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汉志•方技略》医经七家流变小识

2017-06-24 03:55 楼主
[FONT=仿宋]【原创】《汉志·方技略》医经七家流变小识[/FONT]
[FONT=仿宋]
金栋 河北省河间市人民医院主任中医师

1、原文:

《汉书·艺文志·方技略》云:

“《黄帝内经》十八卷,《外经》三十七卷;《扁鹊内经》九卷,《外经》十二卷;《白氏内经》三十八卷,《外经》三十六卷;《旁篇》二十五卷。

右(上)医经七家,二百一十六卷。

医经者,原人血脉、经落、骨髓、阴阳、表里,以起百病之本,死生之分,而用度箴石汤火所施,调百药齐和之所宜。至齐之得,犹慈石取铁,以物相使。拙者失理,以瘉为剧,以生为死。”
[/FONT]
[FONT=仿宋]【词解】[/FONT]
[FONT=仿宋]
二百一十六卷:所记为一百七十五卷,少四十一卷。颜师古注:“其每略所条家及篇数,有与总凡不同者,转写脱误,年代久远,无以详知。”

:推求、推原;追究根源。

:通“络”。通假字。《汉书·李寻传》云:“落脉通。”颜师古注:“落,谓经络也。”

:阐发;启发。《释名·释言语》云:“起,启也。”

度(夺duo):揣度;推量。

:同“针”。异体字。颜师古注:“箴,所以刺病也。”

:谓砭石。颜师古注:“石谓砭石,即石箴也。古者攻病则有砭,今其术绝矣。”

箴(针)石:在《内经》全书中,“针石”者共见16次,“砭石”者10次,“鑱石”者2次,单“石”字26次(并非皆砭石之义),单“砭”字者1次。

《素问·五藏别论》:“恶于针石者,不可与言至巧。”

《素问·汤液醪醴论》:“病成名曰逆,则针石不能治,良药不能及也。”

《素问·移精变气论》:“今世治病,毒药治其内,针石治其外……此恬憺之世,邪不能深入也,故毒药不能治其内,针石不能治其外。”

《素问·通评虚实论》:“冬则闭塞,闭塞者,用药而少针石也。所谓少针石者,非痈疽之谓也。”

《素问·血气形志篇》:“形乐志乐,病生于肉,治之以针石。”《灵枢·九针论》同。

杨鹏举校注《灵枢经·九针论》云:“针石,像针样的石头,又称砭、砭石。砭石形态不一,用途各异。”

砭,音边bian,砭石也。《说文·石部》:“砭,以石刺病也。”段注:“以石刺病曰砭。因之名,其名曰砭石。”《广韵·艳韵》:“砭,石针。”

杨鹏举校注《灵枢经·九针十二原》:“砭石,远古时期,先人把石头磨砺成尖石,或其他不同形状,用之治病。”

石、砭,砭石也,亦名鑱石、石针、针石,上古时的医疗工具。其起源早于针灸,当在旧石器时代。上古时期无冶炼铸铁,无金属针,故用石头磨成小的石头、石针--砭石,用以治疗疾病,以泄积热之邪,主治痈脓(相当于现代外科感染--皮肤软组织化脓性感染),属外治之法。全元起云:“砭石者,是古外治之法,有三名,一针石,二砭石,三鑱石,其实一也。古来未能铸铁,古用石为针,故名之针石。”(《素问·宝命全形论》新校正语)根据《素问·异法方宜论》、《汤液醪醴论》、《灵枢·九针十二原》等篇记载,皆是砭石与微针、九针对举,可见古代针、石是并用的,起码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是这样,各有所主治的病证,并非完全如《新校正》所云“黄帝造九针以代鑱石”(《新校正》云:“按全元起云:‘砭石者,是古外治之法,有三名,一针石,二砭石,三鑱石,其实一也。古来未能铸铁,古用石为针,故名之针石。’言工必砥砺锋利,制其大小之形,与病相当。黄帝造九针以代鑱石。上古之治者,各随方所宜,东方之人多痈肿聚结,故砭石生于东方。”)然随着技术的进步,工艺的发展,《内经》时代以后,金属针则完全替代了砭石,后世砭石之治随而失传。

