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胆囊炎验案

2016-12-08 19:08 楼主
治 胆囊炎验案

赵某,女,39岁,2007年9月3日初诊。

病史:右上腹部经常胀痛1个多月,时轻时重,间断发作,每于餐后或生气后加重;伴低热(37.5℃左右),纳差,厌油腻,恶心,大便2--3天1次。患者在某医院按胃痛治疗,服汤药一周,未效,痛引肩背,伴晨寒发热,呕吐胃内容物及黄水,口苦咽干;经朋友介绍前来治疗。

诊查:体温37.5℃,巩膜无黄染,痛甚,伴口苦咽干、纳差、恶心、呕吐、厌油腻,便秘,苔黄厚,脉弦。经朔州市现代医院B超、化验检查后诊断为急性胆囊炎。

辩证:肝郁气滞,湿热壅洁。

治法:疏肝利胆,行气止痛。

处方:柴胡15g,黄芩15g,枳壳9g,赤芍15g,白芍15g,大黄(后入)6g,郁金12g,金钱草60g,蒲公英30g,半夏9g,茵陈30g,瓜蒌30g。水煎服,10剂。

2007年9月11日复诊:服药后大便狂泻数次,疼痛缓解,口苦咽干,苔黄薄,脉弦。

处方:柴胡9g,黄芩15g,枳壳9g,赤芍15g,大黄(后入)3g,郁金12g,金钱草30g,蒲公英30g,半夏9g,茵陈30g,瓜蒌10g。水煎服,10剂。

2007年9月19日三诊:服药20剂,右上腹疼痛基本消失,胃脘部隐痛,纳差,苔白,脉弦,治以调理肝脾。处方:柴胡9g,半夏9g,黄芩9g,黄连6g,吴萸3g,防风9g,赤芍15g,白芍15g,陈皮9g,白术15g,茯苓15g,生苡仁15g,焦三仙各9g,炒谷芽9g。水煎服,5剂,以巩固疗效。

【按】本案为急性胆囊炎,取印会河教授大柴胡汤加味方。方中以柴胡为君,与黄芩合用,能和解清热,以除少阳之邪;大黄、枳壳泻阳明热结,共为臣药;芍药缓急止痛,活血凉血,与大黄相配可治腹中实痛,与枳壳相伍可治气血不和的腹痛;半夏降逆止呕,为佐药;茵陈、郁金、金钱草利湿开郁清热,蒲公英清热解毒,瓜蒌除痰利便,全方集疏肝以通,利胆以通,通腑以通,泻热以通,降逆以通为大法而获效。为了顾护脾胃,最后以调理肝脾法巩固疗效。(苑丕吉医案)。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6-12-08 22:58 2楼
苑培吉 说:
治 胆囊炎验案

赵某,女,39岁,2007年9月3日初诊。

病史:右上腹部经常胀痛1个多月,时轻时重,间断发作,每于餐后或生气后加重;伴低热(37.5℃左右),纳差,厌油腻,恶心,大便2--3天1次。患者在某医院按胃痛治疗,服汤药一周,未效,痛引肩背,伴晨寒发热,呕吐胃内容物及黄水,口苦咽干;经朋友介绍前来治疗。

诊查:体温37.5℃,巩膜无黄染,痛甚,伴口苦咽干、纳差、恶心、呕吐、厌油腻,便秘,苔黄厚,脉弦。经朔州市现代医院B超、化验检查后诊断为急性胆囊炎。

辩证:肝郁气滞,湿热壅洁。

治法:疏肝利胆,行气止痛。

处方:柴胡15g,黄芩15g,枳壳9g,赤芍15g,白芍15g,大黄(后入)6g,郁金12g,金钱草60g,蒲公英30g,半夏9g,茵陈30g,瓜蒌30g。水煎服,10剂。

