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药王实在给力!一张小建中汤,《千金》变方25张!

2016-12-18 13:13 楼主
孙思邈真人确实是经方思想的重要发扬者,对很多经方都做了很好的改进和演变,使之千变万化妙用无穷!以小建中汤为例,《千金方》中,自拟方和引用深师方共收录小建中汤改良方25张,今全录而供参考!原文转载,本人整理。

一、深师大建中汤:
原方:黄芪四两、当归二两、桂心六两、白芍四两、炙草二两、半夏一升、人参三两、附子一两、生姜一斤、大枣二十枚。

现代习用量:生黄芪20克、当归10克、桂枝30克、白芍20克、炙甘草10克、半夏20克、人参15克、附子10克、生姜30克、大枣7枚。

原方主治:
1、五劳七伤、小腹急痛、膀胱虚满、手足逆冷、(参归芪桂芍草附姜枣证)
2、食饮苦吐酸、痰呕逆、泄下、少气、目眩、耳聋口焦、小便自利。(半夏生姜证)
3、虚劳里急、少气、手足厥逆、少腹挛急、(芍药甘草大枣附子证)
4、或腹满弦急不可食、起即微汗出、阴缩(附子桂枝当归芍药证)
5、或腹中寒痛、不堪劳苦、唇舌干、精自出、(附姜参芪芍证)
6、或手足乍寒乍冷、而烦苦疼痛、不能久立、多梦、语。(附子芍药半夏证)

适用于:
里寒、中焦痰阻、气虚血亏甚的小建中汤证。

原方加味:
津少口渴者加麦冬、生地;
腹满者加厚朴;
梦泄加龙骨;
阴茎痛加泽泻;
小便难加茯苓。

二、大半夏汤:
原方:当归二两、桂心五两、川椒二百粒、炙草二两、半夏一升、人参二两、附子二两、生姜八两、大枣二十枚、茯苓二两、厚朴二两、枳实二两。

现代习用量:当归10克、桂枝25克、川椒15克、炙甘草10克、半夏30克、人参10克、附子10克、生姜40克、大枣7枚、茯苓10克、厚朴10克、枳实10克。

原方主治:
1、胃中虚冷、(川椒附子桂姜证)
2、腹满塞、下气方。(枳实、茯苓、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证)

适用于:
阴阳两虚偏阳虚、中焦痰阻较严重的小建中汤证。

特点:
无白芍过滋阴血而寒中、而易川椒温中散寒以下气。

三、千金建中汤:
原方:黄芪三两、当归二两、桂心二两、白芍四两、炙草二两、人参二两、附子一两、生姜六两、大枣二十枚、茯苓二两、麦冬三两、生地一斤、厚朴一两、龙骨三两、饴糖半斤。

现代习用量:生黄芪15克、当归10克、桂枝10克、白芍20克、炙甘草10克、人参10克、附子10克、生姜30克、大枣7枚、茯苓10克、麦门冬15克、生地黄20克、厚朴10克、龙骨15克、饴糖(生麦芽)30克。

原方主治:
1、虚少损气腹胀内急、(黄芪归芍炙甘草大枣饴糖厚朴证)
2、拘引小腹至冷不得屈伸、(白芍大枣附子桂枝当归证)
3、不能饮食、寒热头痛手足厥冷、(附子桂枝生姜厚朴半夏人参证)4、大小便难或复下痢、(白芍大枣麦门冬生地附子桂枝茯苓证)
5、口干梦遗、(桂芍炙草龙骨证)
6、或时吐逆、(半夏生姜证)
7、恍惚。面色枯瘁、(麦冬生地当归芍药黄芪饴糖证)
8、微肿、百节酸痛。(茯苓龙骨桂枝证)

适用于:
气血阴阳皆虚偏于阴虚、血虚,且中焦痰阻,神经调节失常者。

特点:
痰阻轻、阴虚重,故不用半夏、而加饴糖(生麦芽),另加麦门冬滋肺、生地滋肾,从根本纠正阴虚。统筹兼顾,补消结合。

原方加味:咳者倍姜。

四、十味独活汤:
原方:当归二两、桂心五两、白芍一两、炙草二两、附子一两、半夏一升、生姜十两、独活四两、防风一两、葛根八两。

现代习用量:当归10克、桂枝25克、白芍10克、炙甘草10克、附子10克、半夏30克、生姜50克、独活20克、防风10克、葛根40克。

原方主治:
半身不遂、口不能言。(外感风邪、气血内虚)

