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根成:痤疮案

2016-06-03 14:43 楼主
莫某,女,26岁,型瘦
主诉:患者颜面部反复出现红色小丘疹,随后形成脓疱,可见白色脓头,并伴疼痛,此处脓疱消退后彼处又长。丘疹与脓疱主要分布在前额、两颊部。带下稍黄,味秽。此病症自青春期后反反复复,用诸多“祛痘产品”、中医药治疗、调整清淡饮食皆未见明显疗效。面色微红,四肢温,纳眠可,大便稍干,2天1次,小便可。舌淡舌尖稍红,苔薄白中央稍黄,脉滑。
辨病:痤疮
辨证:阳明燥热,风湿留郁,脾胃气弱
处方:黄芪30,防风15,升麻10,天花粉10,白术15,陈皮10,白芷15,荆芥穗10(后下),当归6,赤芍10,丹皮10,黄连6,炙甘草10。(7剂,水煎服,日一剂)
【二诊】
旧疮未明显退却,但新发丘疹减少。大便通畅,舌淡红苔薄白。提示热像将退,原方减黄连。
【三诊】
脓疮有明显缩小,未有新发丘疹,额上消退明显。原方续服。
随诊约半年,间断服药,辨证基本未变,或加减生地、连翘加强滋阴清热,或加茯苓、党参加强健脾益气,或加蝉蜕加强祛风等,原有痤疮皆已平复,新发丘疹甚少,发出亦很快消散。
【按】
当代医家多视痤疮为肺经血热、脾胃积热、皮肤热毒等,诚有热,然则热之由来应当明辨。燥屎于内大便秘结,阳明燥热明矣,大黄、芒硝、玄参、生地所宜急用;舌红少津,咽干心烦,心肺火热明矣,银翘芩连石膏所宜用;舌绛虚热,肤热脉数,瘀热明矣,紫草、生地、红花所宜用,所谓有故无损故无损也。若未见脾热,未见烦躁,脉为常脉,纳眠皆可,病有数年,若仍用凉血苦寒之品,虽一时平复疮疡,实则脾胃已伤,此为杀鸡取卵之举。即如此医案的患者,除患痤疮多年外,身体上并无甚苦,舌质不红而反淡,四肢温而无格阳之证,此用凉血清热之品则重伤脾胃,重镇潜阳亦不对证。
吾师认为,皮肤诸症不离于“风”,风入于腠理而不得泄则郁而化热,热生痈疮,理当“火郁发之”;痈疮出而脓成,脓即为湿,则当“祛风胜湿”;然则风邪之入必由于卫气之虚,卫气之源来自脾胃,脾胃虚弱宗气不充卫气故虚,故治此病证理法应当健脾益气,祛风燥湿,托毒透脓。
处方使用黄芪、防风、升麻、天花粉托毒透脓,黄芪、防风偏甘温而补气泻火,升麻、天花粉偏甘凉生津解热;白术、陈皮、白芷燥湿除湿,以祛其脓水;荆芥祛皮肤之风;当归、赤芍、丹皮活血凉血润血,以散郁热;黄连少佐以清热;炙甘草健脾胃而补虚。诸药合用,扶正以强卫气,求本求稳,使邪去而不易复。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6-12-04 16:03 2楼
辨证:阳明燥热,风湿留郁,脾胃气弱
黄芪、防风偏甘温而补气泻火


2016-12-04 20:08 3楼
三先生 说:
辨证:阳明燥热,风湿留郁,脾胃气弱
黄芪、防风偏甘温而补气泻火


“鄙视”?不应该。
2016-12-05 09:37 4楼
紫皮石斛 说:
莫某,女,26岁,型瘦
主诉:患者颜面部反复出现红色小丘疹,随后形成脓疱,可见白色脓头,并伴疼痛,此处脓疱消退后彼处又长。丘疹与脓疱主要分布在前额、两颊部。带下稍黄,味秽。此病症自青春期后反反复复,用诸多“祛痘产品”、中医药治疗、调整清淡饮食皆未见明显疗效。面色微红,四肢温,纳眠可,大便稍干,2天1次,小便可。舌淡舌尖稍红,苔薄白中央稍黄,脉滑。
辨病:痤疮
辨证:阳明燥热,风湿留郁,脾胃气弱
处方:黄芪30,防风15,升麻10,天花粉10,白术15,陈皮10,白芷15,荆芥穗10(后下),当归6,赤芍10,丹皮10,黄连6,炙甘草10。(7剂,水煎服,日一剂)
【二诊】
旧疮未明显退却,但新发丘疹减少。大便通畅,舌淡红苔薄白。提示热像将退,原方减黄连。
【三诊】
脓疮有明显缩小,未有新发丘疹,额上消退明显。原方续服。
随诊约半年,间断服药,辨证基本未变,或加减生地、连翘加强滋阴清热,或加茯苓、党参加强健脾益气,或加蝉蜕加强祛风等,原有痤疮皆已平复,新发丘疹甚少,发出亦很快消散。
【按】
当代医家多视痤疮为肺经血热、脾胃积热、皮肤热毒等,诚有热,然则热之由来应当明辨。燥屎于内大便秘结,阳明燥热明矣,大黄、芒硝、玄参、生地所宜急用;舌红少津,咽干心烦,心肺火热明矣,银翘芩连石膏所宜用;舌绛虚热,肤热脉数,瘀热明矣,紫草、生地、红花所宜用,所谓有故无损故无损也。若未见脾热,未见烦躁,脉为常脉,纳眠皆可,病有数年,若仍用凉血苦寒之品,虽一时平复疮疡,实则脾胃已伤,此为杀鸡取卵之举。即如此医案的患者,除患痤疮多年外,身体上并无甚苦,舌质不红而反淡,四肢温而无格阳之证,此用凉血清热之品则重伤脾胃,重镇潜阳亦不对证。
吾师认为,皮肤诸症不离于“风”,风入于腠理而不得泄则郁而化热,热生痈疮,理当“火郁发之”;痈疮出而脓成,脓即为湿,则当“祛风胜湿”;然则风邪之入必由于卫气之虚,卫气之源来自脾胃,脾胃虚弱宗气不充卫气故虚,故治此病证理法应当健脾益气,祛风燥湿,托毒透脓。
处方使用黄芪、防风、升麻、天花粉托毒透脓,黄芪、防风偏甘温而补气泻火,升麻、天花粉偏甘凉生津解热;白术、陈皮、白芷燥湿除湿,以祛其脓水;荆芥祛皮肤之风;当归、赤芍、丹皮活血凉血润血,以散郁热;黄连少佐以清热;炙甘草健脾胃而补虚。诸药合用,扶正以强卫气,求本求稳,使邪去而不易复。

个见:

整个方子偏燥了,体瘦阴虚有热象的人,黄芪不宜用或者宜少量用,黄连、白芷、防风的用量也偏大。

这个案例恐怕不能算是成功的验案,病治了半年的效果仅为:“原有痤疮皆已平复,新发丘疹甚少,发出亦很快消散。”

“主要分布在前额、两颊部。带下稍黄,味秽。大便稍干,脉滑,舌淡舌尖稍红,苔薄白中央稍黄”
这些症状表明阳明(前额)有积滞;少阳(两颊)有邪热,
如果是我会处[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合[四逆散]减铅丹。
⬅ 关幼波——慢性肝炎医案 老茶馆 腹股沟疝验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