2007年9月11日复诊:服药后大便狂泻数次,疼痛缓解,口苦咽干,苔黄薄,脉弦。

处方:柴胡9g,黄芩15g,枳壳9g,赤芍15g,大黄(后入)3g,郁金12g,金钱草30g,蒲公英30g,半夏9g,茵陈30g,瓜蒌10g。水煎服,10剂。

2007年9月19日三诊:服药20剂,右上腹疼痛基本消失,胃脘部隐痛,纳差,苔白,脉弦,治以调理肝脾。处方:柴胡9g,半夏9g,黄芩9g,黄连6g,吴萸3g,防风9g,赤芍15g,白芍15g,陈皮9g,白术15g,茯苓15g,生苡仁15g,焦三仙各9g,炒谷芽9g。水煎服,5剂,以巩固疗效。

【按】本案为急性胆囊炎,取印会河教授大柴胡汤加味方。方中以柴胡为君,与黄芩合用,能和解清热,以除少阳之邪;大黄、枳壳泻阳明热结,共为臣药;芍药缓急止痛,活血凉血,与大黄相配可治腹中实痛,与枳壳相伍可治气血不和的腹痛;半夏降逆止呕,为佐药;茵陈、郁金、金钱草利湿开郁清热,蒲公英清热解毒,瓜蒌除痰利便,全方集疏肝以通,利胆以通,通腑以通,泻热以通,降逆以通为大法而获效。为了顾护脾胃,最后以调理肝脾法巩固疗效。(苑丕吉医案)。

谢谢老师分享医案。

愚以为首诊宜用[大柴胡汤]原方,以免泻下过猛;

既已狂泻数次,恐有电解质紊乱,
二诊宜用[四逆散]加黄芩、半夏,再合[茵陈五苓散]以疏肝利胆祛痰,并健脾以调整水液代谢;

三诊胃脘部隐痛,纳差,苔白,脉弦,可用中成药[逍遥丸]疏肝健脾善后。
2016-12-09 09:06 3楼
郁金12g,金钱草60g用得好!
2016-12-09 09:06 4楼
加威灵仙30克更好!
2016-12-11 14:02 5楼
苑培吉 说:
治 胆囊炎验案

赵某,女,39岁,2007年9月3日初诊。

病史:右上腹部经常胀痛1个多月,时轻时重,间断发作,每于餐后或生气后加重;伴低热(37.5℃左右),纳差,厌油腻,恶心,大便2--3天1次。患者在某医院按胃痛治疗,服汤药一周,未效,痛引肩背,伴晨寒发热,呕吐胃内容物及黄水,口苦咽干;经朋友介绍前来治疗。

诊查:体温37.5℃,巩膜无黄染,痛甚,伴口苦咽干、纳差、恶心、呕吐、厌油腻,便秘,苔黄厚,脉弦。经朔州市现代医院B超、化验检查后诊断为急性胆囊炎。

辩证:肝郁气滞,湿热壅洁。

治法:疏肝利胆,行气止痛。

处方:柴胡15g,黄芩15g,枳壳9g,赤芍15g,白芍15g,大黄(后入)6g,郁金12g,金钱草60g,蒲公英30g,半夏9g,茵陈30g,瓜蒌30g。水煎服,10剂。

2007年9月11日复诊:服药后大便狂泻数次,疼痛缓解,口苦咽干,苔黄薄,脉弦。

处方:柴胡9g,黄芩15g,枳壳9g,赤芍15g,大黄(后入)3g,郁金12g,金钱草30g,蒲公英30g,半夏9g,茵陈30g,瓜蒌10g。水煎服,10剂。

2007年9月19日三诊:服药20剂,右上腹疼痛基本消失,胃脘部隐痛,纳差,苔白,脉弦,治以调理肝脾。处方:柴胡9g,半夏9g,黄芩9g,黄连6g,吴萸3g,防风9g,赤芍15g,白芍15g,陈皮9g,白术15g,茯苓15g,生苡仁15g,焦三仙各9g,炒谷芽9g。水煎服,5剂,以巩固疗效。

