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针灸铜人背后的故事?

2016-08-29 10:52 楼主
导读:针灸铜人,想必学中医的朋友都很熟悉,尤其是学针灸的,当初试针找穴位的时候,它是不是起了不小的作用?但您知道针灸铜人最初是由谁创造的吗?这个人居然是宋朝的御医王惟一!他首创的针灸铜人,被称为是中国古代中医辉煌历史的见证,而铜人年轻英俊的面庞和那神秘可爱的笑容,令人过目难忘,堪称我国铜制工艺品之最!

宋朝的医学教育分三科:方脉科、针科、疡科。学生需要学三年以上,经过考试及格,才能在朝廷当医官。

最初讲针灸理论的教具是《明堂图》,一般画有正反两面两个人体,人体上标了许多表示针灸穴位的圈圈点点。后来王惟一发明的针灸铜人是一项划时代的创新。“针灸铜人”,简称“铜人”,指刻有穴名的人体铜像,是形象直观的针灸穴位模型。自从北宋王惟一创造性地用青铜铸造了两具针灸铜人以后,针灸铜人在中国古代针灸教育和临床取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王惟一曾是宋仁宗时(1023—1063)的翰林医官、朝散大夫、尚药奉御,天圣初年(1023)奉敕主持编撰《铜人腧穴针灸图经》一书,于1026 年完成该书。后又于1027 年设计并主持铸造铜人针灸孔穴模型两具,与书配合。王惟一不但编撰《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将腧穴理论进行考证并规范,还在书中绘制了十二经穴图十二幅及经脉三人图各一幅,以便更直观地观察人体周身的腧穴分布及经脉归属等。宋代周密撰《齐东野语》记载:“以精铜为之,脏腑无一不具,其外俞穴则错金书穴名于旁,背面二器相合,则浑然全身。”可见,当时所铸的铜人是十分精致的。铜人铸成后,一具置于太医院,一具置于大相国寺仁济殿。

王氏铸针灸铜人与《铜人腧穴针灸图经》互相参照,其目的主要是为了弄清腧穴的位置。因为除了用文字表述和图画来表达腧穴的位置外,铸造铜人并在上面标明腧穴位置,非常有助于准确判断腧穴的定位,这对于提高针灸医者的技艺大有裨益。不但如此,所铸铜人还是当时医生考试的一个重要而有效的工具。应该说,王氏开创了医学模型的先河,为腧穴理论的规范、针灸疗法的传播和发展所做出的贡献是不言而喻的。

在宋代的针灸教育中,针灸铜人既是老师讲授“人体腧穴”课的直观教具,又是学生考试“腧穴定位”的标准答案。

针灸铜人是中国古代中医辉煌历史的见证,其年轻英俊的面庞和那神秘可爱的笑容令人过目难忘,堪称我国铜制工艺品之最。天圣铜人和宋刻石碑至15世纪已破损不堪,所以明朝政府于正统8年(1113)重新仿制。可惜,宋代的“天圣铜人”已不复存在,就连明代“正统铜人”也流落海外。值得安慰的是,1965年、1973年、1983年,北京市在拆除明代北京城墙的考古工作中,陆续发现宋天圣《新铸铜人腧穴图经》残石六方,为针灸学术界所瞩目,亦为“宋天圣针灸铜人”的再现提供了依据。1985年经过专家们对宋代天圣针灸铜人的挖掘和精心考证,历时三年艰苦努力,整理设计,论证修改,塑形定穴,铸造调试,终于在1987年重新铸造成功。2006年,针灸铜人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本文选自《中医药院校特色通识教育读本:名人名医与中医》(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陆翔主编)】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6-08-29 12:27 2楼
据说北宋原版《铜人腧穴针灸图经》现世了:

《经典传奇》 20160506 寰宇怪事录·淘宝记
本期节目主要内容: 随着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收藏市场也被越来越多的人重视。地摊上淘出皇家珍宝,老蒋好运令人羡慕;山村农家的破油瓶被估出千万天价;藏家买下人体经络穴位图竟然是稀世珍宝。本期节目聚焦这些关于收藏的奇事,敬请关注。 (《经典传奇》 20160506 寰宇怪事录·淘宝记)



视频地址:http://tv.cntv.cn/video/C16804/0de2e224d38d3de0b28ceed00a4e5c44


⬅ 空调下的秘密,你不看就不会懂! 老茶馆 黄褐斑毁颜于一旦,妙计良方拯救容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