适用于:
风湿骨病、中风后遗症属表邪不去,气血不足者。

特点:
去人参、大枣、黄芪,因外邪未尽不宜过补;
加葛根、防风、独活,生姜重用至50克,以发表散邪去风湿。

五、韭子丸:
原方:黄芪、当归、白芍、炙草、党参、半夏、干姜各三两、大枣五枚、龙骨三两、韭子二两。

现代习用量:
(汤剂)生黄芪15克、当归15克、生白芍15克、炙甘草15克、党参15克、半夏15克、干姜15克、大枣3枚、龙骨15克、韭菜子10克。

原方主治:
1、虚劳、(黄芪芍药当归姜枣)
2、梦泄精。(芍药清胆热,韭菜子温下元,龙骨平肝宁神)

适用于:
肾阳肾气不足,且相火不藏,胆经不降的小建中汤证。

原方特点:
去桂枝、附子,因梦遗虽本在下元失固,然标在相火失藏,故去桂附,防助相火;
加龙骨、韭菜子,以温肾培元,涩精平肝。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6-12-18 13:47 3楼
六、黄芪汤:
原方:黄芪三两、当归一两、桂心二两、白芍二两、炙草一两、人参二两、生姜五两、大枣三十枚、茯苓二两、桑螵蛸二十枚。

现代习用量:生黄芪15克、当归10克、桂枝10克、白芍10克、炙甘草6克、人参10克、生姜25克、大枣10枚、茯苓10克、桑螵蛸15克。

原方主治:小便失禁。

特点:去附子,以防温肾过度而利小便;加茯苓去肾邪,桑螵蛸收涩小便。
2016-12-18 14:08 4楼
师法仲圣 说:
孙思邈真人确实是经方思想的重要发扬者,对很多经方都做了很好的改进和演变,使之千变万化妙用无穷!以小建中汤为例,《千金方》中,自拟方和引用深师方共收录小建中汤改良方25张,今全录而供参考!原文转载,本人整理。

一、深师大建中汤:
原方:黄芪四两、当归二两、桂心六两、白芍四两、炙草二两、半夏一升、人参三两、附子一两、生姜一斤、大枣二十枚。

现代习用量:生黄芪20克、当归10克、桂枝30克、白芍20克、炙甘草10克、半夏20克、人参15克、附子10克、生姜30克、大枣7枚。

原方主治:
1、五劳七伤、小腹急痛、膀胱虚满、手足逆冷、(参归芪桂芍草附姜枣证)
2、食饮苦吐酸、痰呕逆、泄下、少气、目眩、耳聋口焦、小便自利。(半夏生姜证)
3、虚劳里急、少气、手足厥逆、少腹挛急、(芍药甘草大枣附子证)
4、或腹满弦急不可食、起即微汗出、阴缩(附子桂枝当归芍药证)
5、或腹中寒痛、不堪劳苦、唇舌干、精自出、(附姜参芪芍证)
6、或手足乍寒乍冷、而烦苦疼痛、不能久立、多梦、语。(附子芍药半夏证)

适用于:
里寒、中焦痰阻、气虚血亏甚的小建中汤证。

原方加味:
津少口渴者加麦冬、生地;
腹满者加厚朴;
梦泄加龙骨;
阴茎痛加泽泻;
小便难加茯苓。

二、大半夏汤:
原方:当归二两、桂心五两、川椒二百粒、炙草二两、半夏一升、人参二两、附子二两、生姜八两、大枣二十枚、茯苓二两、厚朴二两、枳实二两。

现代习用量:当归10克、桂枝25克、川椒15克、炙甘草10克、半夏30克、人参10克、附子10克、生姜40克、大枣7枚、茯苓10克、厚朴10克、枳实10克。

原方主治:
1、胃中虚冷、(川椒附子桂姜证)
2、腹满塞、下气方。(枳实、茯苓、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证)

适用于:
阴阳两虚偏阳虚、中焦痰阻较严重的小建中汤证。

特点:
无白芍过滋阴血而寒中、而易川椒温中散寒以下气。

三、千金建中汤:
原方:黄芪三两、当归二两、桂心二两、白芍四两、炙草二两、人参二两、附子一两、生姜六两、大枣二十枚、茯苓二两、麦冬三两、生地一斤、厚朴一两、龙骨三两、饴糖半斤。

现代习用量:生黄芪15克、当归10克、桂枝10克、白芍20克、炙甘草10克、人参10克、附子10克、生姜30克、大枣7枚、茯苓10克、麦门冬15克、生地黄20克、厚朴10克、龙骨15克、饴糖(生麦芽)30克。

