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景开创“六经辨证”质疑

2015-05-19 22:27 楼主
仲景著《伤寒卒病论》,开“六经辨证”之先河,奠定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基础。这是我自上卫校以来直至今日都一直是这样认为的,从来都没有怀疑过,先辈众师也都这样说,咱也不敢怀疑呀。
然,到了现在,到了此时,我突然改变了这种想法。原因在于看了论坛老师“先贤追随者”的《<伤寒论>六经更正启事之一太阳经脉无膀胱》这篇帖子。
起初我感觉与“先贤追随者”老师并不熟悉,也不十分关注他的帖子,只是这“太阳经脉无膀胱”吸引了我。
“太阳经脉无膀胱”,足太阳膀胱,怎么太阳经脉无膀胱呢?
既然老师这么说了,咱就继续往下看吧。
嘻嘻, “先贤追随者”老师 说了许多,可惜咱的水平有限,好多东西咱是看不懂的。
可是“先贤追随者”老师的帖子中最后这句话:”毫无疑问,看懂了泰卦,也就懂了太阳经,懂了太阳经,也就懂了大小阳旦阴旦汤和大小泻补肝汤,也就真正能读懂《伤寒论》中的'太阳之为病'”。似乎 让我”大悟彻悟“。
请看 “先贤追随者”老师说”懂了太阳经“,这个”太阳“后面有个”经“字,而后面:《伤寒论》中的“太阳之为病”,这个”太阳“后面并没有”经“字。这使我再次回想再次检察《伤寒论》条文(全398条),没见一个太阳、少阳、阳明、太阴、少阴、厥阴后面有“经”字者。
读老师的这篇帖子,我突然感觉到,我们以前的老师都犯了同样的错误,就是把仲景《伤寒论》太阳、少阳、阳明、太阴、少阴、厥阴的六个层次的病症辨证,说成了是“六经”辨证,后人平白无故地想当然地在太阳、少阳、阳明、太阴、少阴、厥阴等后面分别加了一个“经”字。使仲景“六病”变成了现在乃至过去很长时间内的“六经病”。
“六病”变“六经病”,这是前辈,乃至现在的我们所犯的最大最不该的错误。
凡事不能想当然,谢谢 “先贤追随者”老师的这篇帖子。
谢谢,太谢谢了。


《伤寒论》六经更正启事之一太阳经脉无膀胱
/threads/381490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5-05-19 22:43 2楼
伤寒讲的本是三阴三阳,
2015-05-19 22:50 3楼
伤寒只有六病,从来就没有六经之说,也从来没有跟12经络扯上关系。那是后人自己加上去,然后以讹传讹。
2015-05-19 22:50 4楼
第十三刀 说:
伤寒讲的本是三阴三阳,

三阳是由表及里,三阴是在里有上及下。

这么说阳在表,阴在里,也不难理解呀。
2015-05-19 22:51 5楼
石人 说:
伤寒只有六病,从来就没有六经之说,也从来没有跟12经络扯上关系。那是后人自己加上去,然后以讹传讹。

嘻嘻,咱现在的感觉就是这样的。
2015-05-19 22:58 6楼
当然与经也不是说不无关系,但主要讲的是气的病变,阴气与阳气,阴阳各分为三,
2015-05-20 00:04 7楼
水平够呛啊,老兄,学医这么多年,还没搞明白这一点。你说的这些胡老早都说过了。其他的人也提过,不是什么新鲜理论。

伤寒的太阳与膀胱究竟有没有关系?虽然伤寒的六经辨证与经脏辨证是不同的系统,但是通过一定的逻辑转换是可以联系起来的,因为研究的对象都是客观的人体。六病本质上也还是经脏病变。

严重鄙视你。
2015-05-20 07:45 8楼
伤寒论顾名思义伤于寒也,就像讲故事一样,只是个引子,伤与太阳寒水,本应一汗而愈。后续引出各种疾病引起机体的变化而外在表现出的各种症状及对应治法(所谓辩证也),有很多少阳病,太阴病,得之前并无太阳病症状,就不能说是太阳病传来的。六病讲各种症状符合这个病(例如少阳病)的症状(例如,口苦,咽干,肋下硬满),就要用小柴胡,六病只是个名字,并无实质意义。至于三阴三阳,就是正邪实力对比,三阳症,为正胜邪,可攻,过有汗法,下法,三阴症邪胜正,故用附子强心,增强自身实力,以驱邪外出。
2015-05-20 09:31 9楼
经络是经络,脏腑是脏腑。如果搞不明白伤寒论的理论框架,就请多读几遍《伤寒论。序》说的很清楚。中医不能老是弯弯绕。
2015-05-20 09:35 10楼
经络病的传变规律看《素问。热论》。脏腑病的传遍规律看《金贵要略》,生克制化。
2015-05-20 10:57 11楼
请问楼主,知道太阳经的分类依据不?
⬅ 宫颈糜烂二度可有良方 老茶馆 首届国医大师郭子光逝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