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再论学习伤寒论

2017-05-30 09:47 楼主
伤寒论是以病理诊断学为主的著作,伤寒论不完全是实践经验的总结,而是有逻辑演绎痕迹的,譬如说,病症稍微变化一下,药方也稍微变一下。所以问题隐含在其中,但一般人未必知道,只是去背熟药方,按证用药。只要真正掌握了病理诊断以及基本理论,稍加实践,中医是很容易掌握的。
现在有的人写作,一个基本药方,然后说要是有某某病证,就加某些药物,但是这些人罗列的病证不是从诊断学角度出发的,因为缺乏实际价值。而伤寒论是从诊断学角度演绎病症变化的,譬如说刚开始可能只是用麻黄汤,病症也比较简单,只有发热恶寒脉浮数等,但可能过几天或者一开始就有其它脏腑的功能问题,如继而出现咳嗽,脉缓脉沉等,如此则演变对应的方剂等等。隐含的意义是,一开始出现的病症可能只是膀胱功能不足以及外感风寒,以后可能影响其他脏腑——这是可以演绎的。但需要高超的理论技巧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见病知源是以病理诊断为核心的,而不是方与证。源是本,证是标。方与证是在特定条件下的产物,疾病的千变万化并不是固守不变的几个方剂,其加减变化、剂量大小都是本于病理基础和诊断。
仲景的方子,是在疾病中误治、延误,导致变化,知犯何逆,随证治之,其加减变化就是一个方法。学习只是为了掌握药物的变化规律,而不是方子,病症的变化,除急性热病,是不需要考虑的。现在多数人强调要死记经方的剂量,是因为不懂药物的变化规律的原因,只能照书抄搬。所以按照原方剂量去套用得人,也是伤寒论没入门的,不管他怎样口若悬河、讲的头头是道、疗效如神,都是不靠谱的。
医案是很不可靠的,故而伤寒论这样的著作并不描述医案,而是论述诊断和用药之变化。仲景的方子,不能死套,学会配伍变化是主要的,学会的是一种方法,而不是画地为牢。严重的疾病都比较难治,可能患者是有一定的先天缺陷的,不是像某些人讲的学好经方则一剂知,二剂已,三剂服后瘥。
内经是一种古典的生理学、病理学理论,只是一种看法。伤寒论则是病理诊断学为主,两者不同。譬如:心肾有热血不足,炙甘草汤;心肾有热火有余,黄连阿胶汤。只有知道了方子的真正含义,才能在临床上不管患者西医的诊断是什么,能去辨证用药。并不是某方能治某病、某证等等,适用于某病、某病等等一些很模糊的东西。也就是说只有了解象炙甘草汤、黄连阿胶汤的适用病理,才能掌握此方的正确运用。同一病理,症状各异。有些人误以为症状相同就是病理相同是错误的,内经论述的同病异治,异病同治就是这个道理。
盲目的崇拜和盲目的学习都是不可取的,要有自己的思考。标新立异、背离原著的一些学说,只能是离古中医的正确理论越来越远,想当然的一些言论更是不慎重的。古中医自古就是不传之秘,传也不是明传的,所以能悟者自能悟到,老师很重要。
原贴地址
http://www.hhjfsl.com/bbs/forum.php?mod=viewthread&tid=41171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7-05-30 09:55 2楼
这哥们写的有道理
难得能见如此真知灼见的同道


一段时间以来
受有些炒作出名人的影响
很多后续学子都只认方证
按条辩对号入座
有的甚至反对医理病机
在黄煌经方论坛上发表脏腑经络用经方案例
给你彻底清理掉
一个靠炒作出名的所谓大医及其团队
学术观点及其人品行为如此狭隘
虎威不可侵犯
历史自有公正
2017-05-30 10:04 3楼
靠方证治病那是粗劣的下工
小柴胡汤的背后还有可能少阴茯苓四逆汤或两证同时存在
中下寒湿胆热逆
木火刑金
如果不是中寒下湿胆自降不会出现口干苦等热证
看见的是热证
隐藏着寒证
仲景在厥阴病里给出了提纲乌梅丸
仲景伤寒论从头到尾讲的是变
不懂道理怎么去变

胡希恕的门人之辈把伤寒论和黄帝内经给分开了
最后经方演变成没有道理只要方证的医学


二圣们先治好病再吆喝行不行
脑洞打开炒作出名吐出来的都是真理
还反对别的学术观点
2017-05-30 10:05 4楼
一剂知,再剂己,三副腾云驾雾
无限吹牛
2017-05-31 09:01 5楼
方证确实有一剂知,二剂愈的功效。比如前段时间咱小孩5岁,感冒发烧后,服用一些中药后出现了咳喘而体温38.5度一39度之间,有一丝汗。咱悟到“汗出而喘,身无大热者,麻杏石甘汤主之。”处方麻黄6克,杏仁9克,甘草6克,生石膏30克,芦根10克。服用首煎后,汗出喘停身凉,二煎服后而愈。内人上周感冒咳而喘,身微热,也是麻杏石甘汤加减而愈。由此咱悟到凡咳喘,肺部听诊有“哮鸣”音,处方必用麻杏,药量随证加减。百试不爽。
2017-05-31 09:39 6楼
zhongyi684055 说:
方证确实有一剂知,二剂愈的功效。比如前段时间咱小孩5岁,感冒发烧后,服用一些中药后出现了咳喘而体温38.5度一39度之间,有一丝汗。咱悟到“汗出而喘,身无大热者,麻杏石甘汤主之。”处方麻黄6克,杏仁9克,甘草6克,生石膏30克,芦根10克。服用首煎后,汗出喘停身凉,二煎服后而愈。内人上周感冒咳而喘,身微热,也是麻杏石甘汤加减而愈。由此咱悟到凡咳喘,肺部听诊有“哮鸣”音,处方必用麻杏,药量随证加减。百试不爽。
再感冒上可以做到
大青龙还半剂烧退人清凉呢
但是其他内伤杂病很难的
2017-05-31 09:39 7楼
要区分啥病
不要搞的啥病都一剂知
效如桴鼓
覆杯而愈
2017-05-31 09:42 8楼
那是不符合道理的

