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治疗小儿感冒发烧、喉咙痛、咳嗽对温病学的体会

2016-01-01 15:42 楼主
12月27日,亲戚家一小男孩(五岁)感冒发烧,体温37.8度,舌苔白,流清鼻涕,无其他症状,按伤寒法治疗,当日服药三次,中途体温最高升到38.5度,后又降到37.5度,到晚上又升到38.5度,并出现喉咙痛、微咳症状,仍流清鼻涕,处方:柴胡、黄芩、桑叶、玄参、金银花、鲜薄荷、白前、桔梗、杏仁、复方板蓝根颗粒(成分为板蓝根、大青叶、蔗糖,因为没有中药板蓝根,所以用中成药代替),第二天早晨体温恢复正常。第三天继续将第二付药煎第二道服用,第四天喉咙不再痛,体温也正常,但咳嗽加重,鼻涕浓黄,大便色黑,小便微黄。处方:麻杏石甘汤加生半夏、瓜蒌皮、瓜蒌仁、白前、前胡、冬瓜仁、浙贝母、鲜枇杷叶,服药时加土蜂蜜。服用一天,无效,咳嗽仍重,有时腹痛,手脚冰凉。今天早晨,更换处方:柴胡、黄芩、陈皮、白芍、罂粟壳、生石膏、杏仁、生甘草、瓜蒌皮、瓜蒌仁、白前、冬瓜仁、浙贝母、甜百合、玄参、生地、鲜枇杷叶、草果、厚朴、苍术、苡仁,服药时加土蜂蜜。上午9点半服第一道,两个小时后咳嗽减轻一大半,到现在(下午三点)咳嗽继续减轻,黄腻舌苔已基本消失,两手已温,鼻涕已无,精神状态较佳。
体会:小儿感冒还是多为温病,临床上伤寒症还是比较少见。温病中要注意是否夹杂湿热。此患者之所以后期出现咳嗽加重证状,一是发热第一天误用辛温药,导致热邪由口鼻、喉咙向下传入肺和大肠,第二天虽然用清轻之药解表,体温得以恢复正常,但肺部热邪和肠道湿热未除,所以咳嗽不减。近日看吴又可达原钦,受这个方子的启发,在上面处方中加入草果、厚朴除湿,当然,另外再加苍术、苡仁加强去除肠胃湿热的作用。用柴胡、白芍、陈皮,是因为孩子手脚冰凉,取四逆散之意疏通气机,因嫌枳实力道过大,故用陈皮代之。罂粟壳能止咳,生石膏、黄芩、杏仁清肺热,鲜枇杷叶、玄参、生地、甜百合滋阴润肺,并制约罂粟壳之热性,白前、浙贝母止咳,瓜蒌皮、瓜蒌仁、冬瓜仁豁痰,生甘草、土蜂蜜调和诸药。这种感冒应该属于冬温,辩证时要注意是否有湿热之象。
本人只是中医爱好者,不是专业医生,这个处方开得有点大。也走了许多弯路。通过这个医案,感觉临床上辨证实在是决定成败的关键,一寒一热,两个相反的症状和治发,一旦辨错,不但不能治病,更怕引起不良后果。学习中医必须同时学习伤寒论和温病学,特别是温病学,在治疗小儿外感病方面,是经常用到的。第一次发帖,希望各位网友多多指点、多多交流,共同提高中医水平。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6-01-01 16:58 2楼
期待更多!
2016-01-01 18:44 3楼
这年月,中医爱好者还是不要轻易给人开方,即使是亲戚、朋友。
2016-01-01 19:20 4楼
李荣伟 说:
这年月,中医爱好者还是不要轻易给人开方,即使是亲戚、朋友。

确实,没有全面学习,有时开的方子,会把病搞得更糟。
2016-01-01 19:59 5楼
zhongyi684055 说:
确实,没有全面学习,有时开的方子,会把病搞得更糟。

是的,中医博大精深,没有系统学习冒然开方责任太大,首先是没有行医资格证。现在的中医,即使是老中医,也很少有机会治疗儿童发烧、咳嗽,这也导致中医儿科越来越落后了,西医院儿科患者多得打挤,中医门庭冷落。估计也没有几个孩子发烧的家长会去找中医退烧。我在2013年给一个朋友的两岁小孩治咳嗽,这个孩子咳嗽两个月,一直在医院住院输液、做雾化,我开了一个方子,他自己去药房抓药,两付药14元就治好了。
2016-01-01 21:19 6楼
华医师 说:
是的,中医博大精深,没有系统学习冒然开方责任太大,首先是没有行医资格证。现在的中医,即使是老中医,

看来,朋友不只是个中医爱好者,临床经验很丰富啊!新年快乐哦
2016-01-01 22:46 7楼
zhongyi684055 说:
看来,朋友不只是个中医爱好者,临床经验很丰富啊!新年快乐哦

这两年单位里有几个同事的小孩平时感冒经常找我开方子,多数服用两三付药就好了,也积累了一些儿科临床经验。但是还是感觉技术不行,小儿外感病太复杂了,在城市,幼儿园和学校里,儿童间相互传染,很多病毒性感冒变化多端,这些年抗生素的大量使用,可能也使细菌病毒升级较快,中医治疗起来也很棘手。希望论坛里的大师们多发一些儿科病的医案,以供我们这些中医爱好者学习和借鉴。
2016-01-05 18:26 8楼
感慨良多,感慨良多。
2016-01-05 18:33 9楼
有一些号称中医专家,老中医的医生,坐在医院专家门诊的位子上,旁边还跟着所谓的见习医生,煞有其事,
可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感冒要服十几服药,每每一开几十味,动则几十元,甚至近百元,
病人吃了不痛不痒,没有毒死也没有治好病
你说,到底是中医,西医孰是孰非
2016-03-01 17:40 10楼
儿科难,不难小儿不语,而难父母不信。各色疾病,尽先打针输液,服药雾化,治疗无效,方想到还有中医。就算来了,也是抱着一试心态,常常试用一副,得效则继续,无显效则摒弃。再加小儿心性未定,服药艰巨,一剂下去,能进半数已是不错,一剂未愈,便责中医无用,如之奈何。
从医儿科,上至高热惊厥,下至胎生黄疸,针砭汤药皆有疗效,若非邻里相告,竟不知中药可愈小儿之急病。
难难难,非术也,人心也。
2017-02-03 16:01 11楼
感觉方子太大了一点。感觉好象面面具到。我也不会开方,但也看了一些医案,总觉得治病应该抓主症,不用面面具到。。。不过能够看到真实的治疗医案,为我们提供参考,确实也难得,感谢。
⬅ 安神补心汤加减治疗风湿身痛合并胸痹一案 老茶馆 习医30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