原方主治:
1、虚少损气腹胀内急、(黄芪归芍炙甘草大枣饴糖厚朴证)
2、拘引小腹至冷不得屈伸、(白芍大枣附子桂枝当归证)
3、不能饮食、寒热头痛手足厥冷、(附子桂枝生姜厚朴半夏人参证)4、大小便难或复下痢、(白芍大枣麦门冬生地附子桂枝茯苓证)
5、口干梦遗、(桂芍炙草龙骨证)
6、或时吐逆、(半夏生姜证)
7、恍惚。面色枯瘁、(麦冬生地当归芍药黄芪饴糖证)
8、微肿、百节酸痛。(茯苓龙骨桂枝证)

适用于:
气血阴阳皆虚偏于阴虚、血虚,且中焦痰阻,神经调节失常者。

特点:
痰阻轻、阴虚重,故不用半夏、而加饴糖(生麦芽),另加麦门冬滋肺、生地滋肾,从根本纠正阴虚。统筹兼顾,补消结合。

原方加味:咳者倍姜。

四、十味独活汤:
原方:当归二两、桂心五两、白芍一两、炙草二两、附子一两、半夏一升、生姜十两、独活四两、防风一两、葛根八两。

现代习用量:当归10克、桂枝25克、白芍10克、炙甘草10克、附子10克、半夏30克、生姜50克、独活20克、防风10克、葛根40克。

原方主治:
半身不遂、口不能言。(外感风邪、气血内虚)

适用于:
风湿骨病、中风后遗症属表邪不去,气血不足者。

特点:
去人参、大枣、黄芪,因外邪未尽不宜过补;
加葛根、防风、独活,生姜重用至50克,以发表散邪去风湿。

五、韭子丸:
原方:黄芪、当归、白芍、炙草、党参、半夏、干姜各三两、大枣五枚、龙骨三两、韭子二两。

现代习用量:
(汤剂)生黄芪15克、当归15克、生白芍15克、炙甘草15克、党参15克、半夏15克、干姜15克、大枣3枚、龙骨15克、韭菜子10克。

原方主治:
1、虚劳、(黄芪芍药当归姜枣)
2、梦泄精。(芍药清胆热,韭菜子温下元,龙骨平肝宁神)

适用于:
肾阳肾气不足,且相火不藏,胆经不降的小建中汤证。

原方特点:
去桂枝、附子,因梦遗虽本在下元失固,然标在相火失藏,故去桂附,防助相火;
加龙骨、韭菜子,以温肾培元,涩精平肝。

师法仲圣 说:
六、黄芪汤:
原方:黄芪三两、当归一两、桂心二两、白芍二两、炙草一两、人参二两、生姜五两、大枣三十枚、茯苓二两、桑螵蛸二十枚。

现代习用量:生黄芪15克、当归10克、桂枝10克、白芍10克、炙甘草6克、人参10克、生姜25克、大枣10枚、茯苓10克、桑螵蛸15克。

原方主治:小便失禁。

特点:去附子,以防温肾过度而利小便;加茯苓去肾邪,桑螵蛸收涩小便。

小弟整理辛苦了,谢谢你的资料推荐,收藏下来慢慢看。

我查了一下[小建中汤]颗粒中成药(佳尔康),看到价格不菲,而成分表中既没有饴糖,也没有辅料,真是奇怪了,小弟用过吗,有不有甜味呢?
2016-12-18 14:26 5楼
梦回杏林 说:
小弟整理辛苦了,谢谢你的资料推荐,收藏下来慢慢看。

我查了一下[小建中汤]颗粒中成药(佳尔康),看到价格不菲,而成分表中既没有饴糖,也没有辅料,真是奇怪了,小弟用过吗,有不有甜味呢?
小建中颗粒没用过,但查了药典标准,辅料是蔗糖。
现在完全按仲圣原方加入饴糖的只有一种--黄芪健胃膏(黄芪建中汤)。

现在人的体质多阴虚,脾胃痰湿,肾气不足,虚热上炎,我觉得更适合千金建中汤或者深师大建中汤。
2016-12-18 14:44 6楼
大昌先生认为,火化水为气为阳,水交于火为血为阴。建中汤为补血、调血、补阴之正剂;而肾气丸为补气、调气之正剂。大昌先生只眼荐深师大建中汤为补血调血补阴之首方,并云:“建中汤调血者是借阳以化阴之意……”