现在二圣的论坛上有又十年膝盖肿大遗尿三副临床病症消失十付治愈的
处方是柴胡桂枝龙骨牡蛎汤加附子
贴的是方证的条辩
真够创造神话
2017-05-31 10:00 9楼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建议杨老师了解一下《中医五行学说的发展史》:

关于五行学说的起源,学术界作过很多的研究。从理论上来看,五行学说的要义有二,一是以“五”为基准的分类归纳法,并从具体事物中抽象出“金、木、水、火、土”五类为代表;二是五“类”之间的关系律,主要是相生和相克,反映了事物间“利”与“害”两种基本关系

中国传统医学在理论形成的初期,曾深深得益于五行学说,从而为人体内部、人体与外界环境建立了一种以五行为中介的体系。囊括自然方面的空间、时间、星辰、数字、气候、颜色、声音、味道、气味,人类生存必须食用的粮食、蔬菜、果品、牲畜……但整个重心在于人体脏器、肢体、五官等结构,还有人的情绪、发出的声音、排出的液体,以及疾病的症状分类等等。这种体系,将自然、社会与人体整合于一体,并通过“类”之间的五行关系模式相互作用,成为中医整体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过,五行学说作为一种思想体系尽管相当完整,甚至可以用数学关系来表达,但是并不完美。因为从思想领域到应用领域,在公式体系与实际事物之间,差别极大,并非照搬即可以致用其难点有二:一是事物配五行的法则是否唯一?二是五行生克关系模式过于简单。它不足以全面反映复杂事物的复杂联系。中医学在应用五行学说时一直在不断地进行调整

五脏配五行,在古代的祭礼中已经出现。《吕氏春秋》记载古时祭祀,以春配脾,夏配肺,秋配肝,冬配肾,在夏秋之间则配心。这一配法与现在中医所用的不同,它是根据脏腑的解剖位置来确定的。现在中医所用的肝木、心火、脾土、肺金、肾水配法在汉代才出现,它的相配逻辑似不明显,实际上它是根据五行之“性”而来。《尚书》说:“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中医将五脏的功能与五行的各自特性相对应,从而找到配合点,形成了新配法

由此可见,中医学在一开始运用五行学说之时,已经作了合理的诠释和调整。而在其后的发展中,更在具体应用上增添了不少内容。例如乘侮理论就是新的发展。金元医家的争鸣及明清医学理论的创新,是中医学术的又一次大发展。这一时期中医脏腑学说日益成熟和深化,对各脏的功能有新的阐发,为认识脏与脏的关系提供了更多的角度。适应这些发展,中医五行学说又发生了变化,出现了例如五行互藏、五行颠倒等新理论。五行互藏由明代张景岳提出,意谓五行之中,每一行兼具其他行的属性。五行颠倒指不同于传统生克顺序的生克联系。实际上他们说明着脏腑之间联系的多样性,因而动摇了早期五行学说的两个基本法则,即五脏与五行的单一对应性和五行生克的有序性。尽管他们在形式上仍然采用五行,但其内涵已经有本质上的不同

五行学说有助于早期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但它已逐渐落后于医学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后世的多种补充和修正,并没有真正改变五行学说的缺陷。

五脏相关学说可代替五行学说

五行中生与克的对象与方向的限定,又是对事物关系过于机械的认识。以五行的配属强行推定其生克关系,必然不能反映真实情况。人体是以五脏为中心的功能组合体,五脏之间存在密切的相互联系,五脏与外界环境之间存在不完全对应的联系。五脏相关学说认为,五脏与全身器官之间的配属关系是多方位和多渠道的,是长期实践观察的结晶。

五行学说的缺陷是由历史因素造成的。

作为五行核心范畴的金、木、水、火、土这“五材”,是古代就日常生活最常用的物质进行的简单归类。这种思维有其局限性,像有些事物类别并不能用五来限定,例如畜类众多,何以一定要挑选五畜来配属五行?在恰好能用五来分类的事物中,也不容易找到必然的配法,像五脏配五行就出现过今、古文经学之争。

http://exam.ipmph.com/zxyzlzl/201204/t20120412_87426.htm
2017-05-31 12:21 10楼
杨柄辉 说:
要区分啥病
不要搞的啥病都一剂知
效如桴鼓
覆杯而愈
有些病确实不是一两剂能解决的。一二十剂也未必能。
⬅ 中医坐堂二十年 老茶馆 无虚构医书排行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