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的篮子”装不下中医

2017-02-13 21:39 楼主
“科学的篮子”装不下中医
王昆文
有人提出要“复兴科学中医”,并对“科学中医”一词作了些解释,说:“科学中医,就是将中医与疗效有关的问题放到科学的篮子中来解决。”——好大的口气!“科学的篮子”真的装得下中医吗?譬如以下这些都是“中医与疗效有关的问题”,你怎么“装”?
一、 中医说:“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 ——科学——哪怕是最先进的科学,至今也无法描绘或显示出这个“饮”在人身上的流通输布“过程图”.因为中医所谓的脾并不是西医所谓的脾脏。但这个“图”却真实地反映了水饮在人身上的生理变化规律,是确实存在的。只不过科学见不着它罢了。
二、中医说:“故风者,百病之始也”;“所谓风,必淫于外而不返之阳”。——科学说:风是空气流动,是由于气压分布不均匀而产生的。看来,此风非彼风也。
三、中医说:“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筋生心,肝主目。”——科学说:什么风啊,木啊,酸啊,筋啊,目啊,这是哪儿跟哪儿啊,它们与肝有何相关啊?
四、中医说:“虚者,物理之自然;劳者,使用之过度。”——科学说:虚劳,没有听说过,在《现代汉语词典》里也找不到这个词语。(《词典》里含“虚”字的词共有47个)
五、中医说:“欲补虚者,通营卫为长;欲攻坚者,转枢机为要。”——科学说:什么营卫啊、枢机啊,看不见实物啊!怎么“通”与“攻”啊?
六、中医说:“心藏神。”——科学说:心脏是循环系统的中心动力器官,起着唧筒和抽水机的作用。神在哪儿啊?心怎么能藏神啊?
七、中医说:“玄生神。”——但这恰恰又是科学所不能理解,甚至要批判的东西。
八、再如中医研讨的脾,涉及相关连的至少有十余个方面(中央、湿、土、甘、肉、肺、口、黄、宫、歌、哕、思、怒胜思、风胜湿,等),远远超出了西医解剖学的范围。试问“科学的篮子”能这样装吗?它装得下吗?这简直是不可思议!看来中医的概念与现代科学的语言总是那么对不上号。
以上凡此种种,皆说明“科学的篮子”容纳得还很有限。祝世讷教授曾说:“中医学在几千年临床实践中所接触和认识到的许多复杂现象和深层规律,不但超出了西医学的视野,也超出了现代科学的已有视野”,“现代科学对人的研究刚刚开始·····”。 刘长林先生也说:“用西医学和西方现代科学永远不能解释中医学的道理。” 因此,我要说:“科学的篮子”装不下中医。
诚然,“中医复兴,首先要解决疗效问题”,但我要问:“疗效问题”到底怎么了?疗效滑坡了吗?为什么会滑坡?有人说,“从科学上加以研究和解释”,就能提高疗效,即“提高中医临床的科学水平”。然而,几十年来的“中医科学化”或“现代化”并没有实现这一目标,而相反却使中医迷失了自我,变得日益“西化”,导致临床水平下降。
须知:在医学这门领域,应当是现代科学向中医“问道”,而不是中医“问道”于现代科学。诗人杜甫说:“会当凌绝岭,一览众山小。”我认为,在研讨人体复杂的生命现象及其深层次规律的这一范畴中,中医无疑是居于“绝岭”,而科学不过是要小于它的“众山”。 科学在广袤的宇宙面前,在人体复杂的生命现象面前,还是一个很幼稚的小学生。要想让中医“在科学的篮子中找到答案”,实在是一种很天真的想法,是不切实际的。

中医复兴当前首先要解决的,不只是“疗效问题”,而更重要的还是中医发展的战略及政策问题。只有好的、正确的政策,才能复兴中医。如果继续搞中医“西化”,不重视发展个体中医诊所及民间中医,不开放中医自学考试等,中医能够复兴吗?

不要以为,凡是“科学”都比中医先进,都可以做中医的老师。那样做,不仅不是“突出”中医特色,而且或是适得其反,是消磨了中医,淡忘了中医,模糊了中医,误了中医。
中医不是“防治疾病的力量上不去”,而是没有让它独立而自由地发展,而是用“科学、现代、医院化”把它束缚及限制住了,同时也被强大的西医所“淹没”了。哪里是“中医的社会需求不够高”?哪里是“中医防治疾病的能力”不如西医?

有人曾经说过,当一门学科的学者们关注到这门学科的发展模式和方向问题时,这门学科就遭遇到了危机。而我则要说,目前国内中医的生存和发展正处于这种状态,这样说并不是空穴来风或危言耸听。——试看今日之中医,是否就是“现代科学”的天下?

