主要成分是川芎和艾叶,煎好后,让可疑怀孕的妇人吃下去,如果肚子痛或者有异样的感觉,就是有喜。

所以古人判断怀孕的方法有很多,不是只靠脉诊,另外脉诊如上所述,也有很多干扰项,如果不是很有经验的中医,真的难有绝对把握。

最近网上的帖子,专门炒作把脉验孕的事儿,我看应战的人很少,一方面说明大家都很理性,不爱折腾,有确定性的东西—B超和试纸,谁还来费事用不确定性的东西—中医把脉?一方面也说明指下有准的中医也越来越少,这是谁也无法否认的事实。

但是我看到,邀请帖中所言,并非要求准确率达到100%,所以我也报了名,凑个热闹。

(来源:中医张亮微信平台)
2014-10-15 20:24 18楼
中医当自强。也力挺中医脉诊。
2014-10-16 08:20 19楼
fubabazyg 说:
中医当自强。也力挺中医脉诊。

多谢版主支持。
2014-10-16 09:03 20楼
刘建立 说:
日本的中医非常强悍,西医也很先进,大家听说过日本的西医和中医打雷的是吗?韩国有这种事吗?

是啊,为何人家都没有这种事情呢?
很值得,每个人深思
⬅ 历代医家对脉学、脉诊的客观评说 老茶馆 贾海忠禅话养心:冠心病防治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