所施:所用之治病方法。

:指灸法。

齐(剂ji)和:谓配合协和;指药物的剂量。齐,同“剂”,音剂(ji),非读齐(qi)。古今字。

至齐之得:谓最好之药剂的功效。,指取得之功效、作用。

慈石:即磁石。慈,通“磁”。

:治。

:同愈。颜师古注:“瘉,读与愈同。愈,差也。”

【语译】《黄帝内经》十八卷,《外经》三十七卷;《扁鹊内经》九卷,《外经》十二卷;《白氏内经》三十八卷,《外经》三十六卷;《旁篇》二十五卷。

以上医经共七家,总计二百一十六卷。

医经是探求人体血脉、经络、骨髓、阴阳、表里等生理特征,用来阐明各种疾病的根源,区别死生的界限,又用来揣度针刺、砭石、汤药、艾灸等施治的方法,调配成适合临证需要的各种药剂。最恰当的药剂的功效,好像磁石吸铁一样,依靠药物的相使作用。技术拙劣的医生违背医理,把轻病治成重病,能把救活的病人治死。

2、小识:[/FONT]

[FONT=仿宋]金栋按:《汉志·方技略》记载的医经七家,其中《旁篇》二十五卷,“或统于白氏,或别为一家”(姚振宗《师石山房从书·汉书艺文志条理》),已无从考证,故实只有三家,即黄帝学派、扁鹊学派和白氏学派。所以,李伯聪《扁鹊和扁鹊学派研究》说:“可以说,不需要有什么特殊的‘眼力’,就可以看出其中包括了黄帝、扁鹊、白氏三个学派的医经。这难道不是一个提示西汉时期(甚至西汉之前)确实存在着不同的医学学派的最有力的线索吗?”《四库全书总目·子部·医家类》说“医之门户分于金元”,从年代上说是否有些太错后了?因为早在西汉时期医经就已经有门户之分、学派之见了!“中医之有学术流派之分,当起于汉成帝、哀帝两朝间刘向、刘歆父子整理群籍时。……汉以前医书既无书名亦无作者名,古人著书,无功利之心,只是将自己的观点与经验记录下来,以期对社会和他人有所帮助。至于著书者为谁,在作者自己看来并非有何重要,故均无署名的习惯。其书名和作者名多为后世整理者所加,为了能使其广为流传,故多依托古代圣王。刘向父子及专门负责整理医书的李柱国对众多单篇流传的中医文献进行甄别以后,将医经即中医理论著作分为三家七种,即黄帝、扁鹊、白氏。医经七种之书名,亦为刘向父子整理后所题。黄帝为传说中的医学创始者,无疑有众多依托之作。扁鹊的医技高超,医疗经验丰富,且有弟子传承其术。白氏为何人,文献阙如,已难考证。”(梁繁荣、王毅主编《揭秘敝昔遗书与漆人》)有同道说中医是一脉相承吗?读读《汉志·方技略》有医经七家三个学派之分,就知道中医理论并非一脉相承,更何况还有经方家(学派)!

