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五行精解(郝万山)

2016-07-07 20:57 12楼
中科院教授力挺阴阳五行
近日,科技部、中宣部发布的《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准》(以下简称《基准》)引起了极大的关注。尤其是“阴阳五行、天人合一、格物致知”写入《基准》引发非议,甚至被斥之为宣传迷信和伪科学。但我认为,把中国古代传统对科学概念、理论和方法的这几个重要表述写入《基准》,不仅是合适的,而且恰恰体现了对科学的更深刻的认识,是科普思想和方法上值得鼓励的进步。
提到“阴阳五行”,人们常会斥之为迷信或巫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糟泊。其实这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中这些概念和思想缺乏理解,或者是带有偏见。阴阳五行,是中国古代发明的重要概念和理论,是中国古代认识自然和社会在理论和方法上的划时代的进步,可以与同时代古希腊的哲学理论相媲美。这些理论的提出,使人们对自然的认识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过去的神学和巫术,而是用“自然主义”的概念来认识自然世界。
“天人合一”,是中国古代另一重要的思想,其要点是人和宇宙是和谐的。它使人们相信宇宙是人可以认知的,这应该算是科学的“第一原理”,怎么就是迷信呢?即便是当代最著名的科学家,如霍金、温伯格等,也相信宇宙的和谐,追求“终极理论之梦”,讨论“人择原理”,为什么我们的科学就不能提“天人合一”呢?
“格物致知”则出自《大学》。“格物”实际就是对事物进行分类研究的意思,是认识事物的最基本的方法。17世纪以来,西方科学传入中国,我们还经常用“格致”来译“科学”,如《空际格致》之类。我们让大家知道“格物致知”这样的基本的科学研究方法,又有什么不妥呢?
有人认为,即便你讲的这些概念和理论,有一定的科学意义,但与现代科学知识相比,那是大大落后了的东西,不值得一提。这种看法在从业的科学家群体中是非常普遍的。过去的知识,不能因为过时就斥之为“迷信”或“神话”,因为它们的产生经历了与产生我们今天的科学知识差不多一样的过程。如果我们斥过去的科学知识为“迷信”,那若干年后,现在的科学知识又过时了,我们的后代是不是也可以斥我们是在搞“迷信”呢?
很多人认为,科学是与历史和文化割裂的,即便有关系也是历史和文化“阻碍”科学的发展。这种科学观对科学的发展是非常有害的。这也是到目前为止中国科学基本上很少提出创见、跟着西方跑的根本原因。即便过去的理论被证明是错了,因为它在历史上发挥过重要作用,也是值得关注的。
无疑,我们要全面学习西方科学,但同时也不能忘记自身的文化认同。不能因为我们近代在科学上落后,就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中什么可取之处也没有。中国毕竟在相当长的时期,在科学技术的许多方面是不落后于西方的,甚至是领先于西方的。所有这些古代科学的成就,人们都是抱着“天人合一”的信念,本着“格物致知”的方法,用着“阴阳五行”概念和理论,一点点做出来的。我们从中不是也可以获得一些有益的启发吗?真正的“融彼方之材质”,需要对自身的充分认识。以为学到了一些西方科学的概念公式,就以为掌握了最先进的科学,是非常肤浅的认识,不能培植科学创新的底蕴和动力。我们今天试图从中国传统文化找到一些有用的东西,为建设新的现代世界科学文明服务,这种尝试是值得的。
把“阴阳五行、天人合一、格物致知”写入《基准》,不是糟得很,而是好得很。表明制定者已经注意到了科学历史的和文化的维度,理解科学的历史和文化可以在大众科学传播中发挥积极的作用,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科学。科学,有必要加上历史和文化的维度,脱离了历史和文化的科学,是没有生机和活力的科学。
(作者孙小淳系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常务副院长、教授)
附:
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准全文http://www.pincai.com/group/735215.htm
