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民间中医珍宝很多很多的,可惜,绝大多数都失传了!

2015-12-07 12:57 楼主
屈先生名纪光,字吉轩,岳池赛龙人,(今属齐福。)先生医通内外,尤精于外科。中年患肛瘘,卧病中,研得一方,做成丸药,日服三次,疮口不需上药,唯温水数洗。肛瘘疮管,多骨绵筋,自动退出,肌肉自内而生,绝无疼苦,确是一绝。

1958年,赛龙街上有蒋进富者,患肛瘘溃烂年余,遍求良医,殊无寸功。何谓“肛瘘?”乃是肛周痈疽溃久不愈,内穿直肠、肛管;或内痔溃穿于外,形成瘘管。《医门补要》谓:“湿热下注大肠,从肛门先发一小疙瘩,渐大溃脓,内通大肠,日久难敛,或愈月余又溃。”此种疮疡最难治愈。因那疮孔细小,脓液不断,瘘管幽深,药难达于瘘管之内,日久形成多骨绵筋,因而难愈。究其原因,缘系瘘管弯曲,或管内分支,致使引流不畅。脓积管内,日夜不停流出,脓液血色稀淡如米泔,若脓液突然增多,局部肿胀疼痛加剧,体温升高,则又有新的瘘管生成矣。患有瘘管者,肛门胀痛难忍,其胀为坠胀,有如物塞肛中,势欲外翻。其痛剧烈,坐之不能,卧之不安,时而侧卧,时而仰卧,时而俯卧,辗转反侧,总不安宁,且若翻动体位,则疼痛倍增。再者,肛门奇痒难忍,也令患者痛苦不堪。此因脓液长期不得干净,肛门周围红肿灼热,湿疹满布,搔之则痛,不搔又痒,其感觉实在难受。此外肛缘硬如条索,致使肛门不舒,排便不畅。若瘘管溃烂增大,粪便矢气犹可从瘘管而溢出,故又名“肛漏”。

由于瘘管弯曲,内多分支,药物难达瘘管深部,因而昔日肛瘘患者,往往难以治愈。据说民国初年,赛龙首富蔡封三,不幸染得此病,重金求访名医,在其家中熏炼金丹,煮制药线,结果仍不免死于此病。故尔那蒋进富患此疮后,虽也求过许多痔漏专科医师,赛龙内科老中医蒋云程、外科中医唐著高、西医张伯勋等也多次治疗,或施以膏丹药线,或肛周注射药物。医治近年,绝无起色。那蔡封三富甲一方,不惜重金购治,尚且难免一死,每思及此,潸然泪下。一日逢场,友人来访,见其卧病深沉,乃荐一医。此人家住赛龙猫儿梁子,颇通医道,精于外科,身怀医治肛瘘之绝技,原来此人姓屈名纪光。

说起这屈先生,当年也曾患过此病,自己虽也精通医道,只是未谙痔漏一科,无奈只得求助肛瘘医生。那医生治疗肛瘘,乃是挂线疗法,用药线挂于肛瘘,日日前来收紧药线。这药线系用丝线与砒霜等物煮制而成,不但腐蚀性特强,刺激性也特大,药线一经挂上,须臾疼痛难忍,次日疼痛刚觉松缓,又要紧收药线,又须剧痛半日,所以此种疗法,痛苦不堪言表。屈先生经痔漏医生挂线治疗半月,瘘管未见消除,反而痛失一身肌肉。其先尚可户外散步,经其一治,反致卧床不起。瘘孔增大,终日脓水淋漓,粘裤污床,其臭难闻,翻动身躯,则肛痛连心,只得日夜僵卧于床。时先生正当壮年,乃思:吾本一介医士,岂可卧床待毙,遂将家中医书重新翻阅,寻求古人良方,或可绝路逢生。于是凡有关医治肛瘘之方,历历试服,或迳用原方,或二方同用,或数方取舍。如此经历年余,反反复复,不知经过几多试验,终于组得愈漏良方。先生之肛瘘方趋康复。