总之,我认为,突出中医特色,不是“要与现代科学对立”,而是要走一条不受现代科学制约与改造的路。因此,“与现代科学对立”的帽子,戴不到中医人头上。 科学归科学,中医是中医。一旦在中医之前“罩”上了“科学”二字,则中医受束缚矣!试作打油诗一首,题目为“科学是个‘筐’”,诗曰:
科学是个“筐”,
把中医往里装;
可惜“筐”太小,
中医受不了。
奉劝“装筐”者,
勿要再瞎搞。
中医本自然,
“科学”统不了。

( 写于2013年4月,2017、2、13再修改)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7-02-16 12:39 2楼
科学,能把自己装好,就可以了,中医,也要把自己装好,不要去挤科学的筐子,也不必去挤科学的筐子
2017-02-17 11:15 3楼
石学敏,男,中医、针灸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世界著名中医针灸学专家,博士生导师,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中国针灸学会副会长,天津针灸学会会长,中国针灸临床研究会副理事长,欧洲传统中医协会顾问,联邦德国巴伐利亚中国传统医学研究第一副院长。1938年6月6日出生于天津市。1962年毕业于天津中医学院。国家授衔针灸学专家。2014年10月30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卫生计生委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同在京举办第二届国医大师表彰大会,授予石学敏等29人"国医大师"荣誉称号,享受省部级先进工作者和劳动模范待遇。

石学敏院士从不泥古,敢为人先,创新思维;从医逾40年,救治海内外患者数以万计;从事针灸学和老年医学之临床、科研与教学工作,医风严谨,医术精湛,医德高尚,被中外患者和海内外媒体誉为“华夏第一针”。世人公认的石学敏“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中风病,在取穴、手法、计量学方面刻意创新,创立理论,建树针刺手法“向科学化、规范化的现代针灸发展方向”勇敢引领,成功实践。

石学敏最大的科研成果是《“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中风病临床及实验研究》获1995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第一完成者并获1998年天津市第三届科技兴市突出贡献奖。

这个最突出的科研成果的取得,主要有三个方面的突破:

一、突破了上面首帖中的“六、中医说:“心藏神。”提出了“脑藏神”。从而把治疗中风病的着眼点放在“醒脑开窍”上

二、突破了“灵枢”中把治疗中风病的针灸穴位放在阳经上,而改为重点取以开窍启闭、改善元神之府;大脑的生理功能为主的阴经腧穴,以内关、水沟、三阴交为主穴,辅以极泉、尺泽、委中疏通经络。。

三、因为脑中风病无法从“望闻问切”中得到准确的数据和信息,所以,全部采用现代医学最先进的诊断和检查检验方法,如CT、核磁共振、彩超等。并且一边治疗一边从电脑上观察脑部血流情况和病灶的变化。


.
2017-02-20 22:18 4楼
中医已经为“科学”所误而走入歧途,迷途而不知返,还在搞什么“中医科学化”,还在搞什么“中西医结合".中医“西化"已经到了十分严重的程度,但是某些人却还是自我感觉良好。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中医学不需要现代自然科学来“解释和认定”,它解释不了,也认定不了,更不能“破解”其本质。有的中医专家说,中医学必须接受现代自然科学的“检验”和“改造”。这是完全错误的、糊涂的认识。
梁中天先生说得好,“中医用了近百年的时间欲将自身改造为‘科学’,非但没有成功,却被改造得面目全非,迷失了自我。”
2017-02-20 22:18 5楼
应当明确地告诉人们:中医不靠科学吃饭,不靠科学说话,也不靠科学吓人。中医是人道的、自然的医学,而不是所谓“科学”的医学。科学之于人体健康和生命,还显得十分幼稚。
也应当承认中医不是科学,不要在“中医理论”四个字前面硬加上“科学的”三个字。不要硬把自己归属到“科学”的行列中去,那样作不仅无益,反受其害。
易中天先生和余秋雨先生都是有识之士,他们都相信中医,力挺中医。他们就是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来衡量和评价中医的,而不是用什么所谓“科学”的标准。
2017-02-21 11:01 6楼
天山雪莲 说:
石学敏,男,中医、针灸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世界著名中医针灸学专家,博士生导师,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中国针灸学会副会长,天津针灸学会会长,中国针灸临床研究会副理事长,欧洲传统中医协会顾问,联邦德国巴伐利亚中国传统医学研究第一副院长。1938年6月6日出生于天津市。1962年毕业于天津中医学院。国家授衔针灸学专家。2014年10月30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卫生计生委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同在京举办第二届国医大师表彰大会,授予石学敏等29人"国医大师"荣誉称号,享受省部级先进工作者和劳动模范待遇。

