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胆囊炎临证实录

2017-03-15 16:20 楼主
慢性胆囊炎临证实录
陈柔某,女,50岁,东凤人。2017年3月15日来诊。主诉:右胁下隐痛、上腹部痞胀伴口苦半个月,经市中心医院B超等检查,诊断为慢性胆囊炎。经治疗效果不理想而前来求治,以前中药曾用过小柴胡汤,柴胡疏肝汤,金铃子散,柴胆牡蛎汤等,均不理想。现每天早上起床后,自感口苦、口粘,咽喉不适,右胁下隐痛,中上腹似有东西堵住的感觉,但按之腹软,压痛轻微。食欲欠佳,大便粘稠,每天1~2次。睡眠一般。舌淡红,苔黄腻,脉左寸沉细,左关沉弦,左尺沉软,右寸浮滑,右关、尺沉软。处方:黄芩12克、黄连9克、大黄6克、金钱草30克、干姜12克、法夏12克、陈皮9克、枳实6克、砂仁6克(后下)、甘草6克、厚朴6克、青皮6克、蒲公英15克。每天1剂,水煎服,5剂。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7-03-15 21:24 2楼
当世之人普遍两多一少:
多食、多虑、少动。很多病都是按这个套路出。
2017-03-15 22:25 3楼
唐融儿 说:
当世之人普遍两多一少:
多食、多虑、少动。很多病都是按这个套路出。
说的是,
2017-03-15 23:59 4楼
陈医师 说:
慢性胆囊炎临证实录
陈柔某,女,50岁,东凤人。2017年3月15日来诊。主诉:右胁下隐痛、上腹部痞胀伴口苦半个月,经市中心医院B超等检查,诊断为慢性胆囊炎。经治疗效果不理想而前来求治,以前中药曾用过小柴胡汤,柴胡疏肝汤,金铃子散,柴胆牡蛎汤等,均不理想。现每天早上起床后,自感口苦、口粘,咽喉不适,右胁下隐痛,中上腹似有东西堵住的感觉,但按之腹软,压痛轻微。食欲欠佳,大便粘稠,每天1~2次。睡眠一般。舌淡红,苔黄腻,脉左寸沉细,左关沉弦,左尺沉软,右寸浮滑,右关、尺沉软。处方:黄芩12克、黄连9克、大黄6克、金钱草30克、干姜12克、法夏12克、陈皮9克、枳实6克、砂仁6克(后下)、甘草6克、厚朴6克、青皮6克、蒲公英15克。每天1剂,水煎服,5剂。

谢谢陈老师分享临证案例。

较少看到您开这样的重剂:
三黄[泻心汤]合[二陈汤]加枳实、厚朴;金钱草、蒲公英;砂仁、甘草。

她以前用过:小柴胡汤,柴胡疏肝汤,金铃子散,柴胆牡蛎汤等,均不理想。
应该是病重药轻了,明显的实证。

如果从经方的视角来看,此患者至少符合三个方证:
1、“按之心下满痛”:右胁下隐痛、上腹压痛轻微 -> [大柴胡汤];
2、上腹部痞胀、大便粘稠、苔黄腻 -> 三黄[泻心汤];
3、口粘,咽喉不适 -> [半夏厚朴汤]。

个人有点不成熟的拙见,仅供陈老师参考:
1、上腹部痞胀,似有东西堵住,甘草似不相宜,或可减少几克;
2、胆囊炎,有上腹压痛,有芍药的药证,或宜加芍药解痉止痛;
3、如果腹胀比较重,枳实、厚朴的量可以稍微大一点;
4、大便虽每天1~2次,但苔黄腻,属湿热,干姜用量会否偏大。
2017-03-16 07:35 5楼
梦回杏林 说:
谢谢陈老师分享临证案例。