那蒋进富闻得治瘘良医就在赛龙,真是喜出望外,顿觉病减神爽,立即托友人延请屈先生上街医治。彼时,屈先生已六旬开外,加之大跃进时,粮食集体统管,各自家中,已无可食之物,无论城乡民众,咸须公共食堂就餐,三餐粥糊本难饱腹,日复一日,因而身体异常消瘦。蒋知其长期为饥所困,蒋之妻适在赛龙食店工作,常可从店中买些免票食物,见屈先生孱弱之躯,于是从食店购回一些食品,请先生先进一餐。临行又赠其发糕一包。一则先生怜其同病,二则甚感一饭之饱,于是开方与服。回至家中,又为其再配丸药。当时正值严冬,方中所需之水案板根芽,尚未长出,先生以六旬之身,嶙峋之体,冒着严冬在水田之中,为其采药。其治病救人之德,可垂范后辈。

数日后,先生将丸药送至蒋家,丸如黑豆大小,每服28丸,一日三服,饭前温开水送下。每日数次用手轻轻挤压瘘管周围排出脓液,再用温开水洗涤干净,不需上药,亦不包扎。蒋照嘱咐内服丸药,外洗肛瘘。药进数日,脓液增多,疼痛渐减,可于床上左右翻身,一月后病得痊愈。蒋以一罐菜油谢谢之。20余年后,蒋家还念及先生救命之德。1968年,蒋曾向笔者谈起此事,余闻后即扣其方。蒋曰:“药仅八味,时隔十年,尚依稀记得生地、黄连、蝉衣、水案板四味耳”。后又询及先生裔孙屈人上,言:“未晓其事也”。惜乎!如此良方,竟未流传于世。

其后裔尝对笔者言及,先生尚能令枪伤子弹,服药几日,自动退出。不劳医生动手施术,伤者也免手术之苦,此亦绝技也。无论兵丁土匪,谁也不敢轻易得罪先生。万一有朝一日,自己碰上枪子,还得有劳先生妙药出弹,在那土匪猖獗的年代,先生仍是处之泰然。可惜,此方亦未传世。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5-12-07 17:43 2楼
本帖最后由 草泽医生 于 2015-12-7 17:57 编辑

粗读这篇文章,就觉得似曾见过,一查原来是渠江愚翁《医林旧事》里的一篇文章,那题目是《屈纪光卧病得良方》。先生却改变题目,作为自己的文章贴出,非君子行为。先生若要转帖,也应注明出处。
2015-12-07 20:49 3楼
草泽医生; 说: 草泽医生 发表于 2015-12-7 17:43
粗读这篇文章,就觉得似曾见过,一查原来是渠江愚翁《医林旧事》里的一篇文章,那题目是《屈纪光卧病得良方

你咋那么毛病呢?你看不出来文章有点文言文的性质吗?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以前的东西。
2015-12-08 08:11 4楼
民间药方秘方是祖国医药宝库中璀璨的明珠,需大家共同努力保护和传承,将其发扬光大!
2015-12-08 14:03 5楼
中医都快完蛋了,谁能解救?
2015-12-08 14:20 6楼
九先生,您那《以前民间中医珍宝很多很多的,可惜,绝大多数都失传了!》内容与老朽前天(12月6日)贴出之《医林旧事•15屈纪光卧病得良方》一字不差,唯将题目改动而已。《医林旧事》系老朽退休后写成,凡二十四则。近年借《百草居》方陆续贴出,并非“以前的的东西”,乃今人之作。先生转帖,(同一论坛转帖没必要)须要注明出处及作者姓名(网名亦可),不然让人误以为是先生作品。这是对原作者的不尊重。顺便告诉九先生,拙文喜半文半白风格。不信查阅《针灸验录》、《悬壶杂记》便知。
2017-05-21 05:44 7楼
九龙神 说:
你咋那么毛病呢?你看不出来文章有点文言文的性质吗?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以前的东西。
亲,能否介绍下这个方子?有完整的吗?命苦,遇上复发。不想手术了,太受罪了。
⬅ 司机侃医 老茶馆 【中基】对先天之精的疑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