石学敏院士从不泥古,敢为人先,创新思维;从医逾40年,救治海内外患者数以万计;从事针灸学和老年医学之临床、科研与教学工作,医风严谨,医术精湛,医德高尚,被中外患者和海内外媒体誉为“华夏第一针”。世人公认的石学敏“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中风病,在取穴、手法、计量学方面刻意创新,创立理论,建树针刺手法“向科学化、规范化的现代针灸发展方向”勇敢引领,成功实践。

石学敏最大的科研成果是《“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中风病临床及实验研究》获1995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第一完成者并获1998年天津市第三届科技兴市突出贡献奖。

这个最突出的科研成果的取得,主要有三个方面的突破:

一、突破了上面首帖中的“六、中医说:“心藏神。”提出了“脑藏神”。从而把治疗中风病的着眼点放在“醒脑开窍”上

二、突破了“灵枢”中把治疗中风病的针灸穴位放在三阴经上,而改为重点放在三阳经上。

三、因为脑中风病无法从“望闻问切”中得到准确的数据和信息,所以,全部采用现代医学最先进的诊断和检查检验方法,如CT、核磁共振、彩超等。并且一边治疗一边从电脑上观察脑部血流情况和病灶的变化。
.

看4#、5#的帖子, 觉得王昆文先生好像不服气石学敏的工程院院士、国医大师的身份和水平了。
不妨说一说你的成果,看能不能进入中国工程院当院士,并且报请评定“国医大师”?


.
2017-02-21 13:00 7楼
天山雪莲:你发的介绍石学敏院士的帖子,我没有看。因此,不存在服气不服气的问题。你想得多了些。
2017-02-21 19:34 8楼
傅景华教授认为,我们要做的,“不是揭示中医‘理论’符合科学的内涵,而是展现中医之道超越科学的智慧。不是寻找中医‘理论’的物质基础,而是弘扬中医之道的与物相反。” 中医的未来发展,“上策是承担历史的使命,启动改革的大潮,遏制畸化,正本清源,冲破科学桎梏,复兴中华医道。”
2017-02-21 19:34 9楼
说“中医不属于科学”,不是科学主义的表现,而恰恰是在为中医学的本来面目辩护,是在阐明中医与科学的本质区别。
说中医学的本质不属于科学,并不含糊,也并不吞吞吐吐,也不是“受民族虚无主义影响”,更不是“羞羞答答的‘科学主义’”。
说中医不属于科学,实际上是对科学主义的批判。
2017-02-22 10:34 10楼
王昆文 说:
天山雪莲:你发的介绍石学敏院士的帖子,我没有看。因此,不存在服气不服气的问题。你想得多了些。

你发的主题,却不看别人的回帖,是什么原因?
1、是不想看吗?那么,是不是所有的回帖都不想看?
2、是不愿意看吗?也就是说,你不愿意看到关于石学敏院士方面的帖子,从内心有抵触情绪?
3、明明看了,却说“没有看”。是无话可说了,人家的的确确用科学的方法创新和发展了中医,你很尴尬,对吗?