2016-07-08 08:53 13楼
仁心妙手 说:
中科院教授力挺阴阳五行
近日,科技部、中宣部发布的《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准》(以下简称《基准》)引起了极大的关注。尤其是“阴阳五行、天人合一、格物致知”写入《基准》引发非议,甚至被斥之为宣传迷信和伪科学。但我认为,把中国古代传统对科学概念、理论和方法的这几个重要表述写入《基准》,不仅是合适的,而且恰恰体现了对科学的更深刻的认识,是科普思想和方法上值得鼓励的进步。
提到“阴阳五行”,人们常会斥之为迷信或巫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糟泊。其实这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中这些概念和思想缺乏理解,或者是带有偏见。阴阳五行,是中国古代发明的重要概念和理论,是中国古代认识自然和社会在理论和方法上的划时代的进步,可以与同时代古希腊的哲学理论相媲美。这些理论的提出,使人们对自然的认识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过去的神学和巫术,而是用“自然主义”的概念来认识自然世界。
“天人合一”,是中国古代另一重要的思想,其要点是人和宇宙是和谐的。它使人们相信宇宙是人可以认知的,这应该算是科学的“第一原理”,怎么就是迷信呢?即便是当代最著名的科学家,如霍金、温伯格等,也相信宇宙的和谐,追求“终极理论之梦”,讨论“人择原理”,为什么我们的科学就不能提“天人合一”呢?
“格物致知”则出自《大学》。“格物”实际就是对事物进行分类研究的意思,是认识事物的最基本的方法。17世纪以来,西方科学传入中国,我们还经常用“格致”来译“科学”,如《空际格致》之类。我们让大家知道“格物致知”这样的基本的科学研究方法,又有什么不妥呢?
有人认为,即便你讲的这些概念和理论,有一定的科学意义,但与现代科学知识相比,那是大大落后了的东西,不值得一提。这种看法在从业的科学家群体中是非常普遍的。过去的知识,不能因为过时就斥之为“迷信”或“神话”,因为它们的产生经历了与产生我们今天的科学知识差不多一样的过程。如果我们斥过去的科学知识为“迷信”,那若干年后,现在的科学知识又过时了,我们的后代是不是也可以斥我们是在搞“迷信”呢?
很多人认为,科学是与历史和文化割裂的,即便有关系也是历史和文化“阻碍”科学的发展。这种科学观对科学的发展是非常有害的。这也是到目前为止中国科学基本上很少提出创见、跟着西方跑的根本原因。即便过去的理论被证明是错了,因为它在历史上发挥过重要作用,也是值得关注的。
无疑,我们要全面学习西方科学,但同时也不能忘记自身的文化认同。不能因为我们近代在科学上落后,就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中什么可取之处也没有。中国毕竟在相当长的时期,在科学技术的许多方面是不落后于西方的,甚至是领先于西方的。所有这些古代科学的成就,人们都是抱着“天人合一”的信念,本着“格物致知”的方法,用着“阴阳五行”概念和理论,一点点做出来的。我们从中不是也可以获得一些有益的启发吗?真正的“融彼方之材质”,需要对自身的充分认识。以为学到了一些西方科学的概念公式,就以为掌握了最先进的科学,是非常肤浅的认识,不能培植科学创新的底蕴和动力。我们今天试图从中国传统文化找到一些有用的东西,为建设新的现代世界科学文明服务,这种尝试是值得的。
把“阴阳五行、天人合一、格物致知”写入《基准》,不是糟得很,而是好得很。表明制定者已经注意到了科学历史的和文化的维度,理解科学的历史和文化可以在大众科学传播中发挥积极的作用,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科学。科学,有必要加上历史和文化的维度,脱离了历史和文化的科学,是没有生机和活力的科学。
(作者孙小淳系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常务副院长、教授)
附:
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准全文http://www.pincai.com/group/735215.htm