【按】本案为急性胆囊炎,取印会河教授大柴胡汤加味方。方中以柴胡为君,与黄芩合用,能和解清热,以除少阳之邪;大黄、枳壳泻阳明热结,共为臣药;芍药缓急止痛,活血凉血,与大黄相配可治腹中实痛,与枳壳相伍可治气血不和的腹痛;半夏降逆止呕,为佐药;茵陈、郁金、金钱草利湿开郁清热,蒲公英清热解毒,瓜蒌除痰利便,全方集疏肝以通,利胆以通,通腑以通,泻热以通,降逆以通为大法而获效。为了顾护脾胃,最后以调理肝脾法巩固疗效。(苑丕吉医案)。
此案理法方药,环环相扣,实录治疗经过,通篇要言不繁,次诊有效果印证,文末有按语分析,选方用药源自于何,均有交代。(不掠人之美,亦属美德。)于此可见,该文作者是个有一定临床经验和理论水平的医生。非若论坛某些“医案”:脉症不齐,辨证不清,甚至张冠李戴,便处方药,更无辨证过程、方药剖析,亦无按语总结,便虚夸疗效。实难令人相信,即便是真有效验,也难让人学习。
2016-12-11 22:42 6楼
胆囊炎手术的不少,不是治好来,而是割残了。

看老师药方较好。中药治好胆囊炎,仁义之医。
2016-12-12 12:02 7楼
苑培吉 说:
治 胆囊炎验案

赵某,女,39岁,2007年9月3日初诊。

病史:右上腹部经常胀痛1个多月,时轻时重,间断发作,每于餐后或生气后加重;伴低热(37.5℃左右),纳差,厌油腻,恶心,大便2--3天1次。患者在某医院按胃痛治疗,服汤药一周,未效,痛引肩背,伴晨寒发热,呕吐胃内容物及黄水,口苦咽干;经朋友介绍前来治疗。

诊查:体温37.5℃,巩膜无黄染,痛甚,伴口苦咽干、纳差、恶心、呕吐、厌油腻,便秘,苔黄厚,脉弦。经朔州市现代医院B超、化验检查后诊断为急性胆囊炎。

辩证:肝郁气滞,湿热壅洁。

治法:疏肝利胆,行气止痛。

处方:柴胡15g,黄芩15g,枳壳9g,赤芍15g,白芍15g,大黄(后入)6g,郁金12g,金钱草60g,蒲公英30g,半夏9g,茵陈30g,瓜蒌30g。水煎服,10剂。

2007年9月11日复诊:服药后大便狂泻数次,疼痛缓解,口苦咽干,苔黄薄,脉弦。

处方:柴胡9g,黄芩15g,枳壳9g,赤芍15g,大黄(后入)3g,郁金12g,金钱草30g,蒲公英30g,半夏9g,茵陈30g,瓜蒌10g。水煎服,10剂。

2007年9月19日三诊:服药20剂,右上腹疼痛基本消失,胃脘部隐痛,纳差,苔白,脉弦,治以调理肝脾。处方:柴胡9g,半夏9g,黄芩9g,黄连6g,吴萸3g,防风9g,赤芍15g,白芍15g,陈皮9g,白术15g,茯苓15g,生苡仁15g,焦三仙各9g,炒谷芽9g。水煎服,5剂,以巩固疗效。

【按】本案为急性胆囊炎,取印会河教授大柴胡汤加味方。方中以柴胡为君,与黄芩合用,能和解清热,以除少阳之邪;大黄、枳壳泻阳明热结,共为臣药;芍药缓急止痛,活血凉血,与大黄相配可治腹中实痛,与枳壳相伍可治气血不和的腹痛;半夏降逆止呕,为佐药;茵陈、郁金、金钱草利湿开郁清热,蒲公英清热解毒,瓜蒌除痰利便,全方集疏肝以通,利胆以通,通腑以通,泻热以通,降逆以通为大法而获效。为了顾护脾胃,最后以调理肝脾法巩固疗效。(苑丕吉医案)。