较少看到您开这样的重剂:
三黄[泻心汤]合[二陈汤]加枳实、厚朴;金钱草、蒲公英;砂仁、甘草。

她以前用过:小柴胡汤,柴胡疏肝汤,金铃子散,柴胆牡蛎汤等,均不理想。
应该是病重药轻了,明显的实证。

如果从经方的视角来看,此患者至少符合三个方证:
1、“按之心下满痛”:右胁下隐痛、上腹压痛轻微 -> [大柴胡汤];
2、上腹部痞胀、大便粘稠、苔黄腻 -> 三黄[泻心汤];
3、口粘,咽喉不适 -> [半夏厚朴汤]。

个人有点不成熟的拙见,仅供陈老师参考:
1、上腹部痞胀,似有东西堵住,甘草似不相宜,或可减少几克;
2、胆囊炎,有上腹压痛,有芍药的药证,或宜加芍药解痉止痛;
3、如果腹胀比较重,枳实、厚朴的量可以稍微大一点;
4、大便虽每天1~2次,但苔黄腻,属湿热,干姜用量会否偏大。
谢谢老师指导,以上处方我是以半夏泻心汤加减的,我的思维是,胆随胃降,既然以前具有的柴胡证用柴胡方乏效,那么就换一个角度,从痞证与湿热考虑,试图通过半夏泻心的寒热并调结合胃肠气机的顺降,从而达到降胃火清胆火的作用,
2017-03-16 07:38 6楼
唐融儿 说:
当世之人普遍两多一少:
多食、多虑、少动。很多病都是按这个套路出。
该病多见于中年妇女,确实存在唐老师所说的两多一少现象。
2017-03-16 07:57 7楼
梦回杏林 说:
谢谢陈老师分享临证案例。

较少看到您开这样的重剂:
三黄[泻心汤]合[二陈汤]加枳实、厚朴;金钱草、蒲公英;砂仁、甘草。

她以前用过:小柴胡汤,柴胡疏肝汤,金铃子散,柴胆牡蛎汤等,均不理想。
应该是病重药轻了,明显的实证。

如果从经方的视角来看,此患者至少符合三个方证:
1、“按之心下满痛”:右胁下隐痛、上腹压痛轻微 -> [大柴胡汤];
2、上腹部痞胀、大便粘稠、苔黄腻 -> 三黄[泻心汤];
3、口粘,咽喉不适 -> [半夏厚朴汤]。

个人有点不成熟的拙见,仅供陈老师参考:
1、上腹部痞胀,似有东西堵住,甘草似不相宜,或可减少几克;
2、胆囊炎,有上腹压痛,有芍药的药证,或宜加芍药解痉止痛;
3、如果腹胀比较重,枳实、厚朴的量可以稍微大一点;
4、大便虽每天1~2次,但苔黄腻,属湿热,干姜用量会否偏大。
等下次患者复诊时看效果如何,如果不理想,那就参照老师的意见另外立法处方。
2017-03-16 10:18 8楼
陈医师 说:
谢谢老师指导,以上处方我是以半夏泻心汤加减的,我的思维是,胆随胃降,既然以前具有的柴胡证用柴胡方乏效,那么就换一个角度,从痞证与湿热考虑,试图通过半夏泻心的寒热并调结合胃肠气机的顺降,从而达到降胃火清胆火的作用,
在慢性胆囊炎的临床诊治患者中,我发现一个比较有参考意义的是右手寸脉浮滑现象,有此脉的患者大多是热浊痰食随胃气上逆之现象,降胃气下浊气非常重要。
2017-03-16 11:29 9楼
陈医师 说:
慢性胆囊炎临证实录
陈柔某,女,50岁,东凤人。2017年3月15日来诊。主诉:右胁下隐痛、上腹部痞胀伴口苦半个月,经市中心医院B超等检查,诊断为慢性胆囊炎。经治疗效果不理想而前来求治,以前中药曾用过小柴胡汤,柴胡疏肝汤,金铃子散,柴胆牡蛎汤等,均不理想。现每天早上起床后,自感口苦、口粘,咽喉不适,右胁下隐痛,中上腹似有东西堵住的感觉,但按之腹软,压痛轻微。食欲欠佳,大便粘稠,每天1~2次。睡眠一般。舌淡红,苔黄腻,脉左寸沉细,左关沉弦,左尺沉软,右寸浮滑,右关、尺沉软。处方:黄芩12克、黄连9克、大黄6克、金钱草30克、干姜12克、法夏12克、陈皮9克、枳实6克、砂仁6克(后下)、甘草6克、厚朴6克、青皮6克、蒲公英15克。每天1剂,水煎服,5剂。

