厥阴篇

2015-06-15 19:55 楼主
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326)

厥阴的含义是什么?根据气的多少阴阳各分为三,而厥阴就是太阴、少阴之后的一类。用歧伯的话说就是:两阴交尽也。用一个字来概括就是‘幽’,是阴病至极的一种状态。

消渴:饮水不解谓之消渴。在三阴病中,太阴不渴;少阴渴;厥阴消渴。喝水却不能解除口渴症状,说明真阴消耗的更厉害,更严重。

气上撞心,较之气上冲胸,更剧烈的症状。

心中烦热:阴病中出现的热象。如单纯的热,当消谷善饥,此条中饥饿感是有的说明热的存在,但不想吃东西,而前面说过不食为中寒,里面还有寒。有寒则不能运化,勉强吃下去也消化不掉,会吐出来,有蛔虫的就会吐蛔。如果没注意‘寒’的因素用了下法,就会更伤正气,而下利不止。

综合来看,病至厥阴,在三阴病虚寒的基础上,更加出现寒热错杂,虚实兼见的一类病证。 104941rg35oj3l55h3ajtt (1).gif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5-06-15 22:30 2楼
难哦!厥阴篇,千古疑案,白术大哥加油!
2015-06-16 08:08 3楼
梦幻人生 说:
难哦!厥阴篇,千古疑案,白术大哥加油!

只是我这个人脸皮比较厚,不怕别人说我浅陋而已

全篇下来未必能解‘千古悬疑’,只要能表达清楚我个人现阶段对厥阴篇的认识程度就可以了.

发出来的目的主要还是希望更多喜欢经典的同道共同探讨,共同学习
2015-06-16 08:26 4楼
厥阴中风,脉微浮为欲愈,不浮为未愈。(327)

三阴病,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得生一份阳气则多一份生机。
阳气有升发布散的特点。脉浮是其象,见则欲愈,不见则未愈。

厥阴病,欲解时,从丑至卯上。(328)
1点到7点这个时间段,厥阴病更容易病愈。
2015-06-16 09:17 5楼
厥阴病,我在整理的时候吧拆完了,基本都划进各种杂病中去了。
2015-06-16 09:20 6楼
厥阴病,渴欲饮水者,少少与之愈。(329)

厥阴病,饮水不解的为消渴,少少饮之愈者,是有阳气来复,津液可以正常输布的见证。
反过来考虑,少少与之不愈者,阳气未复,病情比较危重。

诸四逆厥者,不可下之,虚家亦然。(330)

各种四肢厥冷的疾病都不能用下法,虚象严重都不能用下法。如果误下则利不止。
出现四肢逆冷的有阳虚,有阳气郁闭,都非下法所宜,又有热深厥深者,却有用下法的机会,故、此条虚家亦然也值得把玩。

伤寒,先厥后发热而利者,必自止;见厥复利。(331)
先出现四肢逆冷伴发下利的症状如果后见发热,说明阳气来复,阳气恢复到一定程度下利当止。如四肢冷,又开始下利,说明阳气衰弱不能抗争阴邪。
此辨正邪胜负。
2015-06-16 09:23 7楼
醫道宗源 说:
厥阴病,我在整理的时候吧拆完了,基本都划进各种杂病中去了。



俺得赶紧了,读还没读完.

还没建起来,更不要说拆了


宗源兄拆完还剩点啥没?不妨说来听听,让大家伙学习学习
2015-06-16 09:26 8楼
伤寒始发热六日,厥反九日而利。凡厥利者,当不能食。今反能食者,恐为除中。食以索饼,不发热者,知胃气尚在,必愈。恐暴热来出而复去也,后三日脉之,其热续在者,期之旦日夜半愈。所以然者,本发热六日,厥反九日,复发热三日,并前六日,亦为九日,与厥相应,故期之旦日夜半愈。后三日脉之而脉数,其热不罢者,此为热气有余,必发痈脓也。(332)


病伤寒,出现发热症状六天,续之出现四肢厥冷、下利症状九天。厥冷的天数比发热天数多,阳气虚弱,阴寒较重。厥、利为阴寒的病证,应该是不能吃东西,如提纲条里的虽觉得饿也吃不下的,勉强吃下去也要吐出来。现在出现能吃东西,就有反常规了,要注意,可能是中焦机能衰退殆尽,已经不知饥饱的危重情况。病入厥阴,病位比较幽深,病机也更加隐晦,盲目用药是不可取的,条文中列举了一个方法,就是给患者吃点面条这样的素食,如果没出现严重发热的,说明脾胃的运化能力还可以,再进行有效调养,病还可以慢慢好起来。这种时候最害怕的是刚吃一点点东西,热一下子上来,又突然的降下去了,就像残灯将灭时的那种爆火,那就危险了。如果没出现那种险象,过三天再看看他的脉,脉中见到‘热’象,这是阳气来复之象,是好的征兆,可以预期病会在夜半(丑至卯)的时候好转。为什么可以预期他的病会好转呢?可以这么算笔帐,前面发热六天,吃了点东西阳气来复又是三天,加起来就是九天,跟前面出现厥、利症状的九天对等,寒热相抵,气机复常,所以可以预计他的病会在欲解时好转。如果病没好,再过三天,脉还是数的,还是有热象,这就是‘阳有余’了,热多了,就有可能壅滞于肌肤见发生痈疡。
2015-06-16 10:05 10楼
厥阴者,两阴交尽也,把这一句话弄明白了,厥阴病就明白一半了
2015-06-16 10:05 11楼
伤寒脉迟六七日,而反与黄芩汤彻其热。脉迟为寒,今与黄芩汤复除其热,腹中应冷,当不能食,今反能食,此名除中,必死。(333)

病伤寒,出现脉迟已经有六七天,说明病入三阴,是个阴病,虽然在三阴病中也会出现寒热错杂的病证,如果把三阴病中的下利,当成太少合病的下利去用黄芩汤(黄芩三两芍药二两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二枚(擘))治疗,是违法了最基本的先辨阴阳的治病准则,寒其寒,虚其虚,中焦机能败坏,必死无疑。
上条的除中是病所致,此则为医所致,生命至重有贵千金,为医者可不谨乎?

伤寒先厥后发热,下利必自止,而反汗出咽中痛者,其喉为痹。发热无汗,而利必自止;若不止,必便脓血;便脓血者,其喉不痹。(334)

厥冷症状出现发热本来是好事情,是阳气来复,四肢逆冷,下利的症状可以逐渐好转,然而好事也不可太过,如果来复的阳气太过,前面提到的可能发生痈疡,此条说来复阳气过剩,就会出现汗出(有汗壅滞肌肤的机会少了,可能不发痈疡)咽喉肿痛的情况。痹,壅滞不通。跟壅滞肌肤的道理一样,只是部位不同。先厥后热,如果过剩的阳气没有向外发散,下利的症状也应该因阳气的来复而止,若下利没止,过剩的阳气就会虽利入里,损伤血络出现便脓血,便脓血是个坏事情,但另个角度看,他也给邪热找到了出路,不上壅咽喉,就不会发生喉痹了。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 中药怎么了? 老茶馆 头皮瘙痒验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