可惜这医经七家只有《黄帝内经》一家书籍得以保存传承下来。然有学者考证认为,今通行本《黄帝内经》(《素问》+《灵枢》)不是《汉志》记载的《黄帝内经》。

认为《汉书•艺文志》所载《黄帝内经》是《素问》和《针经》,始于晋代皇甫谧。他在《甲乙经·自序》中说:“按:《七略》、《艺文志》:‘《黄帝内经》十八卷’,今有《针经》九卷,《素问》九卷,二九十八卷,即《内经》也。”唐代王冰在次注《黄帝素问》自序中亦宗其说,而且认为《针经》就是《灵枢》,说:“班固《汉书·艺文志》曰:‘《黄帝内经》十八卷’,《素问》即其经之九卷也,兼《灵枢》九卷,乃其数焉。”此说流传至今,成为正统的说法。

清·姚际恒不同意此说。其书《古今伪书考》说:“《汉志》有《黄帝内经》十八卷,《隋志》始有《黄帝素问》九卷,唐王冰为之注。冰以《汉志》有《内经》一十八卷,以《素问》九卷,《灵枢》九卷,当《内经》十八卷,实附会也。故后人于《素问》系以《内经》者,非是。”

南京中医学院已故教授吴考槃考证认为:“《黄帝内经》汉季已亡,不是《素问》、《灵枢》,而《内经》学说可以说是《素问》、《灵枢》的祖述蓝本。《素问》、《灵枢》不是《内经》异名,而《素问》、《灵枢》可以说是《内经》的继续著作。而皇甫谧、王冰炫耀其编注《甲乙经》,以《素问》《灵枢》为《内经》这是以杭作汁,不符事实的。”(吴考槃,《黄帝内经》·《素问》·《灵枢》考。中华医史杂志1983年第13卷第2期85-87)

据余自汉等《内经灵素考辨》(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年2版)认为:“《黄帝内经》包括现传《灵枢》《素问》两书的说法,是站不住脚的”,“现传《灵枢》《素问》当是汉前我国医学理论之集大成者。由于‘《黄帝内经》十八卷’只是《方技略》医经四家二百一十六卷中的一小部分,所以它根本不可能包括现传《灵枢》《素问》两书”。对于两书的作者及成书时间,该书认为“《灵枢》《素问》两书很可能是东汉中期有某些士人医家汇集东汉前一些时期的医学文献,并结合当代的医学成就分别编纂而成。《灵枢》《素问》这两部医学文献汇辑本的最初选辑工作,无疑是分别出自一时一人或一些人之手。二者的成书年代无疑还有先后之分”。

时贤廖育群著《重构秦汉医学图像》说:“突破《素问》、《灵枢》两书就是《汉书·艺文志》所载‘《黄帝内经》十八卷’的禁锢之后,即打破了今本《黄帝内经》成书下限不会晚于刘歆《七略》的限制,使得我们需要重新考虑《素问》和《灵枢》作为两部独立的著作,其成书的上、下限究竟在何时。根据确切的文字记载,只能将这两部著作的成书下限定在东汉末年张仲景《伤寒杂病论》成书之前。而其上限则应该定在刘歆《七略》之后。这是因为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能够汇集各种早期医学著作,进行校勘汇编工作,恐怕只有官府才能办到。如果在《七略》成书之前,就完成了这样两部大型医书的整理加工,而不加著录是不可能的。而且《七略》之前的许多其他医学著作,即或漏而未录,其命运也理应与《七略》著录之书的命运一样,不可能单独地、完整地保存流传下来。……实际上,西汉以前的医学著作并无整部保存下来的例子,后世所见者均是东汉之书,如《难经》、《神农本草经》、《伤寒论》,而现在应该再加上《素问》与《灵枢》这样两部独立著作。”

梁繁荣、王毅主编《揭秘敝昔遗书与漆人》说:“我们今天能看到的《黄帝内经》,即《素问》与《灵枢》(《九卷》《针经》)成书均在向、歆之后,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之前,即东汉时期。”

为什么医经七家中扁鹊学派、白氏学派这些书籍内容,佚失的这么干净,一点也没有保留下来?廖育群《重构秦汉医学图像》考证认为,“各种‘医经’的内容有可能被吸收到实际上是成书于其后的《素问》、《灵枢》和《难经》中”,廖氏考证的这个结论应是可信的。也就是说,扁鹊学派、白氏学派的这些书籍内容,有可能已经融入了其后的《素问》、《灵枢》和《难经》这些著作之中。