陈医师 说:
谢谢老师指导,以上处方我是以半夏泻心汤加减的,我的思维是,胆随胃降,既然以前具有的柴胡证用柴胡方乏效,那么就换一个角度,从痞证与湿热考虑,试图通过半夏泻心的寒热并调结合胃肠气机的顺降,从而达到降胃火清胆火的作用,

陈医师 说:
等下次患者复诊时看效果如何,如果不理想,那就参照老师的意见另外立法处方。

陈医师 说:
在慢性胆囊炎的临床诊治患者中,我发现一个比较有参考意义的是右手寸脉浮滑现象,有此脉的患者大多是热浊痰食随胃气上逆之现象,降胃气下浊气非常重要。

肺脉浮滑,浮为热、滑为痰,可能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1、脾胃湿热顺传于肺,影响了肺气的开宣,脾为肺之母,母传子;
2、大肠痰浊内输于肺,影响了肺气的肃降,大肠与肺为表里,表传里。

谢谢陈老师详解处方思路,分享临床经验,确实是“胆随胃降”,学习了。

患者大便粘稠(臭?)、舌苔黄腻,表明阳明(胃和大肠)有积滞湿热,
虽非黄煌教授总结的典型的“大黄舌”(口干、舌红老、苔黄燥),也有应用大黄指征了。

其证为少阳阳明腑热,要并泄少阳阳明积热才行,只清胆火如扬汤止沸,
[小柴胡汤]偏于补,[金铃子散]仅理气止痛,[柴胡疏肝汤]、[柴胆牡蛎汤]只疏肝清胆
她用过的这几种方剂,主要药效均非清理肠胃积滞和湿热,病重药轻了或不完全对证,可能是效果均不理想的原因。

还有一个药量的问题,方药虽然相同,但用量差别如果较大,就会出现用其方名、而无其方实的情况。
柴胡退热要用大量(15-20克及以上);疏肝解郁宜用中量(6-12克左右);升阳宜用小量(3-5克左右)。
2017-03-16 11:59 10楼
唐融儿 说:
当世之人普遍两多一少:
多食、多虑、少动。很多病都是按这个套路出。
黄老师一语道破,深有同感。
更不可思议的是,
有的人爱吃肉都不敢承认,“每顿都会吃一些”,还说自己“并不喜欢吃肉,只是为了营养均衡”,
也有人不理解别人叫他“每顿少吃点”的意思,追问“是不是总量变,每天多吃几顿”。
2017-03-16 12:31 11楼
干姜的用量,找到几个数据,供陈老师参考:
1、[半夏泻心汤]原方中干姜是3两(9克);
2、《黄煌经方使用手册》中[半夏泻心汤]干姜的常用量给出的是6克;
3、仝小林教授做[葛根苓连汤]降糖效果研究的临床实验中:
一、高剂量组(葛根120克,炙甘草30克,黄芩45克,黄连45克)配干姜7.5克保护脾胃;
二、中剂量组(葛根72克,炙甘草18克,黄芩27克,黄连27克)配干姜4.5克保护脾胃;
三、低剂量组(葛根24克,炙甘草6克,黄芩9克,黄连9克)配干姜1.5克保护脾胃;
副作用统计信息如下图所示:
⬅ H7N9治疗见解 老茶馆 三剂治愈舌疮医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