【仲师建中有饴倍芍、深师建中无饴倍桂!】
从阳引阴,则可用阴药倍而入阴分,恰如亥过子出。
郑钦安用甘草干姜汤补阴,但必须得是炮苦之黑姜,苦甘化阴极有深义。
2016-12-18 16:52 7楼
师法仲圣 说:
大昌先生认为,火化水为气为阳,水交于火为血为阴。建中汤为补血、调血、补阴之正剂;而肾气丸为补气、调气之正剂。大昌先生只眼荐深师大建中汤为补血调血补阴之首方,并云:“建中汤调血者是借阳以化阴之意……”

【仲师建中有饴倍芍、深师建中无饴倍桂!】
从阳引阴,则可用阴药倍而入阴分,恰如亥过子出。
郑钦安用甘草干姜汤补阴,但必须得是炮苦之黑姜,苦甘化阴极有深义。

台湾经方家JT叔叔谭杰中:同样是桂枝汤底,但桂龙牡虽然没有滋阴的药,因为龙骨牡蛎是镇固阳气的药,但桂龙牡最奇怪的是滋阴的效果蛮好的,如果一个人血虚很厉害,吃了桂龙牡会觉得几天之內很没力的肝脉开始变扎实了,所以他的確可以把能量收到血分补血,可是它走的是阳药的路线。很多血虚的人吃了桂龙牡一样会上火,即使如此我们还是非常珍惜桂龙牡的结构,就是因为调和营卫的桂枝汤底可以做到很多补药做不到的事
2016-12-18 17:42 8楼
师法仲圣 说:
小建中颗粒没用过,但查了药典标准,辅料是蔗糖。
现在完全按仲圣原方加入饴糖的只有一种--黄芪健胃膏(黄芪建中汤)。

现在人的体质多阴虚,脾胃痰湿,肾气不足,虚热上炎,我觉得更适合千金建中汤或者深师大建中汤。

谢谢小弟详解、提供资料。
2016-12-18 18:49 9楼
七、乐令黄芪汤:
原方:黄芪二两、当归三两、桂心三两、白芍二两、人参二两、乌头三两蜜炙、半夏四两、生姜四两、大枣二十枚、川椒二两、茯苓二两、远志二两。

现代习用量:生黄芪10克、当归15克、桂枝15克、白芍10克、人参10克、附子15克(或制川乌5克)、半夏20克、生姜20克、大枣7枚、川椒10克、茯苓10克、远志10克。

原方主治:
1、虚劳少气、(芪参炙草归芍大枣证)
2、胸闷痰冷、时惊惕、(远志茯苓半夏生姜桂枝证)
3、手足厥冷、体常自汗、(桂枝附子黄芪芍药生姜乌头(附子)证)
4、肠鸣风湿、(乌头茯苓川椒半夏生姜桂枝芍药证)
5、荣卫不调。(黄芪桂枝当归芍药炙草姜枣证)

特点:
去甘草,以防甘味过度加重中满痰阻;
附子改为乌头,以加强温里攘外之力;
加川椒,以温中散寒,祛风湿,下气。
2016-12-18 18:59 10楼
八、深师黄芪汤:
原方:黄芪二两、当归一两、桂心二两、白芍二两、炙草三两、人参三两、半夏二两、乌头三枚炮、生姜三两、大枣二十枚、川椒一两、茯苓二两、远志二两、前胡二两、麦冬二两、橘皮二两。

现代习用量:生黄芪10克、当归10克、桂枝10克、白芍10克、炙甘草15克、人参15克、半夏15克、川乌10克、生姜15克、大枣7枚、川椒10克、茯苓15克、远志10克、前胡10克、麦冬10克、陈皮10克。

原方主治:
1、丈夫虚劳、风冷少损、
2、或大病后未平复而早萦劳、
3、腰背强直、脚中疼弱。
2016-12-18 19:03 11楼
九、远志汤:
原方:黄芪二两、当归二两、桂心二两、白芍二两、炙草二两、人参二两、附子一两、生姜五两、独活四两、茯苓二两、远志二两、麦冬二两。

现代习用量:生黄芪10克、当归10克、桂枝10克、白芍10克、炙甘草10克、人参10克、附子10克、生姜25克、独活20克、茯苓10克、远志10克、麦冬10克。

原方主治:
1、惊悸、
2、心烦闷、耳鸣。
(补益气血,化痰醒脑,升阳镇心。)

特点:
独活重用。
独活者,“无风自摇、有风则定”,镇心效果明矣。
⬅ 经方用药能否解决现代疾病 老茶馆 易经与中医是有血缘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