如以晋王叔和《脉经·卷五》为例,本卷共五篇内容,其中有四篇是记载“扁鹊脉法”的。这些内容应该是王叔和当时所见到的另外传本的有关扁鹊学派的内容。在对看《脉经·卷五·扁鹊诊诸反逆死脉要诀第五》与《素问·大奇论》,则会发现其内容完全一样,而且与《难经·二十一难》亦有某些相似语句。这又说明了什么呢?廖氏认为“只有一种可能,即今本《黄帝内经》是在删去扁鹊之名的基础上,吸收了扁鹊著作的内容”。

再如《脉经·卷五·扁鹊阴阳脉法第二》与《难经·七难》所论三阴三阳脉某些内容相合,《难经·七难》“经言”,疑指《扁鹊阴阳脉法》。

“这也就是说,在王叔和著书时还能见到扁鹊的脉学著作,至少是可以从其他著作中区别出哪些文字是来源于扁鹊。而根据《脉经》的记载,反求于今本《黄帝内经》,则发现《脉经》中所载‘扁鹊脉学’的一些内容的确存在其中;同时也存在于《难经》之中。那么,应该如何看待这些文献记载间的源流关系呢?我以为完全可以排除王叔和从《素问》、《灵枢》、《难经》中截取某些文字而冠之以扁鹊之名、称其为‘扁鹊脉法’的可能。因为按照王叔和的治学方法与《脉经》中的其他内容看,如果这些文字是取自《素问》、《灵枢》、《难经》这三部著作,他一定会实事求是地标示其来源,而不会也不必弄虚作假称其为‘扁鹊脉法’。这也就是说,王叔和确实看到‘扁鹊脉法’的原始资料了,否则他不可能将这些已见于《素问》、《灵枢》和《难经》中的内容剔出,而明确指出其为‘扁鹊脉法’——因为在这些书中均已无扁鹊之名,所以即便王叔和想这样做,亦根本无法办到。因此只有一种可能,即今本《黄帝内经》是在删去扁鹊之名的基础上,吸收了扁鹊著作的内容。”(廖育群《重构秦汉医学图像》)

梁繁荣、王毅主编《揭秘敝昔遗书与漆人》说:“东汉时有医家中之杰出者,将各家中医理论著作汇为一集,名之曰《素问》《九卷》,采用黄帝君臣问答的体裁,以示其来源古老。所以,今本《黄帝内经》固然包含有刘向父子写定之《黄帝内经》的内容,同时也包含有扁鹊、白氏等各家的内容,只是我们仅依据今本《内经》以难以分别孰为黄帝,孰为扁鹊,孰为白氏的内容了。”

因“白氏不详何人,自来医家罕见著录。其书大抵亦本《黄帝、扁鹊内、外经》而申说之”(姚振宗《师石山房从书·七略别录佚文》),故西汉时期之医学流派或指黄帝学派和扁鹊学派而言。

自唐王冰次注《黄帝素问》以来,今本《黄帝内经》便被以后的历代医家奉为“至道之宗,奉生之始”,且黄帝、岐伯被尊为医药之鼻祖,岐黄之术成为中医的代名词,果真如此吗?

司马迁是一个伟大的史学家,在《史记》中将黄帝列为“五帝本纪”之首,且汉初多尊黄老之术,却给医学家扁鹊(仓公)立传。“耐人寻味的是:司马迁在述及医学源流时,却不宗岐黄而宗扁鹊。司马迁说:‘扁鹊言医,为方者宗,守数精明,后世循序,弗能易也。’这就提出了一个问题:这种看法,是司马迁个人的一隅之见,还是当是社会各界(包括医界在内)的公论(或主导看法)呢?”(李伯聪《扁鹊和扁鹊学派研究》)可见当时司马迁并不认同黄帝是方技医学之鼻祖。