老师的医案书写得非常规范,既要点俱全(病史、诊查、辨证、治法、处方、按语)又简明扼要,堪为典范,赞。

医案如果写得过于简略,初学者难以看懂;写得过于冗长则重要次要信息混杂,阅读费时费力,不便于把握要点。

如果大家都能学习老师这样条理清晰、全面简明的医案写法,对中医学术及临床经验的交流、讨论、传承很有利。
2017-01-22 19:48 8楼
苑培吉 说:
治 胆囊炎验案

赵某,女,39岁,2007年9月3日初诊。

病史:右上腹部经常胀痛1个多月,时轻时重,间断发作,每于餐后或生气后加重;伴低热(37.5℃左右),纳差,厌油腻,恶心,大便2--3天1次。患者在某医院按胃痛治疗,服汤药一周,未效,痛引肩背,伴晨寒发热,呕吐胃内容物及黄水,口苦咽干;经朋友介绍前来治疗。

诊查:体温37.5℃,巩膜无黄染,痛甚,伴口苦咽干、纳差、恶心、呕吐、厌油腻,便秘,苔黄厚,脉弦。经朔州市现代医院B超、化验检查后诊断为急性胆囊炎。

辩证:肝郁气滞,湿热壅洁。

治法:疏肝利胆,行气止痛。

处方:柴胡15g,黄芩15g,枳壳9g,赤芍15g,白芍15g,大黄(后入)6g,郁金12g,金钱草60g,蒲公英30g,半夏9g,茵陈30g,瓜蒌30g。水煎服,10剂。

2007年9月11日复诊:服药后大便狂泻数次,疼痛缓解,口苦咽干,苔黄薄,脉弦。

处方:柴胡9g,黄芩15g,枳壳9g,赤芍15g,大黄(后入)3g,郁金12g,金钱草30g,蒲公英30g,半夏9g,茵陈30g,瓜蒌10g。水煎服,10剂。

2007年9月19日三诊:服药20剂,右上腹疼痛基本消失,胃脘部隐痛,纳差,苔白,脉弦,治以调理肝脾。处方:柴胡9g,半夏9g,黄芩9g,黄连6g,吴萸3g,防风9g,赤芍15g,白芍15g,陈皮9g,白术15g,茯苓15g,生苡仁15g,焦三仙各9g,炒谷芽9g。水煎服,5剂,以巩固疗效。

【按】本案为急性胆囊炎,取印会河教授大柴胡汤加味方。方中以柴胡为君,与黄芩合用,能和解清热,以除少阳之邪;大黄、枳壳泻阳明热结,共为臣药;芍药缓急止痛,活血凉血,与大黄相配可治腹中实痛,与枳壳相伍可治气血不和的腹痛;半夏降逆止呕,为佐药;茵陈、郁金、金钱草利湿开郁清热,蒲公英清热解毒,瓜蒌除痰利便,全方集疏肝以通,利胆以通,通腑以通,泻热以通,降逆以通为大法而获效。为了顾护脾胃,最后以调理肝脾法巩固疗效。(苑丕吉医案)。
此案理法方药,环环相扣,实录治疗经过,通篇要言不繁,次诊有效果印证,文末有按语分析,选方用药源自于何,均有交代。
2017-02-16 19:01 9楼
梦回杏林 说:
老师的医案书写得非常规范,既要点俱全(病史、诊查、辨证、治法、处方、按语)又简明扼要,堪为典范,赞。

医案如果写得过于简略,初学者难以看懂;写得过于冗长则重要次要信息混杂,阅读费时费力,不便于把握要点。

如果大家都能学习老师这样条理清晰、全面简明的医案写法,对中医学术及临床经验的交流、讨论、传承很有利。
谢谢老师点评,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2017-02-16 19:29 10楼
苑培吉 说:
谢谢老师点评,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2017-03-03 17:20 11楼
用寒凉药过多过度容易伤脾胃!
⬅ 临证实录选46: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单侧肢端病症之二右手水肿验案 老茶馆 【宗源用典】9伤寒小案一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