给力!谢谢仁心妙手老师分享好资料。

意象思维、传统哲学修养,和逻辑思维、现代科学意识一样,都是一个文明大国的公民应当具备的基本素质。

哲学是从科学中总结出来的一般规律,对科学研究有方略性的指导作用。
用一个具体的微观层面的科研成果去否定一套系统的哲学体系实在片面。
2016-07-08 10:12 14楼
科技部 中央宣传部关于印发《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准》的通知

http://www.most.gov.cn/mostinfo/xinxifenlei/fgzc/gfxwj/gfxwj2016/201604/t20160421_125270.htm

国科发政〔2016〕112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副省级城市科技厅(委、局)、党委宣传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技局、党委宣传部,中央、国务院各部门、直属机构,中央军委科学技术委员会,各人民团体:
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以下简称《科学素质纲要》)等确定的科普工作任务,国务院办公厅确定科技部、财政部、中央宣传部牵头,中央组织部等20个部门参加制定《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准》(以下简称《基准》),建立《科学素质纲要》实施的监测指标体系,定期开展中国公民科学素质调查和全国科普统计工作,为公民提高自身科学素质提供衡量尺度和指导。
经组织专家研究,在部分省(市)试点测评,并广泛征求部门、地方和社会各界意见,在形成广泛共识的基础上,制定了《基准》(电子版可从科技部门户网站等下载),现予印发。请各地各部门认真组织党政机关干部、工人、农民,科技、教育工作者,城乡劳动者、部队官兵、学生、社会各界人士等学习;各级党政机关、科研机构、企业、事业单位、学校、部队、社会团体等要组织《基准》学习和培训活动;新闻媒体、网站要对《基准》进行广泛宣传,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提高全民科技意识和科学素养,形成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氛围,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奠定坚实的社会基础。

科 技 部 中央宣传部
2016年4月18日
2016-07-08 15:19 15楼
锡纯zhang 说:
荒唐!

相关内容的原文如下:

知道阴阳五行、天人合一、格物致知等中国传统哲学思想观念,是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整体系统的方法论,并具有现实意义。

这段话明确指向了五行可以用于中医、可以用于治病吗?

五行可以用来制造原子弹、氢弹、导弹,可以用来发射卫星、空间站吗?

捞到一根稻草就以为可以挽救中医五行了。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不是一句笼统的话就是真理。

1953年12月,毛主席在听取卫生部副部长贺诚等汇报工作时,就如何正确认识和科学发展中医药事业,如何实现中西医团结阐述了自己的观点,他说:“中医是在农业与手工业的基础上产生出来的。这是一大笔遗产,必须批判地接受,把其积极的一面吸收过来加以发挥,使它科学化;另一面,对不合理的要研究,分析批判。中医的金、木、水、火、土是不合理的,西医说大脑、小脑、细胞、细菌是科学的。什么是科学?有系统的、正确的知识,这才是科学。西医也有不合理的部分,不合理的要批判。中西医要团结,互相看不起是不好的,一定要打破宗派主义。中医学习一点西医是好的。”

毛泽东的话是明确指向中医的,你们作何感想?想批判吗?想推翻吗?


.

奇怪了,阴阳五行既不能拿来指导科学研究,又不能用于解决现实生活问题,那知道它有何用?

把一个不能用于实践的空头理论写进《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准》?

那不是如同“东墙上挂红木家具,西墙上挂破钟残片,南墙边生个火炉,北墙边放个水缸,中央露出黄土”?
2021-03-10 11:56 16楼
呵呵,光知道阴阳五行,而不懂如何运用在四诊(脉诊)和方药上,依然等于零。就好比尽管学会了二十八脉,却还是开不对方子一样,最后会得出结论这种东西没用。
2021-03-14 10:48 17楼
感知力出问题,就会理解不了,有些是自以为理解了,其实根本连门都没看见,还沾沾自喜
⬅ 肾阴虚和肾精亏虚什么关系如何区分? 老茶馆 请问各为老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