李伯聪《扁鹊和扁鹊学派研究》考证认为,“扁鹊是和赵简子同时代的人物,扁鹊的最大贡献,是他开创了中医史上的第一个医学学派。中医史上的第一个学派,不是黄帝学派,而是扁鹊学派;扁鹊学派是战国、秦汉时期在社会上影响最大、享誉最高的学派;战国、秦汉时期,存在着不同的医学流派,并且各学派之间进行了学术争鸣。扁鹊学派有本学派的医经和经方,今传之《难经》、《中藏经》,不是发挥《黄帝内经》奥旨之作,而是扁鹊学派的著作。汉代的著名医家仓公、华佗,都是扁鹊学派的学者;两汉、六朝时期,还有其他一些著名医家,其中有些人也有很大可能属于扁鹊学派”。李伯聪教授又说:“在中医史上,扁鹊学派和黄帝学派的地位和影响,经历了‘戏剧性’的盛衰剧变。战国、秦汉时期,扁鹊学派占压倒优势;魏晋南北朝时期,扁鹊学派和黄帝学派‘旗鼓相当’;隋唐之后,扁鹊学派的地位和影响一落千丈,黄帝学派逐渐‘一统医坛’。”(《扁鹊和扁鹊学派研究》)

赵洪钧《内经时代》说:“《内经》的体系是天人相应,《内经》的方法是比类取象,《内经》以阴阳五行说为最高理论。”虽如此,“《灵枢》、《素问》并不存在统一的、贯彻全书的理论核心。不过是由一些不同观点、不同派别的不同著作,在某一历史时期,由某人或某些人加以改编、汇聚而成”,“今本《黄帝内经》极有可能是在博采《汉书·艺文志》所著录的各种医经著作基础上成书的。这不仅可以解释今本《黄帝内经》篇幅大增的内容来源,而且可以解释其内容前后矛盾、不统一等现象的成因。”(廖育群《重构秦汉医学图像》)从今本《内经》理论体系的具体内容,再与《难经》比对,则会发现它们之间矛盾之处举不胜举,相互抵啎随处可见,这不正是不同医学流派、学术争鸣的真实写照吗?

综上所述,《汉志·方技略》医经七家之内容,有可能已经融入其后的《素问》、《灵枢》和《难经》这些经典著作之中了。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40602c00102xx44.html[/FONT]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7-06-24 04:26 2楼
2017-06-24 04:27 3楼
2017-06-24 04:28 4楼
2017-06-24 04:29 5楼
2017-06-24 09:44 6楼
感兴趣者,可参阅李伯聪《扁鹊和扁鹊学派研究》及廖育群《重构秦汉医学图像》等相关书籍。
2017-06-27 13:17 7楼
2013年,在四川成都老官山出土了汉墓医简,据相关专家学者考证认为,是扁鹊(敝昔)学派的医学著作。
2017-06-27 13:18 8楼
河间金栋 说:
2013年,在四川成都老官山出土了汉墓医简,据相关专家学者考证认为,是扁鹊(敝昔)学派的医学著作。
敝昔,是扁鹊二字的同音通假。
2017-06-28 14:18 9楼
河间金栋 说:
2013年,在四川成都老官山出土了汉墓医简,据相关专家学者考证认为,是扁鹊(敝昔)学派的医学著作。
河间金栋 说:
敝昔,是扁鹊二字的同音通假。
其医学学术思想与《史记·扁鹊传》的记载大体相合。
2017-06-28 18:10 10楼
还好找到了电子版,有空看看,感谢金老师
2017-06-28 21:01 11楼
河间金栋 说:
感兴趣者,可参阅李伯聪《扁鹊和扁鹊学派研究》及廖育群《重构秦汉医学图像》等相关书籍。
⬅ 班固《汉书•艺文志》序及方技略解读 老茶馆 小议少阳病血热证与少阴热化证的区别 ➡