.
2017-02-23 11:29 11楼
王昆文 说:
“科学的篮子”装不下中医
王昆文
有人提出要“复兴科学中医”,并对“科学中医”一词作了些解释,说:“科学中医,就是将中医与疗效有关的问题放到科学的篮子中来解决。”——好大的口气!“科学的篮子”真的装得下中医吗?譬如以下这些都是“中医与疗效有关的问题”,你怎么“装”?
一、 中医说:“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 ——科学——哪怕是最先进的科学,至今也无法描绘或显示出这个“饮”在人身上的流通输布“过程图”.因为中医所谓的脾并不是西医所谓的脾脏。但这个“图”却真实地反映了水饮在人身上的生理变化规律,是确实存在的。只不过科学见不着它罢了。
二、中医说:“故风者,百病之始也”;“所谓风,必淫于外而不返之阳”。——科学说:风是空气流动,是由于气压分布不均匀而产生的。看来,此风非彼风也。
三、中医说:“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筋生心,肝主目。”——科学说:什么风啊,木啊,酸啊,筋啊,目啊,这是哪儿跟哪儿啊,它们与肝有何相关啊?
四、中医说:“虚者,物理之自然;劳者,使用之过度。”——科学说:虚劳,没有听说过,在《现代汉语词典》里也找不到这个词语。(《词典》里含“虚”字的词共有47个)
五、中医说:“欲补虚者,通营卫为长;欲攻坚者,转枢机为要。”——科学说:什么营卫啊、枢机啊,看不见实物啊!怎么“通”与“攻”啊?
六、中医说:“心藏神。”——科学说:心脏是循环系统的中心动力器官,起着唧筒和抽水机的作用。神在哪儿啊?心怎么能藏神啊?
七、中医说:“玄生神。”——但这恰恰又是科学所不能理解,甚至要批判的东西。
八、再如中医研讨的脾,涉及相关连的至少有十余个方面(中央、湿、土、甘、肉、肺、口、黄、宫、歌、哕、思、怒胜思、风胜湿,等),远远超出了西医解剖学的范围。试问“科学的篮子”能这样装吗?它装得下吗?这简直是不可思议!看来中医的概念与现代科学的语言总是那么对不上号。
以上凡此种种,皆说明“科学的篮子”容纳得还很有限。祝世讷教授曾说:“中医学在几千年临床实践中所接触和认识到的许多复杂现象和深层规律,不但超出了西医学的视野,也超出了现代科学的已有视野”,“现代科学对人的研究刚刚开始·····”。 刘长林先生也说:“用西医学和西方现代科学永远不能解释中医学的道理。” 因此,我要说:“科学的篮子”装不下中医。
诚然,“中医复兴,首先要解决疗效问题”,但我要问:“疗效问题”到底怎么了?疗效滑坡了吗?为什么会滑坡?有人说,“从科学上加以研究和解释”,就能提高疗效,即“提高中医临床的科学水平”。然而,几十年来的“中医科学化”或“现代化”并没有实现这一目标,而相反却使中医迷失了自我,变得日益“西化”,导致临床水平下降。
须知:在医学这门领域,应当是现代科学向中医“问道”,而不是中医“问道”于现代科学。诗人杜甫说:“会当凌绝岭,一览众山小。”我认为,在研讨人体复杂的生命现象及其深层次规律的这一范畴中,中医无疑是居于“绝岭”,而科学不过是要小于它的“众山”。 科学在广袤的宇宙面前,在人体复杂的生命现象面前,还是一个很幼稚的小学生。要想让中医“在科学的篮子中找到答案”,实在是一种很天真的想法,是不切实际的。

中医复兴当前首先要解决的,不只是“疗效问题”,而更重要的还是中医发展的战略及政策问题。只有好的、正确的政策,才能复兴中医。如果继续搞中医“西化”,不重视发展个体中医诊所及民间中医,不开放中医自学考试等,中医能够复兴吗?

不要以为,凡是“科学”都比中医先进,都可以做中医的老师。那样做,不仅不是“突出”中医特色,而且或是适得其反,是消磨了中医,淡忘了中医,模糊了中医,误了中医。
中医不是“防治疾病的力量上不去”,而是没有让它独立而自由地发展,而是用“科学、现代、医院化”把它束缚及限制住了,同时也被强大的西医所“淹没”了。哪里是“中医的社会需求不够高”?哪里是“中医防治疾病的能力”不如西医?

有人曾经说过,当一门学科的学者们关注到这门学科的发展模式和方向问题时,这门学科就遭遇到了危机。而我则要说,目前国内中医的生存和发展正处于这种状态,这样说并不是空穴来风或危言耸听。——试看今日之中医,是否就是“现代科学”的天下?

总之,我认为,突出中医特色,不是“要与现代科学对立”,而是要走一条不受现代科学制约与改造的路。因此,“与现代科学对立”的帽子,戴不到中医人头上。 科学归科学,中医是中医。一旦在中医之前“罩”上了“科学”二字,则中医受束缚矣!试作打油诗一首,题目为“科学是个‘筐’”,诗曰:
科学是个“筐”,
把中医往里装;
可惜“筐”太小,
中医受不了。
奉劝“装筐”者,
勿要再瞎搞。
中医本自然,
“科学”统不了。

( 写于2013年4月,2017、2、13再修改)
天山雪莲 说:
你发的主题,却不看别人的回帖,是什么原因?
1、是不想看吗?那么,是不是所有的回帖都不想看?
2、是不愿意看吗?也就是说,你不愿意看到关于石学敏院士方面的帖子,从内心有抵触情绪?
3、明明看了,却说“没有看”。是无话可说了,人家的的确确用科学的方法创新和发展了中医,你很尴尬,对吗?

.
现代科学解释不了中医学是因为它现阶段发展水平的局限性,目前科学研究只局限在阳面物质世界上,阴的一面很少涉及,在这个层面上讲中医学比科学先进许多,因为中医学看物质世界是从阴阳方法观察研究问题的,认为物质世界是阴阳两个方面构成的,人体也是一个物质世界,有其阴阳两面问题。仅是个人见解。
⬅ 柴先生好文第三部分 老茶馆 民间中医绝技疗法---挑羊毛疔(转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