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低烧案

2017-03-10 09:38 12楼
在《王鹏飞经验选》也有记载,[清热饮]
[主治]小儿感冒发烧,以及原因不明发热。
[处方]青黛3克,天竺黄6克,藿香9克,寒水石12克。
加减:咳嗽者加乌梅9克;久热者加生地9克,地骨皮9克。
这里也有用地骨皮。
在《黄河医话》中有一说法,发烧在辩证方中加入:地骨皮,薄荷往往有良效。
所以咱说是地骨皮之功,今天看老师的这个案例,更坚信地骨皮有这样的效果,咱上星期给我家老二治发烧,在麻黄杏仁石膏甘草汤中加有青黛3克,地骨皮9克,效果也很好。
2017-03-10 09:42 13楼
zhongyi684055 说:
在《王鹏飞经验选》也有记载,[清热饮]
[主治]小儿感冒发烧,以及原因不明发热。
[处方]青黛3克,天竺黄6克,藿香9克,寒水石12克。
加减:咳嗽者加乌梅9克;久热者加生地9克,地骨皮9克。
这里也有用地骨皮。
在《黄河医话》中有一说法,发烧在辩证方中加入:地骨皮,薄荷往往有良效。
所以咱说是地骨皮之功,今天看老师的这个案例,更坚信地骨皮有这样的效果,咱上星期给我家老二治发烧,在麻黄杏仁石膏甘草汤中加有青黛3克,地骨皮9克,效果也很好。
谢谢!
2017-03-11 12:34 14楼
好案,此经验值得借鉴,谢谢分享。
2017-03-11 15:47 15楼
长期发低烧黄芩配青蒿
2017-03-12 08:29 16楼
激流勇进8 说:
长期发低烧黄芩配青蒿
嗯!可以
2017-03-12 09:35 17楼
原来“地骨皮”就是枸杞树的干燥根皮。
想起CCTV4《中华医药》有一期节目<三探红楼美食>,
里面提到一道菜“油盐炒枸杞芽”是清火的,刚在网上搜索了一下:

枸杞芽即枸杞树的嫩梢、嫩叶。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主治由热毒引起的面红目赤、烦躁不安、口舌生疮、脸上长大而密的痘,舌苔发黄、便秘等症。
枸杞芽食用从古就有,明徐光启《农政全书》:“枸杞头,生高丘,实为药饵出甘州,二载淮南实不收,采春采夏还采秋,饥人饱食为珍齑。救饥,村人呼为甜菜头。

吃“油盐炒枸杞芽”是江苏一带的饮食习惯,《红楼梦》中的宝钗和探春喜欢点它。
2017-03-12 10:59 18楼
辨湿与燥,半夏易为地骨皮。
2017-03-12 11:01 19楼
杏林一翁 说:
褚某,男,48岁,某公司财务主管。自述低烧半年余,腋下体温37.8℃,口微苦,心烦,舌红苔略白,脉微弦。处方:地骨皮30g,柴胡15g,黄芩10g,党参10g,生姜三大片(自备),大枣6枚掰开(自备),甘草l0g,水煎服,日一剂分三次温服。七剂,复诊,低烧已愈,微食欲不佳,体倦,嘱服中成药大山楂丸、归脾丸收功。今其带其外甥女来治疗经证,询之,半年之低烧至今两月余竟末复发作。

中医那些事 说:
没有小柴胡打底,单用地骨皮根本无效
地骨皮是阴虚发热而用,此人则少阳之邪将转而入阴,煎熬真阴。而少阳外证尚在,固用柴胡汤见效
可见运用伤寒之法远比其他所谓教科书为高。

地骨皮凉血清火“存阴液”有功,
党参益气生津“扶阳气”、“保胃气”也不可省去。

48岁,低烧半年多,正气已虚,
七剂药退低烧之后“微食欲不振,体倦”就是明证,
地骨皮寒凉伤脾胃,若单用要么正气更虚要么低热难退,
且地骨皮不能解表、少阳郁邪若不散去,热退也易反复。

组方如治国,用药如用兵,君臣佐使,各司其职,共建功勋。
2017-03-12 11:12 20楼
杏林一翁 说:
褚某,男,48岁,某公司财务主管。自述低烧半年余,腋下体温37.8℃,口微苦,心烦,舌红苔略白,脉微弦。处方:地骨皮30g,柴胡15g,黄芩10g,党参10g,生姜三大片(自备),大枣6枚掰开(自备),甘草l0g,水煎服,日一剂分三次温服。七剂,复诊,低烧已愈,微食欲不佳,体倦,嘱服中成药大山楂丸、归脾丸收功。今其带其外甥女来治疗经证,询之,半年之低烧至今两月余竟末复发作。
为什么加地骨皮呢
⬅ 大柴胡汤治疗小儿扁桃体炎伴高热案。 老茶馆 中医应以调理脾胃为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