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绝经期综合征-中医妇科处方手册

2014-11-15 15:02 楼主
妇女一般在“七七”之年,月经终止,称为“绝经”或“断经”。部分妇女在绝经前后,围绕月经紊乱或绝经出现如烘热汗出、烦躁易怒、潮热面红、眩晕耳鸣、心悸失眠、腰背酸楚、面浮肢肿、皮肤蚁行样感、情志不宁等症状,一般称“更年期综合征”,教科书称“围绝经期综合征”,或“绝经综合征”;中医则称为“绝经前后诸证”。但因手术切除或放射治疗以及某些内分泌病等其他原因而丧失卵巢功能所出现的一系列症状者,亦属本病范畴。这些证候往往轻重不一,参差出现,持续时间长短不一,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

诊断要点

1. 45~55岁的妇女,出现月经紊乱或停闭;或40岁前卵巢功能早衰;或手术切除双侧卵巢及其他因素导致卵巢功能低下而出现症状者。

2. 患者出现月经紊乱或停闭,随之出现烘热汗出、潮热面红、烦躁易怒、头晕耳鸣、心悸失眠、腰背酸楚、面浮肢肿、皮肤蚁行样感、情志不宁等症状。

3. 性激素检查出现两高(高FSH、高LH)、一低(低E2)的表现。

辨治原则

本病以肾虚为本,辨证关键在于辨阴虚或阳虚的所属。

1. 肾阴虚者见头晕耳鸣,烘热汗出,五心烦热,腰膝酸软;肾阳虚者见面色晦黯,腰膝酸软,畏寒肢冷,小便清长,夜尿多,大便溏薄;阴阳两虚,则寒热错杂,两证同时兼见。

2. 治疗以调治肾阴阳为大法,涉及他脏者,兼而治之。治疗必求其本,肾虚为致病之本,以补肾为主,需分清其虚在肾阴,肾阳,或阴阳俱虚,分别采用滋肾养阴,温肾助阳或阴阳双补的不同治法。

3. 肾虚乃致病之本,故凡辛温香燥,苦寒凝滞,峻下滑利,破瘀攻逐等伤阳气、耗阴血的药物均应慎用或忌用,勿犯“虚虚”之戒。

处 方

1. 肾阴虚证: 月经紊乱,月经提前,量少或量多,或崩或漏,经色鲜红,头晕耳鸣,烘热汗出,五心烦热,腰膝、足跟疼痛,皮肤干燥瘙痒,尿少便结,舌红少苔,脉细数。治宜滋养肾阴,佐以潜阳。

↗基本处方 左归丸(《景岳全书》)加减: 菟丝子15g,熟地、山药、山萸肉、枸杞子、牛膝、鹿角胶、龟版胶各10g。加水煎服。

↗备选处方

(1)滋肾清心汤(《中医临床妇科学》夏桂成):钩藤15g,丹皮、紫贝齿(先煎)、淮山药、山萸肉、茯苓、莲子心、紫草、合欢皮、浮小麦各 10g。加水煎服。

(2)滋阴奠基汤(夏桂成经验方): 当归、白芍、淮山药、赤芍、女贞子、干地黄、丹皮、茯苓各10g,炙鳖甲(先煎)、紫河车各9g,川断、菟丝子各12g。加水煎服。

(3)六味地黄丸(《小儿药证直诀》):熟地黄24g,山茱萸、山药各 12g,泽泻、茯苓、丹皮各9g。加水煎服。

(4)滋阴助孕汤(夏桂成经验方): 当归、白芍、山药、女贞子、山萸肉、熟地各10g,川断、菟丝子、茯苓各15g,炒柴胡5g。加水煎服。

2. 肾阳虚证:绝经前后,经行量多,经色淡黯,或崩中漏下或闭经,精神萎靡,面色晦黯,腰背冷痛,小便清长,夜尿多,面浮肢肿,舌淡,或胖嫩边有齿印,苔薄白,脉沉细弱。治宜温肾扶阳。

↗基本处方 右归丸(《景岳全书》)加减:熟地、山萸肉、枸杞子、菟丝子、杜仲、鹿角胶、当归、人(党)参、白术、淫羊藿各10g,炙甘草 5g。加水煎服。

↗备选处方

(1)温肾宁心汤(《中医临床妇科学》): 党参、仙灵脾、仙茅、炒白术、丹皮、合欢皮、补骨脂各10g,钩藤15g,黄芪、茯苓、防己各12g,淮山药9g。加水煎服。

(2)肾气丸(《金匮要略》)加减:生地、山茱萸、山药、茯苓、丹皮、泽泻各10g,制附子6g,肉桂(后下)3g。加水煎服。

(3)温经汤(《金匮要略》): 吴茱萸、阿胶(另烊)、当归、麦门冬各 9g,芍药、丹皮、半夏、生姜、甘草、川芎、党参、桂枝各6g。加水煎服。

(4)温土毓麟汤(《傅青主女科》):巴戟天、覆盆子各30g,白术、山药各15g,党参10g,神曲10g。加水煎服。

3. 肾阴阳俱虚证:绝经前后,月经紊乱,量少或多,乍寒乍热,烘热汗出,头晕耳鸣,腰背冷痛,舌淡苔薄,脉沉弱。治宜阴阳双补。

↗基本处方 二仙汤(《中医方剂临床手册》):仙茅、仙灵脾、巴戟天、知母、黄柏、当归各10g。加水煎服。

↗备选处方

若在肾阴阳两虚的前提下,偏于阴虚,可在肾阴虚证处方的基础上,适当加用补肾阳的药物;偏于阳虚,可在肾阳虚证处方的基础上,适当加用补肾阴的药物,最终达到阴阳双补。

警 示

1. 这一时期卵巢功能的衰退所导致的内分泌、精神神经、心理等方面较大波动,应当得到社会的关注和家庭的关爱,减少刺激,进行适度的体育活动,保持身心健康。

2. 减轻患者思想负担,清除恐惧和忧虑,有症状者及时治疗,结合心理、气功疗法等。

3. 此病发生的年龄(绝经前后)亦为肿瘤(癥瘕)好发之期,如出现月经过多,经断复来,或有下腹疼痛、水肿,或带下气味臭秽,或身体骤然明显消瘦等证者,应详细诊察,以免贻误病情。

4. 对于精神抑郁,情绪异常者需要防止更年期抑郁症等精神疾病的发生。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4-11-16 10:38 2楼
谢谢分享!积累经验,储备知识。
2014-11-16 22:26 3楼
谢谢老师,学习了!!!!!!!!!!!!!!!!!!!!
⬅ 金匮-中医专著 老茶馆 口腔溃疡中病只需3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